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不重,該怎麼去判斷?身體表現會告訴你,別放過

2020-12-18 三九養生堂

體內溼氣過重,在如今社會中,算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了。特別是女性會更容易發生,女性本身體質較弱,平時再不注意調理身體,溼氣也就易進入體內。溼氣重的時候,會感覺到身體沉重,容易睏乏,精神會變得不是很好,對身體臟腑的健康也很不利。還有的人在身體出狀況時,並不知道自己是溼氣重,只認為是簡單的小問題,就會讓溼氣越變越多,身體負擔也會變重。

到底該如何判斷溼氣重不重?

從身體的幾個地方可以判斷出來,若平時注意觀察,就能儘早的進行調理。先從嘴巴開始判斷,溼氣重的時候,會影響到腸胃功能,導致吸收和消化能力變弱,體內的廢物就不能及時排洩出去,轉化成氣體以後,會通過嘴巴來排洩,也就會讓人出現口臭的情況。除此之外,溼氣重時,從舌苔上也能看出,伸出舌頭,發現有黏膩發胖的情況,就可能是溼氣重,脾胃的運化能力下降,導致水分過多,舌苔才會黏膩。

排便的時候,可以順便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別覺得噁心,大便可以告訴你很多信息。溼氣重時,大便會變得不正常,不容易成形,還比較黏膩,粘在馬桶上,衝都衝不走。若你的大便屬於這種狀態,就別視而不見了,要及時清除溼氣了。

下肢的狀態,也會幫你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重。在早上起床之後,觀察自己的小腿,發現有腫脹、酸痛的情況,要注意調節溼氣。體內溼氣太重,會讓下肢的水分過多,也就會出現水腫的現象。有的人還會出現關節疼痛,雖說引起關節疼痛原因有很多,也不能輕視,早點了解原因,對健康也比較有利。

身體的整個狀態,也可說明問題。一段時間身體總是容易疲乏,無法集中精神,總想要睡覺。或許就是溼氣重引起,溼氣過盛,器官就不能保證正常運行,體內的營養消耗也會變多,就容易感到累。除此之外,身材上也會有改變,溼氣重脾胃就會比較虛,脾虛會讓身體代謝能力下降,脂肪就會堆積在體內,腹部容易囤積脂肪,很多溼氣重的人,腹部贅肉就比較明顯。

排出體內溼氣,打開身體自帶排溼開關,溼氣慢慢消失

在我們的小腿肚上,有個排溼要穴,沒事的時候,多按揉按揉,就能打開排溼口,溼氣逐漸也能排出來。這個穴位就是承山穴,在小腿肚下方的正中位置,看到人之形的肌肉,在其中間就能找到承山穴。在睡覺之前,可以用指腹去按揉,每次按揉10-15分鐘,感覺到有酸脹感,就說明有效果,堅持一段時間,會感覺身體 變輕鬆。

溼氣重時,身體的表現已經了解清楚,自查過後,發現自己有就要早點祛除溼氣了。上面所說的方式可以排出溼氣,同時,在飲食上也可以進行調理,適當多吃點山藥、茯苓,可以強健脾胃排溼氣。

