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頂級專家聚焦腦發育與營養支持,中國腦智計劃即將啟動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中外頂級專家聚焦腦發育與營養支持,中國腦智計劃即將啟動)

近日,一場關於嬰幼兒腦發育與營養支持的「雲論壇」牽動著中外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家們的神經。隨著腦科學前沿技術MRI(磁共振成像)的應用,0-36個月的寶寶大腦結構圖像得到更為清晰的呈現,揭開了嬰幼兒早期大腦發育關鍵因素的神秘面紗。專家們一致認為,髓鞘化是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進程,腦磷脂群在嬰兒腦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0年4月15日,來自中外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前沿專家團進行了一場重要的雲連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生物醫學研究成像中心主任、腦智計劃總負責人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帆教授,浙江大學兒科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俞惠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任醫師、《臨床兒科雜誌》副主編盛曉陽教授,以及瑞士腦認知實驗室的Pascal Steiner博士、Barry O'Neill博士、Jonas Hauser博士,共同就嬰幼兒腦發育與營養支持間的聯繫進行了深入探討。

前沿腦研究項目發布新進展,腦發育認知行為發展密切相關

活動當天,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所開展的腦智營養加強計劃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在不使用鎮靜劑的情況下,通過前沿的MRI(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收集到了0-36個月寶寶的大腦結構圖像。

數據顯示,嬰幼兒大腦皮質厚度從出生到1歲時快速發育,隨後進入持續平緩期,同時大腦整體網絡效率將隨年齡逐漸增長,髓鞘化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強調,隨著髓鞘化的持續進行,信息交流速度會提升,從而驗證了大腦和髓鞘發育軌跡和認知行為的發育息息相關。

瑞士頂級專注於大腦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瑞士腦認知實驗室的Pascal Steiner博士與Barry O'Neill博士,在與布朗大學肖恩·迪歐尼共同對187名兒童使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研究結果顯示,髓鞘化是神經發育的關鍵過程,認知發育評分和髓鞘發育相關,兩位專家分享的另外一項研究的結果發現髓鞘發育相關營養素(鐵、膽鹼、神經鞘磷脂等)含量較高配方餵養兒的髓鞘發育更佳,同時其早期學習能力得分也更佳。

髓鞘化(腦連接)的發展進程

深入探討大腦發育與營養支持,腦磷脂群功不可沒

髓鞘化對大腦發育的作用至關重要,影響大腦髓鞘化的因素有哪些,專家們有著自己的見解。俞惠民教授認為,嬰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營養的支持,營養狀態可以影響其身體發育和機能,進而影響大腦的發育和認知等功能。

盛曉陽教授肯定了這一點。她表示,在營養支持方面,目前雖已明確DHA、腦磷脂群等營養素對嬰幼兒腦發育有著正面的影響,但了解營養素影響大腦功能的機制,以及如何通過營養調節,使嬰幼兒獲得更多的營養,是臨床工作者以及基礎研究者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瑞士腦認知實驗室專注於大腦發育研究10餘年,在早期腦發育營養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Jonas Hauser博士透露「我們正致力於0-2歲『最優腦營養素組合』的研究。」前期研究發現,髓鞘化是大腦神經連接發育和認知發展的重要基礎。鞘磷脂、DHA、ARA、膽鹼、維生素B9、B12以及鐵等微量營養素,都參與促進了腦部髓鞘的形成。

「腦磷脂群是髓鞘發育的關鍵營養,有助腦連接提升,而腦連接程度與學習能力密切相關,」Jonas Hauser博士還介紹到,「我們重點關注1歲之內的大腦發育,因為在這個關鍵期,大腦的可塑性最強,此時給予合適的營養幹預,能夠促進腦認知功能的最大優化,並影響一生。腦磷脂群的研究就是將基礎研究轉化到產品應用的一個最好例子。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存在於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中的腦磷脂群能促進嬰兒腦連接的發展和認知功能的改善。」

