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少年時代並不知道愁的滋味是什麼,喜歡登上高樓望遠,為了寫一首新詞而勉強找一點閒愁。如今嘗盡了人世間愁苦的滋味,想說卻又不知道從哪裡說起,只好不說,只說一聲這個涼爽的秋天真好啊。
人生所有的成長,都需要腳踏實地,從不識愁滋味到識盡愁滋味,縱然回首時感覺近在咫尺,但一步步走來,每一步,何嘗不是天高路遠!
無法變速,更無法跳躍的人生歷程。就如同少年曾經喜愛的層樓那般,一階一階,誰也無法一步便跨越從起點到終點的所有距離。
而回首年少時的所有感慨和頓悟,究其根本,不過是因為成長後的我們,真正擁有了層樓之上的少年不曾有過的心性和眼界。
天涼好個秋,這秋,果然是極好的。是啊,看遍秋天的繁華,踏盡秋色的斑斕。秋盡時,詞人最愛的,原來是秋天的涼爽。成熟也好,滄桑也罷,最終,能真正溫潤我們的,除了時間,也只有我們自己一步一步所走過的人生。
年少時的愁是無事強說愁,故作憂鬱,傷春悲秋。看到落花就是春殘花漸落,春盡紅顏老;聽到秋雨便滴滴惹情傷,觸目滿悽涼。走過更多的春夏秋冬,經歷著人生的坎坷與曲折,真正嘗到了愁滋味時,卻發現難以言於人,不可傾己愁與旁人聽。其實,說與不說,愁,都在那裡,不離不去;說與別人,無外乎另添他愁。所以,見了面,就道句天涼好個秋吧!真的是欲語還休。
秋天深了,天氣越來越涼了。只是,除了天氣的涼,還有人生的涼。天氣的涼,尚且可以添衣取暖,人生若是滿布涼意,又該用什麼來取暖呢?是否覺得強說愁的少年時光是多麼的幸福!
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在上饒帶湖。人人都渴望閒居的歲月,「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悠閒自在,多好。可對辛棄疾來說,那卻是他生命裡最煎熬的一段時光。
想當年,辛棄疾能文能武,勵志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在所不惜,僅憑一己之力,抵千軍萬馬之敵,勇闖敵營,生擒叛匪,一戰成名,堪比三國趙子龍闖曹營,如入無人之境,可謂是真英雄!
眼看著金兵的鐵蹄踏上中原的寸寸國土,眼看著大宋的百姓顛沛流離、心驚膽戰,他有心殺敵報國,卻無奈不得重用,活生生的把一個報效國家的良將變成了個詞人,一位帶著鬥笠的「稼軒居士」就此問世。中原板蕩,神州陸沉,此時的「閒」又該是多麼滑稽與悽涼呀!
辛棄疾站在博山道中,他縱目玩去,博山的風景優美啊,可再美的風景,入得了眼,卻入不了心。望著望著,便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少年時的不知愁苦,與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已如鯁在喉,無法言說,兩相襯託,更加讓人生出濃重的悲愴之感。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總覺得一生會很長,很長。長大後,才發現,歲月漫漫,數十年,不過彈指一揮間。年少不知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時光,不再是少年錦時。我們,也不再懵懂無知。曾經,以為書本裡,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後來才發現,人生才是最好的書本。
每個少年,都是從絢爛的春天走來的,攜著滿天的星星,跨過了四季的流年,穿過了季節的風雨。直到有一天,滿目山河裡,蓄滿了秋的愁。每個知愁之人,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只是世事多變,遍歷山河,才知風雨從不停歇,我們需要看淡歲月的無常,以平常心看世界,花開花落都是風景。
在國家富強,國運昌盛的今天。最美的情懷仍是愛國,最美的姿態還是奮鬥!願想要的美好,都如約而來;願每次的出走,都堅定勇敢;願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歷經風雨,仍覺人間值得!
長城船舶有限公司總經理
長城船舶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
深圳市粵航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帶一路」百人論壇民營企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