相關焦點

  • 怎麼判斷溼氣重不重
    核心提示:或許外行人對舌苔的外觀信息不是很了解,但對於一些專業的人,身體是否有異常,一般舌苔的外觀會有些變化。比如溼疹重的人群,舌苔的顏色通常會有些白,如果覆蓋的面積很廣,且還很厚則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建議大家平常要多花點時間去調養。 不少人都知道溼氣,同時也知道一旦自己的溼氣重,身體就容易出現一些小毛病。
  • 如何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收到三個信號,溼氣纏身了!
    體內溼氣重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並且會伴有消化不良的情況,經常會出現腹脹的感覺,大家要了解體內溼氣重的表現,並且要採取合適的措施,排除體內的溼氣,溼氣重會導致舌苔發厚,並且還會出現身體肥胖的問題,如何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重?
  • 溼氣重如何判斷?如何通過飲食祛溼?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經常感覺四肢沉重、頭腦昏沉、還經常犯困,恨不得一整天都躺床上,這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身體內溼氣較重的原因。經常有朋友說自己溼氣很重,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呢?溼氣重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 春天溼氣重,哪些表現一眼看出來?排溼毒該怎麼做?
    春天,隨著溫度升高、氣候變暖,有一個問題擺在人們面前,那就是溼氣重,溼氣太重的話,對身體有很大影響,甚至會導致身體向更壞的方面發展。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身體有沒有溼氣,不妨自測一下,看看這些表現,你到底有沒有?如果你佔了一個,說明溼氣還是很嚴重的。
  • 怎樣知道自己的溼氣重不重?教你3個辦法來判斷,來測一下吧
    脾臟功能保持良好,具備運化水溼的能力,可以將體內產生的多餘溼氣排洩出來,維持內部環境穩定。很多人出現了溼氣過重表現,溼氣過重的情況下許多身體信號會產生。因此留意到身體溼氣過重,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去除,這樣才能夠維持健康狀態。
  • 身體溼氣重?四招教你去除體內的溼氣,看完必轉!
    怎樣快速去除體內的溼氣?中醫講「溼氣」其實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五行之中,脾屬土,土吸水,溼氣重最傷脾」,一般體內有溼氣,都伴隨有脾虛。因為脾虛,所以對於食物水谷的消化功能就減弱,導致無法消化吸收部分以溼氣或痰的形式留存體內。脾虛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飲食、作息不規律或者飲食不當(生冷、油膩、垃圾食物吃得太多)造成的,一方面可能平素體質就偏脾虛,也可能兩者都存在。
  • 體內溼氣重會有什麼表現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體內溼氣重會有什麼表現1、起床時:感覺疲勞,頭昏,打不起精神來,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小腿發酸、發沉;2、洗漱時: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
  • 有這3種表現是身體溼氣重,若你沒有,恭喜你,身體很健康
    導語:現在秋天已經來了,夏天的時候很多人為了緩解炎熱,都會選擇長時間地待在空調房裡面,但是長時間的吹空調,就會讓空調的風和水加重我們身體的溼氣,身體溼氣重了就會讓身體處於一種容易生病的狀態,所以會有溼氣重,百病生的說法,祛除身體的溼氣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是溼氣正常了,我們的身體就會更加的健康
  • 你的身體真的「溼氣重」嗎
    你的身體真的「溼氣重」嗎 2020-05-31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何為溼氣重?王姐的腿會告訴你,一個不佔,說明溼氣很穩當
    導語:王姐,今年45歲,在三年前為了給孩子買房,他們一家來到了北京打工,蝸居在北京的一處地下室內,由於長時間的潮溼,王姐的身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因為害怕花錢一直沒有去醫院檢查。近幾個月以來,王姐總是感到腿疼、腿不酸脹、並且腿上有小紅點,王姐感到身體非常的不舒服,於是在丈夫的陪同下去醫院做了一下檢查,醫生說這是體內溼氣重所導致的,要及時的排除體內的溼氣。王姐是不願意治療的,認為溼氣沒什麼大不了,自己喝點熱水就好了,醫生告訴她溼氣重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問題,到那個時候花錢就更多了,在醫生的勸說下,王姐才開始聽從醫生的話,開始治療。
  • 艾灸後怎麼看體內溼氣排出,艾灸如何看體內溼氣重不重
    體內溼氣從中醫學的角度上來說就是一種邪氣,堆積在身體內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艾灸具有一定的去除溼氣的作用,可是艾灸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現象,那艾灸後怎麼看體內溼氣排出來呢?
  • 身體溼氣重不知怎麼辦?水中加一物,溼氣去得快
    如果三天不洗頭髮,頭髮出油是正常情況。但如果前腳剛洗完頭髮,後腳就出油這就不正常了。而身體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溼氣重所致。一、幾種可加重溼氣的食物1、巧克力巧克力非常受大眾歡迎,不管是年節日,還是日常生活,巧克力都經常出現。
  • 身體溼氣重,排溼有妙招!
    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關注身體的溼氣多不多,也有許多朋友總是問我,如果身體溼氣太重該怎麼辦?
  • 體內溼氣重不重?看你的舌頭就知道了!教你4個小妙招去除溼氣
    而當人們體內溼氣重的時候,就會有難以入眠,睡不醒,精神狀態不佳的一個外在表現。那該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呢?體內溼氣重不重?體內溼氣重,運用這幾個小妙招能夠很好地去除,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的輕鬆:1、善用食材當然們體內溼氣重的時候,除了藥通過食療這樣的一個方法從內部去排溼,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一些食材,大家也要掌握更好地利用他們,比如說
  • 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
    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經歷了短暫的春暖花開以後,就馬上迎來了立夏,常言道「春養肝,夏養脾」,因為春季天氣比較乾燥,所以空氣中的細菌以及病毒比較多,對肝臟的傷害也比較大
  • 為什麼溼氣重會發胖
    核心提示:偶爾因為身體不適去看中醫,總是聽中醫說體內溼氣過重,到底溼氣重是個什麼現象?甚至中醫說溼氣太重不及時排出容易,久久下來會使體型越來越胖,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溼氣重會發胖? 偶爾因為身體不適去看中醫,總是聽中醫說體內溼氣過重,到底溼氣重是個什麼現象?
  • 溼氣重不重,觀察4個地方,做好3件事,或可以幫助身體祛除溼氣
    溼氣重不重,觀察4個地方,做好3件事,或可以幫助身體祛除溼氣導語:排溼氣是傳統養生的一個方面,但是溼氣是什麼?在中醫上講溼氣是一種被異化了的水,或者說是離經水,水常被說是生命的源頭,為什麼溼氣重反而身體不好呢?因為離經之水是身體的贅物,對身體不利。
  • 這個部位「越大」,說明體內溼氣越重,不能再拖了,該排溼了!
    導讀:這個部位「越大」,說明體內溼氣越重,不能再拖了,該排溼了!
  • 溼氣重不重,看臉就知道!
    每個人身體裡多少都有一些溼氣,只是嚴重程度存在一定差異。 雖然說溼氣較輕,對於身體健康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身體內溼氣很重,便會增加一系列慢性病的風險。 很多疾病和溼氣有直接的聯繫,而且一般從臉上就可以表現出來。
  • 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3種方法輕鬆祛溼
    導語:從古至今的醫生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身體內的溼氣重,就會導致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人的體內不能進入太多的溼氣,一旦體內溼氣積聚過多,就會導致我們體內的臟器受寒,導致正常運轉無法進行下去,所以發現溼氣,及時祛溼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