中國腦智計劃即將啟動,前沿技術將應用於中國寶寶

生命早期是大腦發育的最快階段,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嘗試探索嬰幼兒階段的腦發育研究。截止到目前,美國、英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腦計劃「正在推行。「中國對於人類大腦發育的研究也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其中,專注於中國嬰幼兒營養和腦發育的中國腦智計劃(MIND Study)即將啟動」,江帆教授在連線中表示。

據了解,中國腦智計劃(MIND Study)由中美專家共同合作開展,江帆教授作為此項目的重要研究方,一直關注世界各地對於人類腦研究項目的進展。她還透露「中國腦智計劃(MIND Study)是中國首個採用先進的MRI神經成像技術測量中國健康嬰幼兒腦發育特徵的研究項目,是腦智計劃和腦智營養加強計劃研究項目在中國的延續和落地。」她將與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共同開展中國嬰幼兒腦發育的研究,希望通過跨人種、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探索中國和美國嬰幼兒在腦結構和功能發育方面的潛在差異,填補中國0-2歲健康嬰幼兒人群腦圖譜研究的空白,創建中國健康寶寶腦圖基礎資料庫,為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嬰幼兒腦發育的研究奠定基礎並創造條件。

良好健康與福祉是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惠氏營養品作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唯一全球嬰幼兒營養合作夥伴,2016年起雙方共同開展了腦智計劃。未來,惠氏營養品還將攜手瑞士腦認知實驗室,為中美專家合作開展的中國腦智計劃(MIND Study)研究提供資助和全程技術支持,共同研究中國嬰幼兒大腦和認知發展的特點,以及營養對於早期腦發育的作用,為中國寶寶的健康成長提供科學助力。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腦磷脂將在中國腦智計劃中發現神奇作用
    嬰幼兒早期大腦發育受哪些關鍵因素影響?2020年4月15日,來自中外醫學界和營養學 界的前沿專家團通過一場特殊的線上交流揭開了這層神秘面紗。一組0-36個月的嬰幼 兒大腦結構圖像顯示,髓鞘化是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進程,而腦磷脂群在嬰兒腦發育 中扮演重要角色。
  • 「全民營養周」提倡合理補充營養 雅培中國母乳研究聚焦核心營養成分
    「中國地域幅員遼闊,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可能會受到民族、生活飲食習慣及媽媽營養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這次開展的多中心母嬰營養隊列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各地區中國媽媽母乳的營養成分,以支持對生命早期從胎兒到嬰幼兒期間的營養需求的研究。」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表示。
  • 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
    近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同步揭牌成立。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徐波,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牟克雄主持儀式。
  • DRIs新一輪修訂啟動 安利紐崔萊合作中國營養協會強化膳食營養多個...
    繼支持2013版DRIs修訂後,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再次為新版DRIs修訂提供科學支持。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
  • 《中國國家地理》籤約攝影師聚焦四川採風啟動_旅遊中國_中國網
    中國網訊 10月22日,《中國國家地理》籤約攝影師聚焦四川大型攝影採風活動發車儀式在成都金沙博物館隆重舉行。《中國國家地理》籤約攝影師集體亮相活動現場,省旅遊局局長郝康理出席發車儀式並宣布活動正式啟動,省旅遊局副局長吳勉介紹了活動籌備情況。本次活動是四川省旅遊局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四川省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行攝365·畫說四川』—中外攝影名家聚焦四川旅遊系列推廣活動」中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
  • ...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2020-12-04 自動化研究所 在腦智交叉平臺建設基礎上,為進一步打造腦智研究創新與產業鏈條、構建科技生態體系,自動化所將依託北京懷柔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成立「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實現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的「創新型」研發和科技成果的「導向型」轉化,為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提供保障,助力懷柔科學城發展。
  • 中國營養學會「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在京召開
    "2020年度中國營養學會——飛鶴體質營養與健康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發布聚焦營養健康 飛鶴瞄準前沿助力健康中國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
  • 憑藉關鍵腦營養素腦磷脂群,惠氏鉑臻阿爾法獲國際認可
    如果錯過了這個腦連接發育的「分水嶺」,後期將很難彌補。>2019年第九屆胎兒醫學大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主任委員、營養學教授汪之頊發表了《腦磷脂群——腦發育營養的前沿探究》的專題報告,重點探討了早期腦磷脂群對大腦發育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與會專家一致認可。
