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

2021-02-19 長城船舶王曉競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少年時代並不知道愁的滋味是什麼,喜歡登上高樓望遠,為了寫一首新詞而勉強找一點閒愁。如今嘗盡了人世間愁苦的滋味,想說卻又不知道從哪裡說起,只好不說,只說一聲這個涼爽的秋天真好啊。

       人生所有的成長,都需要腳踏實地,從不識愁滋味到識盡愁滋味,縱然回首時感覺近在咫尺,但一步步走來,每一步,何嘗不是天高路遠!

       無法變速,更無法跳躍的人生歷程。就如同少年曾經喜愛的層樓那般,一階一階,誰也無法一步便跨越從起點到終點的所有距離。

       而回首年少時的所有感慨和頓悟,究其根本,不過是因為成長後的我們,真正擁有了層樓之上的少年不曾有過的心性和眼界。

       天涼好個秋,這秋,果然是極好的。是啊,看遍秋天的繁華,踏盡秋色的斑斕。秋盡時,詞人最愛的,原來是秋天的涼爽。成熟也好,滄桑也罷,最終,能真正溫潤我們的,除了時間,也只有我們自己一步一步所走過的人生。

       年少時的愁是無事強說愁,故作憂鬱,傷春悲秋。看到落花就是春殘花漸落,春盡紅顏老;聽到秋雨便滴滴惹情傷,觸目滿悽涼。走過更多的春夏秋冬,經歷著人生的坎坷與曲折,真正嘗到了愁滋味時,卻發現難以言於人,不可傾己愁與旁人聽。其實,說與不說,愁,都在那裡,不離不去;說與別人,無外乎另添他愁。所以,見了面,就道句天涼好個秋吧!真的是欲語還休。

       秋天深了,天氣越來越涼了。只是,除了天氣的涼,還有人生的涼。天氣的涼,尚且可以添衣取暖,人生若是滿布涼意,又該用什麼來取暖呢?是否覺得強說愁的少年時光是多麼的幸福!

       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在上饒帶湖。人人都渴望閒居的歲月,「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悠閒自在,多好。可對辛棄疾來說,那卻是他生命裡最煎熬的一段時光。

       想當年,辛棄疾能文能武,勵志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在所不惜,僅憑一己之力,抵千軍萬馬之敵,勇闖敵營,生擒叛匪,一戰成名,堪比三國趙子龍闖曹營,如入無人之境,可謂是真英雄!


       眼看著金兵的鐵蹄踏上中原的寸寸國土,眼看著大宋的百姓顛沛流離、心驚膽戰,他有心殺敵報國,卻無奈不得重用,活生生的把一個報效國家的良將變成了個詞人,一位帶著鬥笠的「稼軒居士」就此問世。中原板蕩,神州陸沉,此時的「閒」又該是多麼滑稽與悽涼呀!

       辛棄疾站在博山道中,他縱目玩去,博山的風景優美啊,可再美的風景,入得了眼,卻入不了心。望著望著,便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少年時的不知愁苦,與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已如鯁在喉,無法言說,兩相襯託,更加讓人生出濃重的悲愴之感。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總覺得一生會很長,很長。長大後,才發現,歲月漫漫,數十年,不過彈指一揮間。年少不知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時光,不再是少年錦時。我們,也不再懵懂無知。曾經,以為書本裡,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後來才發現,人生才是最好的書本。

       每個少年,都是從絢爛的春天走來的,攜著滿天的星星,跨過了四季的流年,穿過了季節的風雨。直到有一天,滿目山河裡,蓄滿了秋的愁。每個知愁之人,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只是世事多變,遍歷山河,才知風雨從不停歇,我們需要看淡歲月的無常,以平常心看世界,花開花落都是風景。

       在國家富強,國運昌盛的今天。最美的情懷仍是愛國,最美的姿態還是奮鬥!願想要的美好,都如約而來;願每次的出走,都堅定勇敢;願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歷經風雨,仍覺人間值得!

