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天氣可能又要大反轉 今天又逢冬至 你吃湯圓了嗎?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好冷哦!」這是最近溫州人常掛在嘴邊的話。這幾天的你是不是度過了12月以來最難熬的日子。

溫州人抗住!本周起新一輪的反轉再反轉又來了!12月驚現颱風?!

大風+凍雨,一出出「大戲」即將上演。

反轉劇一:溫州將迎升溫,經過一周陰雨寒冷,本周將回到多雲的天氣。

周二晴到多雲,我們可以享受一下冬日暖陽~

在陽光加持下,最高氣溫也會有所回升,預計周二最高溫將升至15℃上下。

你以為就這樣回暖下去嗎?

不!!!

反轉劇二:12月驚現颱風

還有「凍雨」來襲

都12月底了,竟然還有颱風??

你沒聽錯!

颱風年底衝業績!!!

中央氣象臺:18日晚11點菲律賓南部熱帶低壓生成。

20日早晨8點,其中心位於南海東南部海面距離南沙永暑礁東偏北約290公裡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

預計該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於今天白天發展為今年第23號颱風。

受其和冷空氣影響,20-22日,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將有6~8級大風、陣風9~10級大風,南海中部和南部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級、陣風10~11級。20-21日,南海中南部、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據溫州氣象:熱帶低壓西移後,南海上西南暖溼氣流開始活躍,受冷空和暖溼氣流共同影響,本周末會有明顯的降水天氣。

同時,受降水影響,氣溫會再次下降。大寫加粗的冷!!!

本來降雨並不可怕,但當降雨遇上低溫,二者相互疊加——凍雨!!!

天氣預報:

21日(周一):多雲 4~12℃

22日(周二):晴到多雲 5~16℃

23日(周三):陰轉小雨 7~15℃

24日(周四):陰到多雲 11~17℃

25日(周五):多雲 10~15℃

26日(周六):多雲到陰,局部有小雨 9~17℃

同時今天小編還要提醒大家:冬至到了!

「冬至」命名的本意,如同一個溫柔的提示,告訴我們真正的隆冬才剛剛開始~

冬至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亞歲」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數九寒天」馬上就要到了!

數完「九九」,便意味著「餘寒消盡暖回初」,古人一邊數九一邊從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

為啥說冬至大過年?為啥說過了冬至長一歲?

溫州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為何冬至大過年——

冬至是中國24個節氣中的一個,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劃分一年四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哦~!

冬至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離太陽是最遠噠~這天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所以,冬至是預示冬季到來的一個重要節日。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

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所以在我國就產生了這句句俗語「做冬大過年」。

吃「冬至圓」為何長一歲——

民間稱,在這一天吃了湯圓之後,就算長了一歲。這是為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過新年長了一歲,過生日長了一歲,這吃了湯圓,又長一歲,這一年要是長三歲,情何以堪啊!不過,這也讓人思考,這吃了湯圓,為何有「長一歲」之說呢?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曆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浙江新聞+】

老溫州習俗

冬至是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沉澱,溫州百姓也傳承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冬至民俗。明天就是冬至了,溫州的這些冬至習俗你應該知道……

吃湯圓

在冬至這一天,溫州人都有吃湯圓或麻餈的習慣。長輩會趁著「碎息兒」(溫州方言,意為「孩子」)吃湯圓時進行家教,比如「吃了湯圓就要大一歲了」,勸孩子要更聽話,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曬湯圓粉

「冬節」前,不少人家會提前幾天將糯米碾成粉,用水拌糊,然後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擺在竹笪上曬成湯圓粉。湯圓粉曬乾後放入洋油箱,要吃時拿幾塊出來用水浸開後使用。有的人家也會一下子曬很多,「冬節」前夕分送給鄰居親戚。

賣麻餈

每當「冬節」前後,溫州老城的街巷裡就會出現一些挑著擔賣麻餈的人。這些人一般來自郊區農村,他們事先在家將湯圓粉煮熟捏成團,再帶點白糖、豆沙粉,一路叫賣,邊賣邊做。他們技術高超,一個麻餈經他雙手一轉動,就變成裡面空心、外面光滑、像桌球那樣的麻餈團,然後餡上白糖和豆沙,味道香甜。

