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的成長,需要從輔食開始一步步的接觸到正常的飲食。不僅能夠為孩子提供更多成長的營養所需,同時也可以滿足孩子對於美食的期待。但是輔食的添加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家長需要在為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採取正確的方式,更好的為寶寶提供營養。
王女士是一名新手媽媽,女兒才剛滿周歲。但是在最近的體檢當中,醫生卻說女兒的成長有些緩慢,身高遠遠沒有達到同齡嬰幼兒的平均水平。這不禁讓王女士有些焦急,擔心孩子的健康是否出了問題。
醫生仔細了解之後,幫助王女士找到了女兒成長緩慢的原因。原來孩子姥姥認為小米粥是最有營養的食物,說自己當時養育王女士的時候,就是每天給她喝小米粥。
所以王女士聽從了媽媽的話,也給女兒在添加輔食的時候,以小米粥為主。導致孩子的輔食過於單一,沒有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所以才會出現生長緩慢的現象。
其實如同王女士一樣的糊塗寶媽並不在少數,很多寶媽在為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往往會被食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給寶寶食用一些看起來好像很有營養,但是事實上卻並不適合寶寶成長的輔食,反而導致了孩子的成長出現各種問題。
哪些輔食看似營養,其實卻不適合寶寶?
1,清粥稀飯
在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稀飯是最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米粥熬出的米油。老人認為這些食物具有微量元素,對於人體有著很好的營養補充作用。其實所謂的清粥稀飯在營養上過於單一,多數都是糖分喝水,並不能夠滿足孩子的成長所需。
2,蔬菜汁
有些家長覺得每頓飯只能給孩子吃一點點的蔬菜,含量太少。所以就把很多蔬菜榨成蔬菜汁讓孩子飲用,認為這樣能夠讓孩子同時攝取多種蔬菜的營養,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其實恰恰相反,蔬菜被榨成汁之後,將會導致營養的流失。留存下來的大多是水分,而且殘餘的農藥也有可能會被寶寶在食用的時候吸收到體內。反而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並不能夠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3,鮮榨果汁
還有一些寶媽喜歡榨果汁來讓寶寶補充維生素。鮮榨果汁同樣是以水分和糖分為主,在榨取之後反而失去了果肉的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喪失了原本的營養作用。所以寶媽的這種行為無疑是不妥當的。
輔食的添加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僅僅靠母乳的餵養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通過輔食的添加為身體的發育提供更多的營養元素。同時孩子也可以通過輔食來鍛鍊自己的咀嚼能力和協調能力,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採用科學的方式,正確的為寶寶增添輔食,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家長應該如何為寶寶正確添加輔食?
1,時間不能過早或過晚
首先,家長應該注意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一般來說,官方建議寶寶要在滿6個月之後開始增添輔食。如果太早會給孩子的消化系統增加負擔,引發各種腸胃疾病。如果太晚,只會導致孩子攝取營養不足,影響成長發育。
2,寶寶挺舌反射消失
其次,家長應該注意要在寶寶的挺舌反射消失之後,再為孩子增添輔食。挺舌反射是指孩子在食用食物的時候,是否會出現反覆吐出的現象。如果寶寶的挺舌反射依然存在,家長就增添了輔食,很有可能會導致嗆食的狀況,帶來人身安全的風險。而挺舌反射的消失,則意味著孩子已經初步具備咀嚼能力,能夠適當的食用一些輔食。
3,由少到多,由稀到濃
寶寶增添輔食,家長應該遵循著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很多家長出於疼愛寶寶的心裡,想讓寶寶快快長大,所以在輔食的選擇上,總是恨不得把所有健康食物都給孩子增添。而正確的添加輔食,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一點一點的增加分量和種類。同時在輔食的形狀上也需要注意,應該從泥狀物品開始,逐漸增加顆粒感,讓寶寶一點點適應,逐漸的培養孩子的咀嚼能力。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讓寶寶食用體積較大的食物,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家長在為孩子增添輔食的時候,需要關注孩子的發育狀況。根據孩子的成長,選擇適當的時機,循序漸進的為孩子添加輔食。在輔食的選擇上注意不要品種單一,而是增添種類,讓孩子攝取到全面的營養,更有助於成長和發育。
您是如何為寶寶增添輔食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