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很美好,別讓他們都忘記」,這個世界每3秒鐘就會有一位老人面臨...

2020-12-23 瀟湘晨報

來源:柳葉、楊宸、吳可

我的昨天正在不斷消失

而明天仍然是個未知數

阿爾茨海默症被稱為是「腦海中的橡皮擦」

可西湖邊常常一起散步的那對老夫妻

他們形影不離,互相陪伴

勇敢面對

浙江之聲「阿爾茨海默症日」特別策劃——守護愛的記憶

愛很美好,別讓他們都忘記。

(文中化名)

記者:門要鎖好的,是吧?

黃爺爺:她要出去的。

記者:要走去不?

黃爺爺:她沒關係的。

李奶奶:沒事情的。

黃爺爺:我跟她講了今天不能出去,她聽話是聽話的。

記者:但是她還是想出去的,是吧?

黃爺爺:實際上她還是想出去的,我出門都不鎖門的,我回來要保險保住的.....

早上7點多,雨下的很大。我們約好了和黃爺爺在家裡見面。我們進門之後,他習慣性地掏出鑰匙從裡面把門反鎖好。李奶奶手裡正拎著掃帚和簸箕,客氣又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

記者:阿姨,你好。

李奶奶:哎,你好,我知道你們要來的。

記者:平常你和叔叔兩個人在家是吧?

李奶奶:他們的兒子女兒都要來的。

因為我們的到來,打亂了兩位老人每天早上一起買菜散步的習慣。嘴上說著沒關係,可不一會,李奶奶就放下了掃帚,靜靜的坐在餐桌旁,一手託著臉,另一隻手擺弄起桌子上的飯菜罩。

飯菜是黃爺爺做的。自從不讓李奶奶進廚房,很少做飯的黃爺爺就包辦了老兩口的一日三餐。

黃爺爺:她亂來了的。廚房間不能讓進去。去了以後她亂來的。我本來燒菜的,一個不留神她就開旺火了,聞到焦氣了。廚房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她進去。三餐飯都是我燒的。

為了多帶著老伴兒到處走走,兩人常常從丁橋一路坐車到臨平買菜買肉。李奶奶以前最喜歡吃魚,他也總是時不時的特意做給她吃。可李奶奶大多時候對飯菜的口味也並沒有太在意。

記者:阿姨喜歡吃魚嗎?

李奶奶:吃魚我也是要吃的。

記者:叔叔做的好嗎?

李奶奶:我不知道,你應該問他。

記者:那你覺得呢?

李奶奶:我覺得我自己燒得好,他們有沒有燒好我不知道。

我們正聊著天,她突然就收起了我們剛進門時的笑容,默默地走到臥室窗邊,盯著灰濛濛的天。我問她,還是想出去嗎?她沒有看我,只是說:「雨停了,外面空氣好。」

臥室的床上,床單鋪的也平整,我說你鋪的真好,她卻說,床單質量不好了,都有點破了。

記者:她好像答非所問?

黃爺爺:她本身就是答非所問。沒什麼概念不概念,要說她懂了,她也不是十分懂,無非是應付的,她對你是應付的。沒邏輯,什麼邏輯都沒有。聊不了天的。

話不多,冷淡、應付,是李奶奶的日常。

3秒鐘,3秒鐘能做什麼呢?有人說一眨眼就過去了。

可是這個世界上,每3秒鐘,就會有一位老人面臨遺失記憶的困擾……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十個老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症。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德國神經病理學家愛羅斯·阿爾茨海默,首先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可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在遺忘與回憶中不斷找尋。

從2015年開始,家人發現好客熱情的李奶奶待人突然冷淡了,操持家務多年的她飯菜總是做少了,買菜也常常買錯,最終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

患病之後,她就像是對一切都失去了熱情。可只有每天跟著黃爺爺一起去西湖邊散步,一起逛菜市場,一起出門的時候,眼神裡才有一種歡快的神採。

黃爺爺:她每天吵著要跑的。每天早晨跟她去走一圈,不然她總是吵著出去,她也不肯坐下來。每天都陪她出去走走,我說我幾歲了?我81歲了,我說我還能折騰到什麼時候啊?

