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發一次,藏香豬臘排臘肉!

2021-02-17 有時遇見熊

頂級食材,食不厭精。我每樣只做了100份。

除去自己吃和送人,每樣只剩70份。

數量有限。只做一次,只發一次,就不過多宣傳啦!

年前想吃,趕緊下單!

藏香豬臘排

臘排香,有嚼勁,啃起來特帶勁!

無需任何調料,用清水煮40分鐘。

撈出鍋,一根根切好。

抓起來就吃!

藏香豬臘排
原價
優惠價
一斤
108元
無優惠
兩斤
216元198元
五斤
540元
478元

··點擊小程序,立即下單···

註:臘排採用了煙燻做法。

藏香豬臘肉

油而不膩,Q彈爽嫩,尤其是豬皮,一吃就知道,它是藏香豬!

精選藏香豬五花肉。精心醃製,曝曬而成。

一斤鮮肉,做成六兩臘肉。

按份出售,每份310克。

拿水一煮,滿屋子都是香的。

吃過之後,口中留香。

我敢保證,你沒吃過這麼好的臘肉!

藏香豬臘肉(310g/份)
原價
優惠價
一份
98元
無優惠
兩份
196元178元
五份
490元
428元

煮完之後,也可切片炒菜,特別香嫩。

我還準備了臘排+臘肉的組合套裝:

1斤臘排+1份臘肉(310克),共計198元

··點擊小程序,立即下單···

--

另外,實在抱歉!

藏香豬臘腸已訂滿,已經下架了。

吃完請給我反饋。多謝多謝!

藏家肉香,飄上餐桌。

新年吉祥,扎西德勒!


著有《小劉美國遊記》《去西藏》《雪山烏託邦》《雪山十年》《隕石江湖》等書。《蟲草江湖》《松茸傳奇》《梅裡轉山》《藏家舊飾》等文章發表於《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旅遊》《旅行家》及《西藏旅遊》。自2009年,居於梅裡雪山,創建「有時遇見熊」,賣的都是自採的山貨。

