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侯躍男(義大利米蘭在讀研究生)
我在義大利米蘭一所大學讀研。
我是我們學校華人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國內疫情暴發時,我們聯合會通過各種渠道籌款,採購防疫物資送往國內抗疫一線的醫院,總共送了兩批。
等第三批准備寄出時,義大利疫情暴發,於是我們商議決定將這些物資留在了義大利,發給在意留學生和當地有需要的人。
現在我還在米蘭,幫大使館給在義大利的留學生分發「健康包」。
籌集兩批物資送往國內抗疫一線醫院
義大利目前確診病例已超13萬人,死亡病例超1.6萬人。而米蘭屬於義大利的重災區。
在義大利疫情開始的時候,我身邊有不少同學回了家,我沒有回,因為我是我們學校華人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我身邊也有同學是回不去的。
開始國內疫情暴發時,我們聯合會組織在義大利的華人捐款,為國內購置物資。
當地的華人協會、商會也都自發地組織起來為國內籌款,這些籌得的款項被用來採購物資,直接送到疫區有需要的醫院。
米蘭地區有許多學生聯合會。
這次由我們大學及其他學聯一起面向留學生發起籌款,由我和另外兩名同學做代表,在各個網絡渠道發起籌款信息和倡議,並收到了義大利各地學聯的積極響應。
我們還特地為這次籌款設立了工作組,由「華人頭條」等當地華人媒體進行合作與社會監督。
截止到2月14日,我們一共通過二維碼轉帳和義大利當地銀行卡轉帳籌得折合人民幣總計65279元的籌款。
後續我們聯繫國內的供應渠道,購得了醫用隔離衣、手術服等防疫物資,直接送到國內的一線醫院。
這樣的籌款我們一共籌了兩批。
▲央視報導
將第三批物資留在義大利
而就當我們準備把在海外採購的第三批物資運往中國時,義大利疫情暴發,感染人數迅速升高。
我們和國內的接收方協商後一致決定將這批物資留在米蘭。
我們把共計1500隻歐標口罩,向米蘭地區的華人群體,包括學生發放,也發給當地有需要的人。
我們的發放地址為當地華人開設的一家書店。我們希望義大利也能像我們國家一樣,儘快把疫情控制住。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災難。
在義大利的中國留學生有的還留在義大利,有的已經回國,留在義大利的學生口罩「一罩難求」。
我們都在家中不敢出門一步,這個時候好在大使館給我們送來了緊急防疫物資,讓我們感到了家的溫暖。
因為我是我校學聯負責人之一,大使館先把物資送到了我家。
第一批收到的物資是1000多隻醫用外科口罩和70多盒蓮花清瘟膠囊。因為口罩都是整盒整盒的,我就在家裡分出一個角落單獨打包,分裝成單人份,使用保鮮膜、報紙等將這些物資分裝成一個個單人份的「健康包」。
這些」健康包」主要分發給在義大利的留學生。
為安慰留在米蘭的學生,我用毛筆在「健康包」裡配了小詩
義大利已經進入戒嚴狀態,怎麼把我們分裝好的物資分到學生手中成了問題。
我們先發通過各種渠道發送消息,讓有需要的同學登記統計人數。
有幾個在米蘭的同學聯繫我們,主動把自己家作為分發點,加上我家,米蘭一共有了3個物資領取點。
我坐地鐵去把這些物資送到志願者同學家裡,其他申請領取「健康包」的同學去離自己家最近的領取點領取「健康包」。
在發放第二批物資的時候,我除了盡最大可能滿足同學們物資上的需求,想到同學們身處異鄉,一定很需要撫慰,於是我用毛筆寫了「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放在每一個「健康包」裡,一起發放給他們 。
230多份健康包,我寫了230多張紙條。
▲我用毛筆寫了「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
我們前兩天剛收到大使館的第二批物資,其中包含一次性醫用口罩,KN95口罩和消毒溼紙巾。
目前街上已經幾乎沒人了,去坐地鐵送物資,一節車廂裡也就兩三個人。
超市都是開門的,物價沒有漲,商品也都供給充足,包括紙巾。
但是超市限流了,人與人之間自覺地保持2米的距離,進超市的時候工作人員也會拿測溫槍進行體溫測量。
雖然留學生們都在自己家裡宅著,但祖國和大家永遠在一起,永遠是疫情期間最堅實的依靠。
整理/橙汁
編輯/薔薇
圖片/侯躍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