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原子筆芯都造不了?被視為科研難題的「筆尖鋼」,後來咋樣了?

2020-12-16 騰訊網

77000年前,人類在兩塊小石頭上劃了一個「X」的線條,這可能是人類最早通過寫「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再往後推,石頭、木棍、鐵片都成了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

在中國古代,使用的是毛筆,古希臘、古羅馬曾在木板面上塗蠟,然後用鐵棒在蠟面上劃寫,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將蘆葦杆削尖當筆使用。從中世紀開始,在歐美,則是使用蘆葦筆或鵝毛筆。

各個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書寫筆具,直到原子筆的出現,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一筆統天下」。

原子筆的由來與發展

1943年,匈牙利一家印刷廠的校對員拉茲羅·約瑟夫·比克為了解決筆尖劃壞稿紙、油墨太多不易幹的問題,腦洞大開。

他找來一根圓管,裝上油質顏料,把筆尖換成鋼珠,經過無數次試驗以後,世界上第一支原子筆誕生了。

實驗成功以後,比克將自己的實驗成果提供給了英國皇家空軍,之後的不久,第一家原子筆製造廠誕生,它是一家英國飛機製造廠。

當時,正值二戰,一名美國商人雷諾看到這種原子筆,雙眼S,大呼:我的,都是我的

恰逢美國原子彈研製成功,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迅速捕捉到熱點,將生產銷售的原子筆稱作「原子筆」(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國內有一種聲音「原子筆」筆芯研製堪比原子彈)。

之後,原子筆的初代傳到了全世界。

1947年,日本等國家開始製造原子筆,但隨著人們對書寫的要求越來越高,原子筆本身就存在的油墨乾涸、難於書寫、字跡滲化等問題而造成滯銷。

直到1954年,隨後世界各國又對原子筆的油墨、球珠等重要零部件進行了研究和改進,使原子筆的質量不斷提高,原子筆又恢復了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地位。

原子筆在中國

原子筆的廣泛應用,也讓我們國家的一些企業看到了商機,當時上海、天津、廣州、廈門等地都有建廠製造。

但油墨易滲化、不耐曬,質量不過關,對於一些重要性文件存在保存隱患,於是1962年國家檔案局明文規定不準用原子筆籤字和做重要文件的記錄。

至此,原子筆的市場在我國的開始走下坡路。

2016年,總理的一句話在網上引起熱議:

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

鋼鐵產能過剩卻生產不了原子筆尖,作為近14億人口的大國,網友怎麼能忍。一時間網上開始盤點,哪些東西中國造不了,哪些東西中國沒有。

甚至有網友發帖質問:「連原子筆尖都造不了,美國離世界製造強國有多遠?」

這裡我回復一下,即便能造,依然差距很大。更何況,參照物錯了,美國在當時也造不了。

原子筆用易切削不鏽鋼供應商,全世界都在用兩個國家:日本和瑞士;製造原子筆頭用的設備,是一種專用加工工具機,主要來自於瑞士Mikron公司的24工位高精度加工工具機。

更嚴格意義上來講,中美兩國都沒有動力去造,相對於鋼鐵產業,制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行業,一家大型鋼廠一天的產量,可能足夠制筆行業用一年。大型鋼廠沒有動力去研發生產,制筆企業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搞科研,就造成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原子筆堪稱人類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但直到鍵盤的出現......

不用原子筆的鍵盤俠

華為事件以前,我也認為中國已經世界老二手拿把掐,可事實並非如此。於是我聯想到前些年,網友們拿原子筆芯說事的時候:

連一個原子筆頭都造不好......

現在回想起來,全世界也許只要中國人嚴格要求自己。

體育不好,我們大力發展體育,桌球、排球、跳水、舉重、女子體操、男子體操、女子足球、男子......

製造行業不行,就硬生生的當做一個缺陷,只要產業鏈上有空白,就要想方設法去填補。填補不上,鍵盤不停。

你造不出來,他們說,人家都有了,咱們沒有不行。

你造出來了,他們說,人家國外早有了,沒技術含量。

造不出來的是核心,造出來是應該。世界有的,我們都要有;世界沒有的,等他們有了,我們也要有。

2017年,國產筆尖鋼問世,質量與國外產品相當。

除了質問,我們還要有包容

晶片的問題就像是一個連鎖反應,不停的暴露出我們自己的問題,無論怎麼辯解,相對於美國高科技落後就是落後了,這沒有什麼好辯解的。

但,也如晶片,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完成主要設備光刻機的研發、製造。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製造行業可以站出來說,他在產業鏈上沒有任何的缺席。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把不會造當做一種「罪」。

