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被瓦解的四個社會階級

2020-12-21 靜心匠道

日本在12至19世紀七百年的時光中,日本幕府為了管理社會,精心打造了四個等級森嚴階級制度。在幕府設計的四個階級中,幕府把商人放在社會的最底層。而同時期的歐洲封建社會,農民或農奴是社會最底層。但是由於日本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強調對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性,只有武士階層的地位是高於農民和漁民,而農民和漁民又高於日本的工匠喝商販。但是這種制度最後在明治維新中瓦解,那麼是什麼力量讓明治維新能夠瓦解維持七百年的傳統和習慣呢?

日本的四個社會階層

武士階級

在日本封建社會中有一些著名的武士,是由領主階級統治。雖然武士階級佔比例何低,僅佔全e國人口的10%左右,但是武士階級和領主階級卻擁有了社會的更多權力和資源。在封建時代,一個武士經過一個地方,比他要低一層階級的社會人員,必須要求鞠躬以表示對武士的尊重。

而如果出現了農民漁民或者工匠們拒絕對武士鞠躬,那麼武士在法規的支持夏,有權砍下那些對自己不尊重的人的頭。而武士只效忠自己的大佬就是領主。而領主也只向幕府將軍效忠。到幕府末期,日本共有大約260個領主。每個領主控制著一片廣闊的土地,並擁有一支效忠自己的武士。

農民和漁民

在日本的社會階級中,處於武士下面的是農民和漁民。因為跟著中國儒家文化的理論,提供農作物和漁獲的農民和漁民,會比工匠和商人更加對社會又貢獻。因為他們勞作產出了所有日本境內人民需要的食物。但是儘管在階級來講,農民和漁民被社會受到了尊重,但是在日本幕府時代的大部分時間裡,農民和漁民擔負的的稅收負是最重的。

工匠

工人和匠人會產出很多精美和日常必須的商品,比如和服,鐵壺,瓷器等等,但是他們的地位比農民要低。在日本幕府時代,就是最出名的武士鐵匠和船匠們,也只是處於社會的第三層。而工匠階層居住的地方,是在大城市附近有自己的團體和區域自,和武士住在城堡和還有低層商人隔離開來。

商販

日本幕府時代社會的最底層就是商人,商人包括行商和固定的商販。而那個時代的日本商人通常被排斥為社會的「寄生蟲」,他們在生產力比較高的農民和工匠階層,從中漁利。日本的商人不僅生活在各個城市的,但是他們的生活範圍是單獨的,除了進行大型商務活動之外,社會的高階人士是禁止與他們廝混在一起。雖然是這樣,但是許多商人經過自己的努力,積累大量財富。隨著商人階級的經濟實力增強,他們對社會和政治影響力也隨之加強,階級對他們的限制也減弱了很多。

階層之外的階級

最高階級統治者

雖然幕府時代日本的社會階層分為四個等級,但是有些人是站在這些等級之上,還一些人生活在這些制度之下。

幕府將軍,就是當時的軍事統治者。幕府將軍是日本幕府時代最有實力的領主;德川家康在1603年奪權後,幕府變成了德川家世襲組織。德川家族一直統治了15代人,直到1868年借宿。但是雖然幕府將軍是實權派,但是卻還是需要以天皇的名義去管理天下。而天皇只是一個傀儡政權,他和他的家族幾乎沒有任何權力,但名義上至少在幕府將軍之上,在四個社會階層之巔。而日本的佛教僧侶和神道教人士,也高於四個社會階級。

四等階級以下的人

而除了最高統治階層外,還有一批的日本人他們不屬於這四個階層。他們的身份比商人還要低級。這些人包括很多:日本的少數族裔,奴隸的後代以及從事禁忌行業的人。另外還有,就是社會流浪者,其中包括雜技演員,流浪詩人和罪犯。這些人生活在四個階級之外。

社會階級的轉變起因

到了德川幕府末期,武士階級失去了自己的作用也失去了權力。因為日本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時代,因此很多武士的作用消失。但是由於不甘於被忽視,他們不斷的製造事端,最後反而變成了領主和社會的麻煩製造者。但是就算是這時,武士階級還是被允許,並攜帶標記其社會地位的兩把日本刀。隨著社會的穩定,日本武士的重要性下降,而最低階層的商人獲得了財富和權力,針對不同階級不能在一起的社會禁忌也越來越有模糊,而最後被打破。

