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筆下的《長恨歌》為什麼感人,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2020-12-21 文澤帝君

白居易少年時就有詩名,青年時長期輾轉漂泊,晚年時被貶江州,可以說經歷十分豐富,正是這些豐富的經歷成就了他的詩歌,為後世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在白居易的詩作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首敘事長詩《長恨歌》。

《長恨歌》作於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之時。描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裡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麼,為什麼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歷史原貌,是一篇以詠嘆李楊愛情為主,充滿感傷主義的"愛情詩"。

在那個年代,沒有人同情楊貴妃,沒有人在乎他的想法。但是白居易,他注意到了,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裡為她不平:大唐隕落不是她的錯。

《妖貓傳》中,空海有一句這樣的臺詞:三十年過去了,仍然心系貴妃的只有你。

帶著對美人不幸的深切同情,對美的毀滅的沉重感傷。白居易寫下了《長恨歌》。

這首詩風情搖曳,生動流轉,極富藝術感染力。之所以這麼感人肺腑,是因為白居易為情而作,不為事而作。這份情就來自他早年的親身經歷。

白居易早年曾與少女湘靈相戀,後雖忍痛分手,但在創作《長恨歌》時對湘靈仍未忘懷,寫下了《感情》、《寄湘靈》、《生別離》、《潛別離》等詩作。

"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送鞋子的人是故鄉的鄰家妹妹,是一位貌若天仙的美少女,她就是白居易一生念念不忘的初戀情人"湘靈"。湘靈是白居易故鄉的一位鄰居,20歲到27歲的白居易居住在符離,湘靈就是白居易在符離時的鄰居。

15歲的湘靈"娉婷十五勝天仙",貌似天仙,而且愛唱歌,白居易經常沉醉在湘靈的歌聲中,流連忘返。湘靈清麗脫俗,柔情似水。在白居易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難以忘懷。兩人心心相印卻不得不分離。

白居易與湘靈經歷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他捨不得丟掉的不是一雙不值錢的鞋子,而是兩人之間綿長的情意。

白居易的愛情是任憑歲月蹉跎時光變遷而永不改變的,哪怕前方被山川河流阻隔,也不改那份執著和守望。哪怕尋找的路上布滿荊棘,也不願放棄每一絲希望。哪怕移動的步履疲憊不堪,也依然對他一往情深。

如果你也喜歡詩詞,那麼不妨在閒暇時讀一讀這本《飛花令》:

這裡有柳永痛飲狂歌灑下的寂寞清愁;有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月光劍影;更有陸遊的夢鄉迴蕩著鐵骨錚錚。

