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增長,你是否發現自己的肌力在逐漸衰退?如今,不少人會通過重量訓練的方式增加肌肉力量。但是,在日本有一位叫做葛西紀明的奧運滑雪選手提出過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必須要讓肌肉先柔軟,否則再怎麼運動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柔軟度和肌力同樣重要,要找回身體柔軟度,不僅對於預防運動傷害,而且對於抗老化都大有好處。
柔軟度下降致走路易摔
當你照鏡子時,發現多了不少白髮、或臉上皺紋越來越多,這些是外表老化的信號。這些日常生活中體察到的變化,也慢慢透露出身體機能在衰退。隨著年齡增大,可能踩空次數會增加,走在平路上也會突然扭到腳踝...其實,改善柔軟度就能改善這些狀況。
奧運滑雪選手葛西紀明表示:曾遇到一位中年人想穿褲子,卻在腿抬起來時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可能是肌力不足所導致,但卻沒有人想到柔軟度的問題,因為也可能是柔軟度不足,才令他無法將腿伸進褲腿中。
良好柔軟度的好處
柔軟度好的人能活動自如、體態優美,柔軟度不好的人關節活動範圍會受到限制。
影響一個人柔軟度的因素有:肌肉、肌腱、骨骼、皮膚、脂肪、結締組織的構造與組成等。具有較好的柔軟度,可以使我們運動時更有效率,提升運動表現,在運動過程中有效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許多專家研究發現,目前發現有相當多的下背痛病例與柔軟度較差有關。因此,具有較佳的柔軟度,除了可以避免運動傷害外,還可以減少平日生活中的下背痛困擾。
如何提升柔軟度?
提升柔軟度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伸展,另一種則是動態伸展。
靜態伸展是指不發生上下或來回,且不急的用力伸展,在伸展位置停留一段時間;而動態伸展是指上下或來回,且急動或主動的運動,並在最後伸展位置時不做停留。
一般來說,如果要增加柔軟度,建議採用靜態伸展,因為靜態伸展沒有組織傷害的危險,且消耗的能量較少,具有避免或消除肌肉緊張或酸痛的效果。但是,過度的柔軟度容易發生傷害,比如關節有習慣性脫臼、無力等狀況。
伸展運動與柔軟度的關係密切,通過身體不同部位的伸展運動,可以增進身體各部位的柔軟度。許多專家建議,瑜伽這項運動非常適合增進身體柔軟度,許多選手也非常喜歡在賽前及賽後通過瑜伽來做伸展。
——資料來源:Mighty Fighter、HEHO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