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強強聯合 打造智能高端新創舉

2020-12-16 央廣網

11月14日,在首期央視《第一發布》節目現場,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首度透露,企業正與華為、寧德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我們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用戶的需求,正在攜手頂尖科技公司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產品,不久之後就會和大家見面。」

在節目中,長安汽車煥新了企業品牌定位——「科技長安智慧夥伴」,並展示了會進化的智能架構——方舟架構、全新設計語言「新科技智慧美學」、全新服務體系等「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轉型升級系列成果。

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全新汽車品牌,定位為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其中包括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

作為多個領域的創新交匯點,智慧新能源汽車吸引了多方產業參與,在產業「生態圈競爭」趨勢帶來新挑戰的背景下,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分別作為汽車行業、ICT產業和智慧能源產業的領軍者,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的行動,無疑將為中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品牌向上帶來重大影響和成功經驗。

今年以來,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加深,汽車產業也受到了強烈衝擊。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1.9萬輛和1969.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和4.7%。而長安汽車則逆勢而上,交出了累計銷售1583521輛,同比增長14.1%的亮眼成績,今年銷量提前突破150萬輛大關。尤其是10月,長安汽車旗下的 「藍鯨家族」、長安CS75系列、逸動系列均刷新了歷史銷量紀錄。

作為為數不多實現同比正增長的中國品牌車企。此次在央視公布「5年發布105款車型」的產品規劃,體現了企業創新求變的決心和滿足所有用戶熾熱期待的初心。而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更進一步提振了投資者及從業者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信心。

正如發布會現場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所言:「產品向新、品牌向上是所有中國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 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建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標誌著步入「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中盤期的長安汽車啟動了企業品牌向上的「快進鍵」。

而產品升級則是品牌向上的基礎,自2017年啟動「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來,長安汽車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為目標,以「技術過剩」為研發理念,圍繞用戶需求,持續開展產品升級,打造了CS75PLUS、歐尚X7、逸動PLUS、UNI-T等諸多經典爆款車型。

今年3月,長安汽車發布全新高端UNI序列,開始進軍中高端市場。UNI序列首款車型UNI-T自今年6月上市後,憑藉「新科技智慧美學」設計語言、未來互動設計、藍鯨NE發動機的高效動力、全副武裝的安全系統及智能健康管理體系的搭載,得到了眾多年輕用戶的熱捧。上市以來UNI-T月銷量持續破萬,累計銷量已突破5萬輛大關,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現象級車型。

與此同時,長安CS75系列、逸動系列,在今年的銷量也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在10月,長安CS75和逸動系列分別以單月銷售30963輛、20405輛的成績,刷新了各自的歷史銷量紀錄。

成功的產品升級布局,使長安汽車品牌溢價力與用戶認可度持續攀升,隨著產品不斷超乎用戶期待,近三年來長安汽車中國品牌產品單車價格從8.1萬元提高到9.0萬元。在今年北京車展上,長安高端UNI序列第二款車型UNI-K正式亮相,拉開了未來五年105款產品的發布序幕。

據悉,長安汽車未來5年計劃發布的105款產品中,包括了23款新能源產品。這就意味著面對「新四化」浪潮,向著「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長安汽車,未來將加快前沿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品布局。

目前,長安汽車依託「六國九地」全球研發體系,以及佔每年銷售收入5%的研發投入,率先實現了APA5.0、IACC、Icar平臺開發、長安方舟架構、長安智慧芯、藍鯨NE動力平臺及藍鯨NE發動機、國內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等一系列核心科技成果。

全新的技術,帶來了全新的汽車生活體驗。以長安汽車在《第一發布》推出的會進化的智能架構——方舟架構為例,該架構是長安汽車研發4.0時代的全新造車理念,代表長安汽車智能科技與造車基礎技術的結合。在未來智能化、電氣化趨勢下,長安方舟架構以智能和大數據賦能車身、底盤等整車基礎性能迭代進化,集高階自動駕駛前置化布局、智慧成長型電子電氣架構、不斷精進的基礎模塊化平臺、滿足全球主流安全評價體系的高安全基準和完備的流程保障體系於一體,擁有未來科技前置化、人車合一基因化、體驗設計多樣化及品質底線越級化的四大核心價值,並不斷進化、持續精進,為用戶帶來高安全、愉悅駕乘、高品質用車體驗。

