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0~3歲寶寶,不要碰這6種輔食,雞蛋、粗糧、魚肉都在列

2020-12-21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可以說,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寶媽的那顆懸著的心就從來沒放下過,寶寶的飲食、消化、發育問題都時時刻刻都牽掛著寶媽的心。特別是奶粉和輔食,稍微出現一些安全問題,都會讓寶媽處於200%的緊張。

遠了不說,三鹿奶粉就是前車之鑑,再加上國際大牌奶粉的價格昂貴,現在的不少寶媽都會在母乳餵養結束後,直接「無縫銜接」到輔食餵養。

可輔食添加同樣是一門學問,稍不注意就會踩到坑,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8個月寶寶因吃錯輔食進醫院,兒科醫生:都怪「糊塗寶媽」餵的這種輔食

鄰居曉菲的寶寶前段時間進了一次醫院,問題就出現在小小的輔食上。

曉菲是一名95後的新手媽媽,相信科學育兒的她,在書中育兒知識的指揮下,在6個月的時候就給孩子斷掉了母乳,並準備「無縫銜接」到輔食。

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可慢慢地曉菲注意到只吃米粉的寶寶,總是會出現消化不良和上火的情況,在諮詢了同小區的寶媽後,曉菲決定給寶寶喝一些易消化不上火的米湯。

看著寶寶每天食慾增加,曉菲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條最適合寶寶的輔食,最多在米湯中加一些米粉或者豆奶粉,這麼一餵就是整整一個月。

可慢慢地問題就出現了,寶寶越喝越瘦,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為了彌補錯誤,曉菲又開始給寶寶熬排骨湯,魚湯,偶爾還加一些鹽

可沒想到又出現了問題,這些「營養湯」中的油脂加重了寶寶的腸胃負擔,以至於出現了積食的情況。曉菲無奈之下只能是向醫生求助。

醫生聽完曉菲講述的餵養過程後責怪曉菲糊塗,更是直言,寶寶3歲以前,這7種輔食千萬別碰。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這6種輔食千萬別碰,雞蛋、粗糧、魚肉都在榜

1)米湯:在一些老人眼中,米湯具有「養人」的神奇功效,再加上易消化不上火,最適合寶寶食用。實際上,米湯的營養價值卻少得可憐。米湯的重要成分是澱粉和水,寶寶喝米湯和喝水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自然也就易消化不上火了

但米湯並不是毫無用處,當寶寶出現消化不良和上火的情況時,寶媽可以適當為寶寶做一些米湯來調理,但是頓頓吃米湯是完全不可取的。

2)排骨湯,肉湯:缺什麼補什麼」是我國一種重要的飲食文化,想讓孩子又高又壯,沒有什麼比喝一碗骨湯肉湯營養更豐富的了。其實骨湯肉湯中能被寶寶吸收的營養物質真的不多,蛋白質幾乎為零,脂肪和油脂卻佔了一大半。

不光沒營養,反而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讓寶寶出現「越吃越營養不良」的情況。

3)雞蛋:許多寶媽可能會疑問,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為什麼也不適合寶寶呢?其實並不是說雞蛋營養物質不全面,而是因為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全,雞蛋中的蛋白質因為分子成分太大,不能被寶寶的腸胃吸收,反而會堆積在腸胃中,造成寶寶積食。

蛋黃中的卵磷脂甚至會導致3歲前的寶寶出現過敏現象。

4)魚肉:並不是所有的魚肉都適合寶寶,寶媽為孩子選擇時應該多加甄別。如果寶寶吃了那些含汞元素過多的羅非魚,旗魚,會對寶寶神經系統的發展造成影響。

5)鹽:寶寶吃鹽同樣是一門學問,對於0~1歲的寶寶來說,生理上的不成熟就決定了他們不適合攝入過多的鹽分,即使對於1~3歲的寶寶來說,過重的口味也會增加寶寶腎臟和脾胃的負擔。

6)粗糧:之所以不推薦粗糧,還是出於寶寶生長發育的考慮。寶寶的腸胃對於粗糧沒有辦法做到很好的吸收,難以消化的粗糧會積聚在寶寶腸胃中,從而導致寶寶積食。

想要寶寶既有營養,又能避免積食,寶媽下好功夫是關鍵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最大的特點就是,看似營養豐富,實際上完全不符合寶寶的成長。生活中有這類特點的食物有很多,很多寶媽稍不注意,就會給寶寶帶來危險。

對於那些新手寶媽,到底應該怎麼選才能避開「假輔食」的坑呢?

