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贊!贊!梓潼在《四川工人日報》報導了……

2020-12-16 今日速訊

7月31日,《四川工人日報》發布了一篇以《革命先烈永銘記 長徵精神代代傳——追尋那難忘的紅色記憶》為題的文章,對梓潼革命文物進行報導。

報導截圖如下

《四川工人日報》報導

報導原文如下

日前,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綿陽市的梓潼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和江油市入選。在2020年八一建軍節前夕,筆者來到梓潼,追尋那難忘的紅色印記。「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紅軍在梓潼境內建立各級蘇維埃政權機構163處,全縣有7000多人參加紅軍,其中大部分在長徵中犧牲,這些紅軍烈士的豐功偉績永遠銘記在梓潼人民心裡。」梓潼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吳曉龍說,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為貫徹向川西和甘南發展的戰略方針,打響了「梓潼戰役」,經過近20天的激戰最終取得勝利。紅四方面軍在梓潼縣境內留下了許州紅軍橋、長卿山戰壕、鳳凰山戰鬥遺址等革命遺蹟,梓潼縣最近也因此入選「長徵片區」(紅四方面軍)名單。如今這些遺址都已成文保單位,更是人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長徵精神代代傳

許州紅軍橋許州紅軍橋:革命先烈永銘記豔陽高照,樹葉斑駁的倒影遮掩著許州鎮老街的一座古橋,古橋靜靜地躺在低矮的潼江支流玉帶河河床上。橋頭立著一塊石碑:「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州紅軍橋,1985年梓潼縣人民政府」。據史載,許州紅軍橋,原名復興拱橋。因復興場(現許州鎮)分布在潼江支流兩岸,為方便交通,故於清雍正年間橫跨兩岸建復興拱橋。踱步於這石板橋面,兩旁的石墩經受日曬雨淋,有些許風化,橋拱及底座保存完整。古橋兩岸的居民房裡,歡聲笑語傳來,伴隨著橋下小河的潺潺流水聲,繪就了一幅恬靜雋永的「小橋流水人家」畫卷。駐足於橋中間,可見兩側護欄石板上,刻著幾列醒目的紅色標語。當地居民說,這段標語不僅見證了小河兩岸居民生活的變遷,更見證了那段紅軍浴血奮戰當地軍閥的革命歷史。85年前的許州鎮名為復興場,位於梓潼縣城北19公裡,地處潼江上遊,是梓潼、江油、劍閣三縣市的交匯之地,戰略意義重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攻防要地。1935年仲春,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從劍閣縣的武連境內出發,到達梓潼縣的演武鋪,向下經上亭鋪再到達梓潼縣的七曲山大廟,在大廟設立紅軍指揮部和衛生所後,再從上亭鋪分兵,從右側下山,越過潼江,在復興拱橋上經過激烈的爭奪戰後,佔領復興場並控制了復興拱橋。紅軍駐紮在復興場期間,廣泛發動群眾,宣傳政治主張,建立縣級蘇維埃政權,並在復興拱橋兩側護欄石板上鏨刻「勞苦青年參加蘇維埃政權」「工人要加入自己的赤色工會」等宣傳標語。紅軍走後,為保護標語,群眾用石灰、泥巴將其覆蓋,並在民間將其稱為「紅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地群眾將塗抹在紅軍標語上的石灰、泥巴鏟掉,並用朱漆刷新。為了紀念這段紅色歷史,政府按照群眾的意願,將復興橋更名為紅軍橋,紅軍橋所在的河壩街更名為紅軍橋街,紅軍橋街居委會更名為紅軍橋居委會,後為紅軍橋社區,並沿用至今。紅軍橋社區黨委書記蒲友明說,1987年,為保護紅軍橋,相關部門出資,對殘缺的橋面和護欄進行了修復。2014年,許州鎮再次對紅軍橋進行了修繕,並按照原樣恢復鏨刻了紅軍石刻標語。為了防止重車碾壓對紅軍橋造成損害,還在橋的兩端分別修砌了水泥墩。如今,紅軍橋成為了梓潼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提醒吾輩今日之安定,離不開先烈當日之犧牲,往後還須不忘歷史,砥礪前行。

