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1日訊金華·華東農交會在農業展覽館正式登場亮相,昨天是農交會的第一天,作為金華市規模最大、企業最集中、產品最豐富的農業品牌盛會,1萬平方米的展示展銷區擠滿了市民。
上面播種稻子、下面蓄水養魚,還有著「魚吻米」這個溫馨名字的綠色稻米;澱粉量高、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宜糖米;圈養、雜交後保留野豬野味去除腥味的野豬肉……本次展會共邀請500餘家金華、溫州、寧波、舟山以及臺灣、新疆等地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各地的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金華本地的強勢農產品更是賣力得為自己吆喝,場面十分火爆。
從即日起到10月22日,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到汽車東站對面農業展覽館逛一逛,嘗試下這些不一樣的農產品。
蠶寶寶張口就吐成布在農業展覽館的2樓,永康市土特產公司徐春才的展位上,擺放著一籮筐裝著黃色、紅色、橙色的彩色蠶繭,以及一打由蠶繭填充的睡枕。但最佔面積的,則是一塊不起眼的白色薄布,看上去,很像是顏色漂白的宣紙。
這「賣相」並不太好的薄布,佔據了這麼大片展位,有什麼來頭?
「這些都是蠶絲,蠶直接吐出來就形成這麼一大張了。」徐春才介紹。
「首先在一張很大的鋼絲床板上,養2萬6千隻蠶,它們在鋼絲上來回走,吐出的絲就能按照床板的樣子,形成一整片。」徐春才說,這項技術是浙江大學研發出來的,在永康、東陽等地有少數企業這樣制蠶絲,他手中的這塊約1米寬、2米長的蠶絲布只是一個平板蠶絲的二十分之一。
記者摸了摸蠶絲布,細膩、光滑。再試著用力拉一拉,沒有想像中那樣撕下一小片的情況,看來蠶絲相當緊密。這些由蠶吐出的絲直接結成一片,省卻了一般蠶絲製品的不少步驟,這塊布能直接做成衣服或者被子嗎?
「這些由蠶吐出的絲到蠶絲製品,只要一個水煮的脫脂步驟就可以了。」徐春才說,經過水煮的蠶絲會脫掉其中30%的脂膠,而這些脂膠是蠶絲製品久置後結板的關鍵原因。
想要用蠶絲做被子的市民可以注意下,在農交會的這個展位上,由蠶直接吐出平板的蠶絲售價是400元/斤,1米寬、2米長的蠶絲布重約4兩,秋冬季節所用的蠶絲被,大約需要兩斤半的蠶絲。
迷你小番薯能直接種在花盆裡「吃普通的大番薯,嘴裡會有一口渣,我們這個小番薯就沒有。」永康水果種植能手周高連拿著他的「山卯頭」迷你小甘薯,向路過駐足的參觀者這樣介紹道。
周高連這次帶到農交會的是他在永康唐先鎮種了100多畝的小番薯,一根藤上就串起了十幾隻,「因為品種關係,小番薯裡面沒有那種咽不下去的莖,而且烤這些小番薯,更快熟、更香。」
「一個小番薯大概一到三兩重,在展會上,我賣四五元一斤,比普通番薯要貴5倍。」周高連說。
除了口感上的改良,這種樣貌可愛的小番薯還適合在市民家裡種:「就像好多人養花一樣,這種小番薯也能長在花盆裡。」
周高連說,這種小番薯種植方法並不複雜,3、4月份時在土裡埋下番薯藤,等它長出新藤了,過幾天翻翻土、澆澆水、施施肥,長到10月份,自家的花盆裡,也能結出串成一大串的小番薯了。
這種綠色稻米名叫「魚吻米」有著「魚吻米」這個溫馨名字的綠色稻米在展會裡很容易吸引到一大片目光,而在展位上,參展方綠巨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王高鵬還將稻米搬到了現場。
「『魚吻米』就是上面種著稻米,下面養著魚,魚能存活在這些水裡,說明這些米都是綠色健康的。」王高鵬指著他搬到現場的「魚吻米」這樣說到。
在這個引人注目的大型玻璃器皿裡,裝著挺拔結穗的稻子、稻子底部是十幾公分的泥水,通過玻璃,還能看到幾條彩鯉在裡面遊來遊去,「除了草魚,常見的鯉魚、鯽魚、鰱魚這些都能養在下面。」
袁隆平幽默亮相開幕式
「我也是80後,我對金華有深厚的感情。」81歲的袁隆平用這樣輕鬆詼諧的開場在農交會開幕式上亮相。
身著白色西裝的袁隆平精神矍鑠,他已經是第三次出席華東農交會了。作為金華市政府農業高級顧問和金華市農科院首席專家,袁隆平說自己和金華的結緣源於雜交水稻。上世紀80年代初,武義農業局的人找到他,想引種雜交水稻,袁隆平把自己的最新良種讓他們帶了回去。如今這已經成為武義雜交晚稻的當家品種,畝產至少在500公斤以上。
這次的農交會上,袁隆平宣布將帶領自己的團隊進駐金華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為金華農業科研繼續貢獻力量。而開幕式一結束,袁隆平就迫不及待地去金華農業科研基地「看望」他的「超級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