在這裡推薦一本《輔食每周吃什麼》的輔食書,這本書由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編寫,專門針對於0~3歲的寶寶。書中一共有215道食譜,是名副其實的工具書,寶媽可以親手為寶寶製作最適合他們的輔食。

這本書還有兩個優點:

根據寶寶的月齡,分別介紹最適合寶寶的輔食。內容非常詳細,對於寶寶添加輔食的關鍵期—6個月時,每周的輔食都作出了詳細的介紹,非常適合第一次當媽媽的寶媽們。

同時,這本書還隨書附贈教學視頻,真正做到邊學邊會,寶媽可以一邊看著製作流程,一邊具體看著視頻中教學內容,為寶寶做出最適合他們的輔食。

最後祝福所有的寶媽都能養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兒科專家:孩子未滿3歲,6種輔食不要碰,讓娃脾虛積食,難發育
    我仔細一問才知道,最近孩子開始挑食厭食,對食物沒有什麼興趣,體重不增反減,還發燒、咳嗽,把一家人都給急壞了,連忙帶著娃去了醫院掛號,醫生說娃是出現了脾胃虛弱,因為飲食不當造成,食物在腸胃裡面滯留,慢慢就形成了積食,不利於營養吸收,孩子個頭難長。
  • 6歲女孩鉛中毒,智力停止發育,兒科醫生:3種食物碰都別碰
    姨媽家樓上的住戶搬來兩年了,這戶人家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暫暫今年6歲了,很活潑可愛,鄰居們都喜歡她。不過近段時間暫暫有點奇怪,她媽媽發現她總是容易腹痛,還不愛吃飯,老師教的東西幾天都記不住,其他孩子都學完了,暫暫都跟不上,而且暫暫雖然6歲了,但是身高跟5歲的小孩一般高,這讓家人都擔心,最終決定帶暫暫去檢查。
  • 寶寶可以天天吃米粉嗎?兒科醫生提醒:輔食這樣吃,娃聰明又健康
    兒科醫生提醒:輔食這樣吃,娃聰明又健康康康已經一周歲了,因為父母工作忙碌,不到6個月就斷了母乳來到奶奶身邊。聽說米粉是最適合孩子的輔食,奶奶準備了不少,從康康添加輔食開始,幾乎天天吃,即使到了七八個月,已經可以添加別的失誤了,但是為了方便快捷,也為了讓孩子吃的放心,奶奶還是天天給康康吃米粉。
  • 兒科醫生媽媽:寶寶只願意吃奶不願意吃輔食怎麼辦?(含如何判斷寶寶的身體已經準備好輔食添加)
    首先,孩子是否具備可以添加輔食的條件。雖說,滿6月齡後是目前公認的適宜開始添加輔食的時間,但事實上,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添加輔食的時間在實際操作中也並非是一刀切的。3、觀察原始反射:寶寶的挺舌反應逐漸消失。挺舌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屬於先天性行為,把新的食物或者其他物品放到寶寶的嘴裡,他會本能地拒絕,用舌頭將其向外推出,這種「恐新」現象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本能。挺舌反射一般持續到出生後4-6月齡之間消失。
  • 給寶寶添加魚肉輔食有講究
    確實,魚肉的營養非常豐富,不僅可以讓寶貝聰明,對於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大有裨益。魚肉這麼好,當然要讓孩子吃點了。大寶寶吃魚一般沒什麼問題,而讓魚肉作為輔食給小寶寶食用則要注意了,相比於其他肉類,魚肉屬於海鮮,要讓寶寶的味蕾和身體都接受。
  • 三歲以內的寶寶,父母別讓他吃這8種輔食,很容易引起積食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寶寶的家庭,大概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在寶寶大約五個月左右,每次大人吃飯的時候,寶寶就在一邊「啊啊啊」地叫,還「譁譁」地流口水。有經驗的長輩表示,寶寶這是饞大人飯了。
  • 寶寶多大能吃「大人飯」?兒科專家:除年齡外,還需滿足4個條件