黃爺爺今年81歲,聲音洪亮,腰板也直。李奶奶患病後,他不願麻煩子女,一直堅持照料老伴生活起居,一日三餐。但他已經做過三次心臟支架了。李奶奶77歲,因為患病清瘦了幾十斤,但衣服襪子穿的整整齊齊,她笑起來還有著孩子一般的童真。

去年底,他們從杭州城西搬到了丁橋,小區有電梯,離兒女也近一些。雖然不能常去西湖跟老友們敘舊了,但黃爺爺說他的微信運動步數還是常常有一萬多步。

每次出門,李奶奶都緊緊跟在身邊,熟悉的人都知道,這老兩口去哪兒都形影不離。女兒說,哪怕一家人出門,媽媽也只會跟著爸爸走。

黃爺爺:我走到哪裡她走到哪裡,我一個人也是活。陪著她也是活。

女兒:我爸爸在前面走,她就在後面遠遠地跟著,不會去跟著其他人走。不用說的,如果她走在前面的,她一會就回過來看看我爸在不在後面。

圖文無關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地理位置定向困難。

怕她忘了回家的路,黃爺爺只能24小時形影不離地照顧她,買菜、做飯,旅遊會客,去哪兒都帶著她。就是這樣,還是有一天李奶奶走失了。就像每天可能會因為阿爾茨海默症而走失的1000個老人一樣,幸運的是,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黃爺爺帶著老伴坐公交車到西湖大道附近買牛肉。剛上車沒多久,李奶奶卻獨自提前下車了。一家人查監控、到曾經去過的地方找了個遍,黃爺爺甚至還擔心是不是出交通事故了。杳無音信了9個小時後,她出現在了小區單元樓下。

三十八九度的高溫天,10多公裡的路程,沒人知道她是怎麼走回家的,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她自己都說不清。想起這段,黃爺爺一直心疼地說,走了一天啊,好多的路啊。

黃爺爺:問她她也什麼都不知道,問不出來,一句話都回答不了的。都是走回來的,你看多遠啊,好多路啊,著急。我就跟她說,你丟了以後,會死在外面的,沒有人過問你的。她也不知道的。她沒有概念,什麼叫死, 什麼叫活。

女兒說,看了公交車監控畫面才知道,因為找不到黃爺爺了,李奶奶慌亂中下了車。

女兒:她就滿車廂找我爸,公交車後面車門座位上有一塊牌子,把後面都給擋住了,她沒有找到我爸,就下車了。就是不知道她是怎麼回去的。

英國小說家特裡·普拉切特說「阿爾茲海默症就像是在公園散步。只是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後,我的公園總是在變。」黃爺爺就像是李奶奶的移動公園,李奶奶在哪兒,她的公園就不會變。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四病區主任 張瀅)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四病區主任張瀅是李奶奶的主治醫生。看見黃爺爺對李奶奶的照護,他常說,你太寵她了。這個時候黃爺爺就會說,五十多年啦,要寵著她,哄著他啊。

張瀅醫生:老太太的話,越來越像小孩子,她越來越膽小,越來越沒有自主性,她有一種對周圍其實是有一種恐懼感。老先生在了,老先生就是她的主心骨,別的人不一定記得住,但是他們的家老先生他是一直記得住的,他是最安全的人,是自己的靠山。她好像越來越小鳥依人了,一方面其實一方面是非常的溫馨,另外一方面其實我們看看心裏面也有點隱隱心酸,她只記住這麼一個人,她就一直永遠跟在他旁邊,老先生其實精神壓力也挺大。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似乎你永遠無法了解的地方,那就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世界。

遇見舊友會打招呼,可李奶奶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

她記得孫子、外孫子的放學時間,卻不知他們已經長大工作了。

她不記得擦過幾次桌子,掃過幾次地,可每次去買菜,黃爺爺手機付好錢,她很自然的拎起菜來往前走。這個動作她這輩子卻從沒忘記過。

黃爺爺:她就是我的搬運工,我買個什麼東西她就拎著了。我買個什麼東西她就拎著了。

女兒:我爸心臟不太好,一直我媽也很照顧我爸,我媽都是下意識就拎著菜,不讓我爸拎,現在也是我媽就是這個習慣了。

埋藏在記憶中最深刻的,忘不掉的,永遠是心裡最惦念的。

聊天的間隙,李奶奶徑直又走向了陽臺。這已經是她已經是第三次去摸一摸衣服有沒有幹了。陽臺晾的是她洗好的衣服。

記者:找什麼阿姨?

李奶奶:看下。

記者:看什麼,看曬乾了沒有啊?