一個國家的發展總有先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抱怨吧,咱不容易。

-End-

相關焦點

  • 國產原子筆「筆尖鋼」研發成功,制筆大戶貝發卻「潑冷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連日來,「我國成功研發筆尖鋼」的新聞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筆尖鋼」就是生產原子筆筆尖的原材料,這種材料的研發技術常年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國內的制筆企業完全依賴進口。前不久,,影響了好幾代人「中國造不出原子筆頭」的說法終於被破了,而就在氣氛一片歡騰之時,中國最大的制筆企業貝發集團卻潑了一盆冷水。山西鋼鐵企業太鋼集團宣布成功研發出筆尖鋼材料貝發集團當家人邱智銘認為,筆尖鋼確實是好東西,但下遊企業如果跟不上,上遊研發的材料再好,這些金貴的材料也只能會「睡大覺」,根本派不上用場。中國筆業的製造現狀究竟如何?
  • 原子筆如今僅有3國可造,難度堪比造航母,為何我國還要去鑽研?
    在科技每一個領域裡,我們都需要有中國製造才不至於被人掣肘。"連航母都能造的中國,卻連一個原子筆頭都造不出來"這是很久之前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嘲諷,如今我們的原子筆頭,終於也有了中國製造。也許有人會問這樣小的東西,能有中國製造究竟有什麼可驕傲呢?
  • 原子筆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中國現在能自主生產原子筆嗎?
    小小的原子筆每個人都很熟悉,然而之前卻只有瑞士和日本能製造出來,那麼原子筆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中國現在能自主生產原子筆嗎?諸位看官可不要看扁了小小的原子筆中蘊含的技術,它卻能體現一個國家的製造業,尤其是特種鋼生產加工能力。原子筆尖那個小小的碳化鎢球珠是很機密的「高科技」。
  • 「硬核科普」原子筆筆尖與高科技晶片的底層科學是一樣的大科技
    撇開晶片不談,就說一下我們常用到的書寫工具原子筆,它身上代表工程工藝與基礎材料科學成就的部分——筆尖。我國作為商品出口大國,全國原子筆企業有3000多家,從業人員有20多萬,每年生產原子筆有400億支,約佔據全球原子筆份額的百分之八十。
  • 中國連航母都能造,為何當年被原子筆頭難倒了?其實美國也造不了
    就拿原子筆頭的製造工藝來講吧,原子筆頭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筆尖上的球珠,另一個是球座體。 所以很多人提出的「中國連航母都能造,為何當年被原子筆頭難倒」疑問,至此也有了確定的回答。
  • 原子筆尖球珠是受哪種運動啟發 螞蟻莊園原子筆尖今日答案
    原子筆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比較熟悉了,早些年還被帶出了「中國造不出原子筆芯」的公知節奏。螞蟻莊園小課堂每日一題今天有個題目就是「原子筆尖的珠是寫好字的關鍵,它的發明是受了哪種運動的啟發」,一起來看看正確答案是什麼吧。螞蟻莊園12月10日莊園小課堂
  • 我國造不出原子筆圓珠?那這種高分子材料豈不是更難?打破謠言!
    小小筆尖關於原子筆上的小圓珠這件事,被有些人惡意利用,到現在很多人還不清楚事實。有些人說我們造不出原子筆上的小圓珠,給小圓珠一頓吹。又是幾個溝槽啊,特種鋼啊,精度千分之一毫米啊,筆尖開頭0.1毫米啊等等吧。講了一大堆原理,把小圓珠快吹上天了,就是想論述我們不行。例如「泱泱大國,工業大國,連原子筆上的小圓珠都造不出?」
  • 原子筆的發展歷史
    1943年6月,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一位化學家)向歐洲專利局申請了一個新專利,並生產了第一種商品化的原子筆——Biro原子筆。後來,英國政府購買了這個專利原子筆的使用權,使得這些原子筆可以被英國皇家空軍的機組人員使用。除了比傳統鋼筆更堅固以外,原子筆還能夠在低壓的高空中使用(在高空中,傳統自來水筆的墨水會溢出)。
  • 為何說原子筆比航母還難造?全球除日本,僅有三國能造,沒有美國
    於是,他便動手發明了一個筆尖為滾珠的筆,平時墨水就暗藏其中,只有寫的時候壓迫滾珠才會流出來墨水,完全解決了墨水變幹寫不出字的尷尬,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支原子筆。 直到1895年,看到原子筆商機的約翰·勞德將其投放在了市場上,結果反響並不是很好,可能那會的人還不習慣使用原子筆。
  • 中國曾被嘲笑,能造航母造不出原子筆頭,如今年產原子筆380億支
    從小學到初中及大學,原子筆應該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支了吧,大家也應該有寫著寫著,原子筆前面的原子筆頭就掉下來,無法使用的事件發生吧,你別看這個原子筆頭特別小,連彈珠的十分之一都沒有,製作工藝卻十分複雜,就是這一支原子筆,還曾讓我們的國家受到嘲笑,認為我們國家能造得出航母卻造不出原子筆頭,而其實真正能用上自己製造的原子筆的國家,在全世界僅有三個。
  • 中國連氫彈都能造,為何當初被原子筆頭難倒了?其實美國也沒造出