做節

在溫州地區的部分農村,「冬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擺酒席祭拜祖先。將豬頭、雞、鴨、鵝、魚等幾樣東西用和盤盛著,向祖先祭拜,祭拜後一家人坐下吃,這叫作「做節」。

還天願

有些人家在冬至這一天還舉行「還天願」儀式。在年初所許下的一些心願如果實現了,都必須在這一天還願。所以溫州人評價一個人懶惰、幹事情有精無彩時,會用「還願」二字來諷刺,如「你這個人怎麼幹事情還願恁,一點勁也沒有」。

這「還願」也叫作「百家願」,意思就是還願時要端出「百家米」來還。百家米指的是用一百家的米來湊成,這樣才證明還了一百個心願。但這「百家米」從哪湊呢?據說,冬至這一天,討飯的乞丐最吃開,因為只有他們手中的米可當作「百家米」,所以一些人家都花高價將乞丐的米買來作祭拜還願之用。

(來源:溫州晚報全媒體,原標題:《溫州人抗住,天氣馬上又要大反轉!明天冬至,你家湯圓準備好了嗎?》。編輯林如珏)

相關焦點

  • 溫州人抗住,天氣馬上又要大反轉!明天冬至,你家湯圓準備好了嗎
    >預計周二最高溫將升至15℃上下你以為就這樣回暖下去嗎?冬至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離太陽是最遠噠~這天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是預示冬季到來的一個重要節日。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所以在我國就產生了這句句俗語「做冬大過年」。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除了北方餃子南方湯圓,還有這些習俗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冬至吃什麼,怎麼吃?中國天氣網推出「冬至吃貨地圖」,看看你家是這樣吃嗎?
  • 今天你吃湯圓了嗎?
    不知不覺又迎來了新一年的冬至,才意識到今天吃完湯圓,自己又老了一歲。     小時候住在外婆家,冬至是最愛的節氣之一。一到這個日子,就會和外婆、表姐們搓起湯圓。白淨的麵粉揉成一團,再搓成一個個小圓球。煮的時候撒些芝麻花生粉,軟糯可口,熱騰騰的。那份香甜仿佛為逝去的一年畫上圓滿的符號!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本周溫州天氣...
    本周溫州天氣......那麼本周溫州天氣怎麼樣↓↓↓今天是冬至你吃湯圓了嗎?冬至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在咱們溫州冬至吃的最多的還是湯圓但我國幅員遼闊最後,祝大家冬至快樂~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團圓~天氣預報21日(周一):陰到多雲 6~12℃
  • 冬至吃湯圓?是的你沒看錯 | 湯圓米布丁
    今天是詹姆士的廚房陪伴你的第1092天我們已經有670道原創菜譜謝謝你的點閱與分享冬至又到了,我們該吃什麼呢,今天就為冬至來設計一道菜,很有趣的是在臺灣,冬至我們是會吃湯圓的,是甜味的湯圓嗎?當然不是,是很特殊的做法,來看看吧。
  • 今日冬至,冷空氣又要來!出行請注意……
    冬至吃什麼,怎麼吃? 看看你家是這樣吃嗎? 「冬至大如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一碗羊湯暖一冬 冬至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 冬至快樂,你吃湯圓了嗎?
    哈哈哈,是不是被嚇到了可是,冬至不吃湯圓,難免失掉節日該有的味道。其實吃湯圓是有訣竅的,來看看減少熱量的健康吃法吧:一、午後吃最好吃湯圓最好的時間是在中午,這時人體的胃腸功能最強,也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湯圓裡過多的熱量。
  • 「廊廊報天氣」冬至大如年,天氣早知道~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今天你吃餃子了嗎?冬至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每到冬至,各地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來迎接這個節氣。
  • 冬至,是一個節日嗎?今天,你家會吃啥?
    冬至,是一個節日嗎?今天,你家會吃啥?江江 攝北方人多半習慣在此時吃餃子,南方有的地方則願意來一碗湯圓。冬至之後是陽氣生發的時候,綠色又容易讓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會在此時特意吃一點青菜,以示順應天時,在寒冷的冬天裡,期盼著鳥語花香的季節早點到來。
  • 冬至來了,美食來襲!水餃、湯圓、羊肉、水果吃起來啦!
