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後,藍盈瑩因惹哭吳昕,「藍盈瑩好勝心」話題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事情是這樣的:
藍盈瑩為了比賽,辜負了白冰姐姐的期待,和黃齡一起選了吳昕。準備迎來第二次的公演。在這次的合作中,由於她們三個人觀眾的喜愛程度加起來比較靠後,所以沒有能夠選到喜歡的曲目,而在剩下的幾首歌中,她們只能將就選了一首不是很滿意的曲目。而為了能讓整首歌達到一個很燃的效果,也為了能夠拿到高分。
在練習的時候,藍盈瑩向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說想要在這首歌中加入樂器的元素,來增加整首歌的亮點,而她和黃齡剛好都懂玩樂器。對於藍盈瑩有這樣的想法,老師首先給予了肯定和讚揚。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
如果藍盈瑩和黃齡一起玩樂器,那麼吳昕因為不會玩樂器,就會在整個團隊裡顯得很尷尬、沒有存在感。所以,老師建議,為了整個團隊的團結,三個人要麼一起玩樂器,要麼就不要添加任何有關樂器的元素。
可是,對於老師的建議,藍盈瑩卻不是很甘心。所以,為了能夠達到添加樂器元素的目標,她便提出了讓不會樂器的吳昕十天速成貝斯。而且,這樣的提議還被老師婉拒了兩次,但是藍盈瑩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還向老師保證吳昕一定可以的,畢竟她自己都能做到。而面對藍盈瑩的建議和連環施壓,吳昕因為能力有限而自責地哭了,黃齡開始安慰她,藍盈瑩這才意識到,吳昕有自己的想法。
還記得在節目最初的時候,藍盈瑩就說過她是一個很有狼性的人,在她的眼裡就沒有達不成的目標,也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所以,她會說出: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別人跟我說你不行的人,他只要說我不行,我就會燃起熊熊鬥志,一定要行給你看!」這樣的話。這也確實符合她自律、上進的形象。而這也是她從小就培養出來的。
都說內心越缺乏愛和肯定,就越想通過自己來證明自己。藍盈瑩的父母都是商人,從小對她的要求就很高,但是卻缺乏了陪伴和溝通。她父母在她小的時候就給她報了各種興趣班,讓她接受各方面的訓練,最誇張的時候是,一個星期就請了9位家教。
不過這樣的方式也確實有學習的效果,這些興趣班讓藍盈瑩愛上了文藝作品,因此也非常堅決地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附中,為次還違背了父母想讓她學商業管理的意願,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不難看出,藍盈瑩擁有很好的家庭環境,但是這是原生家庭給予的,但是她也是叛逆的,父母越是反對,她就越要證明自己可以。
她習慣列計劃,並且滿滿當當地給自己實現計劃,像打雞血了一樣。所以她無論做什麼,都沒失敗過,也正是因為她習慣了成功,習慣了享受勝利的的感覺,所以她對其他人也會很苛刻。
雖然說藍盈瑩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忽略了團隊中其他成員的能力、處境、以及感受,她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地按照自己的能力去評估其他人的能力,顯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她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團隊,她的初心並沒有錯,她只是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每個人的承受壓力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就像她和吳昕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反觀吳昕:
她是一個典型的佛系少女,不喜歡爭強好勝,不喜歡去爭奪,更不會為了所謂的勝利而去付出過多的精力。在她的潛意識裡,她會很努力把所有的事情做好,而至於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她卻是不在乎的。
其實,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來說:
爭強好勝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只不過一個人的好勝心要是太強,還不會顧及身邊人的感受,這樣就會引起不必要的反感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需要溫暖和理解的。
每個人都有一顆想要成為優秀人的心,也都想成為最後的王者。只是,在追夢的過程中,不要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去傷害了其他人,這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失去的將會越來越多。
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