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張口就吐成布 金華農交會開幕去看稀奇

2021-01-17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0月21日訊金華·華東農交會在農業展覽館正式登場亮相,昨天是農交會的第一天,作為金華市規模最大、企業最集中、產品最豐富的農業品牌盛會,1萬平方米的展示展銷區擠滿了市民。

  上面播種稻子、下面蓄水養魚,還有著「魚吻米」這個溫馨名字的綠色稻米;澱粉量高、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宜糖米;圈養、雜交後保留野豬野味去除腥味的野豬肉……本次展會共邀請500餘家金華、溫州、寧波、舟山以及臺灣、新疆等地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各地的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金華本地的強勢農產品更是賣力得為自己吆喝,場面十分火爆。

  從即日起到10月22日,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到汽車東站對面農業展覽館逛一逛,嘗試下這些不一樣的農產品。

  蠶寶寶張口就吐成布

  在農業展覽館的2樓,永康市土特產公司徐春才的展位上,擺放著一籮筐裝著黃色、紅色、橙色的彩色蠶繭,以及一打由蠶繭填充的睡枕。但最佔面積的,則是一塊不起眼的白色薄布,看上去,很像是顏色漂白的宣紙。

  這「賣相」並不太好的薄布,佔據了這麼大片展位,有什麼來頭?

  「這些都是蠶絲,蠶直接吐出來就形成這麼一大張了。」徐春才介紹。

  「首先在一張很大的鋼絲床板上,養2萬6千隻蠶,它們在鋼絲上來回走,吐出的絲就能按照床板的樣子,形成一整片。」徐春才說,這項技術是浙江大學研發出來的,在永康、東陽等地有少數企業這樣制蠶絲,他手中的這塊約1米寬、2米長的蠶絲布只是一個平板蠶絲的二十分之一。

  記者摸了摸蠶絲布,細膩、光滑。再試著用力拉一拉,沒有想像中那樣撕下一小片的情況,看來蠶絲相當緊密。這些由蠶吐出的絲直接結成一片,省卻了一般蠶絲製品的不少步驟,這塊布能直接做成衣服或者被子嗎?

  「這些由蠶吐出的絲到蠶絲製品,只要一個水煮的脫脂步驟就可以了。」徐春才說,經過水煮的蠶絲會脫掉其中30%的脂膠,而這些脂膠是蠶絲製品久置後結板的關鍵原因。

  想要用蠶絲做被子的市民可以注意下,在農交會的這個展位上,由蠶直接吐出平板的蠶絲售價是400元/斤,1米寬、2米長的蠶絲布重約4兩,秋冬季節所用的蠶絲被,大約需要兩斤半的蠶絲。

  迷你小番薯能直接種在花盆裡

  「吃普通的大番薯,嘴裡會有一口渣,我們這個小番薯就沒有。」永康水果種植能手周高連拿著他的「山卯頭」迷你小甘薯,向路過駐足的參觀者這樣介紹道。

  周高連這次帶到農交會的是他在永康唐先鎮種了100多畝的小番薯,一根藤上就串起了十幾隻,「因為品種關係,小番薯裡面沒有那種咽不下去的莖,而且烤這些小番薯,更快熟、更香。」

  「一個小番薯大概一到三兩重,在展會上,我賣四五元一斤,比普通番薯要貴5倍。」周高連說。

  除了口感上的改良,這種樣貌可愛的小番薯還適合在市民家裡種:「就像好多人養花一樣,這種小番薯也能長在花盆裡。」

  周高連說,這種小番薯種植方法並不複雜,3、4月份時在土裡埋下番薯藤,等它長出新藤了,過幾天翻翻土、澆澆水、施施肥,長到10月份,自家的花盆裡,也能結出串成一大串的小番薯了。

  這種綠色稻米名叫「魚吻米」

  有著「魚吻米」這個溫馨名字的綠色稻米在展會裡很容易吸引到一大片目光,而在展位上,參展方綠巨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王高鵬還將稻米搬到了現場。

