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露松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0-12-17 吉山花瑤

奇特的露松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

露松又稱露珠、葡萄牙露松樹、露葉茅膏菜、粘蟲草。在分類上,曾是茅膏菜科中自成一屬一種的奇特植物,目前已經獨立為露松科露松屬,該屬全屬全科僅一種,稱為露松屬,臺灣地區常稱為露葉毛氈苔屬。露松在外觀上與相關的絲葉茅膏菜或長葉茅膏菜兩者十分相似,也與更遠的腺毛草屬相似,但仔細看就會發現,當露松的葉片不斷枯萎,會露出光禿禿的木質莖稈,在原生地環境下生長多年的露松植株,可高達1.5m,與捕蟲樹似乎還真有點相似。

整片葉都粘滿了蚊蠅等昆蟲

露松為多年生直立性草本植物,根部發達,在原生地外觀多呈灌木狀。其葉多為線形,形狀類似長松針,長10 ~ 30cm,淺綠色,密被白色或紅色腺毛,頂端呈捲曲狀,花從蓮座狀中心抽出總狀花序,有花數朵,花相當大,直徑 4cm,黃色,花 5 數,日開夜閉,花期在原產地的南頤地區 2 ~ 5 月,而在溫室環境下栽培的開花期為夏季或秋季。果實為蒴果,成熟時自動開裂,並散出種子。

露松葉片可分泌甜味的黏液,引誘昆蟲,當昆蟲一觸及腺毛,就會被黏液粘住。然後,無柄的腺體就會立即釋放出消化酶將昆蟲體液分解成胺基酸並由無柄的腺體吸收。它與茅膏菜捕蟲方式的區別在於其腺毛不能像茅膏菜那樣彎向粘住的昆蟲,葉片也不能向誘捕到的昆蟲卷壓。但其黏性普遍強於其他的黏液型食蟲植物,且僅次於捕蟲樹。

露松植株上細細的葉片,宛如沾滿露珠的松葉

繁 殖

露松是一種木本植物,進行營養繁殖較為困難,在商業栽培中,主要以播種繁殖為主,至於無性繁殖至今仍未見有報導。

播種繁殖在原生地,露鬆通常在 4 ~ 5 月,成熟的植株會長出巨大的黃色花朵,這些花只開放幾個小時,並且是自花授粉,但在栽培中,人工授粉可以誘導更多的種子數量。每朵花都會產生一個半透明的圓錐狀種子莢,裂開後露出灰黑色、脊狀錐形的成熟種子。種子直徑約為 2.5mm,一個莢果可以容納 3 ~ 10 粒種子,且易被風吹散,在乾燥的土地上休眠好幾個月,直到秋雨來臨時,種子開始萌發。在萌芽後,露松迅速將根深入到巖石土中,並長出第一片功能齊全的葉片。硬化的黑色種子外殼非常堅固,為脆弱的內部提供了很好的保護,使其免受原生地常見的野火和乾旱的影響。因此人工栽培時,當種子成熟後,可透過透明的蒴果外殼看到錐形的種子,及時採收。採收後將種子放在冰箱中乾燥保存,在秋季拿出來播種。由於種子包有一個阻止發芽的硬殼,如果在播前對種子不進行處理,自然播下至發芽約需 2 ~ 3 年時間。為了促使種子發芽,建議播種前要將硬殼(一頭尖,一頭平,尖的一頭是出芽的位置 ) 用刀片切開一個劃痕或以磨刀石或砂紙摩擦種皮,以方便種子吸水分。用磨刀石或砂紙打磨時要注意,磨平的那頭磨到有白色胚乳出現即可,不要磨尖的那頭 ( 芽點 ),也不能把胚磨爛,否則影響發芽。播種前將種子放在蒸餾水中 1 ~ 2 天,可加速種子的發芽過程。播種培養基以泥炭土與蛭石混合配製,播種容器儘量選用直徑 10cm 以上的深15cm 左右的大盆,將種子直接鋪於基質表面,每盆只放 1 粒種子。播後保持種子持續溼潤,但不要被水浸透。播種時的溫度應在 5℃左右時便有利於萌芽,而不宜超過 20℃以上的高溫度,否則處在休眠停止萌芽。為了促使種子儘快萌芽,播前用稀鹽酸泡浸 10 分鐘,有利於種子提早萌發。露松是單株植物,一旦發現有其他的植株位於其母株附近,母株會分泌一種生長抑制劑去抑制別的植株,以保證母株單株生長。播後,盆器應放置在涼爽的明亮處,大約 1 個月內便會發芽。一旦種子發芽後,便要稍微提供日照充足及溼潤且通風良好的環境。待其小苗長成 3 ~ 5 片葉時,便可帶盆土移植。實生苗移植時,絕對不要傷到根部,如果用一般塑膠盆,就在根系長出盆底孔時,直接將小苗埋到大盆中,千萬別倒出來再上盆。