馬迎紅軍碑馬迎紅軍碑:革命傳統記心中從梓潼縣出發,行車約半小時,就到達位於縣城之東近20公裡的梓潼縣自強鎮馬迎村(原馬迎鄉)劍門2社。穿街繞巷,步行10餘分鐘,馬迎寺躍然眼前,杏黃色的院牆,青紅色的殿脊,沐浴在夏日夕陽中。據當地老人劉順明介紹,這裡正是中國紅軍第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伴隨著清脆悅耳的鳥叫聲,踏著石板路,穿過木板門,經過大雄寶殿,便來到後院。院內幾顆古柏樹高聳斜立,護著一旁近兩米高的紅軍碑。幾經風雨,紅軍碑上字跡模糊,但鐫刻的革命傳統牢記於心中。馬迎歷史上隸屬劍州,古為劍南重要衛所,常屯駐軍隊防守,上世紀初,改劍州為劍閣縣後,1954年12月,從劍閣縣劃屬梓潼縣管轄。據記載,1935年4月,紅軍建立馬迎鄉蘇維埃政府,李發忠任主席,張近成任副主席,李堯忠任遊擊隊長。紅軍在發動群眾「打土豪、分浮財」時,組織施工隊,在馬迎境內的山崖、石碑、石壁上雕刻革命標語。其中在馬迎寺內的一塊功德碑上面,紅軍刻字「蘇維埃區域是反帝國主義的根據地!蘇維埃要嚴厲鎮壓反對窮人翻身、破壞窮人利益的反革命分子!蘇維埃給工農窮人以自由,蘇維埃反對拉夫抽丁!」落款為「紅軍政治部,甲己乙」。紅軍離開馬迎後,群眾偷偷將這塊石碑藏入馬迎寺堆放柴草的小屋內,後於1950年被當地群眾從小屋內搬出,並立於顯要位置,告誡人們不要忘記革命傳統。每年清明節,當地幹部、群眾、學生都要前往憑弔。

位於長卿山的紅軍戰鬥紀念碑梓潼戰疫:長徵精神永傳承盛夏午後,駕車七彎八繞進入梓潼縣城西郊的長卿山,在黑風口分岔路,沿小路上山。山間小路陡坡不少,崎嶇不平,車行不易,兩旁古柏等植被樹蔭遮天蔽日。走在林蔭小道上,空氣清新,風吟鳥唱,暑熱消散,沿途不時傳來路人散步時的歡聲笑語。爬上半山腰,便見不遠處的樹林裡,立著一米高的石柱,由鐵鏈相連,合圍保護著紅軍當年留下的戰壕,定睛一看,戰壕掩體寬約0.7米至1.6米之間,高約1米。三道戰壕,共有2至3公裡路之長,至今雖已歷85年,經風雨剝蝕,仍清晰可鑑。戰壕裡小坑碎石眾多,混合著盤根錯節的樹根,往日戰鬥痕跡歷歷在目。梓潼文管所所長吳曉農介紹,在梓潼縣城東西兩面,分別有鳳凰山、長卿山。這兩山地勢優越,為縣城之屏障,在「梓潼戰役」爆發後,紅軍於1935年4月,進入梓潼縣境內,扼控各地險關要隘和高山碉寨等制高點,先後在梓潼進行了鳳凰山、長卿山戰鬥。1935年4月5日的城東鳳凰山戰鬥,規模較小,戰鬥迅速,紅軍以少勝多,取得勝利。在鳳凰山戰鬥遺址,鳳凰山戰鬥紀念碑威嚴矗立,周遭松柏參天,不少來往群眾手捧鮮花,來到紀念碑前,緬懷犧牲的革命烈士。隨後進行的長卿山戰鬥,艱苦慘烈。1935年4月18日,紅四軍軍長王宏坤和紅十二師師長張才千等,率領紅34、36兩個團,在梓潼城南進行長卿山血戰,紅軍佔領長卿山,在山上構築戰壕,以防敵軍反攻。紅軍共築三道防線,沿司馬石室-線,主要構筑北南兩端;司馬石室廟後柏樹坪一線,繞過南北山嘴;再就是柏樹坪之上,山脊之下一線,從北至南,構築戰壕掩體。如今烽煙散盡,一切歸於平靜,但當地人一直未曾輕易動過它。同時,在梓潼縣相關部門的保護下,長卿山戰壕留存至今,作為歷史的見證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活教材」。

