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被稱為「臘月」,竟然是這個原因

2021-01-15 愆之行

家中有老人或是有看農曆習慣的朋友,一定會常常聽到這個名詞「臘月」,每年的十二月份都被稱為「臘月」,且這個月的初八,有些寺廟還會在外布施「臘八粥」。

十二月份為什麼稱為「臘月」呢?

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都不清楚,就是家中的老人也不知道,只是說老輩人都說叫「臘月」,自己也跟著叫「臘月」了。其實這與古代的習俗有關。

在古代社會,中國人普遍有祭禮的習慣,辛苦忙碌了一年。必定要禱謝神靈,或是以今年的豐收來供奉祖先,以表後輩的心意。

因為在年尾需要宰殺在大量的牲口進行祭祀,古人將「合祭眾神」稱為「臘」,並且需要準備過年的東西,所以就將每年的最後一個月稱為「臘月」。

在《風俗通義》一書中,就曾說到:「臘,獵也,言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而在漢朝應邵所著《風俗通·禮典》中則說:「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從上面兩書中的解釋來看,「臘」除了有「獵」的意思,還有「交接」的意思在其中,同時兩書也都提到祭祀眾神及先祖的意思。

那麼是不是除了「臘月」,其它時間就不能祭祀呢?並不是,只是古人除了在臘月需要祭祀先祖之外,還在祭祀眾神,例如門神、灶王爺、土地等等,並且在這個月將打獵所得獵物進行祭祀,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闔家同睦。

並且由於臘月殺生過多,民間還有「臘月不訂婚」的說法。一方面是因為祭祀需要宰殺的牲畜很多,不吉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個月所祭祀都是已經過世的人,如祖先及神靈,都不在人間。

同時,也因為臘月的事情太多,因為在古代婚姻是大事,需要兩家人進行長時間的談判,以及「三書六禮」等等一系列事情,也忙不過來,綜合各種原因,就有了「臘月不訂婚」的說法。

道教是吃素的宗教嗎?很多人給出的答案:吃素

民間說天官賜福,天官到底是誰?