面對智能化時代「軟體定義汽車」的發展趨勢,長安汽車一方面加快軟體團隊建設,預計2025年將建成5000人規模的軟體開發團隊。另一方面,長安汽車秉承開放合作的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生態圈建設,打造了新能源生態圈「香格裡拉夥伴計劃」和智能化生態圈「北鬥天樞聯盟」。形成了「內掌核心技術,外聚優勢資源」的內外雙循環技術布局,使長安汽車提前掌握未來「新四化」競爭的先發優勢。

短周期來看,年初的疫情衝擊與市場下行等因素的疊加影響,使中國汽車產業迎來了寒冬。另一方面,容量3500萬輛——4000萬輛的中國汽車市場,千人汽車保有量不到200輛,與歐美市場差距明顯,因此長周期來看中國汽車市場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而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共同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無疑將為中國汽車產業向上發展帶來新的動能。

相關焦點

  • 華為和寧德時代「撐腰」,長安為打造高端品牌組建「夢之隊」
    在日前舉辦的長安汽車品牌日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宣布,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用戶的需求,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官方介紹,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包括了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
  • 華為、長安、寧德時代造車;蘋果谷歌英特爾等加入美「6G聯盟」等
    、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合作造車 長安汽車官微宣布華為、長安汽車、寧德時代三方將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全新汽車品牌,定位為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包括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長安汽車發布了全新的技術架構「方舟架構」,手握全新汽車品牌、UNI「雙高端」序列的長安汽車,未來五年將推出105款車型,包括了23款新能源產品。
  • 傳統汽車巨頭聯合科技巨頭衝入智能電動汽車
    要說2020年最火的兩個賽道,一個是生鮮,另一個則非新勢力造車莫屬了,前者阿里美團拼多多紛紛布局,而後者則聚集了阿里和華為。  就在上周,上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稱,正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產品,這被外界解讀為華為也即將開始造車,雖然任正非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但無論如何,華為一隻腳已經跨入了造車行列。
  • 華為不造車,但智能汽車部件將採用三元鋰電池
    因為華為對於智能汽車的布局剛開始,電池技術還處於初期階段,所以其三元鋰電池的詳情外界並不清楚。據媒體報導,華為智能汽車部件的動力電池技術方向將選擇三元鋰電池。01華為、寧德時代不造車今年11月14日,在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宣布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高科技智能產品也即將推出。
  • 切入長安與華為之間,騰訊也要加入「CHN造車局」?丨C次元
    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聯合,等於宣告「有大事發生」。所以,三方要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一舉一動均引人注目。近日,就有媒體爆料,講他們合作的平臺名字出來了,叫做「CHN」,取自三家公司拼音的首字母。實際上,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CHN」本來是這個合作項目的內部名稱,並不是平臺對外的最終名字。
  • 智能駕駛賽道風起雲湧 看好華為汽車產業鏈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健在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介紹:車聯網方面,預計到2025年全球聯網汽車數量將接近7400萬臺,其中中國的聯網汽車數量將達到2800萬臺;自動駕駛方面,截止今年6月,全國17個城市已累計發放約282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由此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
  • 華為與比亞迪強強聯合,打造中國高科技製造業合作的新標杆
    引發網絡熱議,這是世界首款搭載華為5G技術量產新能源汽車。華為比亞迪強強聯合,加快產業鏈深度合作。華為對進軍汽車行業切入方法獨特,傳統汽車行業經過百年產業化發展早已成熟,華為不造汽車而是通過自身晶片與鴻蒙系統優勢,快速打入還處於初期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華為有足夠信心,在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技術與智能車載系統發掘出巨大空間,同時也給華為開拓一個全新業務領域。
  • 11月電車銷量增長105%,華為將進軍該領域,成立新電車品牌
    也就是說,華為未來的布局是將自己打造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零部件供應商;而且目前「華為5G汽車生態圈」的「HiCar計劃」,合作方也已經超過了30家汽車廠商,合作的車型也超過了120款,幾乎涵蓋了國內所有的汽車企業。
  • 不虞之事 | 品牌日的背後:長安汽車的小目標和大路徑
