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2021-01-10 三九養生堂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隱翅蟲白天棲居於雜草石下,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入室後喜在日光燈等發光體下飛行。毒隱翅蟲體內含有一種強酸性的隱翅蟲毒素。當蟲體被擠破時,毒素會流出,人體皮膚接觸後會被腐蝕,繼而引起皮膚紅腫、刺痛、奇癢難忍、糜爛、結痂及鱗屑、水皰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伴有噁心、嘔吐、發燒等全身症狀。

當其在皮膚上停留時不會引起皮炎,當跌落、停歇在人體或桌面等物體上,被拍打或捏碎時,體內含有的一種強酸性毒液接觸皮膚後才會引發接觸性皮炎,所以隱翅蟲皮炎基本上是由於人們在自覺或不自覺拍打停留在皮膚上的隱翅蟲而引起的。皮炎反應的輕重與接觸毒液的量有關,輕者有灼痛和瘙癢,嚴重者局部劇痛,並伴有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隱翅蟲常藏身於潮溼及雜草叢生地帶,到郊外遊玩時,做好必要的防護,儘量穿長袖衣褲;清除房屋四周的廢料、雜草,讓隱翅蟲無孳生場所和棲息地;不在室內堆放廢舊物品,保持室內整潔;隱翅蟲喜歡晝伏夜出,有趨光性,晚上在燈光下學習工作時,要關好紗窗。

另外隱翅蟲多棲於草木多的地方,在雨水較多的季節較多見。專家提醒市民,若發現蟲子落在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捏死或拍擊,應先將蟲子吹掉或撥落,再用腳踩死。然後,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清洗皮膚。若沾上毒液後要立即用肥皂水、4%蘇打溶液或者10%氨水清洗接觸部位,以中和毒素,減輕炎症反應,症狀嚴重者應立即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進入夏季,可將紗門紗窗關閉,防止隱翅蟲等飛蟲飛入家中。市民外出踏青、旅行時要儘量穿長褲,並隨身攜帶花露水、風油精等驅蟲用品。一旦出現隱翅蟲皮炎症狀,切忌用手搔抓。

隱翅蟲拍不得嗎

隱翅蟲只有少數種類有「毒」,但毒隱翅蟲並不會「蜇人」,它們造人體皮膚過敏、中毒反應的原因是隱翅蟲體內有「隱翅蟲素」,其為強酸性,存在於隱翅蟲的體內,屬於它們的防禦機制。只有其身體被破壞時,這種毒素才會溢出。

遇到隱翅蟲不要用手直接拍。雖然隱翅蟲的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

因此,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隱翅蟲有什麼危害?

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的。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富含隱翅蟲素),而引起皮膚病變,造成線狀的病灶;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形成糜爛的局面,這時若患者之手指沾到毒液,再去碰觸到的皮膚,會有如同抹果醬一般,將毒液散布開來而引起廣泛的病灶。也就是說因為蟲子在人體曝露部位爬行而造成線狀痕跡,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會造成大片糜爛的病灶。

隱翅蟲皮炎的感染途徑

一般昆蟲性皮炎常由昆蟲體內的毒素如芫菁素、螞酸、斑蝥素和類斑蝥素引起。芫菁素主要存在於芫菁科的昆蟲體內,體液接觸皮膚後會引起皰疹皮炎。螞酸類毒素則常存於蜂、螞蟻體內,通過尾刺螫人而引起皮炎。斑蝥素和類斑蝥素,主要存在於擬天牛科昆蟲中。 隱翅蟲皮炎則是由隱翅蟲體液中的毒素與人體皮膚接觸引起。在病原蟲發生季節,由於夜晚燈光引誘,致蟲通過開放的門窗進入室內,在人們周圍爬行,常因爬行引起異樣感,被人用手在皮膚上有意無意的拍打、壓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膚和手,手再去撫摸它處皮膚時,導致皮膚受害。

隱翅蟲體液感染人皮膚的途徑有3種

1、直接把蟲體揉碎在皮膚上所致,成為直接感染;直接接觸蟲體體液是引起隱翅蟲皮炎的主要途徑。

2、蟲體的碎片汙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導致感染,稱為間接感染;

