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2018年秋季的第一天,在二十四節氣中稱為立秋。雖然秋季降至,但天氣仍舊燥熱不堪,以至於患有溼熱的朋友依然十分痛苦。既然已經立秋,那麼我們每日多按一按身體的這5個穴位,打開身體排溼口,將夏季的溼氣留在夏末,共同迎接一個涼爽又舒適的金秋。
夏季溼熱現象多為頭痛頭暈,外表發熱,更為嚴重者還會伴有身體起水泡等症狀,如若抓破,則會具有刺痛感並流出膿水,使患處極為痛苦不堪。並且患有溼熱的人群更會毫無食慾、口乾口苦,如此纏人且難除的病症,到底按身體的哪5個穴位才可以得以緩解呢?
1、豐隆穴
豐隆穴其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骨正上方八寸的位置,經常按壓豐隆穴,可以緩解溼熱造成的頭痛頭暈,並對排出溼熱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時,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也可對其進行按壓,可以對高血壓所導致的頭痛、眩暈等症狀有所緩解。
2、天樞穴
天樞穴位於肚臍眼左右各兩寸處,睡覺前按壓天樞穴左右各20次,不僅可以緩解溼氣所導致的腹痛、便秘等症狀,還能利於腸道及時排出宿便。除此之外,患有痛經、月經不調的女性時常按壓天樞穴,亦對婦科疾病的預防有著極大的幫助。
3、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肚臍正上方4寸處,時常按壓中脘穴,可以緩解溼熱所導致的噁心乾嘔、食欲不振。經常按壓中脘穴,不僅對於排出溼熱具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養胃健脾,預防部分由於消化不良所導致的腸胃疾病。
4、陰陵泉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凹陷處,時常按揉陰陵泉穴,可以緩解溼熱所造成的四肢水腫,噁心腹瀉等症狀。按壓陰陵泉穴主要排出脾內之溼氣,並且按壓陰陵泉穴,可以緩解風溼所造成的膝蓋脹痛
5、血海穴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我們將雙腿繃直後,後膝蓋內側突起的一塊肌肉,即為血海穴。經常按揉血海穴,不僅可以祛除溼熱,還可以益氣健脾(血海穴位於太陰脾經),睡前左右各按壓20次,堅持下來則會有明顯效果。
以上這5個穴位,每日睡前多按一按,不僅可以打開身體排溼口,排出夏季溼熱,還能作用於五臟,起到不同的養生效果。如此一來,多按壓穴位,才是養生的首選方案。但是按壓穴位不可時間過長、力度過猛,不然可能會起到反面作用,不僅對健康毫無幫助,還會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按壓穴位時,要學會適當適度,這樣才不會適得其反。你還知道哪些養生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