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的「臘」,與臘月其實無關?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2020-12-13 水哥教你做美食

水哥這次特意在淘寶上購買了一些湖南的臘肉,這種臘肉薰香味十足,特別合我的口味。這也不是第一次買了,但每次吃都能感覺到驚喜,真的是太好吃了。

臘肉就是將新鮮的肉醃製,再放在日光下曝曬,將肉中的水分烘乾後製成的幹製品。這樣做好的臘肉,防腐能力非常強,能夠保存很長時間,而且風味獨特。

其實許多人對臘肉都有些誤解,認為臘肉得名於「臘月製作」,其實此「臘」非彼「臘」。古時候的臘肉並不是「là」的讀音,而是「xī」,甚至古代時,這兩個臘的寫法都是不一樣的。

「月(là)」和「臘肉(xī)」。

後來時代慢慢發展,人們將「」簡化,變成了「臘」,兩個字沒有了區別,又因為人們一般都會在臘月裡製作臘肉,所以就把兩個字的讀音都變成了「là」。

這個冷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呢?看完之後我們就來做一道湖南的經典家常菜吧!用煙燻臘肉做的「臘肉炒香乾」。正宗的農家做法,非常簡單,快跟水哥一起學習吧。

【食材用料】

臘肉150克、香乾6塊、青辣椒3個、小米椒2個、姜蒜適量、生抽2勺、料酒2勺、油鹽適量。

【臘肉炒香乾的烹飪步驟】

1、準備好需要用的食材,小編特意淘寶回來的湖南臘肉,薰香味很重哦,聞著就很不錯的樣子。

2、將臘肉放入開水中衝洗乾淨,然後再放入鍋中,蒸十分鐘左右就行了。

3、臘肉蒸好以後取出,放在砧板上,切成片,放著待用。

4、準備一口炒鍋,往裡加入少許的油,加熱,油量不需要太多,一點點就可以了。然後把臘肉片放入鍋中,煸炒一會兒,把臘肉炒出油脂。

5、生薑洗淨,切成片,大蒜剝皮,也切片,放入鍋中與臘肉同炒,翻炒出香味之後,我們把香乾塊放進去,繼續翻炒。

6、往鍋裡加入少許的生抽,再加入少許的料酒,翻炒均勻以後,往鍋裡倒入少許的清水,蓋上蓋子,燜煮三分鐘左右。

7、等鍋內湯汁不多的時候,我們把青椒洗淨,切成塊,放進去,一起翻炒。

8、等到青椒斷生,變色以後,就可以加入適量的食鹽,調調味,食鹽不用放太多,因為臘肉本身就有鹹味,大家不確定的話可以嘗嘗味道再決定放入的量。

9、炒好以後就可以關火盛入碗中了,還可以在表面撒上一些小米椒,點綴一下,看起來更美味了。

【小貼士】

1、這次購買的是湘式臘肉,這種臘肉一般都是煙燻製成的。而且臘肉的製作過程需要晾曬,所以肉的表面通常都會粘上許多灰塵,所以炒制之前一定要用熱水清洗乾淨,再放入鍋中蒸熟,之後才能開始炒。