  • 高考別忽視補充腦營養 營養專家孫樹俠推薦一天兩罐養元六個核桃
    面對今年高考的特殊情況,發源於教育強市河北衡水的養元六個核桃,也重磅推出高考加油罐,為學生提供更多營養支持,用輕鬆且極具創意的形式助力考生「輕鬆用腦,加油高考」。教育乃國家之本,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深諳這一點的養元六個核桃,多年來一直心繫高考考生,針對考生用腦需求,不斷研發升級如易智狀元等新產品。
  • 共促教育腦科學發展·共建全球教育新未來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杭州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東北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空軍軍醫大學以及部分城市的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中小學的腦科學及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作了專題演講報告。
  • 美晶片頂級專家前五是中國人,任正非啟動天才少年計劃
    美國的頂尖晶片材料專家前五名,分別是楊培東、殷亞東、黃暄益。夏幼男、孫玉剛。這麼優秀的人才如果報效祖國那該多好,遺憾的是辛辛苦苦養大的雞,去別人家下蛋了。任正非正是看到了這麼多優秀的人才,不能回國報效祖國,才開始緊急啟動全國天才少年計劃!
  • 中國唱片集團「HI計劃」啟動
    本報訊 (記者孫海悅)中國唱片集團「Hearing Imagination青年音樂家培育計劃」(簡稱「HI計劃」)日前啟動。  「HI計劃」由中國唱片集團主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支持,是中國唱片集團通過融媒體傳播方式廣泛召集中國音樂文化青年推廣人的一次大膽嘗試。
  • 北京中關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啟動「Z計劃」
    近日,北京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軟體園聯合投資機構、大信息產業頭部企業,面向創新創業項目啟動「Z計劃」。「Z計劃」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面向大數據、人工智慧、5G三個細分垂直領域挖掘、篩選出一批優質的創新項目,並通過雙創加速營提供項目落地、品牌推廣、創業輔導、科技金融等全方位服務。
  • 安利紐崔萊支持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修訂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我國居民人均食用鹽、油均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雜糧、水果、堅果等攝入不足。民以食為天,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在國民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啟動修訂
    民以食為天,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在國民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
  • 助推中國腦計劃:凡聚科技將構建未來社區級腦健康服務生態
    中國網科技11月18日訊 近年來,腦科學研究熱潮再度興起,部分國家已宣布啟動國家層面的腦科學研究計劃。在我國,腦科學研究也已列入「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首批啟動項目。據第四屆中國臨床神經學峰會相關消息透露,中國腦計劃有望於近日正式啟動,國家將投入540億元,全面推進中國腦計劃的發展。
  • 「青春啟航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公益項目」在京啟動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12月19日,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會捐贈支持的「青春啟航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公益項目」啟動儀式暨「青年創新創業與精準扶貧融合主題峰會」在京舉行。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鄧麗出席活動並為青春啟航大學生創業導師頒發證書 。
  • 推動國民膳食健康 安利紐崔萊支持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修訂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宣布啟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簡稱DRIs)新一輪修訂,並與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備忘錄
  • 專家直播解鎖科學抗疫 2020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線上啟動
    「喝茶抗新冠病毒」、「生薑抑制病毒」、這些謠言讓人難辨真假;營養謠言鑑別能力不高,平均得分65.8;每天吃早餐對近四成國民來說是奢望;近兩成95後凌晨1點後入睡……後疫情時期,如何掌握科學抗疫必備的防護、營養和運動知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市民關注的重點。3月22日,「打造健康防線,專家直播課堂」活動暨2020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啟動儀式在線上舉行。
  • 打響老年人免疫力保衛戰 第三屆微藻營養醫學中國行在京啟動
    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知名三甲醫院、營養師協會及微藻科研等多領域專家就「老年人免疫力保衛戰」主題進行多維度溝通和交流,指出除了自然衰老之外,缺乏科學營養和健康知識,以及身患基礎性疾病是影響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兩大重要因素,需要通過多方面的科學指導保持老年群體的免疫「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