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鍊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2020-12-08 想吃就吃大塗塗

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

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

物質極簡,精神通透,稻盛和夫是那種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1997年6月,在一次例行體檢中,醫生告訴稻盛和夫檢查結果是胃癌。

一般人聽說自己得癌了,嚇都嚇倒了!

65歲稻盛聽了,淡淡地回應:「喔,是癌症嗎?」

聽完醫生的宣告,稻盛像沒事人似的,正常工作。從醫院出來,當天搭乘新幹線火車到本州島西側的岡山縣區對一批中小企業家作演講,然後又跟一些學員交流溝通,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樣上床休息睡覺。

放下就是最好的自我善待,20多年來,他早已經學會了和體內的病魔和平相處。

如果把「死」看做靈魂開始新的徵程,那麼應該怎樣來迎接死亡呢?從他小時候感染了肺結核這種「不治之症」時,他便開始了一生的追問: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人的一生,死亡是人的必然歸宿,不同的是以何種方式去面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觀念叫「向死而生」,意思是當你懷著對死亡的敬畏,懷著對生命的感恩,平和喜悅地活在當下,就能活出生的榮光!

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深諳中國文化的稻盛顯然深得其意。

稻盛和夫將自己的人生設定為8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從出生開始後的20年,是為踏上社會所作的準備期;二是接下來的40年,是為社會、為自我提升的工作期;三是最後的20年,是為死,也就是為靈魂的啟程做準備的時期。

在對待物質財富的看法上,稻盛和夫並不認為財富是靠自己的才能得來的,他說他所得到的財富是社會委託給稻盛和夫這個人保管的,應該儘早歸還給社會!

稻盛和夫說:「這是利他之心的回報,為對方著想似乎傷害了自己利益,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所以他在退休時,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

不僅如此,基於「為人類、為社會做貢獻,乃人生之最崇高的行為」這一理念,1984年稻盛投入個人財產設立了稻盛財團,並在次年設立了「京都獎」,用以表彰對科學和文明的發展、對人類精神的深化和發揚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該獎每年評選一次,影響力很大,被稱為「亞洲的諾貝爾獎」 。

在對待精神財富的看法上,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真正的富足,一定是來自於精神的覺醒。對60多歲的稻盛和夫來說,人生的靈魂淨化,準備迎接死亡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在他的心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在80歲迎來肉體的死亡之際,開啟新的心靈旅程——靈魂、意識體的旅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兩個月之後,稻盛和夫辭去了一切職務,告別了風塵,在京都八幡的圓福寺出家,得僧名「大和」,尊該寺的西片擔雪法師為師,一心一意過上了頭戴竹笠、四處化緣的僧人生活。

創立了2個世界500強,以稻盛當時的身價,他擁有的金錢可以買下很多個寺院,但他並沒有享受特殊的待遇,他住一樣的僧舍,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食物。甚至,生病的身體尚未康復,他也要手捧託缽,硬撐著挨門挨戶地去化緣。

有一次行腳路上,鞋子磨破了,腳趾頭都劃出了血,稻盛又累又餓,差點昏死過去。這時一位掃街的大嬸看他可憐,塞給他一枚硬幣,讓他去買吃的。

此時此刻,內心悲涼的稻盛和夫一瞬間就像全身被電擊一樣,激動得全身顫抖,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他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那個看上去生活並不富裕的大嬸,毫不遲疑、沒有絲毫傲慢地流露出的悲憫之心,讓「億萬富翁」稻盛和夫徹悟了人生的幸福。

稻盛深刻地體會到:

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幾個月之後,稻盛和夫離開寺院,他感受到了自己新的使命,即悟後起修,入世普度眾生,這是人生的唯一正確活法。

生活就是道場,不必脫離俗世,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鍊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認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獲得幸福的人生。在行腳修行中,稻盛和夫更加確證了自己的這一看法。

稻盛和夫是日本四位「經營之神」最年輕的一位,也是唯一健在的。他白手起家,獨立創建過兩家進入了世界500強的公司,更在暮年把第三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航空拉出了巨虧的泥潭,這個記錄舉世四望,恐怕無人可破。

73歲時稻盛出版了代表他經營哲學的《活法》,這本書被譽為日本21世紀最勵志第一書。在《活法》中,稻盛和夫這樣寫道:

