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詩卉)10月16日,星巴克在北京藍色港灣二店舉辦了一場新上市的雲南咖啡品鑑活動,宣布上新兩款雲南咖啡豆,同時也講述了星巴克在雲南咖啡產地幫助當地咖啡農科學種植咖啡的過程與進展。從2009年星巴克第一次推出雲南咖啡豆綜合咖啡到現在,星巴克一直致力於幫助當地咖啡農科學種植咖啡,提升雲南咖啡品質,如今已初見成效,而雲南咖啡也已經成為國內咖啡市場的重要優質原產地,吸引了更多企業前往布局。
星巴克雲南種植者支持中心負責人 Alan Tong表示,2012年之前,「低價量大,品質不高」是當時大家對於雲南咖啡的固有印象。他是星巴克最早在雲南提出「優質優價」模式的人,正是這一實質的轉變,讓更多的咖農意識到原來品質更好的咖啡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這提高了咖農們的積極性;Alan帶領著團隊在雲南推廣「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範」(C.A.F.E. Practices)認證,讓咖農從傳統「放養型「種咖啡轉變為更科學、更有效地種出「好咖啡」;他和團隊還建立了資料庫,為每個咖農建立檔案,確保收購的每份咖啡都是可追蹤的。此外,Alan 每年還會組織雲南咖農「武林大會」,獎勵和肯定種出優質咖啡豆的咖農們,激勵他們追求更高的雲南咖啡品質。
據悉,今年是星巴克連續第四年在國內市場上線雲南咖啡豆產品(非綜合咖啡),這也意味著雲南咖啡的產量和品質正逐步趨於穩定。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雲南咖啡產地的咖啡農此前普遍存在知識斷檔的情況,對於咖啡產量、品質都難有保障,也正是星巴克這樣能夠帶動當地咖啡銷售的企業進駐當地並給予咖啡農相應的扶持是帶動國內咖啡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