    冬至是冬季進補養生的最佳時段,天氣如此的寒冷,冬至這一天是陰盛陽交之時,當然是吃一些溫熱禦寒的食物,今天就為大家推薦5大傳統冬至食物,在感受冬至氛圍的同時補陽禦寒。1、冬至養生吃什麼餃子?冬至養生吃餃子,「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話,在現代裡今天冬至吃餃子雖然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2、冬至養生吃什麼湯圓?
  • 冬至將至,數九寒天開始,本周將有兩輪冷空氣到訪
    不過,晝夜溫差大,最低氣溫仍然較低,仍在冰點以下,大家要注意保暖,謹防感冒。 後期有冷空氣到訪,雙休日蘇南迎降水 雖然有回暖的趨勢,但畢竟已經進九,冷空氣不會就此收手。江蘇氣象說,本周中後期全省將先後迎來兩輪冷空氣。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原創 帶你漲知識的 黃小廚前天冬至,po圖秀一下「冬至吃了啥」順理成章地承包了本編朋友圈一天的精彩。我原天真地以為冬至不就是「南湯圓北餃子」嘛,看了微博朋友圈才發現,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湯圓、餃子、餛飩、火鍋、羊肉湯...簡直是美食大賞。這冬至料理真的有這麼豐富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冬至這天,全國人民都流行吃啥?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昨天冬至,po圖秀一下「冬至吃了啥」順理成章地承包了本編朋友圈一天的精彩。我原天真地以為冬至不就是「南湯圓北餃子」嘛,看了微博朋友圈才發現,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湯圓、餃子、餛飩、火鍋、羊肉湯...簡直是美食大賞。這冬至料理真的有這麼豐富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冬至這天,全國人民都流行吃啥?
  • 「冬至」除了吃湯圓,還有什麼傳統習俗嗎?傳授開運秘訣、禁忌
    陽氣漸始,一陽來復,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意思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吃紅湯圓代表陽氣,會招桃花;白湯圓代表陰氣,招人緣。而在冬至這天吃湯圓,也有5大禁忌,包括吃湯圓要吃雙數,天黑後不宜外出,房事也要避免頻繁,另外也不宜出遠門、不宜婚慶日。另外,冬至傳統習俗除了吃湯圓之外,還能做7件事轉運!1. 吃湯圓圓滿如意:冬至當天要轉運,首要就是吃湯圓。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今天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這就意味著,數九寒天來了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
  • 冬至來了,你那裡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作為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正式宣告了冬日真正的嚴寒即將襲來。今年的冬至又是如期而至。可是,不管你此刻身處北方或是南方,是不是都有這種感覺——即便窩在被窩裡,把秋衣也塞進秋褲裡,還是忍不住想要抱怨「暖氣燒得不夠熱」「空調吹得不夠暖」!此刻,你是不是在想「搞什麼,冬至才來?」什麼?北方人在屋裡穿著短袖吃冰棍(雖然我三天兩頭吃冰棍)?
  •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教你健康吃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教你健康吃冬至總讓人滿心期待,看著鍋子裡面翻滾的圓滾滾湯圓湯圓不易消化 這些族群要注意南投醫院營養室蔡秀雯主任表示,湯圓由糯米所製成,其黏性強,不易消化,因此吞咽與消化能力不佳的民眾需特別留意,可切成小塊,並且要細嚼慢咽,數量也別太多,避免因為湯圓體積過大,導致消化不良或食道阻塞等危險。由於糯米的支鏈澱粉比例高,因此升糖指數較高,血糖容易快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多加留意,食用湯圓時,需注意用量,並多搭配蔬菜。
  • 今日晴好迎冬至一周都是好天氣
    俗話說「冷在三九」,今天我們迎來冬至,也是進入數九的第一天。本周受冷空氣影響後,我市已然迎來今冬寒冷時刻,不過在陽光的「提攜」下,氣溫開始擺脫冰點,恢復「元氣」。今明繼續打開升溫通道,今天城區最高氣溫達9℃。
  • 二十四節氣——「冬至」最全英文表達,今天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以下是關於冬至你應該知道的一些事。在隨後的朝代,如唐(618-907)、宋(960-1279)、清(1644-1911),冬至這天要進行祭神祭祖。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