大量栽培露松而無種子,建議以秋季自國外正規公司購買種子為宜。露松和絕大多數短命的食蟲植物種子相比,種子有比較長的保存壽命,但還是以新鮮的最佳。因為露松的種子可以保存多年,因此具有較長的休眠性。播種前,想要讓其提早發芽,可將種子浸泡在500ppm 的激素中 24 小時後再播種。由於露松的根不耐移植,所以不建議將種子播在一起,發芽後再移植的成活率很低。最好以直接4cm的塑膠控根小軟盆,或泥炭壓縮的小盆子,以泥炭和珍珠石( 或河沙 )各1 份的比例填入,播種後不覆土,直接放置在溫室涼爽的明亮處,大約 1 個月左右便會萌發。露松幼苗期的生長比較快,只要光線充足,葉片會一片比一片長,此時別讓基質過於乾燥,每天澆水保持溼潤。當小苗逐漸長高,根部自盆底鑽出時,就要準備定植的工作。建議以直徑 25cm 以上的大盆,盆越大長出的植株越大。

黃色花朵

組織培養 以露松種子繁殖的幼苗為材料,或採用母株新發出的嫩根莖或葉片的葉尖或花莖的莖尖等作為外植體進行組織離體無性系繁殖,外植體經消毒滅菌處理後,培養配方需先做試驗,可在 MS 培養基中,添加 0.5mg/L 的BA(6- 苄 基腺嘌 呤 ) 和 0.1mg/L 的GA3( 赤黴素 ) 上進行體外萌發。獲得的芽再次進行增殖。在 MS 培養基中添加 0.2mg/L 或 0.5mg/L 的 玉 米 素,效果最好。在添加IBA(吲哚丁酸)0.2mg/L的 1/4MS 培養基上生根率較高。50%的試管苗成功地適應離體條件,表現出正常的發育。在配製壯苗培養時,為避免出瓶困難,可適當添加瓊脂,以降低培養基的硬度。

試管苗出瓶後,對外界環境極為敏感,一般要經短期煉苗後,才可真正移至溫室中栽培。在取出幼苗時要注意不能弄斷根系,否則不易成活。出瓶的小苗護理應特別細心,避免受傷。培養容器以直接用 2 ~ 3 寸的塑膠控根盆,或炭壓縮的小盆子,用疏水透氣的植料如泥炭與蛭石(1 ∶ 1)或者簡單的加大珍珠巖的比例,也可按泥炭和椰殼纖維 ( 或河沙 )各1 份的比例填入。若以水盤法方式栽培,則應在盆底加上一層陶粒或珍珠巖等顆粒,顆粒的高度應該高於水面2cm以上,讓水慢慢滲透上去,使基質不會太潮溼又能保持不幹透。種植後置於與組培室環境相仿的溫室內,保持 25℃,溼度應稍高,光照應遮光40% ~ 50%。在種植露松幼苗後,避免由植株上方澆水,最好是採用盆底下方給水的方式,同時每周噴葉面肥如花寶5000 倍液等 1 次,以免產生肥害。此外,每隔 15 天還需噴 1次如百菌清 1000 倍液,約 1 個月後應提高光照強度,使小苗進入極快速地生長。幼苗生長過程中易搬動花盆,否則很有可能造成死亡。

野生露松

栽 培

露松自然分布於南歐的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北非的摩洛哥等國,生於多石海濱曠地的沙土中。該地區為地中海氣候,夏季乾旱且炎熱,但是夜晚比較涼爽,它只能透過霧露獲取水分。與習性最相近的常見植物如香草中的薰衣草和迷迭香。由於露松是地中海氣候型海濱植物,具有一定的耐鹽力。此外,松林邊緣曠地的酸性土中也有生長。