這樣一個新的轉變悄悄的在日本社會中出現,就是的商人和工匠地位在提高。而無所事事充滿焦慮的日本武士,經常與有錢的商人們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和看表演,階級交融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這是日本社會的一個轉折點。和平時期很多武士感到自己陷入了無意義的生活,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在等著衰老和死亡的一天。所以他們會盡情的享樂。

社會階級體系的瓦解

內部變革的推動

到了19世紀末,由於社會一系列變革的衝擊,徹底重塑了日本社會結構,幕府時代宣告結束。明治維新革新成功,日本的天皇收回了自己的權力,並通過改革廢除了幕府將軍的實權。而效忠於幕府和領主的武士階級被解散,隨之是一支現代軍隊的誕生。

而發生這種革命的部分原因,其中之一是日本與外界的軍事和貿易往來不斷增加。在1850年代之前,德川幕府將軍一直對西方國家實行孤立主義政策。在日本,唯一被允許的歐洲人是居住在海灣島嶼上的一小群荷蘭商人。任何其他外國人,甚至是在日本領土上遇難的人,都可能被處決。同樣,任何出國的日本公民均不得回國。

1853年,當美國海軍艦隊駛入東京灣,並要求日本對外開放邊境時,幕府的結束和社會體系的崩潰隋之到來。

外部勢力的入侵

1853年,美國準將馬修·佩裡把自己的炮艦,開進東京灣,並且利用無力要求,德幕府開放市場,允許外國和日本互相貿易,但是這無意間引發時代進程,最後導致日本崛起為近代的強國。

日本一些激進政治精英敏銳的意識到,歐美國家在軍事和經濟上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並且已經感受到歐美帝國主義的威脅。原因就是在十幾年前,第一次鴉片戰爭,強大的清朝輸給了英國,後來又輸掉第二次鴉片戰爭。

日本一批政治高層卻沒有感受到命運軌跡,試圖用更加嚴厲封關鎖國,來抵禦外國侵略,但是有一批更有遠見的人,開始著手日本的現代化革命。在他們的觀念裡,日本政治中心是擁有強大號召力的日本天皇,並以天皇的影響力來進行自身的改革,最後抵消歐美帝國主義經濟和政治的侵略。

明治維繫社會發生的根本變化

明治天皇在一系列的操作,重新奪回日本控制權後,便立刻著手重塑日本的社會和經濟軍事,希望儘快讓日本成為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家。1889年,明治天皇頒布了《明治憲法》,使日本成為仿照普魯士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同時在國內為推動變革頒布了幾項新規:

一,廢除日本幕府設置的四層階級結構

二,廢除武士制度,國家建立了一支西式化的軍隊,從軍服到武器,打造一支現代意義的部隊。

三,有序普及男孩和女孩的基礎教育

四,著手改善以紡織品和其他此類商品為基礎的日本製造業,轉而轉向重型機械和武器製造業。

最後日本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社會的變革讓日本從受到歐美帝國主義威脅的島國,自己變革成為了東亞的強國。並且日本憑藉軍事力量,在清朝手裡奪取了朝鮮的控制權,並且在其後的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清朝,在1905年擊敗俄國沙皇的海軍而震驚了世界。

融合古今重塑社會結構

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可以理解為一次政變或者是一次革命,它的作用是,結束了日本幕府的七百年的封建體制。儘管明治維新變革讓日本當時,出現了戰亂和社會的混亂,但是變革成功,使日本在20世紀初跨入東亞強國的行列。

短短數十年日本在東亞的迅速崛起,變得更具有侵略性和野心,直到它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被打敗才停止了侵略的步伐。今天的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創新和技術的領導者,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明治維新的改革。