2、臘肉一般都是用五花肉製成的,肥瘦相間,炒的時候都能炒出油脂來,所以油不用放太多。而且臘肉炒出油脂以後再放入其它配菜會更香。

3、最後的小米椒主要是為了點綴這道菜,也可以不加。

相關焦點

  • 吃了這麼久的臘肉,你肯定不知道裡面的故事
    相傳在一個隆冬臘月裡,古代一個賣肉的屠夫,有一天生意突然不好了,到了天黑豬肉都還沒有賣完。
  • 只發一次,藏香豬臘排臘肉!
    數量有限。只做一次,只發一次,就不過多宣傳啦!精選藏香豬五花肉。拿水一煮,滿屋子都是香的。我還準備了臘排+臘肉的組合套裝:1斤臘排+1份臘肉(310克),共計198元··點擊小程序,立即下單···自2009年,居於梅裡雪山,創建「有時遇見熊」,賣的都是自採的山貨。
  • 豬肉價格不便宜,曬不起臘肉,學廣東人改曬它!
    雖然肉價未有明顯下降,但北風一起,早已到了該做臘肉的時候 ,曬不起臘肉,不如學廣東人改曬它吧!臘魚也是超好吃的呢!過年的腊味絕對不能少了這臘魚!吃過魚的各種做法,清蒸、紅燒、風乾…… 最愛的還是原汁原味的清蒸臘魚。
  • 朋友送的臘肉太美味,楊萬裡忍不住寫詩誇讚,字裡行間都飄滿香氣
    現代人愛醃臘肉吃臘肉,其實這個習俗是從古代就流傳了下來的。在春秋時期的史書《左傳》中就曾記載,「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宮之奇曾勸誡虞公不要出兵,虞公不聽,結果虞公被滅,在臘祭前亡國了。這裡的「臘」即為後來的「臘」字,古人做臘肉不但為了待客食用,更重要的還要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
  • 湖南臘肉:煙燻出來的好味道!臘腸、臘土雞……真好料!
    湖南人喜歡吃臘製品,記得小時候外婆也會自己在家製作,那樣能夠保證原料的優質。如今,除了農家,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往菜市場或是超市採購,也很方便。臘製品最特別之處,就是其先將肉進行醃製後再以柴火進行烘烤,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有些人也會將它放在太陽下爆曬。
  • 臘月到了,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所以,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各地的風俗和習慣,「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正是反映即將過去的日子,和即將迎來的日子,需要有所忌諱的事情。由於,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不同,小編就給大家分享當地的忌諱。第一臘月底要收回工資或者欠款,更是忌諱臘月底有人借錢。農村人在外打工,都希望可以在過年之前拿到工資,既是帶錢回家過年,又希望落袋為安,給過去的一年一個交代。
  • 臘月吃鹹貨,搭配永和豆漿更有味兒!
    臘月的來源臘,是一種祭禮。古時候,每年人們都要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的規模格外隆重,人們就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腊味是家的味道進入臘月後,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接著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日光和煦,正是做腊味的好光景。醃製後風乾或燻幹的肉類食品一律稱為「腊味」,如臘魚、臘肉、臘雞、臘鴨、臘腸等,是老百姓家中的重要年貨。
  • 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被稱為「臘月」,竟然是這個原因
    家中有老人或是有看農曆習慣的朋友,一定會常常聽到這個名詞「臘月」,每年的十二月份都被稱為「臘月」,且這個月的初八,有些寺廟還會在外布施「臘八粥」。十二月份為什麼稱為「臘月」呢?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都不清楚,就是家中的老人也不知道,只是說老輩人都說叫「臘月」,自己也跟著叫「臘月」了。其實這與古代的習俗有關。在古代社會,中國人普遍有祭禮的習慣,辛苦忙碌了一年。必定要禱謝神靈,或是以今年的豐收來供奉祖先,以表後輩的心意。
  • 臘肉煙燻爐,四川臘肉煙燻機器
    四川臘肉煙燻機器待配料滲入肉內後即可拿出來,並要先用清水洗淨肉上的白沫,然後用刀尖在肉塊上端刺一小孔並用麻繩結套拴扣,掛在竹竿上放在通風的地方晾乾。這就是臘製品的製作過程。在冬至後立春前製作。立春後氣候稍暖,晾曬出來的臘製品容易變質。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一、臘月不建房  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臘」與「獵」為通假字,「臘月」即是「獵月」,也就是古人需要狩獵的一個月份。在這個月份內,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出動勞力上山狩獵,否則,既無獵物可以做過年的「肉食」食用,也無獵物以供奉先祖。因此,臘月是所有勞力都很忙碌的一個月份。  臘月的「臘」的第二層意思為:臘者,接也,新故交接之月。也就是指舊年與新年的交接月份。
