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9-11
國網甘肅電科院:換流站裡,那些為輸電設備「拍X光片」的共產黨員們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馬恬 謝金鵬 報導 9月6日,周末,雖然已屬金秋,河西地區的地表溫度最高依然超過30攝氏度。在甘肅首個特高壓站——±800千伏祁連換流站內,電科院材料檢測專業的技術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750千伏GIS斷路器的帶電X射線檢測工作。
「等一下,先別開,等人到齊了再開射線機」,在現場工作負責人、電科院材料專業專責的謝金鵬的叮囑中,電科院檢測團隊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自手頭的事項。儀器全部就位、射線儀開始啟動,檢測人員全神貫注地盯著成像儀屏幕,設備的內部結構像是一張X光片,「無所遁形」呈現在眼前。通過X射線檢測,除對罐體內部的觸指變形、螺絲鬆動、存在異物等進行拍片檢查外,還發現罐體焊縫處存在不同程度的未焊透缺陷,並通過超聲波檢測覆核,完成「建檔立卡」。
跟人體做X光檢查的原理類似,給斷路器設備進行帶電X光檢測也是為了「看清」設備構建內部的「健康狀況」。「我們就是變電設備的體檢醫生,相比人工爬塔、地面巡視等傳統工作方式,實行帶電X光檢測可以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快速、成批量地發現設備構建缺陷,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不受停電計劃影響,周期靈活、省時高效。」電科院材料技術研究所無損檢測專業負責人介紹到,該技術可以對設備構建內部結構進行X光透視還原,檢測到肉眼難以發現的缺陷隱患信息,提出有針對性的設備檢修策略來精確指導消缺,大幅減少因構件內部隱患引起的運行故障,有效降低設備故障迫停率。
這是一次「地毯式」的排查,檢測範圍包括±800千伏祁連換流站和省檢修公司所屬的7座750千伏變電站,可以說是對省內750千伏罐式斷路器和電氣組合設備的一次集中「體檢」。為落實公司變電設備差異化運維、檢修方案,切實加強750千伏罐式斷路器、組合電器設備狀態管理,超前防範設備風險,依據國網公司相關工作要求,省公司設備部自6月底全面啟動覆蓋全省、歷時近6個月的750千伏罐式斷路器、組合電氣設備的X射線檢測工作。在這次帶電X射線檢測工作開展前期,電科院檢測團隊的技術人員做了大量的準備,歷時一個月聯合省檢修公司和設備廠家完成方案研究、實地勘察,詳細了解設備環境、設備構造,從作業方式、人員組織、安全措施、應急預案等方面進行了周密安排,為檢測排查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戈壁的風沙熱浪裡、在廠房的機器轟鳴聲中,檢測團隊中的共產黨員永遠是衝在最前線、最大擔當的人。剛拍完一張GIS斷路器屏蔽罩後,射線機誰上去挪一下?「我已經爬了好多次了,我去挪!」沒有絲毫猶豫,年輕黨員周雲飛背上安全帶便爬上了腳手架。短短6分鐘後,再次看到高處的他時,臉上掛了一層汗水之外,還多了自信的笑容,向著同事們比出「ok」的手勢。作為現場負責人的謝金鵬更是忙個不停,他穿梭於GIS斷路器和射線成像儀之間,安排人員、核對射線機與成像板的位置,盯著現場所有操作杜絕出現違章……幾百米的距離一天工作下來要往返幾十趟甚至上百趟,他的微信步數排名經常是數一數二,同事調侃連日「霸榜」的他說 「一個工作現場硬是被你走出了長徵精神」。
受這些在現場衝鋒在前的「紅馬甲」們的感染,檢測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也鼓足了幹勁,大家齊心協力攻克了現場X射線機架設困難、X射線檢測射線輻射量大、河西地區午間天氣炎熱檢測人員容易中暑等諸多障礙。X射線檢測射線輻射量大,他們就相互積極溝通,協調檢測時間,檢測時採用站內喇叭廣播,設置作業警戒線,跑到50米以外區域方才開始檢測;午間天氣炎熱容易中暑,他們就起早貪黑避開中午地面溫度最高的時間段,每天更早出發、更晚收工。兩個多月下來,團隊裡所有人都肉眼可見變黑了一個色號。戈壁的驕陽改變了他們的膚色、風沙侵蝕了他們的容貌,可是他們臉上的微笑依然燦爛。
「這次運用x射線帶電檢測技術對省內所有75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進行全面檢測,在甘肅省電網系統內是首次開展。電科院作為主要技術支撐單位,掌握的這項技術目前在全公司裡是獨一無二的,為公司系統內兄弟單位提供帶電運行設備專業診斷服務的前景非常廣闊。開會的時候書記說了,咱們身為科研單位的先進性,要體現在掌握和運用先進技術上;團隊裡身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要體現在工作帶頭、攻堅克難上!」
結束了一天的檢測、收工返回的路上,「紅馬甲」們笑著相互打氣。他們是甘肅電網設備的「電力醫生」,是一群為確保公司所轄變電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管控設備運行風險、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而默默奉獻的「幕後英雄」。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