露松耐旱畏溼,與其他食蟲植物相比,在我國南方地區較易栽培,但是夏季和原產地的溼度差異太大,絕大多數種類都無法在平地越夏,所以即使原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亞熱帶實際栽培時,通常還是當作秋播的一年生草本來看待。其他地區如果按其生長要求栽培,露松植株生長快,一年中可長高至30cm以上,組培苗種植 8 個月即可首次開花。

在定期後的幼苗期會快速成長,大約幾個月後,在生長點可發現有花芽形成,但開完花後的露松植株,絕大部分會因為衰弱,在氣候不適應的情形下死去,如果是未開花的幼苗,則具有較強的環境抵抗力。在原生地,露松在高溫乾燥的夏會逐讓莖葉凋萎,以避開灼熱的陽光和乾燥的空氣,直到秋季轉涼,才從枯萎的樹頭芽點再度萌芽,迎接下一個生長季。此外,露松在原產地多是將根深植土層中,所以即使大風吹襲,也不致讓植株基部晃動,但國外有不少園藝家在種植時發現,露松不太能忍受搬運,常經過遠距離的搬運到花展現場後,隔天便發現植株凋萎。所以若要移動盆花或是大風來臨時,尤須加強戒備。還要避免有貓出沒等。因為露松的植株據說會發出一種近似木天蓼的特殊氣味,讓貓想靠近,進而破壞露松植株,所以家有養貓者務必要加以隔離。

植料選擇露松生長需要排水性較好、酸鹼度呈中性的植料基質,可使用巖石、蛭石、粗沙、珍珠巖和泥炭或腐殖質土壤。等量的巖石、蛭石、珍珠巖或浮石和一撮泥炭,或泥炭土 1 份,河沙 3 份或珍珠巖 3 份組成。種植容器應以 25cm(10 英寸 ) 或更大的塑料盆、陶土盆或陶瓷盆。

定植 定植前先在盆底放入約 5cm深的石子,再填入約七分滿的基質,壓平基質後,將小苗連同育苗小盆子直接擺在大盆的基質上。絕對不要將育苗軟盆剝去,因為一旦移出,根團的土壤就容易崩離,小苗根部即會受傷,而影響定植後的成活率。用比較粗的石子將四周的空間填滿,直到只露出小高而看不到育苗小盆。澆水時要確定水自盆底流出後,就可以水盤直接墊在底下,墊水約 2 ~ 3cm。此後就直接由底部灌水,不要由盆子上頭直接澆,這樣可以維持露松主稈的基部和主根比較乾燥,只有鬚根的末端吸收水分。

溫度在自然棲息地,露松在炎熱、乾燥的夏天和多雨的冬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可以接受輕微霜凍和短暫的冰凍,能夠在 -10℃的低溫下生存。但植株會因寒冷而枯萎,如果白天溫度上升冰點以上,植株就會復甦。夏季期間,植株也耐酷熱 40℃的高溫,但不要將植株置於高於40℃的溫度下。因此,人工栽培時,最佳生長適溫應在4℃~ 25℃。在夏天,需要短暫的休眠,應給予較高的氣溫有利於植株休眠和開花。

澆水和溼度用託盤法給幼苗澆水是最簡單的方法,在最初的 6 ~ 8 個月,應始終保持潮溼。隨著接近成熟,不應再長時間「坐」在水裡。在春天和夏季,在再次澆水之前,應該讓大型植株稍微乾燥一下。不要讓植株變得太幹而導致枯萎,但在此之前,土壤可能會變得乾燥。枯萎會損害根系。但如果盆土持續潮溼,極易造成爛根。生長期以每 3 天澆水 1 次較為合理。開花的植株應保持稍乾燥。水以雨水或蒸餾水,澆水時應避免水灑到葉片上,禁忌在白天澆大水,特別是在 35℃以上高溫要嚴格控制水分,否則極易死亡。只要空氣溼度一般以 70% ~ 90% 為宜,即使滴水不澆,只要有高達 90% 的溼度,植株可以安全度過休眠期而無需擔心被旱死。