    文/紅樓無夢寶寶無小事,一舉一動就牽動著媽媽的心。尤其是在吃方面,寶媽更是慎重,生怕自家寶寶吃了不健康或是發育遲緩。一般來說,在母乳餵養6個月後,寶媽就會開始給寶寶吃輔食了。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給寶寶吃輔食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在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寧願餓著都不吃輔食,為此寶媽們費勁了心思研究輔食做法,變著花樣做輔食,只為讓寶寶吃上幾口輔食。在寶寶吃輔食後,新手媽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大人飯」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兒科專家:寶寶吃大人飯不光要看年齡,還要看是否滿足這4個條件!
  • 一歲以內的寶寶,這幾種食物不適合吃,父母為娃添加輔食要注意
    「媽媽,我們佳佳還不到一歲,只能吃蛋黃,不要給蛋白她吃!」佳佳媽在旁邊說。「哪有這麼講究,她爸爸小時候,不到半歲就開始一餐吃一個雞蛋了,現在身體多好!」奶奶有點不開心地說。「媽,現在講究的是科學育兒,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健全,腸黏膜的保護屏障還沒有形成,蛋白很容易引起寶寶過敏或一系列身體不適。兒科醫生建議是一歲以後才能添加蛋白。」佳佳媽耐心地解釋。「好,好,我們寶貝一歲後再吃蛋白,寶寶的健康最重要!」奶奶開心地回答。
  • 難怪寶寶營養不良!這7種食物常見的「假輔食」,寶媽還蒙在鼓裡
    這種「假輔食」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健康同事曉菲連著好幾天都處於後怕的狀態中。原來啊,自從寶寶進入到6月齡的時候,曉菲就按照育兒書上的建議,有意識地為寶寶斷奶了。先是給寶寶添加米粉,但是看著寶寶興致不高的樣子,於是曉菲和老公商量,給寶寶做一些菜糊和肉糊之類的輔食。
  • 6-24個月寶寶最全輔食清單!
    「每次花了1個多小時做的魚泥米糊什麼的,哄半天也就吃倆小勺,如果還繼續喂,一放嘴裡就給你「噗」出來,所以到現在都只是喝奶粉……」這不可行。要知道,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澳洲兒科學會及中國衛生部等都建議從6個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為什麼是6個月呢?
  • 雞蛋羹登上「輔食黑名單」,1歲前別給孩子吃,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可吃了雞蛋羹的寶寶明顯沒有當初只吃蛋黃時那麼順利,寶寶身上出現了很多小紅疙瘩。在前往醫院檢查後,醫生指出這種小紅疙瘩其實是蛋白過敏。兒科專家指出,雞蛋羹已經登上了「輔食黑名單」,寶寶的腸胃很難消化,不光會導致寶寶積食,甚至還會影響寶寶正常的身體發育。
  • 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全攻略,附贈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表!
    根據每個寶寶不同的發育情況,也可以選擇在4-6個月之間添加輔食。寶寶6個月之後,指的是滿6月齡,也就是從出生到現在,已經有180天左右了。這是一個大概時間,不是說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行,要掐著點喂。在6個月左右開始就可以了,早幾天晚幾天都可以的,選個自己和寶寶都比較舒適的時候開始吧。一、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吃什麼?
  • 1歲內寶寶輔食黑名單:5種常見食物榜上有名,別讓娃吃出一身毛病
    寶寶1歲前,幾種輔食不能喂,相當於餵「毒食」。寶寶什麼時候吃輔食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協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共同建議,寶寶滿6個月之後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寶寶輔食應當如何科學添加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輔食也會隨之出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變化,具體如下。6-7月齡——糊狀食物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往往都是米糊,無需咀嚼、直接吞咽,易消化,輕鬆無負擔。