  • 醃臘肉,別只知道放鹽,多加2樣,臘香十足,筋道好吃,1年不發黴
    多加2樣,臘香十足,筋道好吃,1年不發黴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 醃臘肉,放多少鹽合適?多加2樣,臘香十足,筋道好吃,1年不發黴 !』臘肉是一種中國的傳統美食,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
  • 廣東客家臘肉——一道喚醒回憶的菜的製作方法就在這裡
    每時每刻,都有一道喚醒回憶的菜,對於客家人來說,冬日裡那道喚醒回憶的菜餚莫過於臘肉佳餚。臘(xī là 同"")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之所以稱為臘肉,可能跟臘肉一般都在臘月裡製作以待年夜飯之用有關。
  • 牢記這個比例,做好鹹香入味,久放不壞
    牢記這個比例,做好鹹香入味,久放不壞俗話說「北方餃子,南方臘肉」,餃子是大家都熟知的,但是說起臘肉,有些人可能不陌生,有些人則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其實,臘肉也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美食,準確來說,也不能用「美食」來形容臘肉,因為最初臘肉的出現只是為了延長豬肉的保質期,並不是因為它的美味。
  • 進入臘月的風水禁忌,千萬別碰!
    祭祀之月 所謂「臘」,本意是幹肉,引申為年終歲末用肉合祭眾神的祭祀。農曆十二月之所以被稱做「臘月」,主要與祭祀有關。公眾號:玄門道學 漢應劭《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所以說,臘月是「祭祀之月」。
  • 李子柒燻臘肉時,用上這2種水果皮,臘肉都變得更香了,真講究
    讓世界看到中國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比如臘肉,臘腸等等。從李子柒的視頻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比如知道了一些美食的做法,或者是了解農村的安樂生活。看著視頻,不禁心馳神往。年底家家戶戶都在備貨,李子柒也是一樣。為了準備年貨,準備了半頭豬,用豬肉製成臘肉,臘腸。豬肉在經過一番醃製以後,不禁能延長保存時間,而且還增添了獨特的風味。
  • 【嘗嘗那年】湖南臘肉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湖南人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臘肉。大概是其口感有些粗糙的緣故,小時候我並不喜歡臘肉的味道,隨著年歲增長,我慢慢愛上了它,那是一種家的味道。冬天裡,一邊烤著火,一邊抱著熱乎乎的碗,享受自家做的臘肉燉白蘿蔔,那感覺很踏實。
  • 冬天醃臘肉,學會「2醃1塗」,臘肉鹹香入味,經久耐放不發黴
    現在距離臘月是越來越近了,大家應該也注意到了,很多鄰居家的房前屋後都掛上了臘肉,都在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呢,一眼望去,那些臘肉都色澤鮮亮的,看起來就特別有食慾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家醃臘肉很麻煩,於是就外頭市場上買,不過,市場裡賣的臘肉哪有咱自家醃的好吃,而且衛生方面也得不到保障,這樣你還能吃得放心?
  • 漵浦小夥用臘小腸和白辣椒炒一道菜,香了整條街
    2、做法步驟:第一步:炒菜的鍋裡放冷水加熱的同時放入臘小腸,煮至水沸騰臘小腸變軟,把臘小腸放入冷水中冷卻。第二步:臘小腸斜口切碎,蒜苗、生薑、蒜頭隨意切碎。第三步:幹辣椒用剛剛的熱水煮至變軟,拿出用冷水洗淨。第四步:鍋中的水倒掉,把臘腸放入鍋中用中火翻炒,炒出油後放入幹辣椒繼續炒。
  • 醃好的臘肉,別放冰箱保存了!教你3個儲藏妙招,保存多久都不壞
    導讀:醃好的臘肉,別放冰箱保存了!教你3個儲藏妙招,保存多久都不壞俗話說「冬臘風醃,蓄以御冬」,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入冬後把臘肉醃製起來,留著過冬的時候吃。其實臘肉以往在南方更流行,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南方臘肉,北方餃子」,由此就可以看出臘肉在南方更盛行。不過,現在製作臘肉也不再分南北了,因為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大家都會開始醃製臘肉。臘肉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參與」的活動。這項活動雖然都有參加,但是大家參與的時間都不相同,有的人已經早早開始製作,時間算下來,現在已經做好開吃了;有的則是現在才開始製作。
  • 癮日曆|1月2日 癮·臘月
    農曆十二月別稱「臘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係,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應劭《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臘月是個祭祀之月。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