光照 露松喜全日照,因此人工栽培時,在強光下生長最好,如果栽培環境光線不足,枝葉徒長,莖稈會變得軟弱而彎倒,並會導致側芽生長,造成多個分枝。陽光充足,植株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可長成一株粗壯矮化的灌木,葉片上有很短的節間和紅色的觸毛。

新芽生長方式,捲成一圈宛如蚊香

營養管理露松根系十分嬌弱而不耐施濃肥,植株依靠捕獲的昆蟲在葉片上消化酶並吸收營養。但在溫室內栽培時,缺少昆蟲。而幼苗期如果加速生長,可使用稀釋葉面肥,建議以3000~5000倍液,每7~15天施用1次。不建議使用普通化肥,否則施入基質中會導致植株死亡。應選擇花卉專用肥料,如海藻肥、花寶 4 號和花寶 5 號兩種或花多多 1 號和 10 號兩種肥料。實生苗和組培苗種植兩周後,每 3 ~ 4 周噴植株和葉片 1 次,施肥寧可薄肥勤施,切勿濃度過高,也可於夜晚用黑光燈捕獲的昆蟲後,撒於葉片腺毛上,作植株營養的補充。

病蟲害防治

人工栽培時如果光照不足、通風不良和土壤過溼等,均易發生病蟲害。

莖腐病多在發生苗期,此病多由環境溼度大引起,防治措施是適度密植,降低苗床溼度,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撤少量石灰粉消毒。藥劑防治可選用 40%嘧菌酯可溼性粉劑 1000 ~ 1500 倍液,或 47% 加瑞農可溼性粉劑 1000 倍液,或 38% 惡霜嘧銅菌酯 2000 倍液,或30% 氧氯化銅懸浮劑或 30% 綠得保懸浮劑 800 ~ 1000 倍液,視病情隔 7 ~ 10天用藥 1 次,連續防治 2 ~ 3 次。

根腐病在播種出苗 1 個月以後發生,主要發生於根部,此病喜高溼,在梅雨、暴雨、土壤過溼或因連續高溫,植株生長不良,極易發病。防治措施是加強苗床管理,種植環境必須通風,忌大水漫灌,保證不積水漚根,並控制好苗床溫度。藥劑防治可選用死苗爛根復活靈 1000 倍液或 98% 惡黴靈 1000 ~ 2000 倍液澆灌苗床,或噴灑25% 絡氨銅、根腐快救、3 億 CFU/g哈茨木黴菌可溼性粉劑、根腐淨等按說明書稀釋並加根腐康生物菌肥或 EM 菌肥 4000 倍液,每隔 10 ~ 15 天 1 次,連用 2 ~ 3 次。特別是要在梅雨季節前,用藥澆根預防 1 次,效果頗好。也可選用 4% 噻呋醯胺顆粒劑,每盆 1 ~ 2g,撒於盆土表面或埋於盆中。

褐斑病在夏季雨水多的天氣下發生,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全株枯死。防治措施是加強管理。多雨天氣應及時加大通風,發生初期及時選噴 0.5% 小檗鹼水劑 800 ~ 1000 倍液,或 86.2%斑病特效素可溼性粉劑 1500 ~ 2000倍液,或 40% 四氯異苯腈 700 ~ 1000倍 液, 或 30% 吡 唑 醚 菌 酯 懸 浮 劑5000 ~ 6000 倍液,或 43% 戎唑醇懸浮劑 5000 ~ 7000 倍液,每隔 10 ~ 14天噴1 次,連續 3 次。

枯枝病 在枝幹上發病,防治措施是加強栽培管理及時修剪下部枯萎枝條,發病時可噴潰腐淨、百菌清、多菌靈等 1000 倍液進行防治,也可將藥劑稀釋3~5倍後用毛筆塗抹主稈及主枝。

白銹病在低溫多雨天氣危害。防治措施是在低溫多雨時應多增加光照,並加大通風,及時清除枯萎葉片,發現有病株要及時選噴 50% 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 1000 ~ 1500 倍液,85% 甲霜靈粉劑 800 ~ 1000 倍液,或 30% 乙嘧酚懸浮劑 1000 ~ 2000 倍液,隔 10 ~ 15天 1 次,防治 1 ~ 2 天。

