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注重養生的,尤其是很多的人都認為,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幫助我們延長壽命,就比如有這樣的一種運動養生法,那就是走路。很多人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專家提醒:人過了50歲之後,做好這幾件事情比運動還重要。
一、每天走路數量是多少最好
如今我們經常會在很多的公園當中,看到一些老人在快走或者是進行散步。而這樣的人一般身體是比較健壯的,尤其是腿腳比較靈活。實在走路運動過程當中可以鍛鍊四肢協調能力,預防老年痴呆,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身體健康。研究證明,人們每天行走的步數增加1000步,死亡率大概能夠降低15%左右,只到步行達到7500步的時候,死亡的風險基本平穩。對於我們來說每天堅持7500步的步行,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二、做好3點,才能使運動更有效
1、姿勢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運動的姿勢非常重要,如果姿勢不正確,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有專家指明,運動過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身體自然伸直,雙手握拳手臂自然彎曲成90度,然後有規律的前後擺動。這是一種比較標準的走路姿勢。這時候也要測量一下運動時的心率,一般來說在100~110次每分鐘是比較好的,如果過高則可能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2、速度
要想達到真正的養生作用,又不對身體造成損傷,此時也要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速度。一般來說,慢速的走路應該是60-70步每分鐘,中速的走路80-90步每分鐘,100-120步每分鐘是快速步行。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及身體狀況來選擇速度。有一些年紀比較大且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最好是選擇慢速。
3、時間
運動的時間也是很有講究的。首先運動一定要選擇在飯後不要空腹運動,且吃飯之後不要立即運動,一般要隔半小時以上。如果想要達到減肥,即保持體重的目的,那麼平均運動時間應該在30分鐘到一個小時。而事實證明這樣,保持合理的體重,也能夠降低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
三、多走路就可以長壽?提醒:人過了50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重要
1、飲食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飲食這方面非常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消化功能大不如前各種器官的功能也開始下降,此時飲食上一定要以健康清淡為主。平時適當的吃一些粗糧以及瓜果蔬菜是比較有好處的,可以預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發生而相反,如果吃一些過鹹或者脂肪過高的食物則可能會加重腸胃以及肝腎的代謝負擔,從而導致嚴重的後果。
2、心情愉悅
在對近百名百歲老人的調查研究發現,這些人長壽的一個主要的秘訣就是樂觀。由此可見,保持心情愉悅也可以使人長壽,並且擁有健康的身體。其實我們說氣大傷身,當生氣時可能會影響到肝腎等器官的功能,情緒過於激動,經常發脾氣,很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從而誘發心梗腦梗。但是在平時保持愉悅的心情,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些情況出現。
3、多喝水
經常的喝點水,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我們經常說水是生命之源,和水較多的人,身體代謝循環速率都比較快,毒素更容易排出。並且常喝點水也有助於血管健康。想要長壽,預防疾病發生,保養血管是非常重要的。此時可以將一些有益血管健康的成分加進去。曾經在《黃帝內經》當中就提到一些藥材,比如決明子、羅漢果、苦丁,可以降脂降壓,保護血管健康。
蒲公英:可降低膽固醇、降低血糖
羅漢果:美容養顏,降低血脂和血糖,清理血管垃圾
苦丁:可清熱解毒,降火降燥,穩定血脂
平時經常用它們去泡水喝,有助於促進身體代謝,讓血管保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
人生在世,健康二字是最重要的,在平時一定要多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在過了50歲之後,身體條件大不如前,這個時候更應該積極地採取一些措施,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