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叨吳
39歲的貴州銅仁玉屏急救中心護士長王本學,4月1日,結束隔離修整回家了。56天的分離,讓他有些迫不及待。才進家門他就高興的叫起來:「欣欣,爸爸回來了」。
他以為迎接他的肯定是一個熱情的擁抱,等待他的卻是3歲女兒緊張尋找的眼神。她看著王本學滿頭的白髮不敢相認,還質問:「你是誰?」
去時還只是雙鬢微白,歸來時卻是滿頭白髮。成了別人的英雄,卻變為她的陌生人。她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肯定知道她的爸爸還是爸爸,只是不敢相認。
一
2月4日凌晨剛值完夜班的王本學,看到支援武漢的通知後,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玉屏人民醫院最早的男護士,多年工作在一線,讓他有非常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他也是銅仁市唯一一名支援武漢的男護士。
39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是家裡的頂梁柱。父母年紀大,還有一個非常黏自己的3歲女兒。他沒有想太多,為了不讓家裡人擔心,他沒有讓家人來送行,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告別。
到達武漢,王本學進入方艙醫院,負責21名輕症患者的看護工作。白天叮囑按時吃藥,晚上給每個人測量體溫。這個過程主要是進行心理幹預,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讓患者吃得下、睡得著,從而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增強病人信心,從而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看似很簡單的工作,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之下卻不容易。有很多的病人,因為擔心自己的病情,情緒不穩,他不得不付出更多時間去安慰,去了解治癒的過程,給他們打氣加油。
在方艙醫院工作時間,他看到了病毒對患者的侵害,看到了病人的無助,也感受到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於是王本學的白頭髮越來越多。
二
4月1日,離開家56天的王本學回到家,在回家前還和3歲的女兒通過電話。回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抱抱自己的女兒。
當他和同事們進家門時,他沒有等來女兒的熱情擁抱,反而看到女兒在到處找人的眼神。他滿頭白髮,讓女兒都不敢相認了。
但他知道女兒還記得住自己的聲音,當他抱著女兒趴在肩上時,女兒摸著他的頭髮問:爸爸,你的頭髮怎麼這樣了。這問題讓王本學和同事們既尷尬有搞笑。
是啊,那個去時還有黑髮的爸爸,怎麼就成了滿頭白髮。女兒不知道,得到照顧康復的病人也不知道。女兒太小,而在照顧病人時,全身的防護服擋住了他的臉,也遮住了他56天慢慢變白的白髮。
但是,病人肯定不會忘記他細微的照顧,我們也不會忘記他的付出,抗疫成功後的功勞簿上少不了他的名字。
三
在這次援鄂的4萬多醫護人員中,像王本學這樣的人有無數個。他們都有老人要孝敬,有孩子要照顧。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毅然決然的走向抗疫一線。用自己的身體,為全國人民換來了現在的復工復產。
山東援鄂護士在歸來後犧牲,家裡還有6歲的孩子等著她回家;援鄂期間,雲南援鄂護士吳亞玲母親去世,她只能朝著千裡之外家鄉的方向深深三鞠躬,向母親的去世作最後告別;知道封城消息後,想方設法回武漢的90後護士王文初……逆行者們,為我們犧牲太多。
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這是深入我們中華民族血液的傳承,它不會因為時代改變而改變,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國家好了,家才能能好。
給那些舍小家為大家的逆行者點讚,給無數參加抗疫的志願者點讚,他們以自己一個小家支撐起無數個小家,是他們為我們換來了安寧。相信等王本學的女兒長大,她會為她爸爸驕傲,會明白爸爸離開後頭髮變白的原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