其他病害如果發現新芽發黑,一般是基質長期積水造成爛根爛莖,或是溫度過低造成的凍傷,而在溫度較高時,水分消耗會比較大,要定期補充水分,只要避免盆土或託盤積水。如果枝條上有發黑症狀,可剪掉發黑部分。另外要保持基質溼潤,但不能過度潮溼,也不宜在悶熱的溫室裡,否則容易誘發真菌病害。除加強溫室環境管理外,還要定期噴灑殺菌劑,如代森錳鋅、百菌清、甲基託布津、多菌靈等噴灑預防,每月1 ~ 2 次。

青蟲多發生在幼苗期,也危害成株期,其食量大,會造成全葉吃光。防治上可在成蟲發生期,使用黑光燈誘殺。幼苗期如有發生青蟲危害,可用 10% 氯氰菊酯乳油 1000 ~ 2000 倍液,或 1.8%阿維菌素乳油 2000 ~ 3000 倍液,或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 3000 倍液於傍晚時噴霧,使藥液噴透到植株枝葉,效果更好。

地老虎多在播種苗期危害,可用 90% 晶體敵百蟲製成毒餌,誘殺幼蟲。或用 5% 高效氯氰菊微乳劑3000 ~ 5000 倍液,1.1% 阿維高氯乳油 3000 ~ 4000 倍液噴灑防治,或用 5%辛硫磷顆粒劑撒施盆面。

蚜蟲常在新芽上危害,造成新枝條生長緩慢,植株變小。可在溫室內懸掛黃色黏紙誘殺,使用藥劑防治時,可選用 6% 啶蟲脒微乳劑 1000 ~ 1200倍 液, 或 10% 吡 蟲 啉 可 溼性粉 劑1000 ~ 3000 倍液,或 1.3% 苦參鹼水劑 800 ~ 1000 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 3000 倍液噴霧防除。也可用 2% 吡蟲啉顆粒劑散於盆面上,達到預防和殺蟲效果,周期為兩個月左右。

介殼蟲在枝幹上危害,應改善栽培環境,發生介殼蟲危害時,可噴施專殺介殼蟲農藥,如 40% 噻嗪酮懸浮劑2000 ~ 3000 倍液,或 22.4% 螺蟲乙酯2000 ~ 3000 倍液,或 18% 噻嗪酮懸浮劑 1000 ~ 1500 倍液,或 6% 啶蟲脒微乳劑 1000 ~ 1200 倍液,每隔 7 天用藥1 次,連續使用 2 ~ 3 次。也可選用 3%呋蟲胺顆粒劑散施於盆面。

紅蜘蛛多在乾燥環境下容易發生紅蜘蛛危害,使用一般殺蟲不但無效,反而對植株葉片有害,需要使用專門對付紅蜘蛛的農藥,如選用 10.5% 噠蟎靈水乳劑 1000 ~ 1500 倍液、22.4% 螺蟲乙酯 2000 ~ 3000 倍液、20% 丁氟蟎酯懸浮劑 2000 ~ 3000 倍液、25% 乙蟎唑懸浮劑 2000 ~ 3000 倍液、24% 螺蟎酯懸浮劑4000 ~ 6000 倍液等噴殺,隔 1 周再使用1 次,連續用藥 2 ~ 3 次。最好幾種殺蟎劑輪流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

其他害蟲 夜蛾、白帶野螟等幼蟲蠶食葉片以及其他蟲害可能會啃食露松葉片,當發現葉片有被啃食過的痕跡時,應及時尋找植株附近是否有此類蟲害,並捕捉滅殺,應避免使用殺蟲劑,而在溫室內栽培,建議於傍晚使用藥劑噴殺,可用 1% 印楝素水分散粉劑5000 ~ 6000 倍液或 2.5% 敵殺死乳油2000 ~ 3000 倍液。