相關焦點

  • 重慶對口援藏消費扶貧,犛牛肉、藏香豬香腸臘肉快到碗裡來!
    市民選購昌都特色產品「這是用漫山跑的藏香豬製成的臘肉和香腸。」現場展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昌都藏香豬不是圈養而是散養長大,喝的是冰山上流下來的「礦泉水」,吃的是山上的蟲草、貝母等,生長環境可以說是零汙染。展館中還有正宗的昌都類烏齊犛牛肉。
  • 甘南藏香豬
    蕨麻豬與野豬在形態和習性上的差別明顯:下頜骨、頭骨和淚骨較短,犬齒退化,鼻部上移,顏面凹陷,面部加寬,後軀加長,體重增大,體幅變寬,胃腸發達,腹圍增大;一般白天活動,黑夜休息,性情相對於野豬而言頗為溫順。蕨麻豬主要放養在海拔略低的草原和河谷地帶的農區或半農半牧區。中國西北甘南和岷縣東山區海拔高氣候寒冷,農作物生長期短,飼料缺乏,豬只終年靠放牧採食為主,經漫長的繁育發展,逐步形成了這種特殊豬種。
  • 藏香豬「落戶」大深山,于都縣這個村拓寬村民致富路
    但是在該村的層巒疊嶂的五裡排大山深處的一個山坳裡,有一種特色養殖卻沒有多少人知道。是什麼特色養殖呢?是一種野性十足,喜歡在灌木叢林間上躥下跳的豬。這種豬體形不大,毛色烏黑髮亮,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藏香豬,又叫「琵琶豬」、「人參豬」、「袖珍豬」,是川臧高原牧養的一種豬種。
  • 極品五花之藏香豬帶皮五花肉
    說到五花肉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百度百科是這麼 注釋五花肉的: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位於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
  • 臘肉的「臘」,與臘月其實無關?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水哥這次特意在淘寶上購買了一些湖南的臘肉,這種臘肉薰香味十足,特別合我的口味。這也不是第一次買了,但每次吃都能感覺到驚喜,真的是太好吃了。臘肉就是將新鮮的肉醃製,再放在日光下曝曬,將肉中的水分烘乾後製成的幹製品。
  • 小康路上丨衡陽縣「豬倌」山中放養藏香豬 自力更生摘「窮帽」
    當時評為脫貧戶心裡真不好受……」8月10日,在衡陽縣關市鎮匯水村一座山裡,看著100多頭黑黝黝的藏香豬正撒著歡兒地在樹林間覓食、嬉戲,村民劉明穆回憶道。劉明穆是衡陽縣關市鎮匯水村人,1995年就與妻子在廣東從事建築工作。憑著踏實、肯幹、愛學的品質,富裕起來的劉明穆日子過得很舒心。
  • 湖南臘肉:煙燻出來的好味道!臘腸、臘土雞……真好料!
    湖南人喜歡吃臘製品,記得小時候外婆也會自己在家製作,那樣能夠保證原料的優質。如今,除了農家,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往菜市場或是超市採購,也很方便。臘製品最特別之處,就是其先將肉進行醃製後再以柴火進行烘烤,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有些人也會將它放在太陽下爆曬。
  • 湖南臘肉
    三下五除二,一陣麻利的剪扯後,臘肉便清清楚楚的出現在我的面前。它們竟像一個個羞答答的少女,不敢抬頭看我,佝僂著腦袋,蜷在一起,樣子非常可愛。 其實把它們比喻成少女是非常不合適的,哪有女孩長成臘肉狀的。臘肉一般呈臘黃色,滿身油乎乎的。皮質厚硬,有彈性,但絕不是那種吹彈即破的質地,而恰恰相反的是一摁下去半天難以彈回的彈性。
  • 【年味兒】煮臘肉
    食早飯時,母親又會交代出一整天的事務:比如煮肉、貼春聯、做中飯、寫紙錢、備餡兒……早飯後,父親就搬來梯子,搭在臘肉架下,穩穩地踩在好幾步梯子上,伸手用菜刀切下寒冬裡做好的:香腸、豬耳、豬心、臘排骨、火腿、豆腐乾等等臘製品,然後遞給母親。母親利索地洗淨,並全部放進沸水鍋裡,咕嚕咕嚕地煮著。
  • 秘制紅燒臘冬瓜,原來是冒牌臘肉
    有一年冬天,父親突發奇想,準備做一隻臘冬瓜。他把冬瓜的蒂部挖一個小洞,把豬雜油及一些食鹽塞進冬瓜裡,然後用鐵絲做了個網,把冬瓜吊在火塘上方的梁上,像燻臘肉一樣進行燻烤。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父親才把冬瓜從梁上取下來,把冬瓜裡面的雜油拿出來,再把冬瓜切成很多大塊,儲存在菜缸裡。要吃的時候,拿一塊出來,去皮後切成塊,跟切回鍋肉一樣的大小,然後進行紅燒。
  • 廣東客家臘肉——一道喚醒回憶的菜的製作方法就在這裡