所謂「現世」,是上蒼賜予我們提升心性的一段時間,磨鍊靈魂的一個場所。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提升心性,磨鍊靈魂。

回到俗世,88歲前,稻盛和夫又完成了3件人生大事,用以飽滿自己的靈魂。

01、全力以赴推行「阿米巴」經營法

開悟之後,稻盛和夫更加堅定了「敬天愛人」的人生信念,立志幫助更多的人。

為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稻盛和夫開始全力推行他積多年的修行和企業管理經驗創造了「阿米巴模式經營法」。

阿米巴(變形蟲)最大的特性是能夠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來適應所面臨的生存環境。阿米巴經營在利他主義的前提下強調讓第一線的每一位員工都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進而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阿米巴」經營法一經面世,日本國內外企業積極效仿膜拜,很多企業因此得以長足發展。

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在與稻盛和夫的一場交流中說:

我也許不是盛和塾的優秀學員,但我在創業一開始,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實施了阿米巴經營。如果沒有稻盛先生『敬天愛人』的思想和阿米巴經營方式,就沒有軟銀的今天。從這點上講,就是拿幾百億日元來,也報答不了稻盛先生的教誨。

難怪有人說,稻盛先生在創建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同時,還培育了另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孫正義的「軟銀」。

02、78歲高齡挽救日航於危難中

2010年2月1日,稻盛和夫接受日本政府的懇請,以78歲高齡,毅然出任破產重組的日本航空公司總裁。

這位對航空業一竅不通的民營企業家不惜押上自己的一世英名,挺身而出拯救已經積重難返、陷入破產泥潭的官僚化企業,擔任了這一0薪酬的重任。

結果稻盛只用了424天,就奇蹟般的讓即將破產的日航起死回生。日航當年創造了60年歷史上最高利潤,也是當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業中的最高利潤。

答案在現場!稻盛連續召集幹部員工開會,改變他們的意識,給幹部講課,一個月達17次之多,主要講解他的「敬天愛人」的思想。

更令人感動的是,78歲的稻盛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親自到一線,與工作人員溝通,傳達自己的理念,空姐們都哭出來了。空姐也好,地勤人員也好,他們的態度逐漸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們開始認識到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日航,並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日航重建中。

企業有了信念,就注入了靈魂。就算今天稻盛和夫離開日航,日航也能繼續健康地發展,因為稻盛和夫的哲學理念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日航的每一個神經細胞中,成為企業的靈魂。

03、87歲豁達老人親手關掉盛和塾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稻盛和夫表示對於盛和塾的工作,如果不以賭上自己的性命的心態親自去面對的話,是無法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的。

在2019年盛和塾最後的告別演說中,稻盛和夫先生卻宣布解散這一個已經存續了36年的組織,因為他覺得,當自己無法再親自教導塾生的時候,這個「盛和塾」就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他擔心自己過世後,有人把盛和塾當成工具,利用盛和塾來謀私利,有違自己的初心。此外,稻盛先生還擔心自己的學術系統被他人「講歪了」,誤人子弟。

把自己請下神壇!

親手關掉自己一手創立的盛和塾,出於公心,不計名利,一個老人極度認真、親力親為的人生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這樣的人生,不只是不糊塗。

精神通透,才是真正活的高級!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成功與失敗。稻盛在《人為什麼活著》中指出:「真正的勝利者,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都會利用機會,磨鍊出純淨美麗的心靈」。

回顧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說與「修煉靈魂」相比,我們個人在世時積累的財產、名譽、地位就顯得微不足道:「事業成功,飛黃騰達,富可敵國,所有這一切,與「提升心性」相比,猶如塵埃,不足掛齒。」

稻盛說:人就要要帶著一顆比降生時稍稍善良、稍稍美麗的心靈離開人世,這是宇宙賦予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季羨林曾經如此評價稻盛先生:

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早遇稻盛,海爾發展會更快」,海爾總裁張瑞敏非常崇敬稻盛先生:

稻盛先生的經營哲學裡有兩條對我們非常重要:一個是敬天愛人;另外一個就是稻盛先生創造的阿米巴經營組織。

馬雲老師也特別佩服稻盛先生:

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幾年前就已經想清楚了。

任正非在談到稻盛和夫時說:

我讀過很多書,我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思想是怎麼生成的。我腦袋裡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裡。

稻盛和夫把他88年的人生智慧全部總結進《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新書中。

在這本封山之作裡,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心》,2020稻盛和夫封山之作,人民郵電出版社正版,原價59,限時優惠價僅39,一頓簡餐錢,就可以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點擊連結可以直接收藏這位88歲老人的一生智慧。如果你是企業的領導人,建議你把它作為禮品送給員工,一起學習,同頻共振!

