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的一系列動作引起了外界的關注。近千平米的北京、上海門店正在「2.5折」瘋狂甩賣清倉,天貓、京東旗艦店宣布停止運營。中新經緯客戶端從官方客服處獲得回應,稱Forever 21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撤店。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數個國際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行為,或許意味著快時尚已進入洗牌階段。
Forever 21線上線下齊關店
5月16日,Forever 21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店冷冷清清。偌大的店面內只剩下4、5排貨架,並標有「全場商品10-30」元字樣,一件標價229元的針織衫僅售20元。由於剩餘存貨樣式稀少且多有褶皺,店內顧客寥寥,前段時間的搶購場景已經不再。
據大眾點評上的網友評論,該店於4月下旬便已開始進行清倉甩賣,許多消費者猜測該店即將關店停業。
中新經緯客戶端詢問現場店員,該店是否將於近日撤店,店員回應「不知道,沒有接到通知」。隨後,中新經緯嘗試撥打Forever 21官方客服電話,但始終無法接通。最終,公司線上客服給出回應,稱Forever 21將在全國撤店。
早在4月份,Forever 21的官網就已關閉,並顯示「4月29日前的訂單可在5月7日前申請退款」,同時其天貓旗艦店也於4月29日停止運營。目前,在淘寶客戶端搜索該品牌,已無法顯示旗艦店。
公開資料顯示,Forever21創立於1984年,創始人是韓國的張東文夫婦。品牌定位以20歲左右女孩的活潑、甜美風格為主。Forever21早在2011年就同時開通了中國官網和天貓旗艦店,比2014年才入駐天貓的Zara和TOPSHOP、2017年才開天貓店的H&M早了許多。
2017年10月,Forever21關閉了杭州的唯一一家門店。2018年1月,Forever21在中國內地的首家門店北京apm店也正式停業。官網顯示,目前品牌在中國內地僅剩下11家門店,分別位於北京、上海、深圳、昆明、南京、海口和蘇州,門店布局範圍大幅縮減。
ZARA、H&M等大品牌也陷入瓶頸
近期,快時尚行業內颳起了一陣陣「寒風」。包括Forever 21、ZARA在內的多家品牌,近年來都遭遇了業績下滑,也有部分品牌因此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12月,進駐中國4年、揚言要開500家分店的英國服飾品牌「New Look」正式退出中國市場。New Look集團發布的2017-2018年報中顯示,集團業績大幅下滑,全年營業收入為13.48億英鎊,為五年內最低值。此外,集團的基本經營利潤也在2018年出現了高達7430萬英鎊的虧損。
2018年8月,英國品牌TOPSHOP宣布將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並於去年11月在天貓發布公告稱因國際業務運營策略調整,將關閉天貓旗艦店。
就連快時尚行業內的巨頭品牌,也無法在寒潮中獨善其身。根據ZARA母公司Inditex的財報,該集團在2018年銷售額增幅下滑至3%,為261億歐元,較2017年進一步放緩;淨利潤增幅僅為2.3%,創下5年來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而H&M也因過高的庫存帶來了煩惱。2018年第三季度,H&M庫存將近390億瑞典克朗(折合約280億元人民幣),超過了該季度銷售額的30%。為了減少庫存,公司不得不採取瘋狂打折的方式,然而打折作為一把雙刃劍,在促銷的同時,也損害了品牌形象。據外媒報導,H&M曾表示,2019年的目標是將庫存/銷售之比減少到12%~14%的範圍。
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許多快時尚品牌都在尋求轉型,讓自己能真正地「快」起來。例如,H&M在天貓開設旗艦店,部分新系列採取率先在旗艦店上線的手段;而Inditex集團也旨在引入創新技術,進一步縮短產品上新周期。
上遊新聞綜合中新經緯、吳曉波頻道、華夏時報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