李奶奶:沒有。

衣服沒幹,她也閒不住,又拿起了掃帚,打掃客廳。

黃爺爺:要教她做事,不做事更不好的。每天要掃地的,沒有規律的,但是她能做這個事,還有一個洗洗衣服。

女兒:我們覺得讓她力所能及的做一點他喜歡的事情,她還是很願意。我們覺得對她是有好處的。

掃地、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每天出門散步,增強社交能力,這些都能幫助李奶奶延緩病情。

張瀅醫生:這位老先生他是其實蠻辛苦的,你要帶著她做事情,有些時候她經常會添亂的,比如說我穿衣服,順序會穿錯掉, 我可能掃完這個房間我忘記了,然後我會反覆的掃,所以說你要帶著他們做事情,其實比自己做還要辛苦一點,你需要盯著他適當的指導他,然後還不能讓她感覺到我沒自尊,我都是你在教我,我自己真笨,也不能讓他有這種感覺,所以說他們家老先生做得非常到位。

這個老太太已經在我這裡治療好幾年了,跟她同時期的有一些病人,現在有些甚至已經住院了,甚至已經生活不能自理,認不出家裡人了。但這位老太太病情進展還是比較慢的,心態一直也保存的比較好,但是我能看得出來,他們家老先生其實比原來衰老了很多,因為在這方面老先生付出了很多。

黃爺爺:這個病是不會好的,只能拖延時間的。我這個知道的,從早晨起來我就開始服侍她了。現在我就無非我就是陪陪她,我也反正是一個,她不在我這一個人,我在陪她,她也其實也在陪我,因此我心態很好,心態好我才能衷心的服務她。

阿爾茨海默症至今仍然無法治癒。

照料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既辛苦又需要強大的內心,往往用盡全力卻收效甚微。

雖然兒女會時常看望、照料,甚至遵照醫生的意見,提出給李奶奶送去專業機構,黃爺爺說,我捨不得。我要心痛的。五十多年,老兩口從沒吵過架,在兒女眼中平淡卻幸福。兒女左右為難,可真讓老兩口分開,他們也捨不得。只是這場不知終點的照護,81歲的黃爺爺還顧得來嗎?

記者:也沒有僱個人什麼的?

黃爺爺:沒關係的,還能堅持的住,我起搏器裝了三個了。現在身體馬馬虎虎,還顧得住。我能做的我自己做的,不用他們。張醫生要我送她到福利院去,我自己一個宗旨,福利院去,肯定不好去,太苦了。她住在福利院我擔心死了,心裡都記掛著,睡不著覺。我要心痛的,叫人照顧和我照顧有什麼區別?我的目標就是讓她高興。

女兒:我說你有什麼想法?沒回答,我也明白他的意思。我就沒說了,那天我哥哥也說,媽媽進去,爸爸怎麼辦?如果我媽不在了,我爸就像是一個空殼一樣的,相伴了這麼久。是分不開的。

張瀅醫生:

對於老先生來說,在耐心的背後,就是一個幾十年來的愛。其實老先生每天帶著她出來走,他像帶自己的小女兒一樣的來帶著她。這背後其實愛甚至比年輕人還要濃厚。

即使生病了,生活依然可以充滿愛。

今年阿爾茨海默症日主題是:從容面對,不再迴避。就像黃爺爺和家人一樣,用愛守護,勇敢面對。

根據阿爾茨海默病國際聯合組織,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共有5000多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國目前就有800-1000多萬人,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4000萬。相比龐大的患病人群,認知程度低、就診率低、缺少有效的治療手段、家庭及社會照護等,成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的現狀。

阿爾茨海默症,它緩慢而痛苦地帶走一個人的認知、記憶、思考、行動能力。

經常遺忘、性格或行為出現變化、說話、書寫變得困難等;若出現早期跡象,積極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改善認知功能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四病區主任張瀅說,文化程度、家庭條件、心情、控制欲、抑鬱都是發病的高危因素。

張瀅醫生:他文化程度越高,他的家庭條件越好,他越不容易生痴呆。假如說我的智商比較高,我以前獲得的知識比較多,我的智能儲備就會相對多一點, 然後我的病情進展也有可能會慢一些。所以說大家平常的理解可能是錯的,但是有一條你操心操的多,你事必躬親,你控制欲太強,你太能幹,這樣的話你的情緒往往不一定很好,往往也是一個痴呆的高危因素,說預防痴呆怎麼預防,你就像預防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來預防就行了,避免高血脂,然後防止中風,然後這個人不要太肥胖,然後少抽菸,少喝酒,這樣應該實在發發病率會減少。

但是我們後來還發現就是痴呆的抑鬱情緒因素對痴呆的影響也挺大。

比如說老年抑鬱患者,他的痴呆的發生率是增加的,所以說我們現在也是也就建議大家平常的話,個性要稍微開朗一些,要想的通一些,要學會接受現實一些,或者說要服老,所以說到了一定年紀,放開一些事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夠比較好的減少痴呆的發生。

