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潮流,而不是追潮流,才叫真的潮玩人類。」
最近,由騰訊視頻、恆頓傳媒、日月星光傳媒聯合出品製作的全球首檔創意潮人挑戰真人秀《潮玩人類在哪裡》頻上熱搜。作為潮玩主理人之一的吳亦凡,曾在節目中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他對「潮玩人類」的洞察。
「潮玩」二字,在狹義的理解中,是一隻只手辦、一個個盲盒;而廣義地講,她代表的是任何可以承載「Z世代精神」內核的潮流作品。
so,啥是「Z世代精神」?——玩兒。
不論你願不願意,正在青春蛻變中的95、00後,已在反向主導新興消費市場的基調:各品牌都明白,Z世代小爺的腰包是鼓鼓的,但脾氣嘛,也是怪怪的。
除了最能及時跟上「潮玩」節奏的服飾行業,站在第二階梯、蠢蠢欲動的食品快消品牌們也十分想修煉「ins穿搭」大法,在00後的腦秀場裡大凹貓步。
打起精神,咱家凡凡已經call了重點:玩兒嘛,玩兒,就是skr,skr。
吃喝小主們還是一臉方。
木有大金鍊子老爺鏡,Superme白Tee黑風衣,難不成,玩兒「奶茶消消樂」?
其實大家可以從思路上做一個蒙太奇混剪。
兜吃賣喝,雖是最古老的行當,但也沒人規定「餅不能就米,酒不能下蒜」。
所謂「玩兒」的心法,不是去錦上翻花,反倒是「預設清零」—— 當大家都認定柿子得甜,你偏敢賣他苦柿子,還能讓他吃到嘴裡,苦中叫樂。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橙色是新的時尚經典)
只有「敢」於從零定義,才能「玩」兒出潮態。
比如:品類跨度大如劈腿
今年,快消賽道上的資本新寵,除了「乘風破浪」的元気森林,還有「凍齡永駐」的鐘薛高。
高調自稱「第一支中式雪糕品牌」的鐘薛高,能在激烈競爭的花式雪糕翻新中(牛油果味、珍珠奶茶味、肉鬆麻薯味,等等)中保持B格、腳下生風,除了蹭「國潮」熱浪,更重要的是這隻雪糕真敢「拈花惹草、跨界劈腿」。
從去年起,鍾薛高就摸了不少「名門閨秀」的金蓮小腳:比如娃哈哈、三隻松鼠、小仙燉燕窩。
「鳳凰男」,在鍾薛高的營銷戰略裡是個美名。細看品牌的每一次聯名,都像是當著相親對象塗刮自己的身份證號:你看吧,我老家不是攀枝花的,我媽可在外灘囤了三套房!
屋裡藏的全是瀘州老窖。
眾所周知,品牌聯名先得「氣味相投」,但此條鐵律被鍾薛高推翻了。
有句話叫 「你是你周圍五個朋友的平均值」 ——鍾薛高是要在一位位炮友的春宵背書中,向消費者力證自己「不是雪糕」。
消費者的認知往往並不堅固,而Z世代消費者的認知,可以說是完全鬆弛。鍾薛高敢做「咬一口,52度」的斷片兒雪糕,就是算準了00後「啥都敢吃」的脾性。憑藉腦洞大開的跨界聯名加營銷玩法,鍾薛高為潮流青年們提供了一個性價比極高的「內涵人設」包裝渠道。
「瀘州老窖」雖有文化、上檔次,但也挾帶著「老古董」的刻板印象,不潮不酷不年輕。而斷片兒雪糕得人心處,在於給社畜們提供了一個花小錢消費「老窖感」的機會——似乎,「雪糕」只是一個冷藏的酒罐、一個異形容器,而注入體內的是百年積澱的中國文化醇釀。
這波玩兒法,成功將雪糕固有的「快消」屬性轉化為一個「身份識別器」。
敢於自扇耳光、高叫「我不是我」的品牌還有一個,那就是專注年輕人的雞尾酒潮牌RIO銳澳。
「肚裡有墨水,敬你是英雄。」
繼與六神花露水的「騷操作」之後,RIO雞尾酒又把國民文具老牌「英雄」玩壞了。
「英雄」藍黑墨水,是80、90後的童年記憶,但消費他們的懷舊意識仍是一種常規打法。RIO聯名的真正亮點,是成功吸引到「毫無共同記憶」的00後瘋狂拔草。
對於連鋼筆都沒拿過的年輕消費者,RIO當然不能將情感共鳴寄托在「英雄」這個老國牌上。RIO玩得高級的地方,是以「反常識」的品類選擇,猛戳了Z世代「要玩就玩大」的G點——墨水,你敢喝麼?