來源:四川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點讚火爆!邀您繼續為候選四川「誠信產品」點讚打Call! -財經-四川...
    網絡點讚專題頁面自10月15日上午9時正式上線以來,網友參與熱情火爆,紛紛為自己喜愛的候選四川「誠信產品」點讚!截至10月18日17時,點讚數已超60萬,評論留言上千條。  為「誠信產品」點讚網友熱情高  據了解,經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相關部門對企業申報材料的資格完整性、合規性審核後,目前已有近600件候選四川「誠信產品」通過初選進入網絡展示點讚環節。
  • 點讚火爆!邀您繼續為候選四川「誠信產品」點讚打Call!
    網絡點讚專題頁面自10月15日上午9時正式上線以來,網友參與熱情火爆,紛紛為自己喜愛的候選四川「誠信產品」點讚!截至10月18日17時,點讚數已超60萬,評論留言上千條。  為「誠信產品」點讚網友熱情高  據了解,經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相關部門對企業申報材料的資格完整性、合規性審核後,目前已有近600件候選四川「誠信產品」通過初選進入網絡展示點讚環節。
  • 宜都市開展勞動競賽角逐技能高手 點讚「金牌工人」(組圖)
    宜都市表彰2016年「金牌工人」,點讚一線勞動者。記者田澗 攝電力工人正在展演相關技能。記者田澗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田澗 通訊員陳登良)4月27日上午,宜都市五一勞動競賽暨職業教育活動月儀式正式啟動,本次競賽以「中國夢 勞動美」為主題。
  • 光明日報頭版重磅報導:點讚濰坊高新區濰柴、歌爾、天瑞等企業和園區
    光明日報頭版重磅報導:點讚濰坊高新區濰柴、歌爾、天瑞等企業和園區 2020-01-06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麥當勞網紅醬返鄉 「川味贊醬」看看四川人這樣評價
    「一股火鍋黑糖味,說不出來的感覺」……食客試吃「川味贊醬」後,大家表示味道一般。而對四川食客來說,「川味贊醬」沒有一點川味的影子,所謂的四川辣醬跟四川沒有什麼關係。麥當勞網紅「川味贊醬」已經在中國限時發售近兩周時間,跟風的小夥伴們基本都已試吃完畢。對這款風靡美國,甚至引發混亂的麥樂雞蘸醬,大部分網友都感到味道不如名氣。
  • 《湖北日報》點讚五峰這個村!
    《湖北日報》點讚五峰這個村! 10月9日《湖北日報
  • 點讚四川服務區小長假保暢服務工作
    據悉,今年9月剛被評為「全國優秀服務區運營管理公司」的四川交投蜀越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在「十一」期間,為更周全地做好服務大眾快樂出行的工作,公司領導帶頭前往服務區,配合服務區做好服務保暢工作,保證了節日期間服務區的服務保障、商品採供、環境衛生等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得到了過往司乘一致好評。點讚服務區環境衛生質量!
  • Facebook 計劃更改點讚顯示規則 僅顯示好友點讚
    日前,據外媒報導,Facebook計劃更改用戶帖子的點讚顯示規則,將由原來的顯示點讚總數改為展示部分點讚者名字,這些露出的點讚者名字將是發帖者和瀏覽者的共同好友。      據悉,Facebook這樣做是為了保護用戶情緒,避免點讚數量不及他人的用戶感到挫敗,同時避免用戶的攀比心理。
  • 「求贊帖」英文怎麼說
    刷微博的時候點開一篇長帖,滿屏都是萌萌的小動物,你忍不住點了個贊,往下看卻莫名其妙出現一個app的廣告,這樣的事情你一定遇到過。這種偽裝成有趣內容以求用戶點讚的廣告帖就叫「likebait(求贊帖)」。
  • 【梓潼】「陳大」強強聯合打造品牌新品!
    據史載,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玄宗幸蜀,途經梓潼,當地官員奉上地方特產「陳家河水碾米」,因其米質光澤油亮,白淨飽滿,成飯後油潤爽口,清香四溢,玄宗品嘗後贊不絕囗,稱日:「真乃米中之精品」。從此,陳家河的米成為歷朝貢品,聞名遐爾,流傳至今。
  • 10萬+點讚:康醫生,你的樣子真帥
    遂寧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胡蓉)2月6日,四川日報官方抖音發布一條抖音,不到一天的時間,這條短視頻已經收穫10多萬點讚。其中「6根棉籤插上頭,讓酒精在耳道鼻腔多待一會兒」的抖音主人公,是遂寧市中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康進。  遂寧市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康進是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
