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歷城區小辛小學校長崔金順:書寫教育精準扶貧的湘西答卷

2020-12-13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叢叢 通訊員 曲洪亮

2020年6月14日,崔金順同濟南市歷城區20名支教老師一起,來到了兩省、兩縣交界,群山環繞中的湘西保靖縣毛溝小學。從校長到老師,既教學生又教老師,還是支教團的團長,在這裡,崔金順擁有了「多重身份」。從城市到山村,崔金順說,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是他這一生最大的榮幸和榮光。

兩赴湘西

做一件記憶一生的事

從2018年至今,濟南市歷城區共組織97人次分三批遠赴保靖縣支教,並利用「線上+線下」的形式織就了一張扶貧「網」,搭起了一座支教連心「橋」,將知識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了保靖縣的學子,克服空間距離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今年9月,歷城區教體局開展到湖南湘西支教活動,歷城區小辛小學校長崔金順積極報名,第二次奔赴湘西。在此前2020年6月14日,崔金順作為歷城區2020年第三批赴保靖教育支教服務團的一員,同20名支教教師一起來到了群山環繞中的湘西保靖縣毛溝小學。

在毛溝小學,刻苦的孩子、敬業的老師、艱苦的條件,讓崔金順很受觸動:他當場拿出3000塊錢,為學校師生購買了電扇、微波爐。隨後,又通過朋友圈曬「學校現場」,通過網絡對接了1300多公裡外的「娘家人」。學校領導、師生、家長一起「出場」,2000多顆愛心「隔空對話」,碰撞出了一串串「愛的火花」,達成了一份份「愛的協議」,愛心序幕由此拉開。

新學期,他又懷揣著奉獻湘西的信念,再次來到毛溝小學。面對翹首以盼的師生,他心中暗下決心:「要把這次支教做成一件一生都能值得回憶的事情。」

轉變身份

書寫精準支教的答卷

在湘西短短幾個月的服務期間,崔金順不斷轉變自己的角色,通過自己的「精準」支教,踐行著自己奉獻湘西的信念。

從校長到全科老師是崔金順第一個轉變。崔金順是濟南歷城區小辛小學的校長,但從踏上支教路起,崔金順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名到湘西支教的語文教師,而且還是哪裡需要就到哪裡的「萬能語文老師」。

保靖縣毛溝小學是全縣最大的鄉鎮小學,有30多個班,1400多名學生,其中住校生400多名。由於種種原因,師資奇缺。崔金順剛到毛溝小學,就讓他執教四年級數學和音體美。對於一個教了23年的老語文教師,這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

為了儘快適應新的數學教師這個角色,他虛心向毛溝小學的老師請教,向濟南的同行請教。為了教好音、體、美,他還向音體美老師討教。很快,他就適應了一周20節課加晚自習的工作節奏,從一名校長轉變成為一名毛溝小學的全科教師。

秋季開學初,崔金順到了毛溝小學之後,教六年級的語文、音樂、美術、體育。「六年級三班的語文是全校出名的差,是全校所有老師都『敬而遠之』的班級。」崔金順說,六年級四班的美術課已經氣哭了好幾位年輕的女老師。崔金順從行為習慣和學習興趣雙管齊下,很快扭轉了班級的學習風氣,學生精神面貌大有改觀。

在毛溝小學,崔金順從學生的老師轉變到教師的老師。一天,崔金順一走進教室,就發現有幾位教師坐在了學生中間。

原來,毛溝小學年輕老師們,剛剛聽了湖南株洲來的支教老師的語文課,聽說又來了山東省城的校長教六年級的語文,他們就非常好奇,就想比較一下,濟南的老師和株洲老師語文課和他們有什麼異同。

雖然是新教材和新學生,但是憑藉幾十年的教學經驗的積累,他用廣博的知識,精妙的問題引導,獨闢蹊徑的文本解讀,向毛溝的老師們展現了何為大語文觀,何為以學定教,何為文本解讀。一堂語文課拉近了他和毛溝小學老師之間的距離。他們共同交流讀書心得,共同研究教學方法,進行同堂異構。他毫無保留地把23年的教學心得傾心傳授給了青年教師,很快成為青年教師的良師益友。

在歷城區2020年第三批赴保靖教育支教服務團,崔金順是校長也是團長。因為支教服務點比較分散,崔金順充分利用支教教師群、小組長群、臨時黨支部群,不斷總結老師們的所思、所想、所感,不斷提升支教服務水平。同時對支教教師特長進行再摸底,看老師們還有什麼特長,在完成支教任務的同時,鼓勵老師們能再提供一些其它更精準的教育教學服務。

