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老式爆米花機原理

2021-01-14 炒米糖

說到爆米花,想必能勾起不少80後的童年記憶,想起那中國傳統的爆米花機器就是「大炮手搖爆米花機」。大多數人都覺得中國老式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別的任何工具都做不出這種「兒時的味道」。

手搖老式爆米花機原理

早期的爆米花在加工時,是將玉米(許多穀物和雜都類都可以) 置於特殊容器中的加熱,使得玉米處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鍋內的溫度不斷升高,且鍋內氣體的壓強也不斷增大。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會逐漸變軟,米粒內的大部分水分變成水蒸氣。由於溫度較高,水蒸氣的壓強是很大的,使已變軟的米粒膨脹。但此時米粒內外的壓強是平衡的,所以米粒不會在鍋內爆開。

然後「砰」的一聲巨響,機器蓋子被打開,玉米被突然釋放在常溫常壓下,鍋內的氣體迅速膨脹,壓強很快減小,使得玉米粒內外壓強差變大,導致玉米粒內高壓水蒸氣也急劇膨脹,瞬時爆開玉米粒,即成了爆米花,同時玉米內部的結構和性質就會發生變化。

而現在的爆米花大多基本上都是由爆炸玉米經過簡單加熱爆出來的爆米花,加工容器早已不是早期的「轉爐」了,因此也避免了鉛帶來的危害。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器起源

中國傳統的爆米花,起源可以上溯到宋朝。當時的詩人範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節吳中各地爆谷的風俗,並解釋說:「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婁,北人號糯米花。」又在《吳郡志·風俗》中記載:「上元,……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來臨之際宋人用爆米花來卜知一年的吉兇,姑娘們則以此卜問自己的終身大事。宋人把飲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為什麼把爆米花叫做「孛婁」呢?爆米花想是摹擬爆谷時的響聲,因為當地的方言把打雷的聲音叫做「孛轆」。清代學者趙翼在他著的《簷曝雜記》記收有一首《爆孛婁詩》:「東入吳門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排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紅粉美人佔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曉來妝飾諸兒子,數片梅花插鬢斜。」詩人筆下的爆米花不僅寫得很美,而且洋溢著生活的情趣。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器震驚美國 主持人穿防爆服操作收起

中國神器爆米花機因美國著名探索節目《流言終結者》意外走紅,「崩爆米花」震驚全美國,登上了美國著名探索節目《流言終結者》,被用來實驗探究製作爆米花的最快方法。

近日,在中國司空見慣的爆米花機引美國人的好奇,中國傳統的爆米花機就是「大炮手搖爆米花機」,而用老式爆米花機製作爆米花也被形象地稱為「崩爆米花」。近日,這種在中國司空見慣的爆米花機引起了美國人的好奇,登上了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著名節目《流言終結者》,用來實驗探究製作爆米花的最快方法。這種老式爆米花機還是大受歡迎,每年臘月在農村和城市的背街小巷時常還能見到用「炮彈」製作爆米花的師傅。

節目中一個箱子被打開,一位主持人驚嘆地說:「真不敢相信,我聽說過這東西,但從沒想過他竟真的存在。」而箱子中裝的正是來自中國的大炮手搖爆米花機。主持人說,他們仔細研究了這款來自中國的機器之後得出結論「安全第一,美味第二」,於是他們架起防彈玻璃,穿上防爆衣,還翻譯了中文版的使用說明書。在加熱將近十分鐘後,一位主持人穿著防爆服小心翼翼地「引爆了」這顆「炮彈」。而「炮彈」的威力也讓人震驚,一顆顆爆米花像子彈一樣發射出來,噴射到演播室頂棚後散落一地。經過實驗,這個大傢伙雖然不是製作爆米花最快的機器,但著實讓主持人和美國觀眾「見識」了一把。

這種在中國司空見慣的老式爆米花機引起了美國人的好奇,登上了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著名節目《流言終結者》,用來實驗探究製作爆米花的最快方法。

《流言終結者》視頻隨即在網上引起圍觀,遭到大批網友吐槽,也勾起不少80後的回憶。目前,利用各種新式爆米花機製作爆米花方便快捷,在家用微波爐製作爆米花也只需要幾分鐘,但這種老式爆米花機還是大受歡迎,每年臘月在農村和城市的背街小巷時常還能見到用「炮彈」製作爆米花的師傅。不少網友都覺得老式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別的任何工具都做不出這種「兒時的味道」。