  「『魚吻米』就是上面種著稻米,下面養著魚,魚能存活在這些水裡,說明這些米都是綠色健康的。」王高鵬指著他搬到現場的「魚吻米」這樣說到。

  在這個引人注目的大型玻璃器皿裡,裝著挺拔結穗的稻子、稻子底部是十幾公分的泥水,通過玻璃,還能看到幾條彩鯉在裡面遊來遊去,「除了草魚,常見的鯉魚、鯽魚、鰱魚這些都能養在下面。」

  袁隆平幽默亮相開幕式

  「我也是80後,我對金華有深厚的感情。」81歲的袁隆平用這樣輕鬆詼諧的開場在農交會開幕式上亮相。

  身著白色西裝的袁隆平精神矍鑠,他已經是第三次出席華東農交會了。作為金華市政府農業高級顧問和金華市農科院首席專家,袁隆平說自己和金華的結緣源於雜交水稻。上世紀80年代初,武義農業局的人找到他,想引種雜交水稻,袁隆平把自己的最新良種讓他們帶了回去。如今這已經成為武義雜交晚稻的當家品種,畝產至少在500公斤以上。

  這次的農交會上,袁隆平宣布將帶領自己的團隊進駐金華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為金華農業科研繼續貢獻力量。而開幕式一結束,袁隆平就迫不及待地去金華農業科研基地「看望」他的「超級水稻」。