上述殺菌劑和殺蟲劑農藥在使用前,需先做小面積試驗,觀察無明顯藥害後,再大面積使用。

相關焦點

  •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爪唇蘭又稱貢戈蘭、飛雁蘭、飛鳳蘭,花的形狀像一隻遊弋的天鵝或飛翔的昆蟲,又以其唇瓣尤似鷹爪而得名。爪唇蘭為蘭科奇唇蘭亞族爪唇蘭屬植物,是中南美洲地區珍奇蘭花,在歐洲早期就被引種栽培,至今已經在全世界廣為栽培的吊籃式洋蘭種類之一,其植株較奇唇蘭和吊桶蘭小,故更適合家居栽培。爪唇蘭屬植物約有 65 種,分布中美洲墨西哥至南美洲巴西等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地區,大多是在低地生育的自生蘭,根系張貼在樹木的常綠性附生蘭。許多是與螞蟻經常在其植株根部築巢做窩與之共生。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旱金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旱金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果紅梅旱金蓮別名金蓮花、金錢蓮、金梅草等,是十字花目旱金蓮科旱金蓮屬植物。繁 殖旱金蓮採用播種和嫩枝扦法繁殖,常用播種繁殖。扦插以春季室溫 13℃~ 16℃時進行,也可以 4 ~ 6 月在室外進行。剪取長 10cm、有 3 ~ 4 片葉的嫩莖蔓作插穗,去除下部葉片,留頂端葉片,插入沙中,保持溼潤,10 天開始髮根,20 天后便可上盆。
  •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楊勝毅櫻花因其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嬌羞的形態」而深受大眾的喜愛。每年3月,櫻花盛開,花團錦簇,枝條細嫩,色彩豔麗,非常適合觀賞。然而,櫻花對水分、土壤、日照等要求極高,如何更好地繁殖栽培櫻花成為很多種植園管理者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方式、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希望能提高櫻花的成活率。
  • 盆栽竹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竹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竹葉蘭 ,為蘭科竹葉蘭屬草本。又名禾葉蘭、葦草蘭等,是雲南傣族人民的常用解毒良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利尿,祛風活絡的功能。竹葉蘭分株繁殖和高位芽繁殖成活率高。分株時應選擇健康、莖枝多的株叢作為種株,剪去不良莖枝,以2~3莖為一叢分栽。高位芽繁殖時,如果高位芽已長出根則直接種植即可,如果高位芽未長出根,可先將其插入陶粒中養根,待長根後再移栽。扦插繁殖成活率較低,可能是由於竹葉蘭扦插時出芽生根慢,有時還未出芽生根枝條就已乾枯,因此該方法不推薦。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金盞菊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金盞菊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金盞菊為菊科金盞菊屬二年草本花卉,全株被白色茸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基生葉有柄,上部葉基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花色有黃、橙、橙紅、白等色,也有重瓣、捲瓣和綠心、黑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花期 4 ~ 9 月,果期6 ~ 10 月。
  • 花菸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花菸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生態習性花菸草喜肥沃、深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喜溫暖、向陽的環境,耐旱, 不耐寒, 較耐熱, 生長適溫10℃~ 25℃,發芽適溫18℃~ 25℃。低於10℃以下植株易發生凍害。花菸草喜光,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陽光,光照不足常會導致葉片柔軟、花蕾減少、花朵變小、花色變淡。
  • 盆景彩葉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彩葉草為唇形科鞘蕊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葉植物,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為馬鞭草科假連翹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株型潔淨、颯爽明媚,株高 3 ~ 4m,枝下垂或平展,莖四方,綠色至灰褐色。葉對生,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中部以上有粗刺,紙質,綠色。