相關焦點

  • 日本明治維新「三傑」都是哪三個人?
    日本,我們的東方強鄰,他們近代的強大來源於 19世紀末的明治維新及其快速的開展的工業革命。明治維新「殖產興業」橫濱鐵路「明治維新」的成功,是日本大批有志之士通過不斷的努力而得來的結果。但是,眾多的有志之士中,不得不提到「明治維新三傑」,那就是: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1828—1877),出身薩摩藩,年輕時受到藩主島津齊彬賞識,作為其親信並參與藩政。1858年幕府「安政大獄」,被流放至琉球,1864年,日本國內維新派開始逐漸抬頭,隆盛一手主理薩摩藩陸海軍實權,和同為薩摩藩士的大久保利通大力合作改革。
  • 御恩與奉公,淺析幕府時期日本武士階級的維繫紐帶——主從關係
    此時的日本社會開始動蕩不安,社會秩序開始逐漸混亂,武士階級在此基礎上開始產生並逐漸發展起來。等到公元9世紀中期,中央和地方都紛紛招募武士組成軍隊來進行政治權力的鬥爭,這就讓武士具有了合法的身份。等到公元12世紀末期,源賴朝憑藉武力奪得了政權,建立了鎌倉幕府,武士作為統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而維繫武士階級內部穩定的,就是主從關係。
  •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了,而中國的戊戌變法卻失敗了,這是為何?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中國跟日本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在一段時間內進行了閉關鎖國,還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行動,大家都比較清楚的就是中國的戊戌變法,當然還有日本的明治維新。在課本上我們學習過,中國的戊戌變法是以失敗而結束的但是,日本則是通過明治維新徹底的實現了崛起,同樣的變法,為何一個成功,另一個卻失敗了呢?
  • 兩國變法卻結果迥異,清朝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到底差在哪裡?
    同樣是富國強兵,日本是玩著鬧,而我們是鬧著玩。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的我們和日本就有著同樣的遭遇。近代以來更是陸續遭遇了西方國家的入侵。但是同樣是被打疼,日本在1853年黑船事件後奮然崛起,通過明治維新成功,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 日本古代史最終篇,從江戶時代到明治維新
    這時候織田家的老大信長死了,老大的長子繼承人織田信忠也死了,織田家群龍無首,總得要選個繼承人吧?於是織田家就坐下來開了一次青州會議,會議上出現了兩大相互對立的聲音,豐臣秀吉他推舉織田信忠的兒子三法師為家督(日本古代的小名,成年之後才會有正式的名字,像是織田信長叫作吉法師,家康叫作竹千代,秀吉叫作日吉丸。)
  • 被時代裹挾的棄子,明治維新與西南戰爭中的日本武士
    大量外國人將日本視為待宰的羔羊,想盡辦法要來分一杯羹因幕府而生,卻親手推翻幕府的武士階級說完了黑船開幕對幕府的影響,我們再來說說幕府制度下的武士階級。江戶幕府名義上是武家與公家共同執政。但是實際上卻是武家一家獨大,武士階級在這一時期享有特權。
  • 「桌遊推薦」日本的騰飛時代——《明治維新》
    聽著有點燒腦,其實很符合愛好桌遊的玩家喜歡思考的口味,WYG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桌遊《明治維新》,重度達到3.78,也是一個聽上去燒腦的重策,其實玩起來十分流暢,遊戲適合2-4人,外觀和美工都是妥妥的WYG公司風味,在WYG公司的系列桌遊裡,《明治維新》一直口碑不錯,我也十分喜歡。就像封面上所畫的農耕和工業相結合,明治維新就是個從日本農耕時代向近現代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時期。
  • 日本近世身份制度瓦解:階層流動增強,促進公民意識的形成
    身份制度瓦解的原因要提到身份制度之所以瓦解的原因,就要考慮當時的社會基本情況。普遍認為的日本「近世」,指的是日本幕末黑船來航以來經歷了種種變革的時期。無論從內部發展還是外部衝擊來看,日本社會都積蓄起足夠革故鼎新的力量。可以說,日本自古以來的身份制度在工業社會的衝擊下徹底發生了改變。
  • 明治維新前奏
    不妨以此書梳理出日本明治維新前的歷史脈絡。日本發展階段:1、繩紋時代。距今約一萬年前。繩紋時代的日本處於母系氏族社會,主要的標誌是繩紋陶器,本書認為當時已近出現了原始農耕。2、彌生時代、古墳時代。距今約2000多年,發生了農業革命,出現了金屬工具,日本列島由此進入鐵器時代,但是石、木、銅、鐵依然雜用其間。
  • 一個改寫日本歷史的藝伎,如果沒有此人,日本明治維新不一定成功
    戊辰戰爭的結果是幕府統治徹底瓦解,倒幕派取得了最終勝利,天皇取得實權,江戶改名為東京,日本歷史進入了明治時期。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中有一類人我們不得不說,那就是藝伎,因為她們是倒幕運動中的英雄。有人說,如果沒有藝伎,就沒有日本倒幕運動的成功。
