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點擊"淺談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自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百善孝為先」,做人要孝順老人,克制自己的私慾,不能虐待老人,不可起傷害老人之心,否則容易招致人生的禍患災難。
這個觀念其實也是世界上普遍的價值觀,下面的故事來自於佛學典籍《雜寶藏經》,就蘊含了同樣的道理。
在古印度的民間,有一個婆羅門種姓的人,他娶了一個妻子,長的姿色出眾,美豔無比。可惜這個女人品德不好,總是嚮往淫亂縱慾的生活。礙著家裡的老婆婆,她不敢太過放縱,只能把這個見不得光的私念偷偷的藏在心裡。世間長了,這個兒媳婦居然心起惡念,認為婆婆總在自己面前晃悠,讓她享樂淫亂的想法不能實現,於是竟然欲望迷心,進而設想出一個奸計,想拔掉婆婆這個礙眼的釘子。
為了實施這個計劃,她裝得很孝順,恭敬侍候婆婆,辛勤的幹家務。
丈夫於是也完全相信了妻子,一點也不懷疑,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有一天,妻子告訴丈夫:「我對婆婆還不夠好~要是讓婆婆得到天人的供養,她老人家該有多享福啊!可是有什麼好辦法?」丈夫不知是計,想了一下後回答:「我聽說婆羅門道術裡有個方法,把人放進一個大坑,用火燒身,然後念咒,就能到天上去享福了。」
妻子連忙說:「那咱們就讓婆婆生天,讓她老人家去享受天上的供養吧,比人世間可強得多!」
這個婆羅門人認為妻子是真心為母親和自己考慮的,非常高興,於是夫妻倆人商量已定。他們來到野外,挖了一個大坑,裡面堆積了很多柴草。晚上,他們把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還有婆羅門的許多同道中人都請了過來,在坑邊舉辦了盛大的聚會。
火點起來了,越燒越旺。夫妻倆扶著年邁的老母親,到了聚會之地,舉辦了儀式,大家一起奏樂歌舞,盡情歡慶了一個晚上。等到賓客都散去後,他們就把老母親帶到火坑旁邊,一把推進了火坑,然後倆人頭也不回的跑回了家。
老母親被推下去時,恰好落在坑邊一塊突出的泥土上,沒有掉到火裡。老人家掙扎著從坑裡爬出來,想原路返回家裡。
這時天已經全黑了。她走過一片樹林,這裡經常有狼蟲虎豹和鬼怪出來害人。老母親不敢過去,就爬上了一棵矮樹躲避一下,想看看情況再說。
這時,一群賊偷了東西,進了這片叢林休息,剛好就在老母親藏的這棵樹下面停下了。眾賊忙著分財寶,誰也沒注意樹上藏著一個人。
老母親嚇得哆裡哆嗦,在樹上不敢動,也不敢出聲。但是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只好「咳咳」的咳出聲來。
正在忙著分金銀財寶的眾盜賊,一聽到空中傳來咳嗽聲,竟以為是惡鬼來了,大家嚇得驚慌失措,一鬨而散,跑出了樹林,偷的東西也顧不上拿了。
老母親在樹上堅持了幾個時辰,直到天放了亮,她才放了心,從樹上下來後,她把地上那些瓔珞、珠玉、金鐲、耳環等各種珍奇寶物撿起來,包在衣服裡,一起帶回了家。
這倆混蛋玩意兒忽然看見老母親又回來了,還以為是起屍鬼,頓時嚇得魂飛魄散,縮在角落不敢接近。老母親怕再入火坑,就騙這兩口子說:「我死了以後,確實生天了,結果得到天上的很多財寶。」她又告訴兒媳婦說:「這些瓔珞、珠玉、金鐲、耳環,是你的父母、姨、姑和姊妹等親戚們託我帶回來送給你的。我老了,帶不了那麼多。他們告訴我說,要是你自己過去,肯定帶回來的更多。」
兒媳婦大喜過望,得意洋洋的對丈夫說:「幸虧我出的主意,讓婆婆投到火坑裡,才能得到這麼多寶貝。要是我自己去,肯定能帶回來更多珠寶呢,我能拿就都拿回來!」丈夫順從慣了,就依了她的話。
倆人連忙再次挖出一個火坑,點燃大火後,媳婦迫不及待的縱身跳進了火坑中,結果很快就被燒焦,化成了一把灰燼,再也找不到了。
這時,天神們看到人間這悽慘的一幕,就說出一首偈告誡世人:
「夫人於尊所,
不應生惡逆,
如婦欲害姑,
反自焚滅身(姑是婆婆的意思)。」
(本故事出自《雜寶藏經》之第百十九「婆羅門婦欲害姑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