相關焦點

  • 蠶寶寶丨蛻變計劃—小小蠶農招募中...
    春天來了,聽老人家說,春雷一轟,可愛的蠶寶寶也即將破卵而出!    養蠶寶寶,勾起了我們多少兒時的回憶,當蠶寶寶還是卵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它們快點孵出來,還在上面蓋上棉花,增加溫度,當蠶寶寶孵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把小小的蠶寶寶移到鋪滿新鮮桑葉的鐵皮筆盒中,希望它們快快吃,快快長大,長得白白胖胖的!
  • 彩色蘿蔔水果味 25斤巨鵝長獅子頭——記者帶你農交會上看熱鬧看稀奇
    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圖4:農交會津農精品展區,果味沙窩蘿蔔吸引市民駐足。記者看到,這兩款花餑餑高約半米,由「銅錢」「壽桃」「天鵝」「錦鯉」「石榴」等不同設計樣式的餑餑堆嵌而成。其中一個名為「五穀豐登共迎全面小康」的花餑餑重達138斤,另一個名為「品牌強農 開放合作」的花餑餑重量為98斤,遠遠望去如同兩座「餑餑山」,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
  • 蠶寶寶生長全過程
    早早的就採了桑樹上最好、最嫩的桑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剛剛出生的蠶寶寶,放在了剛剛採回來的桑葉上,黑黑小小的!一片葉子夠很多個蠶寶寶吃的。剛出生的蠶寶寶只能吃,剛發出來的嫩葉,吃不了較老的葉子。
  • 我外孫精心照顧兩個月的蠶寶寶 為什麼吃了網購的桑葉全都死了?
    5月1日,桑葉吃完了,我老婆就從某網店下了單,買了250克桑葉,洗過擦乾餵給蠶寶寶。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我兒子就喊,爸爸,蠶寶寶都死完了!我趕忙一看,大部分蠶寶寶彎曲著身子,一動不動。」趙先生說,兒子傷心得早飯都沒吃,這兩個月,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觀察蠶寶寶的變化,大部分蠶寶寶身體已經變得透亮,馬上就要結繭了。「兒子兩個月的心血白費了啊!」
  • 小蟋蟀和蠶寶寶的故事
    一晃兒,兩三天過去了,蠶寶寶該上山到柞樹上去了。蟋蟀娃娃知道了,就說好朋友要在一起不分離,自己也跟著上山去了。於是,那山上就有了「唼唼唼唼」和「蛐——蛐——蛐——蛐——」的動聽音樂和歌聲。不知不覺,又過去了1天多。蟋蟀娃娃突然聽不見蠶寶寶的「音樂」了,「蠶寶寶怎麼了?生病了嗎?」她急忙跳到蠶寶寶的住是柞樹上,「哇——蠶寶寶在高高地昂著頭!」她忙和蠶寶寶打招呼,「您好!
  • 黃平縣重興村:勤「繭」致富 蠶寶寶變身「銀元寶」
    「別看這些小蠶繭不起眼,它可是短平快經濟項目,養得好的話,增收致富是可以立竿見影的。」作為村裡面第一個敢帶頭吃「螃蟹」的人,朱正霞做足了功課,先後只身前往遵義、羅甸、廣西、四川等地考察學習種桑養蠶經驗,回來後說幹就幹,自己認領種植了10餘畝的桑樹,還養殖了5張蠶寶寶。
  • 這些蠶寶寶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我曾經孵化過蠶卵,可以發現當小蠶出來時,並不會把卵殼吃掉。剛孵化的蠶寶寶在業內有個專業的術語——蟻蠶,黑不溜秋的,體表有長長的毛,看上去跟我們熟悉的蠶寶寶很不相同,不過不用擔心,這些毛是無毒的。<<  滑動查看蠶卵(密集恐懼症患者慎點)  >>幼蟲吧唧吧唧蠶食桑葉逐漸成長,經過5次蛻皮之後吐絲結繭,再經歷10天左右時間蛻變成蛾,在這個過程中其體積可以增加1萬倍左右。蠶寶寶都見過,可是你真的搞清楚蠶寶寶身體的結構了嗎?昆蟲的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很多人以為蠶寶寶的頭大大的,上面還有兩個萌萌的眼睛。
  • 蠶卵—蠶蟻—小蠶寶寶(幼蟲)—大蠶寶寶(熟蠶)—吐絲—結繭—化蛹—成蛾       蠶寶寶從幼蟲經過四次脫皮成為熟蠶,然後吐絲結繭,在繭中蛻化為蛹,最後羽化成蛾,破繭而出,雌雄交配產卵。       現代絲綢服飾使用的原料——蠶絲,是在蠶結繭化蛹後,將鮮繭內的蛹烘乾為幹繭,便於大量儲存,再經過一系列工業步驟(後系列會介紹)由繭制絲。       這是由於蠶寶寶的身體結構和」工作方式」決定的。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 蠶寶寶快結繭了 快來看看怎麼準備吧
    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睡前故事】蠶為什麼吐絲呢?