相關焦點

  • 鄭州街頭老式爆米花機爆炸 傷者嘴唇幾乎被炸掉
    老式爆米花機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引發市民熱議。事發爆米花機漏白煙後,突然爆炸從開封杞縣來鄭州打工的湯老漢租住在楊君劉村。每天他都會騎上電動三輪,帶上「大炮」(老式爆米花機的俗稱)到馬李莊村崩爆米花。昨日上午10時許,湯老漢像往常一樣在馬李莊中街扎攤設點。
  • 傳統手搖式爆米花機原理解析 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
    對於80後來說,應該都吃過中國傳統的「大炮手搖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那種味道,是現在的孩子所感受不到的。老式爆米花機是如何做成爆米花的呢?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一定很感興趣,現在就給大家解析一下。早期的爆米花在加工時,是將玉米、穀物類,置於特殊容器中的加熱,使得玉米處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鍋內的溫度不斷升高,且鍋內氣體的壓強也不斷增大。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會逐漸變軟,米粒內的大部分水分變成水蒸氣。由於溫度較高,水蒸氣的壓強是很大的,使已變軟的米粒膨脹。
  • 傳統手搖式爆米花機原理解析 80後童年的回憶
    對於80後來說,應該都吃過中國傳統的「大炮手搖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那種味道,是現在的孩子所感受不到的。記得小時候,在每年快過年的那段時間裡,大爺還是那個大爺,用板車推送爆米花機來到我們村裡,村裡的小孩都蜂擁而上,爆出來的那個味道可香了。
  • 嘭的一聲炸開,中國老式爆米花,多少人的童年,你還記得嗎?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是一種古老的爆米花機器,爆米花的那「嘭」的一聲巨響,是許多中國人童年無法割捨的有趣記憶,新年,大雪,年夜飯,爆米花……▲炸爆米花歷史中國老式大炮手搖爆米花機是19世紀後期英國發明的。所以也稱英式爆米花機。20世紀電氣化時代後在西方不盛行了,然後在中國開始盛行,尤其在60-80年代。
  • 被歪果仁稱為炸彈的老式爆米花機,是童年珍貴的記憶
    圖片來源自堆糖網只不過吃到的爆米花,不再是小時候街邊那種全身黝黑的老式爆米花機做出來的,雖然味道更豐富了,但卻再也感受不到孩童時代的樂趣。GIF來源自網絡老式爆米花機實際上是利用壓強和火烤的方式,讓玉米內的水分蒸發,澱粉被液化,等到達一定壓強後,再把封口揭開,放出氣壓,玉米就會開花。
  • 老式爆米花機,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近日上街看到,有一中年男子用老式大炮爆米花機在蹦玉米花大米花等,霎時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回憶。 老家在魯西北的偏遠農村,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家鄉還沒有完全解決溫飽問題,食物比較匱乏,別說是吃零食了,能夠吃上爆米花就算是過年了。
  • 躲入城角的老式爆米花機,曾走紅美國著名頻道,承載幾代國人記憶
    那爆花機、長長的喇叭狀的像魚籠一樣的爆花麻袋籠,那擺在矮凳子上的幾十包成品,包括爆玉米花、爆大米花等等,白花花一片。當然,少不了周邊凌亂的煤塊、破舊衣物、散落的米花等。背後是大片的一米多高的枯黃的野草。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爆米花和新式奶油爆米花,哪個更受歡迎?
    說到爆米花,想必能勾起不少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想起那中國傳統的爆米花機器「大炮手搖爆米花機」。只見做爆米花的手藝人人把一缸玉米粒,倒入爆米花機裡,加入少許糖精,把老式手搖爆米花機用柴火加熱,在架子上不停的轉動,等到達10個氣壓,爆米花就可以出爐了。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手搖爆米花,勾起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春節前去濟南仲宮趕農村大集,在大集上看到了老式的手搖爆米花。在我們很多人童年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一直留有印象,現在只有在農村大集上還能見到這種老式製作爆米花的手藝人。
  • 老式爆米花機的神奇用途,鴨肉扔進去旋轉,成品味道還不錯