全4冊的《飛花令》,原價128元,現在只需要79元,一本才20多,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在唯美的詩詞中體會人生百態。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楊雨25:白居易《長恨歌》
    據記載在當時,會唱《長恨歌》的歌姬,身價都高於同行。白居易,也因為這首長篇敘事詩,名聲大噪。不過,這首詩很美,但卻很朦朧。朦朧的是什麼呢?正是白居易對待這段愛情的態度。是批判?是同情?還是讚美?我總覺得,白居易自己也沒說清楚的。那麼,白居易想說而又不能說甚至是不敢說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還是先從《長恨歌》這首詩來說起。
  • 將心比心,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有的人,經歷過失敗的愛,便一生逃避;有的人,從愛與痛中懂得了深情和慈悲;其實,每一份離我們而去的愛,都會讓我們成長;經歷過,懂得了,再重新念起這句: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心中無限平靜和自在。
  • 替唐肅宗「弒父」的《長恨歌》,是白居易拍給大唐的高級馬屁
    (關注「我是渭水徐公」,按照我自動回復的流程操作,你將得到更多、更全的寫作類乾貨)我在網上見到一個問題:白居易的《長恨歌》,直接拿皇帝開涮,為什麼沒有人舉報他呢?如果我們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白居易的《長恨歌》,讓唐肅宗李亨成功完成了「弒父」的過程,所以,像白居易這樣善於揣測聖意,辦事靠譜的大臣,只會得到皇帝的讚譽。就算有人舉報,白居易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從一首《長恨歌》,看白居易詩詞的兩大特點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他的詩通俗直白,所謂老嫗能解,就是老奶奶都能聽得懂,他為什麼要追求這樣的詩風呢?白居易的新樂府白居易時代這一批詩人,包括韓愈、元稹等,掀起了一股「新樂府」詩風。《長恨歌》有一個偉大之處,它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詩歌創作的路子,《長恨歌》是歌行體詩歌,李白也寫樂府歌行體,但白居易和李白又有所不同,李白(及以前)的樂府歌行體,是非常自由的,完全不受格律的限制,比如《將進酒》,哪裡看得到一絲一毫格律詩的影子?
  • 白居易的《長恨歌》到底是寫給誰的?
    沒人能想到 一位詩人能橫跨山海 成為另一個國家的文明高峰 李白杜甫遠不及其半腰 他就是「詩魔」白居易
  • 白居易:有一種愛情,比《長恨歌》還纏綿100倍
    白居易苦笑著搖搖頭,默默地關了機。 是的,此時的白居易,雖官職不高,但在詩壇已是紅到發紫,風頭無兩的中唐一哥——因為,就在前一年,他剛寫出了有唐以來最牛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這是一首現象級的詩歌。
  • 白居易的長恨歌,白居易與湘靈35年的愛戀故事
    白居易號稱詩魔,殊不知,在白居易的心中,有一段感情早已讓他成魔,一入魔便萬劫不復。並為此寫下了諸多經典傳世詞作。    根據相關學術研究認為這段感情與白居易寫作《長恨歌》和《長相思》有著一定關係。    白居易出生的那個年代,在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連年戰亂,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唐王朝已經在走下坡路。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的一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後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爭。
  • 【微閱讀】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
    ◆ ◆ ◆ ◆ ◆ 1、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悠閒的。 2、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忘我的。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 白居易的《長恨歌》千古流傳,袁枚卻認為它不值一讀,這是為何?
    說起白居易,很多人就算沒有讀過他的《長恨歌》,也是聽過名字,畢竟《長恨歌》是白居易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體詩。《長恨歌》以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兩人的愛情故事為背景,編制了一篇扣人心弦的帝妃戀愛史,將唐玄宗搶奪兒子老婆的事件,升華成唯美的愛情故事,古往今來不知感動了多少年輕男女,也不知賺取了多少痴情人的眼淚,一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傳唱千古。當人們深陷白居易文字中時,有人十分清醒,他就是袁枚。
  • 35歲還是單身狗的白居易,為啥能寫出盪氣迴腸的《長恨歌》
    白居易與《長恨歌》古人成親的早,蘇軾17歲就已經和王弗成親了,而白居易35歲還是單身狗這件事,有點不合常理。而更不合常理的是這枚35歲的單身狗,居然還寫出了讓人盪氣迴腸的《長恨歌》。《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老白一生有兩個了不起的成就。
  • 【詩詞鑑賞】《長恨歌》——白居易
  • 世人皆知長恨歌,卻不知白居易的初戀也暗含其中,更是寫自己
    白居易最開始寫長恨歌,其實是想翻閱唐玄宗調回來,但他寫著寫著,卻逐漸同情起了他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深深陷入那段悲傷,卻又流傳百世的情感旋窩中並且想起他的初戀湘靈,於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的結局,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 低眉婉轉處,《畫境長恨歌》(上)
    ——白居易《長恨歌》《畫境長恨歌》這款遊戲自上線以來就好評如潮。這是一款「傳承經典」的遊戲,是一款「語文老師最愛」的遊戲,是一款「真正把國風融入骨子裡」的遊戲。坐而論道不如立而前行,讓我們走進這幅畫卷,看看到底是遊戲讓藝術煥發光彩,還是藝術讓遊戲熠熠生輝。
  • 白居易的《長恨歌》,明知假的太多,但依然會被感動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多少年來白居易的這首《長恨歌》被無數痴男怨女傳頌,無論是否了解那段歷史,大家都被這裡面描寫的悽美愛情深深打動。要說美,大詩人白居易不愧是頂級高手,用他那嫻熟的筆法,將這個故事演繹的悽婉動人,成了無數人心中嚮往的愛情。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妖貓傳》中,最後頓悟的白居易說,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愛情是真的就可以了,那我們今天就開一個腦洞,假如沒有安史之亂,唐明皇還會一如既往的愛著楊貴妃嗎?
  • 長恨歌,太美了~
    今天,我想帶你重新認識一下白居易和他的《長恨歌》。1.
  •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作者 | 北溟魚一白居易的母親是個瘋子
  • 懂得,是一種溫柔的慈悲
    懂得,是生命中最美的遇見風懂得雲的漂泊,所以不問歸期。山懂得水的纏綿,所以不忍分離。「撒哈拉的愛情」,是三毛與荷西的懂得。因為彼此懂得,不毛之地的撒哈拉,也變得唯美浪漫。任時光匆匆,似水流年,只要有一人懂,便無懼歲月蒼老。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你知道《長恨歌》中包含多少成語嗎?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回眸一笑【解釋】: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