3、蟲子隱藏在衣物、洗臉巾中,使用時把蟲體搓爛毒液汙染在上面,接觸皮膚後導致感染。

治療原則應該為及時徹底地清洗掉受害部位的毒液,減輕對皮膚的傷害,其方法如下。

1、按皮膚科一般護理常規;

2、用肥皂水反覆清洗受損皮膚;

3、用4%的蘇打溶液或10%的氨水反覆擦抹受損皮膚,中和毒素;

4、避免或去除可疑致病因素,如食物、藥物、吸入物、接觸物和慢性病灶等;

5、出現皮炎,及早用肥皂水清洗,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若紅腫明顯或有糜爛面,可用1:5000高錳酸鉀冷溼敷,若有感染,急性抗感染治療;

6、對嬰兒溼疹,暫不預防接種,也勿接觸單純皰疹患者,以免發生皰疹性溼疹。

結語:人類對自然界中小生物永遠要保持敬畏的心,隱翅蟲看上去只有1釐米左右,是個毫不起眼的黑色蟻狀小飛蟲,但卻其毒素卻不容小視。因此夏季外出特別是去郊外,要穿長衣長褲防止蟲蟻叮咬,如果遇到陌生的蟲子一定要注意避讓。

相關焦點

  • 豐順近期發現了隱翅蟲
    豐順近期不少網友都在身邊發現了隱翅蟲的出沒,湯坑網友拍下的隱翅蟲
  • 隱翅蟲皮炎
    一概述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
  • 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
  • 據說 「身含劇毒,能讓人毀容」的隱翅蟲,究竟是什麼來頭?
    沒想到,隨後她的眼下區域就開始紅腫疼痛,就醫後確診為隱翅蟲皮炎。很多網友也分享了自己被隱翅蟲叮咬的經歷,並告誡「一定不要拍,拍了會毀容」……隱翅蟲究竟是種什麼蟲子,真的吹不得拍不得嗎?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多種昆蟲的統稱,這個類群包含了30個亞科2696個屬[1],超過30000個物種,是一個非常大的家族。鞘翅目昆蟲大多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它們的第一對翅膀(即前翅)含有大量的甲殼素因而質地十分堅硬。
  • 【闢謠】碰到毒隱翅蟲就死定了嗎?
    那麼,這是真的嗎?隱翅蟲真的有這麼兇殘嗎?沾到隱翅蟲的毒液就真的死定了嗎?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是鞘翅目(Coleoptera)隱翅蟲科(Staphylinidae)中昆蟲的統稱。
  • 拍打落在皮膚上的隱翅蟲會致命?
    最近,朋友圈中很多人在轉發一篇文章:有一種叫隱翅蟲的傢伙正在肆虐,它長得有點像螞蟻,還能飛。如果它們落到人的皮膚上,啪!拍死了。
  • 中了隱翅蟲的毒!該怎麼辦?
    你見過隱翅蟲嗎?它是個啥玩意兒?會蟄人嗎?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傷害呢?它的外形很像大螞蟻,很多老百姓看到它的第一反應就是用手拍打它。但這萬萬不可!  隱翅蟲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構成,頭黑色,前胸、腹基部桔紅或桔黃色,腹部除腹末黑色外全為黃色。
  • 如何預防隱翅蟲
  • 隱翅蟲又來了,每天都有人被毀容,千萬不要把它拍死在皮膚上!
    在使用皮質激素軟膏治療一周後,皮膚還是紅腫癢,因此,他來問我,這會是什麼蟲子咬的呢?治療一周後的左腳踝這是我去年拍的一個典型的隱翅蟲性皮炎上面是我在門診看到過的一個隱翅蟲性皮炎。那麼什麼是隱翅蟲呢?它長什麼樣子?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在朋友圈,也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千萬別用手拍,近期隱翅蟲頻出沒...
  • 隱翅蟲皮炎,真的那麼可怕嗎?
    一、先了解一下隱翅蟲。隱翅蟲是甲蟲的一種,有250種以上,毒隱翅蟲有致病作用。毒隱翅蟲一般體長0.6~0.8釐米,黑色和橘紅色相間,其體內有強酸性毒液,pH值大約1-2。毒隱翅蟲白天棲居於野外草叢亂石下,夜間出來活動,有趨光性,多在夜間有燈光特別是日光燈的地方成群飛行。