稻盛一生,都在探討這兩個問題:一是「活」,即人為什麼而活。二是「法」,如何去幹。

他的全部經營思想,集中體現在《活法》+《幹法》這2本經典作品中,習之如醍醐灌頂,個人受益匪淺,強烈推薦入手學習。

《活法》是稻盛和夫的「道」。正所謂大道至簡,大道相通,大道無我,大道利他。本書一一細述了成功之道、經商之道、為人之道及用人之道,催人覺醒。

《幹法》是稻盛和夫的「術」。在這本書中,稻盛和夫「苦口婆心」地講述了他的工作觀,並為活在當下,做好工作及做人提供了具體的方法與步驟,相當實用。

這兩本書常年暢銷,多年再版,充滿了人生精進的能量。所有在人生低谷的人,以及覺得自我成長速度不理想的人,都會從中汲取到繼續前行的勇氣、智慧及毅力!

遇見即改變,感恩你我的機緣,減法生活期待更多的同道,身體力行「稻盛心法」,一起同頻共振!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在於磨鍊靈魂
    敬天愛人,是稻盛和夫的座右銘。開悟之後,稻盛和夫更加堅定了「敬天愛人」的人生信念,立志幫助更多的人。為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稻盛和夫開始全力推行他積多年的修行和企業管理經驗創造了「阿米巴模式經營法」。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物質的多少,而在於靈魂的磨鍊
    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和淫慾這是人身上的七宗罪,任何人都無法避免遇到,庸人被這七宗罪糾纏一生,而高人則無時不刻磨鍊自己的靈魂,讓自己遠離這七宗罪。一個人如果不能脫離傲慢、嫉妒、憤怒、懶惰、暴食和淫慾,這一生的境界也就如此,這個人的一生是無法尋到幸福和人生的意義的。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世上並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而是在於是否活得太煙火氣。煙火氣太重自然看不見少了藍天白雲,靈魂沒有著落,精神沒有歸屬,這樣的人活著也不過就是為了喘氣而已。65歲那年,稻盛和夫先生打定主意,在京都圓福寺出家,頭戴鬥笠,四處化緣。有人問他出家的原因,他說也只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罷了。
  • 稻盛和夫:活著幹啥?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說起精神上的通透,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是真正活明白的人。稻盛和夫在65歲體檢時發現自己得了胃癌,但是他也只是淡淡地問了句:「哦,是癌症嗎?」「放下」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寬容,20多年來,稻盛和夫一直都在和自己體內的病魔和平相處。在65歲時,他毅然決然的決定離開世俗,選擇了皈依佛門,頭戴鬥笠,四處化緣。曾經有人問他出家的原因,他說自己只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罷了。
  • 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是「磨鍊自己的靈魂」
    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稻盛和夫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1997年6月,在一次身體檢查中,醫生告訴他已經患上了胃癌。他一點沒有恐懼,只是淡淡地回應:「喔,是癌症嗎?」。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解答
    這些聽起來就很玄幻的奇蹟,竟都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創造的。從京瓷到KDDI再到日航,與其說是稻盛和夫的成功,不如說是稻盛和夫哲學思想的成功,稻盛和夫的哲學就是他的成功方法論和經營之道,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哲學。也許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在創業過程中講哲學太理想、太空泛,還不如談管理和業績業務來得實在。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哲學不是私有物,偉大之人有利他之心在稻盛和夫看來,要想讓自己和員工都能超常發揮出潛力,內心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管理者要通過學習哲學來提升心性,而這個哲學不是獨有的,而是大家一起的,一同學習進步的。從古至今,偉大的人物都有一顆利他之心,他們在達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後,就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擺脫愚昧和黑暗,進一步提升思想境界。人為什麼而活?人為什麼活著?為了錢?為了家人?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很深奧的問題,叫人難以回答。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在於磨鍊靈魂
    作者:稻盛和夫 來源:身邊的經濟學(ID:jjchangshi) 01 我們人類在靈魂深處本來就擁有這樣的好心。 所謂愛之心,就是把別人的歡樂視為自己的歡樂。 所謂真誠之心,就是總想著為社會、為別人做些什麼。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答
    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65歲那年,在一次體檢中檢查出了胃癌,當時醫生悄悄地把病情告訴了他的夫人,後來,稻盛和夫知道以後,只是回了一句:「哦,是嗎?」在稻盛和夫看來,「放下」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裡,他和病魔和平相處。
