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手動擋的人一定是想著開車能夠帶來一個更好的樂趣,小編我自己的車子就是手動擋的,其實開手動擋車子在不擁堵的時候是非常輕鬆的,如果說是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確實是很難受。
首先要知道的是,手動擋的擋位是跟著車速走的,行駛過程中必須用1檔起步(這是出於保護變速箱和發動機考慮,如下坡時2擋起步也是可以的),10到20碼1擋、2擋都可以,20碼到30碼之間,2檔、3檔都可以,30碼到40碼之間,3檔、4檔都可以,40碼到50碼之間,4檔、5檔都可以,50碼以上用5檔,時速升高檔位隨著要升高,不隨之升高發動機就處於高轉速,油耗就迅速升高,反之,時速降低擋位不隨之降低,低速高擋,就會發動機抖動,甚至熄火,也就是俗稱的「拖擋」,經常這樣那恭喜你,等著清洗積碳吧。
踩不到底致使離合器不能徹底分離,使發動機和變速器第一軸不能徹底脫開,傳動時離時合,造成換擋時發響,特別容易打壞齒輪。
長時間用低速擋行駛
長時間低速行駛,車速低但轉速高,在單位時間內行駛裡程少,相對地增加耗油量,此時油耗應是正常的2-3倍。所以車輛起步以後,只要不是低溫冷車,就應儘快將擋位升高到合適等級。相對來說,高速擋比低速擋要省油。
超車換擋
追求提速效果,比如超車時,要提高換擋轉速,換擋時轉速越高,提速越快。到紅線轉速時再換擋,提速是最快的;汽車廠家測0到100車速的加速時間就是這樣測出來的。
對於手動擋汽車,變速換擋要遵從「增擋先加速,減擋先減速」的原則,在增擋前先加油門把車速先提起來,在減擋前抬油門把車速先降下來。換擋要注意找準時機,在各種路況行駛,應儘量使用該速度適合的擋位,以減輕齒輪的磨損,並根據道路情況及時調整車速。要注意的是,儘量避免低速高擋,拖擋行駛產生的震動,對發動機和變速箱壽命影響都很大。
新手開車往往比較緊張,如果長時間低頭看轉速表,可能會疏於觀察路況,造成隱患,學會聽發動機聲音換擋就很有必要,當你踩著油門聽見發動機的聲音是「嗚嗚」比較急促甚至咆哮的聲音時,說明轉速較高,加檔。當你聽見發動機是「突突突突」有氣無力時,說明轉速降低,減檔。
說到這裡,我記起一位剛拿駕照的好友,為了慶賀自己首次拿駕照,就決定開車帶我們出去逛一圈,當時開的正是一6速手動擋的車,具體車型咱就不說了,在路上開得挺興奮,掛到四擋,車子已經跑到80多公裡時速,轉速也在2000多轉,接下來應該是要掛五擋,卻不是怎麼的鬼使神差掛了四檔,結果車子一陣猛烈的頓挫,然後轉速瞬間拉到近3000轉,去坐在後排的我們嚇了一大跳,朋友自己也嚇得不輕。
找到離合的結合點十分重要,即將達到結合點時緩慢松離合,同時踩下油門,將這個配合點掌握好就OK了。行車中油離配合則需要結合車速來進行調整,因為會隨著車速的增加,駕駛者的操作時間會呈反比減少,也就是說在抬離合時動作一定要快,同時,為了保證換擋操作順暢,油門也需控制好,不要在換擋進行時踩空油門。
我們不僅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也要注意對車子的呵護,做到常檢查、常保養、常維護,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車本來就是工具,為了方便大家,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能太機械、呆板的處理,太刻意的將車保護到極限,說實在的,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