  • 過敏體質寶寶如何添加輔食?8種易過敏食物按序添加,更保險
    但她因為是第一次當媽媽,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在群裡求助醫生。醫生說這是過敏了,問孩子是不是開始吃輔食了,寶媽回答是的,問她給孩子吃了什麼,她說蒸蛋,醫生詢問下得知,寶寶才6個半月,寶媽就給寶寶吃了全蛋的蒸蛋,雞蛋導致孩子過敏的機率很大。
  • 【寶寶輔食】6個月—1歲寶寶輔食(粥)大全
    但如果媽媽不是現有的掌勺大廚6個月寶寶輔食食譜♥牛奶蛋黃米湯粥營養價值:此款搭配富含蛋白質和鈣質,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對寶寶生長和大腦發育有好處。用料:大米一小碗、雞蛋一個、奶粉若干做法:1、將大米用涼水泡軟,後熬成粥2、取雞蛋一個,用蒸蛋器蒸熟3、雞蛋蒸熟後,取出蛋黃,並搗成泥(1歲內小孩不要吃蛋白喔)4、奶粉衝泡後,將蛋黃泥、大米粥,均勻攪拌即可3、將壓成菜泥的西蘭花倒進香蕉小米粥即可3、加熱水並攪拌5、將蘋果泥、米粉攪拌即可7個月寶寶輔食食譜
  • 1歲前寶寶輔食添加單,拿走不謝~~~
    輔食添加量從1—2勺開始,以後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依次提供米粉,蔬菜泥後,水果汁或泥(果汁先從兌水開始,然後再喝原汁),接下來是果泥。米粉:餵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後,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餵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後。醫生建議先從單純的米粉開始以防過敏。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 寶寶到底能不能光腳,兒科醫生發話了!現在看到還不晚
    寶寶光腳真的會生病嗎?我們來看看兒科醫生的說法:寶寶的手腳微涼屬於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寶寶心臟功能沒有那麼強,血液不能很好的循環到四肢末梢。寶寶光腳時,要注意以下3件事1、注意防滑、刺傷不管是室內還是戶外,都應該保證寶寶光腳走路地方的安全性,比如地面有沒有異物,有沒有水漬,如果地上比較光滑,可以在上面鋪一層地墊,這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 一天一個雞蛋,3歲寶寶吃出事!檢查後發現,惹禍的可不止雞蛋這一個
    不管你們的育兒觀念分歧有多大,都能在寶寶吃雞蛋這件事上成為「同盟軍」這不,前幾天《海寧日報》就報導了一名3歲男童,因一天吃一個雞蛋,攤上事兒了……一天一個雞蛋,3歲男童吃出事!(圖片來源:sohu.com)一天,3歲的俊俊臉上突然冒出許多紅疙瘩,看起來像過敏了一樣。俊俊的媽媽看到後,立即帶著兒子往醫院跑。醫生查看俊俊臉部情況,和詢問寶寶生活習慣後得知,原來導致俊俊過敏的正是其飲食不當所致。
  • 6-12月齡寶寶輔食添加日程表,每日輔食計劃全在這,媽媽照做就行
    細嚼期(9-10個月)9-10個月屬於細嚼期,寶寶進入咀嚼能力學習的黃金期,如果沒有把握這個階段,讓寶寶的咀嚼能力得到充分鍛鍊,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正常進食和語言發育。比如有的寶寶說話特別晚,家人都說是聰明的表現,畢竟老話都說「貴人語遲」。但是去醫院檢查以後,兒科醫生卻表示,寶寶說話晚很可能是這個咀嚼能力沒有鍛鍊好。
  • 1歲女娃腸胃壞死,兒科醫生:3種輔食必須喊停,請善待孩子吧
    醫生仔細詢問了茜茜的日常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發現孩子之所以會出現腸胃壞死的情況,都是父母"好心"弄出來的。醫生:請善待孩子吧!不要再自作聰明為孩子好了。醫生提醒:3種輔食必須喊停,拉近寶寶輔食"黑名單",積食還傷脾1、加了調味品的輔食很多父母擔心孩子輔食沒有味道,孩子不喜歡吃,所以就會在製作輔食的過程中,加入一些調味品進去,讓孩子吃起來更有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