  • 《心》:稻盛和夫教你懷揣這六個「心」,磨鍊心性,提升自我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是稻盛和夫終其一生都在遵循的原則。那麼,說到底,作為人,我們如何才能活出意義?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不斷地提及「靈魂」與「真我」。真我,是靈魂的核心。活出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去接近這個真我。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我們被層層包裹的靈魂深處,是閃閃發光的「真善美」。
  •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一生也未知,稻盛和夫用8個字就道破
    我們可以搞不清楚這幾個問題,但是要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一輩子過得稀裡糊塗。別人上學他上學,別人結婚他結婚,每一步都按照固定的路線走,卻失去了自己生命獨特的意義。在日本有位88歲的老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經營之聖,是很多人稱讚的,集企業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人。他就是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當他們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後,就會希望將自己的成功和經驗,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稻盛和夫也是如此,他覺得,自己的成功並不是獨屬於自己,那些經驗和經營哲學,應該為更多的人所知道。當別人也通過自己的哲學成功了,得到員工和其他人的認可了,你才是最厲害的。
  • 稻盛和夫: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說起精神上的通透,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是真正活明白的人。稻盛和夫在65歲體檢時發現自己得了胃癌,但是他也只是淡淡地問了句:「哦,是癌症嗎?」他並沒有把癌症當回事。
  • 稻盛和夫: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人生只是一場單程,努力向前
    人們對稻盛和夫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定位:優秀的企業家和成功的哲學家。但在稻盛和夫看來,這兩者密不可分,他曾對外說過,企業的成功之道就是自己的人生哲學,在自己的作品《活法》中提到: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人生只是一場單程,努力向前。
  • 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經驗總結出的這個字,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成就和財富,但稻盛和夫自己卻不這麼認為: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1個字,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稻盛和夫一直認為,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鍊人格的修行,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行為。只有極度認真地工作,才能獲得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 稻盛和夫:每個人運氣不好的根源,就在這一點,但很少有人知道
    我們來聽聽稻盛和夫的建議。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聽強人建議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強人履歷。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受邀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當時的日本航空公司已經在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大一宗非金融企業破產案。稻盛和夫,這位經營之聖,僅用一年便力挽狂瀾,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日航史上最高利潤。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釋
    相信大家應該對稻盛和夫有所了解,他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曾經創辦2家世界500強公司,又成功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但是這些都不是稻盛和夫被大家熟知的原因,而是他的經營哲學。所以稻盛和夫在世人心中,不僅是企業家,還是一位哲學家。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精闢!
    直到有一天,當時住在隔壁的人借給稻盛一本書看,書中有段話:「所有的災難都是由我們的內心吸引而來的,自己的內心不子呼喚的東西,絕不會來到我們身邊。」也就是這段話,讓稻盛明白了:一味恐懼,厭惡、躲避疾病,反而把疾病給招來了。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保持心靈純粹與美好,成就幸福人
    稻盛和夫先生的一生是磨礪內心,修行內心的一生。讀稻盛和夫的書,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老先生用一生的閱歷總結了人生的哲理。利他之心是他的企業成功的秘訣。真正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為數不多。所以真正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也是少之又少的。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稻盛和夫在《活法》說過這樣一段話:帶著怎樣的靈魂離開人世,這才決定了人一生的價值。換言之,所謂人生目的,並非榮華富貴抑或出人頭地等所謂的成功,而是塑造至美之靈魂。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