通過摸底初步了解到很多老師在舞蹈、鋼琴、科技拓展、籃球、長跑、足球等方面,都取得過非常優異的成績。於是,這些老師除了完成學校安排的工作之外,主動承擔起了支教學校的教練、帶教老師、輔導員、特長生輔導教師工作。

跨越千裡,情撒湘西。崔金順用愛和責任書寫了教育精準扶貧的湘西答卷。他說:「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黨員,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是這一生最大的榮幸和榮光。」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首屆「濟南教育榜樣」頒獎典禮舉行 濟南教育以奮進之筆寫就生動答卷
    每個榜樣的先進事跡、奉獻精神都詮釋了『政治堅定、心存敬畏、事不避難、快幹實幹』的濟南教育精神,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教育人的責任擔當。」濟南市教育局總督學李豔在致辭中說。  「即將過去的2020年,濟南教育人以『奮進之筆』書寫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 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大篇幅發文點讚濟南東西部扶貧協作:泉潤湘西拔...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
  • 電耀湘西,還看今朝——精準扶貧理念在湘西的七年答卷
    編者按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同群眾共商脫貧之策,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理念。這一刻起,「精準扶貧」從湘西十八洞村走向全國,照亮了千村萬寨的脫貧之路。首倡之地,舉國矚目。7年後的深秋,由中國報業協會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主辦的「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在這裡舉行。
  • 歷城區小學數學校級「爭霸賽」火熱進行
    舜網訊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為目標,踐行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以賽代研、以賽代訓,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減負提質,提高師生的研學能力,近日,歷城區各小學開展了「我是計算小達人」校級比賽活動。校級比賽結束以後,歷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將組織進行更加精彩的片級、區級角逐。
  • 以賽促學 極速爭鋒 歷城區小學數學「我是計算小達人」校級比賽...
    歷城區明睿小學以「玩轉數學」為主題開展本次比賽。  歷城區禮軒小學的學生們全神貫注地投入比賽中,為爭當「計算小達人」努力拼搏。  校長孫鏡峰為「計算小達人」佩戴獎章。  易安小學  歷城區文苑小學的學生們書寫工整,認真、細緻、規範地答題,贏得教師們的一致點讚。  比賽結束後,教師們認真閱卷。  根據計算速度和正確率,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
  • 泉潤湘西拔窮根(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因地制宜,做優當地傳統產業;雙向協作,建立供銷雙贏格局;匯聚合力,形成助力脫貧的強力引擎……幾年來,濟南和湘西共同書寫出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
  • 做文明城市守護者 歷城區「綠馬甲」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濟南星星火公益組織的小朋友和家長要來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爭做環保小衛士」家校社宣教活動,王榮與洪家樓街道垃圾分類宣教員進一步溝通活動細節。在宣教活動中,「綠馬甲」們帶領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了社區垃圾分類的相關配套設施,介紹了分類的流程和分類的基礎知識,發放了垃圾分類明白紙,還組織現場的學生和家長通過互動遊戲,讓孩子和家長全面了解垃圾分類知識。
  • 「看見」使命與未來 桃源小學三年教育精準幫扶工作回顧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為踐行南山區教育局精準扶貧政策,相響應南山教育局的部署,深圳市南山區桃源小學與廣西百色田陽縣頭塘中心小學結為幫扶校,兩校結緣,情同一家。自結對以來,便積極圍繞讀書活動、教學、教研、師資培訓、文體活動、教育均衡、心理健康等方面工作,開展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活動,兩校師生結下了親人般的友誼。
  • 卡姿蔓集團「YAMII鄉村教育激勵基金」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6月21日,由卡姿蔓集團獨家出資的「YAMII鄉村教育激勵基金」在海南三亞正式啟動,卡姿蔓集團董事長華楠、YAMII品牌創始人伊伊、三亞市商務局相關領導、湖南省安化縣大湖村支部書記廖剛言、湖南省安化大湖希望小學校長黃雲昌等領導嘉賓出席揭幕儀式。
  •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 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今天我們從一封特殊的信件說起景洪市黎明派出所輔警波處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三年前,教育扶貧政策走進景哈鄉戈牛村委會拉沙村小組,讓沒有讀過高中的波處獲得了一次到上海就學的機會。三年的外出學習,不僅開拓了她的視野,改變了她的人生觀念,更讓走出大山的想法在她心裡生根發芽。