王曉競 Peter wang

長城船舶有限公司總經理

長城船舶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

深圳市粵航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帶一路」百人論壇民營企業委員會委員

相關焦點

  • 少年不識愁滋味,識得已是非少年
    「少年不識愁滋味,識得已是非少年。
  •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是辛棄疾閒居於今江西省上饒市城外帶湖時所作。 整首詞通篇都在說愁。年少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憂愁,卻喜歡學著大人們登上高樓,眺望遠方,為了寫一首好的詩詞,讓自己勉強著訴說離愁別恨。而隨著成長,我們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終於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憂愁了,卻又什麼都說不出來,於是只好平淡地說一句,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 少年不知愁滋味
    點一支煙,泡一壺普洱,讀一篇小文,所謂優哉遊哉的心境,突然間與少年的自己有了共鳴。身體裡總有一種青春的懵懂讓人跳躍,坐立間有了些許按奈不住,思緒如少女的長髮,瞬間散開,說不出緣由卻心境陽光!兒時的記憶滿是親情,父嚴母愛,滿滿暖意。高中太短,精神壓力太重,時常回憶起的只有師生情,同學情誼總讓自己有萬千思緒。
  • 少年不識愁滋味,中年更懂《如懿傳》
    它沒有《延禧攻略》中的「爽點」,也沒有籠罩在魏瓔珞頭上那種誇張的主角光環,它雖無意於突出宮鬥,但它無時無刻不強調著,這是在宮廷,比什麼都強調權力、等級、秩序、綱常和倫理的宮廷。《延禧攻略》裡冒冒失失的魏瓔珞,在《如懿傳》裡或許活不過一集,《延禧攻略》中「大豬蹄子」般的皇帝,在《如懿傳》裡則是困於權力博弈和自我弱點中的無奈君王。
  • 飛翼少年美文欣賞(四)
    最近,腦子裡老是閃出這首詩: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似乎這樣的感覺,是從期中之後開始的。那個周末,老谷要求隨筆的內容是描寫自己期中之後的心情。翻翻大家的文章,文筆流暢優美。
  • 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易怒、無端怨恨也可能是抑鬱前兆
    案例:14歲少女用刀割自己才能緩解痛苦「人們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但如果你和我一樣看到了小君(化名)手臂上那一排細密的刀疤,你可能就不會再輕易地相信上面那句話了」,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諮詢師劉歡歡表示,對當代青少年而言,他們的煩惱和壓力一點不比成年人少,甚至更多。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1.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2.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 問世間愁為何物?——且說古詩詞中的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意蕭索時,最能勾起愁腸。就是那奔放不羈的李白,到此時都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了,而對於「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辛棄疾,到了晚年,「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無法言說的愁懷,往往化成平淡的語句,一句「天涼好個秋」,已經包含著無盡的蘊意,箇中愁滋味,恐怕也只有這樣的古詩詞,能夠略略道出個一分半分。
  •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 | 人世一身霜雪 歸來還是少年
    醜奴兒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譯文】人年輕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愁苦的滋味,喜歡登上高樓,喜歡登上高樓,為寫一首新詞沒有愁苦而硬要說愁 。許多古典詩詞的名句到現在還活躍在我們的口語中,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首詞中就有兩句的使用頻率還是非常高,那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兩句就是出自南宋著名英雄詞人辛棄疾筆下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多年以後,我終於明白了這些
    年少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嘗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很早就喜歡辛棄疾這首詞,發現每長一歲,對這首詞總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解讀。希望有一個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伴侶,既懂你的欲言又止,又懂你的言不由衷。可以幫你分憂解難,陪你哭陪你笑,滿眼裡心裡都是你的人。不用像20歲剛涉足社會,可能會因為社會經驗、能力不足而到處碰壁;人心難測,分不清那些虛情假意的鬼臉,處處要學會容忍,學會如何去適應這個社會;學會如何去偽裝自己,不被別有用心的人傷害。
  • 初讀不識詩中意,暮然長嘆卻等閒——最傷感的古詩
    取自白居易《琵琶行》,深夜之時經常會夢到少年之事,在夢中哭的滿面淚花,多少放不下的年少,多少不願意想起的憂傷。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取自唐代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如同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在古代,遠離的人相見是極為困難的,動輒就是幾個月的路程,而如今相見變得容易,可是我們周圍有多少人,會千裡迢迢的做火車來趕一次聚會?
  • 十首最不得志的詩詞:這人生,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最後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回首往事,心中難免不只是有悲苦憤概。要問李煜心中有多少的哀愁,恐怕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代·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看《歌手·當打之年》,突然想到了當初的趙雷,想到了少年錦時
    而想到了趙雷,回憶起了無憂無慮的《趙小雷》,回憶起了那時候的《少年錦時》。如果找一首充滿生活氣息,嫻靜的故事,聽一聽《少年錦時》吧。比如《少年錦時》,回憶少年的無拘無束。那是春末的五月,凌晨的集市人不多。生活簡單,我們每個人都是小人物,看著小孩在門前唱著歌,陽光它照暖了溪河。柳絮搖曳,風兒吹的格外舒服,樹影下的人困了,而周遭變得歡脫。
  • 中年的滋味(深度好文)
    中年的你才真正體味出上有老下有小的滋味,中年的你真實的感覺到肩頭上縴繩的分量。中年的你必須向前,中年的你在親人的心中很重要,他們需要你依賴你,你是他們的支柱和天,再苦再累你不可以倒下也決不可以逃脫。老人的晚年、孩子的未來、家庭的責任,中年的你必須把所有的風雨一肩挑起。「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