    事實上,很多東西看起來很小,但是要做起來實在是太難,比如說原子筆頭。2016年,太原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主持召開,中國人民才知道原來我們從小用到大的原子筆竟然不能自己製造出來,依舊依賴進口。這一消息出來,令國人震驚不已,中國人連氫彈都可以造出來,為什麼3000多家制筆企業被難倒了,連一支筆都不能完全造出來呢?
  • 小小的一顆原子筆滾珠,製造難度卻堪比航母,全球僅三個國家能造
    其中,原子筆是我們最為廣泛使用的書寫工具之一,雖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像懷素一樣筆走龍蛇,但是肯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裡的原子筆寫字流暢,不斷墨。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個要求真的就挺高。 原子筆是大家最為常用的書寫工具之一,它的書寫比鉛筆更為清晰,書寫流暢,不需要削筆,又比鋼筆更容易攜帶,寫出來的字跡也風乾得更快,因此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歡使用的書寫工具。
  • 平時用的原子筆筆頭,連美國都造不出來,真的那麼高科技嗎?
    像平時用的原子筆這樣的物品,大家平時不會去過多的關注,一是因為市面上原子筆的種類很多,二是因為原子筆的價格很便宜。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就是市面上常見的原子筆,可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製造出來的,到目前為止,就連美國都造不出來原子筆筆頭,而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三個國家研製出原子筆頭。
  • 原子筆的筆頭,比航母還要難造,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原子筆的筆頭,比航母還要難造,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一直都覺得我們中國人特別厲害,是一個什麼都能模仿,什麼都能創造的國家。前不久小編的一個朋友給小編發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他在印度拍的照片。說來也是,仔細想開這些年無論是什麼,只要是能讓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們認真研究一番,我們都能夠摸著門路然後給它只要出來,可能有一些人會說,我們中國就是會模仿他人,除了這些也沒有什麼啦,這樣的話小編是非常不開心,我們一定要愛自己的國家,再說了,誰說我們的國家不厲害,有一樣東西,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能夠自主研發,而且關鍵是我們中國就在這三個國家之一,你們說厲不厲害!
  • 我們造不出自己的原子筆?公知的自尊心是真脆弱
    導語:我們造不出自己的原子筆?公知的自尊心是真脆弱這都2020年了,沒想到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沒有結束,咱們國家不是早都造出了了嗎?但是有人不人啊!這群人為什麼就不承認呢?原因很簡單,就算你自己造出來,但是你所用的設備什麼的不還是別人的?
  • 被中國人知道他不會做原子筆的後果:1年後國外壟斷企業就破產了
    還記得曾幾何時引發全民討論的「中國人不會做原子筆」嗎?你能想到當這個話題還在散發餘溫時,那些曾被某些國人追捧羨慕的壟斷企業,後來竟因競爭不過中國而一紙訴狀將中國告到WTO嗎?想當年小君君還是一枚熱血的小青年時,偶然從同學口中聽說中國連原子筆都不能造,驚訝得我一個晚上都張著嘴巴,睡覺都沒能合上。小君君作為一名工科生,怎麼想都想不明白,一隻小小的原子筆,它怎麼就那麼難造了?
  • 有人說中國現在還造不了原子筆頭?我覺得有必要給你科普一下!
    別以為小編每天都是在敲擊著鍵盤,小編還是很喜歡拿筆寫字的,尤其是喜歡用原子筆,方便、實用 。寫字的時候滑溜溜的,感覺特棒。提到原子筆,我還想起來一些事來,網上曾流傳中國造不出原子筆尖,直到現在,還有人說中國造不出來。我想說,你多久沒看新聞了?
  • 太鋼燒了一爐「筆尖鋼」夠全世界用好幾年,導致瑞士企業倒閉?只是...
    然而,這個故事是編造的,作者後來闢謠說,「隨便寫個笑話給自己粉絲樂呵一下,結果不小心火了。」 2太原鋼鐵近年的確研發並生產了筆尖鋼,但截圖文中說太鋼「燒一爐60噸起的筆尖鋼,夠全世界用好幾年」誇張失實,「瑞士、日本相關企業倒閉」也純屬編造。
  • 原子筆頭真比核彈還難造?世界僅三個國家可以,美國也不行
    古人所用的筆大多都是用動物的毫毛製成的毛筆,雖然古人用毛筆寫詩作畫,看起來也非常的文雅有氣質,但不得不承認,毛筆使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它很容易弄髒人們的衣服。經過時代的演化,曾經的毛筆也已經進化成了如今人手一支的原子筆。從我們上學開始,便要接觸到原子筆了,只要有需要寫字的時候都要拿起這根小小的原子筆。
  • 中國造不出筆球珠 原子筆之問更是中國製造業之問
    中國造出來原子彈卻造不出原子筆上的球珠?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1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他透露了一個「秘密」 :「去年,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