  • 廣饒縣廣饒街道精準扶貧 努力書寫脫貧攻堅滿意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孫孟建 東營報導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廣饒縣廣饒街道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治高度,咬定總攻目標,堅持精準方略,保持攻堅定力,強化攻堅責任,取得良好成效,也在扶貧道路上湧現出一個一個感人的扶貧故事。
  • 坊子區前寧小學落實教育扶貧...
    近來,坊子區前寧小學深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努力實現「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學校銳意提升小學義務教育水平,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針對個別環節和貧困、特殊群體精準關心幫扶,從六個方面,全面推動教育扶貧工作的展開。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不讓一個孩子因缺少關懷而離校,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為區域教育扶貧工作做出了努力。
  • 民族砼心強教育 建證力量興未來
    近日,中建西部建設湖南有限公司志願者隊伍再次來到湘西,開展愛心助學專項扶貧工作。湖南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利鋒一行在臥大召小學楊校長的帶領下走訪了五個貧困學生家庭,為其送去愛心物資,並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
  • 校企合力教育扶貧:湘西孤兒「就業季」成功求職
    「我很感謝學校對我的培養,如果沒有『青苗』班,我可能就變成了社會上的小混混。」段周清說。 「青苗」班是湖南建築高級技工學校為湘西州貧困孤兒設立的技能培訓班,此外還有為易地扶貧搬遷點適齡青年開設的「訂單」班,這些技能培訓班為校企合作,培養了一批技能人才,確保學生就業,實現精準脫貧。
  • 柴桑區第二小學黨支部開展「愛心採摘辣椒,助力精準扶貧」主題黨日...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葉勤沛報導:為強化黨員黨性教育,深化「主題黨日活動」效果, 2020年12月9日上午,柴桑區第二小學黨支部把主題黨日活動與精準扶貧活動相結合,組織部分黨員教師在城門鄉金橋村開展了「愛心採摘辣椒,助力精準扶貧」主題黨日活動,幫助貧困群眾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
  • 茶添新香扶貧路——「精準扶貧十佳企業」新田茶業
    新田公司茶有機黃金茶園示範基地這方人,在秀山大川之中成長,在茶香飄溢之中奔湧,用「小茶葉」幹出一番大事業,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出彩答卷!茶香也怕大山深。得益於武陵山有益的地理環境,但也囿於其偏僻的地理位置,黃金茶的栽種、品飲雖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 「黃金」茶香今更濃——「精準扶貧區域公共品牌」湘西黃金茶
    而如今,遍地黃金的湘西致富大道,正是從一顆顆嫩綠的茶樹開始,從一口口正宗的湘西黃金茶開始,因為那就是湘西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扶貧興茶—— 黃金茶迎來「黃金時代」處暑剛過,秋雨時歇時落。幾比村湘西黃金茶基地薄霧蒸騰。
  • 濟南市小學英語學科「區域聯動 送教送研」活動在歷城區華山小學舉行
    12月10日上午,濟南市小學英語學科「區域聯動 送教送研」活動在歷城區華山小學舉行。蒞臨我們本次活動的領導有: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小學英語教研員管玲老師、山東師範大學教育部郭玲主任、濟南市市中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卜皎老師、濟南市歷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教研科孫秀芹科長、濟南市歷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王如美老師。
  • 諸城經濟開發區郭新莊村扶貧幹部郭鵬:脫貧工作記心頭 精準扶貧為...
    中宏網山東12月19日電在諸城經濟開發區(濱河片區)郭新莊村,只要提起郭鵬這個名字,村裡的貧困群眾無不交口稱讚,稱他是個扶貧好幹部,並由衷感謝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好。回到村裡後,郭鵬將本村貧困群眾的脫貧工作始終牽掛在心,認真琢磨,反覆思考,通過實施精準幫扶策略,幫助他們拔窮根,摘窮帽,成功書寫了脫貧攻堅工作的優秀答卷。
  • 山西:教育扶貧 一場斬斷窮根的阻擊戰
    「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精準扶貧、完勝脫貧攻堅戰役中,以扶志、扶智為根本的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脫貧攻堅總攻已經發起,上下同欲、堅持標準、聚力攻堅,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文章,在三晉大地,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串串精彩的數字,正奮力書寫出教育扶貧的山西答卷。  扶貧、扶志、扶智。  面對貧困,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