    博士爺爺您好,我今天想問您一個問題,蠶為什麼會吐絲呢?希望博士爺爺回答。博士爺爺:小朋友,你知道蠶寶寶嗎?蠶寶寶又叫家蠶,是一種被人們養在屋裡的,能夠吐出柔軟、光滑、潔白蠶絲的昆蟲幼蟲。為什麼說它是昆蟲的幼蟲呢?因為蠶是蠶蛾的幼蟲,蠶蛾又是昆蟲的一種,所以博士爺爺說,蠶是昆蟲的幼蟲。
  • 金華湯溪鎮舉辦2020年厚大第六屆「白菜文化節」暨湯溪農旅文化展
    金華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蘇榮兵宣布開幕。貢小兵 攝11月29日上午,2020年厚大第六屆「白菜文化節」暨湯溪農旅文化展開幕儀式在湯溪鎮厚大村白菜基地舉行。開幕式現場。貢小兵 攝原金華市農業局局長吳立鋼、婺城區政協副主席舒裡成、金華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組織人力社保局局長蔡於群、原婺城區人大副主任、湯溪新鄉賢聯合會會長邱開祥、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一之、湯溪鎮黨委書記吳雨澄、金開文旅集團董事長郭根春、開發區農旅局副局長楊金有,以及開發區相關部門領導,湯溪鎮班子成員,湯溪鎮各行政村書記、主任代表參加了開幕儀式。
  • 龐興晟 | 養 蠶 記
    沒過幾天,蠶寶寶慢慢地從菜子籽大的蠶子裡陸續鑽了出來。黑黑的,比螞蟻還小。我連忙去外面找桑葉。可是沒過幾天,陝南突然天降大雪,氣溫驟降,脫掉的棉衣又重新上了身。從那天降溫之後,蠶寶寶就再也沒有從蠶子裡出來過一條。孫女問我:「蠶咋不出來了?」我說:「恐怕是因為降溫,蠶子受了症,被凍死了」。孫女一聽,傷心地說:「蠶寶寶好可憐啊!」
  • 蠶寶寶要結繭——這些徵兆和準備工作要了解
    2、準備工作: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在養蠶盒內放些可以支撐的東西,幫助蠶寶寶做繭,給蠶寶寶一個適合的環境結繭。我們試過搭一個架子,也試過用牙膏盒剪成一個一個小長方體(隔成一個個小空格,空間比繭大點),最後蠶寶寶都不予理睬,他們選擇了在鞋盒的角落裡結繭了。因此,我們將蠶寶寶換一個大大的長方體盒子即可。切記:如果沒有任何支持物蠶是不會吐絲的,更不能結繭,最終會自己「憋」死。
  • 蠶寶寶結繭前是什麼樣的?一旦變成這樣那就要注意了
    小夥伴們的蠶寶寶到五齡已經有幾天了,在過幾天就會結繭了,但是在這幾天,是蠶寶寶一生中吃桑葉最多的時候,蠶寶寶在五齡時吃的桑葉佔它一生中的75%。
  • 蠶寶寶變形記(1):蝶和蛾,你能分得清嗎?「破繭成蝶」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從今天開始,徐老師的《蠶寶寶變形記》系列正式開篇啦!一提起蠶寶寶,馬上浮現在你腦海裡的是什麼?
  • 野生的蠶寶寶原來長這樣!揭秘上海城市昆蟲-桑野蠶!
    我們今天在這裡說是與常見的蠶寶寶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桑野蠶Bombyx mandarina。雖然叫做野蠶,但這並不意味著桑野蠶就是家養蠶寶寶B. mori的祖先了。不過,或許在至少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剛開始養殖的「蠶寶寶」就與今天桑野蠶的樣子差不多。
  • 養蠶是致富好方法,怎樣才可以讓蠶吐絲?我來告訴你!
    現在市面上很多人喜歡買蠶絲被,其實蠶絲被的價格是非常高的,所以說在農村如果餵蠶也是不錯的,選擇蠶絲畢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也是能夠帶領農民致富。而且現在國家特別注意農村的發展,不管幹什麼都會有相對應的支持和幫助。很多農村的領導或者是上級的領導,都會去下鄉檢查慰問農民的生活。
  • 科蒂學科英語 | 快來領蠶寶寶啦,我也要寫中英文蠶寶寶養成記!
    小朋友們, 你們知道蠶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嗎? 蠶寶寶的顏色一直都是潔白的嗎?蠶寶寶有「女寶寶」 和 「男寶寶」的區別嗎?蠶會蛻皮嗎?蠶結繭了, 會變成什麼樣呢 ? 科蒂免費領養蠶寶寶活動     讓我們一起見證蠶寶寶的成長吧領取條件 轉發連結至朋友圈獲18個贊
  • JINGNA晶娜女裝領銜2015深圳服交會開幕秀
    [導讀]JINGNA晶娜的這場名為「時光·印記」的主題開幕秀,相當切合本屆服交會「科技引領時尚」的主題。JINGNA晶娜的這場名為「時光·印記」的主題開幕秀,相當切合本屆服交會「科技引領時尚」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