  • 這次我們在線集「贊」
    站在這一歷史節點,回望過去、展望未來,交匯點推出「我的點讚——『十三五』和2020全景記錄」系列報導之《「點讚美好 點亮未來」滾動播報》,將全面展示 「十三五」期間海內外網友生活各領域的發展變化和2020這一年相遇的感動與美好,盤點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點讚!第三屆首都女記者短視頻大賽頒獎 工人日報4件作品獲獎 中工...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7日電 12月16日,第三屆女記者短視頻大賽分享會在北京舉行,工人日報的參賽作品《清華雕塑系女生轉行3D列印:我做出了楊洋手中的寶劍》獲得二等獎,《致富路上不掉隊!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芸向大賽協辦企業頒發「女記者之友」匾牌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何友文 攝參賽作品經過新華網、央視網、中國婦女網、人民視頻、騰訊新聞、梨視頻、網易新聞等多個平臺的展播和評委會的認真評選,共評出獲獎作品128個,其中特別報導獎3個、一等獎20個、二等獎40個、三等獎65個。
  • 抖音點讚神器 抖音點讚軟體
    抖音點讚神器怎麼樣呢,這是很多有這方面需求的小夥伴們都關心的問題。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抖音點讚軟體吧~
  • 快手買贊平臺 買贊快手
    快手買贊平臺有沒有呢,這是很多有這方面需求的小夥伴們都關心的問題,快手買點讚是有一些方法的,一起來看看買贊快手吧~
  • 環衛大爺變身「時尚潮男」 常熟服裝城75歲環衛工人兩天收穫4萬點讚
    一條34秒的視頻,2天就獲得了100多萬流量,4萬多個點讚,2000多條評論,這個數據還在持續上漲。在這條短視頻中,環衛大爺一襲休閒打扮,衛衣搭配潮牌外套,腳穿小白鞋,潮範兒十足,氣場不輸明星。評論中好多人都說不敢相信,甚至有人評論大爺像劉德華。記者採訪得知,大爺姓姚,莫城街道安定人,是負責常熟服裝城區域的一名環衛工人。
  • 網傳活動|我為馬路天使點個讚!
    為進一步弘揚環衛工人「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無私奉獻精神積極營造尊重、理解、支持環衛工人勞動的氛圍>改善和提高文明廣州人居環境廣州文明網聯合文明黃埔開展了「我為馬路天使點個讚」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收到了廣大網民的熱心投稿01@嗯啊咦哦嘿
  • Redis是如何實現點讚、取消點讚的?
    項目需求需要查看都誰點讚了,所以要存儲每個點讚的點讚人、被點讚人,不能簡單的做計數。下面來對這5種數據結構類型作簡單的介紹:1.4 點讚數據在 Redis 中的存儲格式用 Redis 存儲兩種數據,一種是記錄點讚人、被點讚人、點讚狀態的數據,另一種是每個用戶被點讚了多少次,做個簡單的計數。
  • 《河南日報》點讚:濮陽與文明相約!
    《河南日報》2020年9月9日專版刊發《濮陽與文明相約》,全文如下↓↓↓↓↓↓濮陽與文明相約一座城市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一座城市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文明滋養。環衛工人用辛勞守護文明於是,我們有了一座更加潔淨的城市——濮陽近5000名環衛工人日夜奮戰在崗位一線,每周五全市開展「清潔城市大行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參與,衛生清潔不留一處死角。
  • 四川這88個美麗新村接力曬!快來給你家鄉點讚!紮起!
    、四川日報·川報觀察發起、聯合21市州縣區融媒體中心參與的「圓夢小康 幸福家園」脫貧美麗新村集中宣傳展示活動網絡展示平臺啟動!記錄四川各地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點滴變化點擊圖片進入曬新村頁面曬新村,曬了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