烏鴉,被遺忘的神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曆年的最後一個月,被稱作「臘月」?
    由此可見,蜡祭是西周時代農民的年終祭祀,是一年中關於農事最大的祭典和節日。蜡祭既然是西周農民的年終祭祀,那麼春節風俗與之有什麼關係呢?據記載,漢代時春節原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時人們則將整個春季稱為春節,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何意?一位老人道出了真相
    生命是寶貴的,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但是生老病死又是很自然的生命規律,誰也不能超越這個規律。從小父母和老師就教導我們要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大概就是因為生與死都是生命現象。很久的時候,聽過有這樣兩句俗語,也是講到了生和死,「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兩句話是非常淺顯的句子,對應較為工整,並且存在著遞進的關係。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怪象,一到了臘月就有很多老人去世,到底是什麼原因?
    前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農曆臘月將近,農村紅白喜事也就越發多了出來,喜事是人為控制原因,臘月份臨近過年,親朋好友都從外地回來,此時結婚更加熱鬧,這一點倒是能夠理解,那為何臘月農村白事也頻頻發生?難道真的如老一輩所說,臘月陰氣重,導致許多老人去世的?
  • 臘月中下旬12生肖吉星高照的運勢運程
    臘月,是二零一九年最後一個月。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在這最後的充滿年味兒的階段,十二生肖們都會迎來自己的運勢吉星,準備給來年開個好頭。今天,我們看一下這個臘月,十二生肖最為有利,運勢最旺的照命吉星,會給你帶來哪些好運勢?
  • 臘月吃鹹貨,搭配永和豆漿更有味兒!
    時間走到了農曆的十二月,也稱「臘月」,這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俗話說:「一進臘月門,便有過年來」,臘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臘月的來源臘,是一種祭禮。古時候,每年人們都要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的規模格外隆重,人們就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
  • 臘月30為除夕?俗語:「除夕犬不吠,來年無疫癘」,什麼意思?
    明天就進入臘月了,臘月也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個月,而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所以被稱為「歲初」,那一天的晚上就叫做「除夕」,除夕到底是除什麼呢?有句俗語叫做:「除夕犬不吠,來年無疫癘」,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除夕」?
  • 臘月裡來
    兒時的記憶中,一年裡最翹首以盼的當屬臘月。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老話在理嗎?
    在冬至來臨之際,臘月已走得越來越近。當臘月臨近年關時,在臘月來臨之際,外出打工的村民們也將紛紛踏上回家的路。回到家後還要忙忙碌碌地收拾東西,還要到農村買年貨,這個時節是為過年做準備的。忙忙碌碌了一年也終於到了休息的時候,在過去的鄉下,和現在大不相同,以前很少有人出去打工。
  • 一年的尾巴
    作者:黎荔在我們的農曆中,臘月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我們也許會覺得,臘月是一個代表結尾和終點的月份。植物凋零了,動物在費力的尋找生存下去、撐到來年春天的方法,或者乾脆都走掉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嚴酷,寒風凜冽,還有時不時降臨的冰雪。白天很短,夜晚很長,一切看起來都充滿了悲涼和荒蕪。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地方風習丨臘月的老風俗與禁忌/尹燕忠
    進了臘月門,九種習俗,五種禁忌:不知不覺已經進入臘月門了。臘,在古代是一種祭禮,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用獵獲的野獸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民俗中,臘月的講究與禁忌也比較多。1九種習俗1、臘八臘月初八是臘八節,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 臘月到了,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三了,距離新年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進入新的一年意味著新的年歲,又是跨越過去一年,辭歲正是此意。要說,那個節日的重要性最大,那春節是獨一無二的,無論在外打拼的怎麼樣,到了年關都要回家過年。
  • 俗話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訂婚,是什麼意思?蘊含著深邃的哲理
    新年本來是美好一年的開始。大家都沒有去剃頭髮,過一個髒年。這也是為了噁心一下滿清統治者。這就是老百姓所能做的了。慢慢地,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在中國農村慢慢流行起來。幾百年後,風俗仍然存在,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和正月不剃頭相對應的是,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剃頭。又是為了什麼?因為漢人相信他們的皇帝將來會回來的。
  • 閩南春節習俗:臘月十六日尾牙節吃潤餅
    2014年泉州馬年春節專題尾牙  臘八之後的重要節日是臘月十六日,即「尾牙節」。如今,「尾牙」是越來越熱鬧了。當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尾牙」原來稱為「尾迓」。「迓」有迎接之意,在民間習俗中,祭祀土地公的儀式叫作「做迓」。  在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是要「做迓」祭拜土地公的。相傳,農曆的二月二日是土地公生日,閩南一帶的商家都要在這天舉行祭祀土地公活動,因為這一天的祭祀是一年裡第一次的「做迓」,所以稱為「頭迓」,而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做迓」,故稱為「尾迓」。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農閒時期了,趁著天氣好,農民們也會做在一起曬曬太陽,說說一年的好收成。當然,這個時候也有很多農民工從外地趕回家準備過年了,俗話說「進了臘月門,到處是年味」。
  • 香漫的臘月
    把豆子磨成的漿汁放入一個大布袋裡搖動,濾過豆渣後,滲出最純淨的豆汁,倒入一口大鐵鍋裡煮沸,爾後點入石膏粉,慢慢凝固,冷卻後再切成小坨,一塊純手工做成的豆腐就降世了。用豆腐加入鄉下剛宰殺的半肥土豬肉,放入地裡掐回的翠綠蒜苗,在柴火熊熊的鐵鍋裡翻炒,一道地道的農家回鍋肉,一口吃下去,黏嘴流香。
  • 農村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啥意思?老話有理嗎?
    說起備年貨的臘月和串親戚的正月,在我們當地還有很多「講究」,因為臘月是歲尾,正月是開頭,農村人對於「頭尾」這兩件事是非常在意的,在這個時候是有很多忌諱的,所以在我們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下。臘月需忌尾臘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老話說得好「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個好的收尾才會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新年。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