愛很美好,別讓他們都忘記。

面對阿爾茨海默症這未知的風險,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張瀅醫生:其實很多人認為這個病反正治不好的,也不要去看了,往往會說這麼一句話。這句話其實是不正確的。治不好,和不能治是兩回事,我們可以讓病情進展的慢一點,有一些精神症狀出現的遲,比如說一些猜疑、幻覺、個性的改變,這樣的話老人他能夠生活質量好一點,就可以讓照顧他的人能少一些精神壓力,也少一些經濟上的壓力,這就是我們治療的意義所在。

【來源:浙江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位老人的不告而別
    我要是像你這個年紀身體還這麼好,那該多好!」她總是很樂觀,鼓勵我說:「你看你現在多好,自己學習,還把娃們帶得那麼好,人又年輕又漂亮……」其實我並不知道,她得了病已經有幾年了,她曾經也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大家小姐……. 早上醒來時,我躺直身體,一直靜靜地,不願起床,不願回想,更不願相信這個事實:她已經不告而別,離我們遠去了,離這個世界遠去了。
  • 她忘記了一切,卻從未忘記愛你 | 治癒短片推薦
    她忘記了一切,卻從未忘記愛你 | 治癒短片推薦 2020-12-15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想在2021年遇見你,趁一切都還沒忘記
    講述到孔奶奶與丈夫的故事時,李冰冰因為看到臺下觀眾的反饋而一度哽咽,無法繼續讀下去,而孔奶奶則依舊滿臉從容微笑,仿佛只有她一個人在什麼都沒有發生的世界裡繼續著她的故事。那一刻我明白,什麼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和愛,可能什麼都不重要,他們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走到今天,一切都是過往雲煙,而一切又都充滿著希望。
  • 到本世紀中葉 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位老人
    面對人口老齡化現實,在這個「老年節」,記者為你梳理與我國人口老齡化相關的數據,分析我國養老的現狀與發展方向。重陽敬老今年是我國第3個法定「老年節」民俗專家研究指出,重陽節在我國已有1000多年歷史,自古民間就有重陽登高、飲菊花酒、佩戴茱萸等習俗。重陽敬老,最初起源於古代民間避邪禳災的風俗。
  • 寫給為愛傷心難過的自己,經典美好,每一句都很受用!
    3、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的悄無聲息。世界上,真的會有那麼一個人默默關注著你,疼愛著你,卻永遠不再靠近你。4、那紛紛揚揚的潔白,悄悄把風景都看透,在心的契合裡,即使飄零,也是一地諾言。5、其實,生命一直在風風雨雨中繼續,愛一直在冷暖交織中前行,愛若不懂得付出,愛就會從一開始的你住我夢、我棲你心慢慢變成同床異夢、分道揚鑣、各自東西;愛若不懂得付出,愛就會在無言和無度的索取中漸漸枯萎、死亡。6、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想法而改變,但你的世界會被你的想法而改變。
  • 迷你世界:熊貓馴服後這個掉落物也值得你收集的,別忘記了
    對於迷你世界這款遊戲,不知道玩家們更加喜歡在遊戲裡面玩些什麼呢,比如說喜歡打造自己的房子,有的玩家是喜歡收集各種裝備的,還有一些玩家喜歡馴服各種小動物的,這是一款高度自由的3d模型的沙盒遊戲,雖然說現現在整所以說有一些下架整改的過程中,但是對於已經下載了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並不影響
  • 《午後時光》若是忘記一切!你是否會拼命想要地回曾經的記憶?
    而老年痴呆就是最嚴重的病,它能讓一個學識淵博的老人忘記一切,連同過去最美好的時光都忘記掉。在過去,或許這種失去一些記憶的表現會被認為是某種神秘力量作祟,但是在現代,人們已經關注起這種精神類疾病。而精神類疾病最可怕的一點也就在於以現在的醫療水平而言,是無法根治,只能由家人陪伴,幫助老人。國內之前也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做《忘不了餐廳》。
  • 獲獎動畫短片《偷臉賊》:即使你忘記了,我依然愛你
    在不到12分鐘的時間裡,整部電影沒有對白,通過畫面敘事手法,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逐漸忘記了親友的面孔,妻子堅持默默等待。妻子用實際行動告訴丈夫:即使你忘記了整個世界,我依然愛你。
  • 這個世界真的有一位上帝
    登上最高山,才發現天有多高,浩瀚的宇宙中,人真的微不足道,像灰塵消失也沒有人知道。這個世界,真有一位上帝,他愛你,願意擁抱你。這歌詞是一位基督徒歌手盛曉玫唱的。這樣的讚美是因為相信上帝也認識自己才能發出來的感慨。
  •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能變成美好的人間嗎?