  • 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是誰阻礙了中國變強
    日本可以通過明治維新走上強國之路,為何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兩次變革都沒有使中國變強呢?到底是誰阻礙了中國變強呢?我們從洋務運動的性質來說,它僅僅是封建大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它所觸及的只是封建大地主階級的人。清政府腐朽的統治帶領著一群鼠目寸光的迂腐大臣,失敗也在情理之中。清政府真正腐敗的是制度,而洋務運動中根本無意於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僅僅是主張學習西方表層的技術,只是看到帝國主義表面的富強,卻沒有看到帝國主義真正強大的關鍵所在。
  • 明治維新前的準備,江戶時代日本如何將識字率提高到世界第一?
    根據統計,日本江戶時代嘉永年間(1850年),日本的入學率在70~86%之間。這是個什麼水平?中國不說了,那個時候正是嘉道中衰的時候,說說歐洲,大概同時期,英國入學率20~25%(1837年),法國是1.4%(1793年)。
  • 明治維新三傑,戊辰戰爭的功臣西鄉隆盛,為何最後卻掀起了內戰?
    日本是我國的鄰國。我們對這個鄰居的感覺很複雜。唐初日本曾派大量遣唐使來華學習,回去使自己變得強大,傳承了我們部分的文明。明初的時候,日本國內混亂,有一些日本浪人經常在我國東南沿海騷擾我國人民,讓人十分討厭。近代的時候,日本積極學習西方,進行明治維新,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他甚至以弱博強打敗了當時比較強大的沙俄。
  • 日本浪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你萬萬想不到!
    其實不然,根本上看,日本浪人只是一幫類同於中國的地痞流氓的人眾組成。他們多是日本社會的閒雜無業人口。原本在日本社會就是以偷雞摸狗極盡能事。是在日本也被社會所不齒的一類。
  •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階層亂局:公家、武家、寺家、平民
    上次我簡單說下韓國從古到今的一些問題,本來接著說日本呢,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日本人口、地盤都比韓國大,所以國內局勢一直以來都很複雜,亂得要命。要是細細尋來還是有跡可循的,明治維新就是日本古代和現代一條很清晰的分界線。
  • 從明治維新到甲午戰爭,日本被西方稱之為猴子
    日本人眼中的遠東形式圖武士階層走向瓦解,下級武士生活日漸貧困。主人翁秋山真之這年出生,因為貧寒,險些被父親送進寺廟。此時,日本早已開始了明治維新,國家設立了各種學校,少年們都希望入校讀書,好古也不例外。1875年,好古16歲那年,參加大阪師範學校入學考試,踏上了求學之路。那個時候,日本大阪師範學校是不收錢的。
  • 元祿文化,日本版的「文藝復興」時代是什麼樣的?
    結合儒家思想,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社會阻力,所謂「託古改制」就是這麼個道理1898年戊戌變法,當時的「維新派」也是打著復興儒學、孔孟之道的旗號,以求減少社會阻力,當然後來因為維新派實力過弱,這次變法沒搞成功,所以我國後來的思想解放運動要到大概「五四運動」前夕的新文化運動,可是「新文化運動」打的旗號卻相反,是「砸爛孔家店」,和
  • 明治維新憑什麼成功?原來日本人早就試過洋務運動不行了
    或許是因為戰前的驕傲和戰後的痛楚對比過於鮮明,一百多年來,中國人都極為關注一個問題——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到底都幹了些什麼?嘉永六年(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的四艘軍艦以戰鬥姿態突然出現在浦賀的海面上。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向江戶的將軍遞交國書,強行讓日本開國。幕府驚慌過後在1854年同美國籤訂《日美親善條約》,隨後英國,俄國聞風而來與日本籤訂條約,開放港口。
  • 這群明治維新的女留學生,改變了日本女性的命運
    去年是明治維新150周年,日本現今仍能位列世界強國,與這場全方面的社會變革緊密相關。
  • 為什麼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國力迅速崛起?
    日本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倭國,在漫長的歷史當中,日本經常處於分裂狀態,整個國家無法從根本上實現統一。所以這造成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各方面的發展都全面落後於中原地區。無論是經濟、文化、藝術、軍事甚至是身高都比不過中原人,可以說那段時間的日本被稱為蕞爾小邦,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