來源:金十數據
據市場最新消息,在1月5日舉辦的第13屆歐佩克+會議(OPEC+)後,沙特、俄羅斯為首的主要產油國就接下來幾個月的原油供給做出了新的安排。其中,沙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僅沒有急著增產,反倒是宣布將今年2-3月的原油產量定為812.5萬桶/日,較此前的每日產量配額減少了100萬桶。
對比起沙特自願減產的行動,俄羅斯的態度卻是截然相反。據悉,俄羅斯要求在今年2月份獲得7萬桶/日的增產配額,隨後這個想法被眾多減產協議締約國反對。按照減產會議的最終規定,除了沙特承擔的100萬桶/日的減產規模,其他成員國將共同減產42.5萬桶/日。
市場分析指出,沙特罕見做出主動減產的舉動,加上美國日前稱原油庫存下降,預計接下來原油市場將面臨供應不足的問題,而這將有助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升至60美元/桶。截至1月6日14時,布倫特原油報價53.84美元/桶,美國原油價格為49.95美元/桶。
至於為何俄羅斯如此著急地推進原油增產,恐怕還與其最大的原油買家——中國的原油需求有關。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自2011年1月1日投產以來的10年時間(截至2021年1月1日),我國哈爾濱地區已經通過中俄原油管道攬下近2億噸俄羅斯原油。
2020年1-11月,中國累計進口50391.6萬噸原油,同比增加9.5%,進口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俄羅斯在2020年11月以610.48萬噸的出口量,位居我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佔比達13.5%。
不過,令俄羅斯感到擔憂的是,另一邊的美國也開始增加對華原油出口規模。數據顯示,我國在2020年11月買下了361萬噸美國原油,較2019年26萬噸的購買量增加了將近1300%。
文 |廖力思 題 |曾雲梓 圖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