雖然一個智力正常的成年人,都知道酒瓶裡裝的是「藍莓混黑加侖果汁酒」,但這絲毫不影響RIO在消費者心智內捅破「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的物理結界。
破壞、刺激、反常識。
你敢怎麼玩兒,Z世代就敢怎麼消化,天花板都在想像力。
又如:體感溼度恰如半裸英雄和RIO的豔遇畢竟還是稀有的。
快消飲食品牌長期頂著SKU創意迭代的壓力,不可能每次都能調製出」跨物種交配還不生騾子」的備孕神藥。
大多數時候,兔子還是可以先吃吃窩邊草:追、逐、跑、跳,近親繁殖的伊甸園裡,也能培育出高清無碼的潮流奇葩。
在「雜交」問題上最有發言權的,要數奶茶界王牌網紅喜茶。
僅2019年,喜茶就和高達26個品牌進行過聯名合作,試圖出圈國潮服飾、文創、生活用品、化妝品領域。
然而,這一切英勇的「跨愛」行為,在與杜蕾斯的「一夜絲滑」後戛然而止。
因產品品類上過大的跨度,加之文案上過分的性暗示,喜茶x杜蕾斯原本「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官生意,這下全裸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人性就是這麼矛盾。
露一露毛很爽的,拔光了,那就是另一回事兒。
潮流IP聯名翻車後,喜茶得到一個教訓:光「敢」玩還不行,還得「會」撩。
之後喜茶就規矩了不少,把眼光放回自己院子裡,20家聯名品牌都集中在食品飲料領域,儘量以「溫良賢淑」之姿,打「絲滑縱享」的擦邊球。
例如這款與好利來聯名的「多肉葡萄雪融絨芝士」:
縱觀喜茶歷史上的多款聯名,其底層邏輯無非是,借合作方某些已經深入人心的感官特質,來強化自家王牌「芝士奶蓋」的醇蜜口感。
同樣魅惑的啞紫、同樣絲滑的內襯,杜蕾斯能給,芝士蛋糕也能給。
而決定品牌是「上流」還是「下流」的,恰恰也潛藏在這微妙的刻板印象裡。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就是,成年人已經過了「口欲期」——此絲滑,非彼絲滑。
其實單從廣告文案的質量評價,「喜茶x杜蕾斯」的文案可謂十分高級。若翻譯成英文,投放到歐美市場,大概率會在ins上一夜爆紅。但消費認知遵循「冰山理論」:浮出水面的不過是一點點可見的行為偏好,而更具重量的主流價值和文化觀,全都埋在冰冷的潮水之下。
因此,品牌要做的,不是一味在裸出的冰尖上鑿logo,而是嘗試導入太平洋暖流,局部融化其海面下的認知冰層——這便是「撩」和「插」的區別。
喜茶的競爭對手,同樣以芝士奶蓋和歐包走紅的「樂樂茶」,最近就「撩」得不錯。
這款腦洞大到讓人詞窮的流體比薩,屬於那種「乍看PUA,再看氪富帥」的迷惑類型—— 一路瘋狂試探你的認知底線,卻又技藝精湛地繞過你所有G點。
當你在必勝客餐廳遇見這個「怪胎」,你既不能將她從「比薩」的原型裡移除(畢竟還是一塊兒正面撒料的烤餅),好像也不能把她從「奶茶」的條目裡劃掉(畢竟你還得拿一隻塑料吸管吃她上邊的粉紅料料)。
這種「又怕又愛,亦添亦踩」的躊躇體驗,恰是營銷上最舒服的「半裸」態。
這次聯名的贏家其實是必勝客:通過恰如其分的半裸,一把洗去了常年積累的「家庭式快西餐」的刻板印象,躋身「可鹹可甜」的潮流IP網紅。
再如:整容力度宛若私生大多數講快消品牌營銷心經的文章,都強調營銷不能「流於表皮」。
筆者不是不同意:到目前為止,筆者所舉的成功案例,也都是將「文案+設計+產品」全玩兒通的創意牌局。
但筆者想提醒品牌主的是,面對Z世代的視覺奶狗,「顏值」之礦還沒有被充分挖掘。
著名的生理學家巴浦洛夫曾提出經典的「刺激—反射」定律:正如狗狗聞到骨頭會自動分泌唾液,我們下腦中樞裡的感覺和運動神經之間,存在一種繞過理性分析系統,在潛意識裡完成「接收—反應」的生物性連接,也就是俗話說的「條件反射」,比如看見美女就心跳,看到骷髏就害怕。
巴浦洛夫發現,這個潛意識的兩端,可以人為操控:通過新的感官刺激,反覆強化新的神經循環,讓狗從「聞見肉香流口水」到「聽見搖鈴流口水」,讓人從「渴了得喝白開水」到「渴了就想喝奶茶」。
雖然巴浦洛夫在世時,一直鄙視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但死後卻被請進了心理學的祖譜,其「條件反射」理論,也成為營銷心理學的入門必修課。
翻譯一下就是:「顏值炸裂」,絕對是「一按一個準兒」的剁手開關。
這裡必須要提下三頓半。
中國的速溶咖啡市場,原是「寡頭好獨大、長尾落千尺」的紅海局勢,僅雀巢一家就吃掉大半山頭。
而短短幾年,廣大白領工位上一根根散落的咖啡條,忽然都變成了一個個袖珍咖啡杯:2019 年雙11,4歲的三頓半咖啡超越百年品牌雀巢,成為首個登頂天貓雙 11 咖啡榜首的國貨品牌。
不少分析三頓半的文章都將品牌的大賣歸因於其在速溶科技、品質管控等產品方面的顛覆創新。
但筆者想說:小Q杯就是香,好嗎?