    每時每刻,都有一道喚醒回憶的菜,對於客家人來說,冬日裡那道喚醒回憶的菜餚莫過於臘肉佳餚。臘(xī là 同"")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之所以稱為臘肉,可能跟臘肉一般都在臘月裡製作以待年夜飯之用有關。
  • 醃臘肉,別只會抹鹽!多加4樣,做好4點,就能臘香十足,1年不壞
    醃臘肉,別只會抹鹽!多加4樣,做好4點,就能臘香十足,1年不壞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醃臘肉,別只會抹鹽!多加4樣,做好4點,就能臘香十足,1年不壞!』我每年也會醃十來斤臘肉,掛在陽臺上,夠吃1年了。醃臘肉的方法簡單,很多人都以為直接抹鹽就行了。如果只用鹽,放少了容易壞,放多了太鹹,而且臘肉的味道不香,所以每年醃臘肉時,除了放鹽,我還要多加4樣,臘肉軟嫩鮮香,超好吃。在操作時,也要注意4個細節,這樣臘肉就能臘香十足,放1年不壞,做法分享給大家。
  • 臘肉煙燻爐,四川臘肉煙燻機器
    臘肉煙燻爐,四川臘肉煙燻機器臘肉製作時,先將鹽和其它配料拌勻成調料備用
  • 全世界的豬都全了
    只看毛被跟綿羊一樣,毛被讓人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綿羊,但它的嘴和蹄是跟豬一樣,這就是歐洲瀕危地方品種——曼加利察豬(Mangalitsa,或稱Mangalica, 或稱Mangalitza])。這種豬原產於匈牙利、奧地利和巴爾幹半島一帶。
  • 漵浦小夥用臘小腸和白辣椒炒一道菜,香了整條街
    2、做法步驟:第一步:炒菜的鍋裡放冷水加熱的同時放入臘小腸,煮至水沸騰臘小腸變軟,把臘小腸放入冷水中冷卻。第二步:臘小腸斜口切碎,蒜苗、生薑、蒜頭隨意切碎。第三步:幹辣椒用剛剛的熱水煮至變軟,拿出用冷水洗淨。第四步:鍋中的水倒掉,把臘腸放入鍋中用中火翻炒,炒出油後放入幹辣椒繼續炒。
  • 全國各地臘肉大賞:這口濃鬱薰香,就是家的味道!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從南到北,全國各地過年都要吃點臘肉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然也造就了味道各異的臘肉。(圖片來自網絡)1湘西臘肉湖南是臘肉的名鄉,其中湘西臘肉最為出名。由於湘西盛產茶樹和果樹,所以人們會把醃製好肉的掛在火塘上的屋梁之上,再經穀殼、木屑等煙燻成臘肉。這種煙火的味道,讓臘肉多了幾分特殊的香氣,燻制出的臘肉雖然其貌不揚,但鹹香適口,風味濃鬱。(圖片來自網絡)至於湘西臘肉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可以炒可以蒸推薦菜品:青蒜炒臘肉、冬筍臘肉。
  • 終於找到這家終極臘肉店,爽到全身細胞炸裂!
    雖然只更了兩期美食,柯妹兒已經收到投訴,質問為啥每次都是深夜放毒,看得各位大爺姑奶奶口水直流,心癢難耐。  要是一個月不吃上幾回臘蹄子,柯妹兒的味蕾就會閉塞,直到有臘蹄子入口那一刻,那鹹香的味道,軟糯的口感,牙齒咀嚼從金黃的皮質裡充分流出的膠質,即刻會喚醒沉睡的味蕾,仿佛舌尖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顫抖、尖叫,然後傳遍全身,直至每個細胞爆炸,那砰砰砰的炸裂之後,細胞都開始蕩漾起來,身體完全沉入那妙不可言的境界中,周圍萬籟俱靜,只有唇齒與那金黃暗紅的相偎相依,靈與魂的交融,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 地道的川味臘肉您吃過麼,有了這臘肉每餐能吃兩大碗!
    臘妹家五花臘肉選高山放養土豬為原料,取豬腹部的精華部分,肥瘦相間且鮮嫩無比,十兩跑山豬才得六兩臘肉,這樣的臘肉才值得推薦。 有很多老顧客,每兩周至少購買一次小妹家臘肉,十分穩定,他們最常說的就是「很香,隔一段時間就會很想吃」,這種臘肉就像是臘肉界的大眾情人。
  • 豬肉價格不便宜,曬不起臘肉,學廣東人改曬它!
    雖然肉價未有明顯下降,但北風一起,早已到了該做臘肉的時候 ,曬不起臘肉,不如學廣東人改曬它吧!臘魚也是超好吃的呢!過年的腊味絕對不能少了這臘魚!吃過魚的各種做法,清蒸、紅燒、風乾…… 最愛的還是原汁原味的清蒸臘魚。
  • 唯一可以放牧的高原型豬,被炒到天價的豬肉,你知道這些吃法嗎?
    出了八一鎮,隨著地勢開闊,山川河谷的地貌逐一袒露,便能在路邊看到零零星星的藏香豬,夾雜在白黑相間的犛牛群之間。越接近村落,藏香豬越多,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一隻大母豬帶著六七隻或大或小的小仔豬不緊不慢地穿行在山林或者村中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