  • 你被傳說中的隱翅蟲嚇怕了嗎?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不要打,它的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隱翅蟲一年四季都有,特別喜歡在燈光下活動,但不會叮咬人。有專家指出隱翅蟲沒有想像中那麼毒,但蟲體內的毒素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而引發皮炎,所以如果你怒拍隱翅蟲的話,你的皮膚就要遭罪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蟲是何方神聖。◆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隱翅蟲的危害及其預防
    、腐敗的水果、綻放的花朵、腐爛的樹木、漂流在河岸和湖泊裡的植物、糞便、腐肉、脊椎動物的巢穴等地方都能見到隱翅蟲的身影。隱翅蟲對人導致的疾病,突出的為隱翅蟲皮炎。毒隱翅蟲皮炎是由毒隱翅蟲體液中的毒素與人體皮膚接觸引起。
  • 網傳「隱翅蟲100%致命」專家:不咬人別拍打
    最近,微信裡流傳一條「隱翅蟲100%致命」的消息令很多人恐懼。隱翅蟲是什麼?真的會致命嗎?昨日,記者請昆蟲專家和安徽省立醫院皮膚科醫生做了解答。  安徽觀鳥會副會長虞磊告訴記者,隱翅蟲是一種常見蟲,身長只有幾毫米,翅膀很短,大約每年5月份開始出現,一直到9月都是活躍期。  「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
  • 隱翅蟲致命?謠言還是事實?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另有微信朋友圈瘋狂刷屏「隱翅蟲劇毒,提醒市民小心」並配以皮膚潰爛、膿腫發炎等觸目驚心的圖片,讓市民看後感到恐慌。究竟網上傳言是聳人聽聞還是客觀事實,隱翅蟲皮炎有什麼特點,又怎麼預防?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 關於隱翅蟲防治的溫馨提示
    入秋以來,學生公寓出現一些「隱翅蟲」並由此引起「隱翅蟲皮炎」。
  • 隱翅蟲來了!拍死它,你皮膚會在15秒潰爛,真要注意!
    隱翅蟲,來了,這是一種落在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拍打的小毒蟲。如果你不了解、不認識就下手拍死,其體內的一種強酸性毒素會引起皮膚急性炎症,現在天熱了,又是假期,帶著孩子在外面,請你認清它!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有點像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乍一看像沒有翅膀,所以叫隱翅蟲。
  • 當心】外出遊玩小心,遠離帶毒「隱翅蟲」!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不要打,它的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隱翅蟲一年四季都有,特別喜歡在燈光下活動,但不會叮咬人。有專家指出隱翅蟲沒有想像中那麼毒,不過它體內的液體pH值相當於濃硫酸,所以如果你怒拍隱翅蟲的話,你的皮膚就要遭罪了!強酸性液體會灼燒你的皮膚,引起隱翅蟲皮炎。
  • 虞國躍: 隱翅蟲皮炎的發生與預防【大眾視角
    隱翅蟲皮炎是一種由毒隱翅蟲引發的皮膚病,有時會在上晚自習的學生或上夜班的工人中集體發生,造成流行或暴發。上述消息中描述的就是這種隱翅蟲皮炎,但對其毒性的說法有誤傳和誇大。實際上,隱翅蟲皮炎是自愈性的,如果不發生其他感染,不用藥也會痊癒。因此,人們大可不必恐慌。
  • 被隱翅蟲咬了什麼辦?
    人體皮膚接觸少量毒液後(如隱翅蟲從皮膚上爬過),皮膚會出現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斑,隨後中央呈灰褐色壞死。若受傷面積不大,會有輕微癢痛感;若受傷面積較大(如多處皮膚被隱翅蟲爬過),則會有強烈癢、痛感覺,可能伴隨淋巴結腫大,發燒等。       若人體皮膚接觸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膚上),則受傷部位會產生水泡,周圍皮膚紅腫,水泡與紅腫間為一原膚色的圈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