    老式爆米花機的神奇用途,鴨肉扔進去旋轉800圈,成品味道還不錯相比雞肉和鵝肉,鴨肉可以說是比較不太受待見的肉類之一了。身上總帶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讓人不太舒服,而且鴨子的副產品比如鴨血內臟之類也要比鴨肉本身受歡迎,所以鴨肉的價格也一直比較低。
  • 1把玉米1把糖,做老式爆米花,口口酥脆,清香微甜,一鍋不夠吃
    不過,在那時想要隨時吃上爆米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有爆米花製作者都是走街串巷的,保不齊今天上哪,像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聽那「砰砰」的聲音,聽見聲音就代表的「它」又來了,趕緊提起小籮筐,去等著裝米花啦!
  • 新式老式爆米花還有這區別
    一般街頭的那種老式爆米花機比較落後,鍋內含有鉛,在高壓加熱的時候,其鍋內的鉛會熔化變成蒸汽和鉛煙,汙染原材料。而鉛在被人體吸收後,會危害人的神經、造血、消化等系統,如果食用次數過於頻繁,則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威脅。而新式爆米花由於採用了現代新的製作技術,所以就不存在以上這一問題。
  • 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
    導讀: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農村爆米花?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原始的做法,那聲響和飄香出來的味道太饞人了。今天在村口,就看到了難得一見的老式爆米花,這個場景真的特別親切,小時候,每當到了冬天,村子裡隔三差五會來一些做爆米花的師傅,這也是農閒時最熱鬧的時候,小孩們求著大人,端著糧食去排隊做爆米花。
  • 冬日街頭老式崩爆米花帶給我兒時的記憶
    零下七、八度的氣溫,爆米花出鍋的時間比較久。大概需要10分鐘左右。老式的爆米花全是手搖式的,下面有一個爐子。小時候全是用炭火燒爆米花,現在全都改天然氣了。生活就像這手搖的機器,轉了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綿長還帶著絲絲甜蜜。這不僅是一家人的生計,更是一份很難找到的兒時記憶。
  • 和「老式」爆米花一起懷舊
    閒來無事,上街溜達了一圈,發現道路兩邊早已 擺滿了攤位,蔬菜攤 水果攤 玩具攤,以及各種零食炒貨攤,可以說種類齊全 應有盡有,然而在一個偏僻的拐角處,一個七十歲左右的老大爺、正在熟練的操作著老式爆米花機,這一幕完全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好奇是人的本能,好奇心泛濫的我,徑直朝正在爆米花的老大爺走去,塵封多年的老式爆米花機
  • 爆米花大叔火了 來看看最原始的方法崩爆米花
    一瞬間將傳統爆米花這個快消失的技藝又推到人們面前,又勾起了大家對兒時圍著爐子看炸爆米花的甜蜜回憶。爐火上架著黑乎乎像大炮一樣的爆米花機,師傅一邊拉著風箱一邊搖轉爆米花機,隨著「嘭」的一聲巨響,一團白煙升騰而起,熱騰騰香噴噴的爆米花便裝滿了袋子,誘人的香氣讓口水噴湧而出。
  • 科普中國·吉林行|爆米花中的物理原理
    我們在影院看電影時,買上一份爆米花,在感受電影精彩的同時享受著爆米花的甜美,是再幸福不過的時刻了。這種以大米、玉米等穀物為原料製作的膨化食品深受大眾喜愛,爆米花也因其香氣濃鬱、口感絕佳,而且利於人體消化吸收等特點,成為了人們消磨時光的絕佳食品。爆米花是我國的傳統小吃之一,不少80後記憶中的街邊小巷,小販都是通過手搖式爆米花機製作爆米花。
  • 老式爆米花機也能詮釋愛情?不止「砰」然心動,浙師學子取得的這個「亮眼成績」,看點多多!
    幾乎銷聲匿跡的老式爆米花機為啥能引起浙師文傳老師「桂叔」的極大興趣?
  • 這個冬天,嘗嘗這火爐裡蹦躂的米花
    的一聲,熱氣彈射騰升,老怪物大嘴張開,胖嘟嘟、金燦燦的米花精靈蹦蹦跳跳湧出來,老怪物自此再沒有了威懾。這聲集結號的發出者便是老式爆米花機了。美國人曾經認為這是一項黑科技,Discovery頻道的欄目組曾經驚嘆手搖爆米花機的存在,他們甚至穿上防爆服,架起防彈玻璃,小心翼翼地操作這臺中國機器,最終引爆的「米花彈」散落在演播室。其實爆米花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小零食了,溯源可以到印第安時期,在公元三千多年前的洞穴遺址中發現它的痕跡。
  • 街頭老式的爆米花機,一臺黑乎乎的機器,傳統爆米花手藝或將消失
    現在這種老式爆米花機已經很少了,都已經被現代先進衛生的新式爆米花機所取代。在電影院門口很常見。前兩天我在農村老家街道上,有幸又見到了這種老式的黑乎乎爆米花機,見到它的感覺僅次於見到分別多年的親人。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村子裡有很多人,非常熱鬧。隔三差五地就有城鎮裡的人到我們村子裡做爆米花。往往是兩個人開著冒黑煙的拖拉機,載著黑乎乎的爆米花機,就這樣擺在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