速溶咖啡就一定是條狀的嗎?現磨咖啡杯就只有大、中、小三個尺寸嗎?
當下,一個新品牌想在00後中實現「病毒式」傳播,必須依託社交媒體。而在咖啡領域,各種打卡、探店、擺拍、測評類短視頻內容逐漸趨於飽和,新品牌要想颳起癌式擴散旋風,必須倒過來為客戶著想——「我能為視頻內容製作方提供什麼獨特價值,幫TA漲粉?」,而不是坐等主播來挖掘你的獨特。
這時候,顛覆常規的包裝設計就成了為草籽番土除雜的開荒神器。
在抖音、快手、小紅書上搜索「咖啡」,你會發現,咖啡其實並非重點:將5g速溶咖啡粉,壓縮到5cm高的「現磨咖啡杯」裡,主播姐姐就多了一種曬美甲的方式、多了一個秀耳釘的展臺、多了一排種植多肉的mini花盆……
三頓半的外觀設計,與其說是品牌包裝,不如說是對「速溶咖啡」這個認知原型「削骨墊額」式的整容。該「整容」效果堪比變性,是繼「速溶咖啡」與「現磨咖啡」的刻板印象之上,創造出的「第三性徵」。
有了還未被專界定的新性狀,品牌就能「用老戲本演新故事」,把炊餅賣成比薩,把烤串兒賣成BBQ,把驢打滾兒賣成冰心大福。
同樣掌握這套「整容」大法的,還有從國外歸來的草本茶潮牌:Tea Plays
為了打破中國傳統茶文化裡「紫砂泡茶,一座三晌」的垂垂老意,Tea Plays顛覆性地將一個茶包搓成一粒小糖丸,包在獨具青春氣息的環保「糖紙」裡。在辦公室,從褲兜裡扔出來一顆,丟到馬克杯裡時,絕沒人將你和蹺腳大爺聯想在一起。
有了精緻的臉盤,接下來還要畫個美妝。
Tea Plays和國內新興潮流品牌TakiTaki的IP聯名限量茶「糖」罐兒,在摩點上89分鐘內就完成了200件的眾籌計劃,為原品牌注入了濃濃的Z世代茶香。
據TakiTaki品牌負責人介紹,TakiTaki「熱愛打造,為愛製造」的核心價值,與Tea Plays「輕鬆玩味⽆負擔」的生活信條高度契合。PIPPI這款以「屁」為原型的IP形象,擁有無限縮放、重設自我的自由個性,她的好奇、膽大、對未知的一往無前,都為「Z世代玩主」代言,因此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
而這款「PIPPI腦暴茶」,可以說是品牌玩法上的「疊疊樂」,既幫Tea Plays出圈潮玩界,又助TakiTaki打入了茶飲界。
吸脂正骨,描眼紋眉。在這個「8秒注意力」的Z世代,懂得「用顏講故事」的品牌,才能最快在消費者心中打下認知烙印。
果然,自古英雄,所見略同:IP化妝小遊戲,三頓半也玩得嗨皮。
說來說去,普遍不愁生計的Z世代小主,就願給「敢玩、愛玩、會玩」的品牌打賞。
並非要創造出全新的產業模式才叫創新——飲食快消界的營銷邏輯,是「新瓶裝舊酒,越賣價越高」。
要把「炒了千年的成飯」,再炒一遍,餵給00後吃,必須學會花式顛勺:從設計、產品、文案、公關等關乎品牌資產的各個維度,打破舊規、清零偏見,不帶偶像包袱地和小朋友們「玩」到一塊兒。
保持年輕態,讓消費者來定義你是誰。
拉上陳赫、大張偉、辣目洋子,三家製片方可考慮拍個續集:《玩潮吃貨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