    這種愛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可以因愛生仇恨,因愛起紛爭,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殺傷力。儘管很多人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不禁試問,靠著人的這種愛,我們真能構建所謂的美好人間?在平安夜的文章下,有一位讀者的留言似乎為要提醒我應該感謝誰:
  • 喜歡一個人有多快,忘記就有多快
    人們可以用幾秒鐘的時間喜歡上一個人,但是如果忘記一個人可能會花多長時間呢?有的人會說可能會用一年的時間,甚至會有人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可是如果真正經歷過從喜歡到分手的話,忘記這個人也許很快,也許可能用幾天的時間就會把他(她)忘記了。
  • 巴拿馬鐵路:每根枕木都是一位中國人的化身
    巴拿馬鐵路:每根枕木都是一位中國人的化身 2019年01月23日 09:55   來源:北京日報
  • 1952FM | 忘記一個人是從聲音開始的
    忘記一個人是從聲音開始的。你還記得曾經最熟悉的那個聲音嗎?Hello,歡迎來到1952FM。人生作為一場旅途,我們常常要面臨著各色各樣的人一個個下車。曾經的親密無間,到現在的背道而馳,仿佛難以捉摸的飄雲,幻化即逝,雙向的傾心奔赴,演變成單向的自作多情。人生在世三種感情,愛情,親情,友情,何嘗不是這樣呢。
  • 愛一個人有多投入,想念一個人就有多入神;忘記一個人都有多難
    愛一個人有多投入,想念一個人就有多入神;忘記一個人都有多難。深愛,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表現;想念,是一種心靈的呼喚!愛若能一生溫暖、是世間最幸福的期盼;愛若不能牽手百年,是心靈深處牽牽盼盼的痛處。在這個世界上,在愛的世界裡,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對一個人有多真、愛就有多濃,情就有多深,欲望就有多強。得到時、滿心歡喜,失去時、淚眼淋漓。也就是說:你有多愛,就有多在乎,失去時,心就有多不甘;離開時,你就有多不舍,想念時、心就有多痛。
  • 愛很難,忘記更難,怎樣才能忘記深愛的人?
    導語:愛很難,忘記更難,真愛做不到忘記,情深捨不得放不,愛著想著,那是心中的眷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多情添煩惱,情感裡,都說愛一個人好難,其實,愛只要有緣遇見,心一動便會愛上,而若是想忘記一個卻很難很難,因為人一旦入心,就猶如生在土裡的根,愛一個人如果愛得深入骨髓,即便是被傷害,也做不到輕易的忘記,甚至還會傷的越深而越是難以放下,也就是說愛得越深越是難以釋然。
  • 多麼美好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依然還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 101歲老人想看世界被旅行社集體婉拒,完成這個心願有多難
    8月底,無錫101歲老人劉成心辦好了護照和港澳通行證,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一事件一度成為熱門新聞。令人尷尬的是,因為年齡太大,她在諮詢報團時遭到多家旅行社集體「婉拒」。 而從傳統旅遊的現狀來看,高齡老人出遊的確面臨諸多門檻,比如,因為擔心高齡老人接受不了長時間的高空飛行和旅途中的長途跋涉,旅行社一般都不願接待80歲以上的老人,部分保險公司也拒絕為70歲以上的老年人承保旅遊意外險。 想去看看世界的高齡老人劉成心,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 我們都不是最偉大的人,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好每一件小事
    近日,上海一位88歲的老人上了新聞熱搜。這位老人一直與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相依為命,可後來兒子意外去世了。 親戚們出於所謂的「關心」,都想讓他早點寫遺囑,為的是繼承他的財產。然而,老人近日卻把這套房子送給了與他非親非故的水果攤主。
  • 早安心語:別辜負自己,別忘記幸福!
    未來屬於那些相信美好、敢於追求的人,在追逐美好的路上,對自己好一點,心有陽光,明媚芬芳,別辜負自己,別忘記微笑。早安!2、人的成長過程往往會有一段孤獨的經歷,這個階段就需要磨練自己的意志力,讓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不放棄夢想,不辜負自己的努力,更加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幸福。為了迎接更好的自己,那就更加頑強地奮鬥吧!3、生活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別為難自己,別辜負歲月。
  • 吹爆這個AI,3秒鐘完成黑白照片上色,就連素描畫都可以
    在沒有人工智慧照片應用之前,有不少設計師用製圖軟體為黑白照片上色,一般一張黑白照片需要一位專業的設計師製作6,7個小時,製作完成的彩色照片效果還不是非常好。這是因為,在黑白照片中我們根本無法判斷這些黑色和白色,究竟是由什麼顏色轉變而成。不過,在這個名叫DeepAI的人工智慧面前,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