  • 高杆女貞種子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高杆女貞種子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鞏勝華高杆女貞(Ligustrum lucidum)為木樨科女貞屬常綠喬木,高可達 10 m,樹皮淺灰色,平滑,枝條開展,具皮孔。花期 6 月~7 月,果實 10 月~11 月成熟。
  •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橙鬱香蘭為地生和石生,很少附生,假鱗莖叢生成大而呈長扁橢圓形,高可達 20cm。假鱗莖頂端具 2 ~ 4 片葉,長可達 60cm 以上。除大量園藝品種外,與鬱香蘭相互雜交屬近緣的捧心蘭屬,產生了鬱心蘭屬,如『粉色魅力』、 『查茲福特』、『迷迭香』、『甜蜜』等 110 多個品種。繁殖鬱香蘭種苗可通過無菌播種、組培或鱗莖分株等方式繁育。
  • 淺析武漢百合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
    淺析武漢百合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陳鳴麗百合,又叫夜合、中蓬薯,是一種具有較高價值的植物。百合花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一種蔬菜、藥材,具有廣泛用途。百合通常種植於中國、日本、朝鮮等地,品種豐富、歷史悠久。
  • 辣椒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可保證辣椒的品質與產量
    辣椒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可保證辣椒的品質與產量辣椒屬於草本植物,維生素C含量豐富,為與市場需求相適應,採用辣椒棚栽種方式,以保證能夠為人們供應品種多樣的辣椒
  • 綠甘藍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1 品種選擇 選擇適用春秋季栽培,不易裂球、耐熱性好的甘藍品種。 3 育苗技術 育苗方式有普通苗床育苗和育苗盤、營養缽育苗,育苗盤和營養缽育苗可用草木灰等混合做營養土。注意病蟲防治,苗齡按播種節令而定,夏秋季20-30天,春冬季40-50天。一般以6-8片真葉,節間短,葉片厚,色澤深,莖粗壯,根群發達為壯苗的標準。移栽前澆透水,有利於幼苗帶土移栽。
  • 觀賞鳳梨的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的防治!
    (三)種植技術1.鳳梨的上盆將盆具洗刷乾淨,準備好的「吸芽」和「冠芽」在栽植容器中的合適深度是生長基質埋到植株根頸上部2~4釐米處,深度控制在讓植株直立穩固,又不能太深。操作過程中植株葉叢中心一定要保持乾淨。上盆後澆一次透水,並保持植株葉筒中心有水隨後,控制基質中的水分,避免積水。空氣相對溼度維持在80%左右,有利於植株快速生根。
  • 甘肅定西芍藥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
    甘肅定西芍藥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康耀祖芍藥作為我國傳統名花之一,具有幸福吉祥、家庭和睦美滿的象徵,也是非常優秀的觀賞植物,其花色的豔麗程度可與牡丹相媲美。2 芍藥繁殖2.1 分株繁殖 芍藥的栽培繁殖方式一般採用分株的方式,將 3~5 年生的芍藥從土裡整株挖出去掉泥土放 1~2d,待芍藥的根部稍微衰老之後以 1~3 個芽為一叢株,找到自然連接處用刀切開,並在刀口處抹上少許木炭粉防止腐爛,保留約 15cm 長左右。一般 3~5 年生的母種大約可以分出 3~10 簇新植株。
  • 櫻桃番茄栽培,定值管理、花果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本文從品種選擇、定植、苗期管理、花果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總結了櫻桃番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櫻桃番茄屬於茄科番茄屬蔓性草木植物,又稱袖珍番茄、小番茄、聖女果等。櫻桃番茄的顏色有紅、粉、綠、橙、黑等多種顏色,果形有圓、橢圓、梨等形狀。櫻桃番茄養分豐富,富含維生素、有機酸、胡蘿蔔素、蛋白質等,可溶性糖含量高,酸甜適宜,風味獨特。
  • 紫藤花種植方法_藤蘿栽培技術_朱藤繁殖方式
    花卉名稱:紫藤花  別名:朱藤、招藤、招豆藤、藤蘿  科屬:豆科,紫藤屬  中國自古即栽培紫藤花作庭園棚架植物,先葉開花,紫穗滿垂綴以稀疏嫩葉  生長習性  紫藤為暖帶及溫帶植物,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強,較耐寒,能耐水溼及瘠薄土壤,喜光,較耐陰。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向陽避風的地方栽培最適宜。主根深,側根淺,不耐移栽。生長較快,壽命很長。纏繞能力強,它對其它植物有絞殺作用。  紫藤的適應能力強,耐熱、耐寒,在中國從南到北都有栽培。所以在廣東,一年四季的溫度都能適應紫藤。
  • 馬鈴薯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以下這幾點,輕鬆增產增收
    馬鈴薯栽培過程中要選擇合適品種,做好種子處理等工作,及時防控馬鈴薯的病蟲害,達成提高馬鈴薯產量與質量的目的,大幅度提升馬鈴薯種植效益,改善種植戶的經濟條件。文中聯繫實際情況,探討做好馬鈴薯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