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 | 上海報導
「除去不能外出,這一個14天的『假期』也是十分愜意的。我願意遵從國家的安排,因為我享受了國家的福利,同樣也需要履行義務。我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效忠,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度,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願大家都平安康泰。」3月23日,已經解除隔離的、來自義大利的留學生小張回家前給上海浦東某集中隔離點前臺手寫了一張留言卡片,隻字片語包含了深情。
目前,上海浦東共有34處集中隔離觀察點容納了來自24個重點國家及地區的入境人員,小張從浦東機場一下飛機經過了填表、測溫等一系列手續後,就被大巴直接送到了浦東的這家酒店進行集中隔離。
25日零時起,虹橋機場所有國際、港澳臺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虹橋的境外航班轉場浦東後,檢疫人力將更加集中,管控更嚴格。
全力以赴,守住國門,守護上海。上海目前已調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二級響應機制,但眼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阻擊戰一刻不停歇。
此前的22日,上海宣布對所有非重點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來滬人員進行100%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24日,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表示,「外防輸入」是當前本市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上海更新24個疫情防控重點國家名單:日本「OUT」, 菲律賓「IN」
目前,根據境外疫情發展態勢,結合上海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工作實際,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對疫情防控重點國家(地區)名錄作出了微調:即在原有24個疫情防控重點國家(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英國、瑞士、瑞典、比利時、挪威、荷蘭、丹麥、奧地利、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希臘、捷克、芬蘭、卡達、加拿大、沙烏地阿拉伯)名錄中,將日本調出,增加菲律賓為重點國家。
從23日零點起,凡在進入上海市之日起的前14天內,有上述調整後的24國旅居史的所有中外人員,一律按照規定嚴格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最新數據顯示,47.9%的重點國家入境旅客經非重點國家轉機入境。這說明做好對非重點國家入境人員檢疫工作,是上海做好口岸防輸入工作的重要環節。
上海海關副關長蔣原介紹,海關從全關範圍緊急調配關員支援空港一線,由原編制在崗的500人增加到了1132人,24小時不間斷運作,全面強化口岸現場的檢疫力量。同時,上海海關還根據境外疫情形勢變化和上海口岸疫情防控需要,著力做好後續增援人員儲備與調配工作,視防控需要,隨時調配到崗。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通過嚴格實施登臨檢疫、流行病學調查、體溫監測以及健康申明卡審核,上海海關第一時間篩查分離有症狀或存在較高風險的重點人員,對有明確症狀的旅客立即啟動「120模式」,直接由120車輛轉運至指定醫療機構診療;對症狀不明顯但有旅居史、風險較大的旅客啟動「130模式」,即直接轉運至指定隔離點,集中採樣,根據檢測結果,再做後續處置。
通過「120模式」「130模式」,有效管理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擴散。
虹橋機場25日零時起暫停所有境外航班 ,浦東機場承壓
為集中力量做好航空口岸的境外疫情防輸入工作,經批准,自25日零時起,虹橋機場暫停所有國際、港澳臺的進出港航班業務,並將虹橋機場此前所有國際、港澳臺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保留虹橋機場國際、港澳臺航班備降功能。
上海市衛健委25日通報:3月24日0—24時,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19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3月2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94例,現有14例境外輸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信息顯示,所有的確診病例均是入關後,在嚴格落實管控的前提下發現並確診,海關檢疫、機場120直接送醫療機構排查、隔離。
「希望境外同胞也首先做好自我防護,返家途中做好全程防護,如實申報,保障自己健康同時也為他人和社會負責,」有網友在「上海發布」帖內留言道。
16名醫護人員如何集中隔離500位境外人士?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25日零點起,北京已進一步升級舉措,所有從北京口岸入境的人員,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離觀察,全部做核酸檢測。隔離觀察費用自理,檢測費用按照是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或購買商業保險等有關規定執行。不過,上海暫未「升級」隔離要求,入境人員依舊可以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進行居家隔離。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在24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了社區居家隔離要求:
一是居家隔離對象和非居家隔離對象絕對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裡。承諾一起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裡。經核查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一律實行集中隔離;二是進入社區居家隔離前,必須先通過核酸測試;三是居家隔離人員絕對不能離開住所。擅自離開的,一定依法處理。造成嚴重後果,涉嫌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曾群強調,上海居家隔離嚴格「一人一戶或一家」,社區落實居家隔離政策中外人士一視同仁。
某位參與隔離點工作的王姓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解釋:「我們要守住國門,原則上從國外回來的都要隔離14天。哪些是重點地區,哪些不是,政府會做實時調整,目前日本相對穩定,所以被調出。居家隔離必須要滿足條件,居委會會去家裡看,不管一室一廳、二室一廳、三室一廳都只能一個人住。家裡人也不能陪伴。24個疫情防控重點國家人員除非上海有固定住所且滿足居家隔離條件,否則都要被送往隔離點集中隔離。」
雖然上海每天還在加開集中隔離點,但仍舊滿足不了入境後集中隔離的需求。3月3日-24日上午7時,浦東34個隔離點共接收機場轉送重點國家入境人員8939人。
據上海某酒店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的酒店已被政府部門徵用為境外人員來滬集中隔離點,共有16名醫護人員參與500人的隔離工作。
有醫護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接手後,目標要把酒店隔離為2個完全獨立的空間,一個是清潔區、一個是汙染區,這其實是有難度的,因為酒店是立體的,樓層之間做到隔斷獨立難度很大,要發揮我們的專業水平。隔出來後開始收客人,這些客人到國內從開始填表格、測體溫,到最後決定被送到隔離點,去哪個酒店隔離都是隨機的。我們這接到指令說一會有航班下來的旅客入住酒店,我們就穿好防護服在酒店的側門做好迎接工作。」
「帶他們來酒店隔離的大巴司機也都是穿著防護服的,我們默認他們是帶有病毒,當然沒有是最好。每個人下車後進入酒店前還要填一次表格、量次體溫,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陪著他們進入住宿房間,進去後這14天他就不能出這個房間的門了。」上述醫護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記者調查中了解到,這些集中隔離的客人對「服務」的需求五花八門,醫護人員甚至要承擔取快遞、收垃圾、取外賣的工作,最長一天要工作16個小時,每天睡覺不超過4小時,基本24小時要「在線」。
有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有些客人喜歡點外賣。在送餐的1小時內,我們16個人要把500人的餐點包括外賣送到他們每個隔離房間的門口,工作量是巨大的。」
「從21日開始,上海各個集中隔離點開始收費管理,之前不管酒店星級都是免費的。現在分150、200、300元三檔。即使是星級酒店收費300元也會遇到問題。客人說『我來的時候你們跟我說是免費的,住沒幾天要收費了,那你讓我回去好了』。有的說『我經濟條件不好,我換150元的行不行?』有的說『我們1家4口一起來的,你讓我住一起省點錢行不行?』這些訴求不無道理,但也難以一一滿足,我們都要儘量說服他。」某位隔離點負責人介紹說。
責編: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