    在這背後,朱華榮釋放出一系列重磅信息,筆者總結了以下三點:1、未來五年105款車型,包含23款新能源產品2、顛覆傳統造車理念的方舟架構呼之欲出3、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建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王俊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汽車未來的核心戰役將落在信息、能量、交通三個領域,三者融合便能夠打通這樣的生態鏈。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建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證明長安汽車選擇了這樣的新路徑。
  • 開放融合 不墨守成規 聽長安汽車與川渝協同發展的「不謀而合」
    通過經典產品快速迭代升級,促銷量逆市增長;推出乘用車高端產品UNI序列;而且還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助力全面數位化出行……長安在「迎頭趕上 盡我智能」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新聞發言人陳政四個到底 品牌升級打造新底氣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遭遇巨大的下行壓力,特別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國內汽車銷售也出現「斷崖式」下跌。但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長安汽車,卻逆市增長。
  • 車市讀銷量·11月 買車就買銷量高的,長安汽車5款車型銷量齊破萬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000625)的股價自雙11起開始飆升,至12月初,漲至每股28.38元。對於股價增長,外界普遍觀點認為11月14日的那場央視發布會是直接推手。長安、華為、寧德時代攜手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給資本帶來無限遐想,時至今日,仍餘音繞梁。但資本的嗅覺是最敏銳的。
  • 寧德時代投資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經營範圍含充電樁銷售等
    圖片來源:企查查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恢復。據中汽協近日公布的數據,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環比全面提升,當月產銷量分別為19.8萬輛、20.0萬輛,同比上漲幅度為75.1%、104.9%,環比漲幅17.5%、24.1%。2020年1-11月,新能源車累計產銷為111.9萬輛、110.9萬輛,同比漲幅分別為-0.1%、3.9%。
  • 汽車概念股異動 華為調整汽車業務任命餘承東為「主理人」
    同時任命餘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  華為表示,華為不造整車,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商。其後,華為與上汽、廣汽、一汽、東風、長安等18家車企宣布共同打造「5G生態圈」,被外界視為「跨界」的實質一步。
  • 比亞迪汽車入駐華為旗艦店:堪稱「天作之合」
    【12月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時間,華為和長安、寧德時代合作,開始打造一個全新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就在近日,又有媒體爆料,華為也再次加強了和比亞迪汽車的合作,據悉華為在12月6日在成都萬象城開業了今年第三家線下旗艦店,同時也是西南地區首家華為旗艦店,這家旗艦店採用上下兩層設計,
  • 長城欲推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內部代號"SL"
    12月10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長城汽車計劃推出全新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內部命名為「SL項目」, 這將是WEY品牌之後長城汽車打入高端市場的第二次嘗試。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長城汽車全新品牌的產品規劃將包括SUV和轎車,動力選擇包括純電動或增程電動。
  • 東方財富、長安汽車、中國平安、京東方A誰是市場真機會老大?
    11月23號 兗州煤業10%止盈11月25號 銀寶山新 36%止盈11月26號 北方稀土 11%止盈現在開始布局12月如果你在股市中虧錢了,那你的操作就一定是有問題的,如果你的問題不解決,只會越來越嚴重,就好像人生病了一樣,小毛病不治,將來癌細胞擴散就沒有救了,你不做任何改變,不改變你的方法和策略,
  • 長城汽車又一個獨立新品牌來了
    隨著智能電動汽車逐步成為市場主流,多家自主車企均宣布推出獨立高端品牌,以此實現產品高端化道路,以及應對市場挑戰。進入2020年,包括東風、上汽、長安等相繼也成立高端品牌,如今又一家自主車企也在密謀高端獨立品牌了。
  • 華為造車消息引發漲停跌停!任正非:誰再建言造車,調離崗位
    11月25日,一則關於華為造車的消息稱:「華為汽車已經造出來了,明年底上市,12月份或明年一季度發布。汽車是與長安汽車合作,智能座艙領域如中科創達、德賽西威可能受損。」受此消息影響,長安汽車漲停,德賽西威跌停,中科創達跌7.64%。
  • 長安UNI系列更新,自主品牌向上再添助力|自主品牌|長安汽車|中國...
    而連續7個月的同比正增長,也使得其一直穩居自主汽車品牌銷量排行第二的位置。相比同為「四大」的一汽、上汽和東風,長安自主品牌在2020年能有這樣的發展實屬不易。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呈現下行狀態,向前發展和回升銷量成為各大車企的當務之急。同時,各大車企也在不斷衝擊高端品牌市場,如一汽紅旗、上汽L、東風嵐圖。長安汽車也順勢而行,推出高端產品UNI系列。
  • 華為造車步入新階段,2021年底上市,背後主角是長安
    11月25日,華為內部文件透露,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即業務單元)的業務管轄關係,正式從ICT(信息與通信)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這標誌著華為的造車業務,正式進入2.0階段。華為還重組了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餘承東成為新的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