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過了50歲,多做這3件事也有助健康

2020-12-21 盧醫生科普聊

導語: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遊泳、跑步、騎行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走路也算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時常走一走,不僅可以促進胃腸的消化,也能讓身體的氣血得以通條。不過走路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速度特別慢效果不會太理想,只有保證一定的速度,才能起到鍛鍊的目的。

一、不要小看走路的作用,長走路讓身體更健康

1、走路可以幫助關節活動,預防骨質疏鬆

走路可以幫助關節活動,同時可以給關節、韌帶增加壓力,這樣有利於保持骨密度的正常,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而且關節需要我們通過活動來保持正常的功能,還可以增加關節的靈活度,預防韌帶及肌肉的萎縮。

2、有助於提高呼吸循環,增強肺活量

走路也是一項有氧運動,不會對心肺造成傷害,還有助於改善運動耐量,增強肺活量。每天堅持走路還能有效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據研究,患有肺臟疾病的患者每天堅持3公裡的步行,可以疾病的復發率,增強體質。

3、提高血管彈性,增強免疫力

很多朋友因為上了一天班都很勞累了,所以不喜歡運動,但是散步要求的運動量不是特別大,也不屬於劇烈運動,所以可以跟家人一起活動起來。走路可以讓血液循環加快,血流對血管形成的衝擊,讓血管更有彈性,也避免了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

4、放鬆心情,讓精神更充沛

走路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工作的壓力,使心情得到放鬆,走路過程中還可以聽聽音樂、小說等,幫助機體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這種物質可以調節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睡前散散步還有助於睡眠,從而讓第二天的精力更充沛。

二、走路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過了50歲,多做這3件事也有助健康

1、堅持泡腳

人體的各個臟器及組織在腳上都存在反射區,同時腳上也分布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因此睡前泡泡腳不僅可以釋放掉一天的疲憊,還能起到刺激各個臟腑及器官的作用,同時加快血液循環,緩解四肢發涼的情況,這樣更有助於睡眠。

2、保持好心情

隨著年紀增大,操心的事情越來越多,有時對情緒的控制就會下降,尤其過了50歲之後,身體機能下降,情緒波動會直接影響臟器的正常運轉,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就顯得非常重要,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多溝通,及時解決,不要長期積壓在心裡。

3、醫生建議:過了50歲,嘗試「降脂茶」,讓血管更通透

過了50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臟器、血管等都會出現老化的現象,血管中肯定也堆積了很多垃圾,所以這時要及時清理血管,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煩。據吳普的《吳普本草》記載:苦丁、大麥、苦瓜、蒲公英具有清理血管、提高血管活性的功效,經常飲用這些食材製成的茶飲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些小食方也是得到很多老中醫認可的,具體藥食同源原理如下:

苦丁:苦丁具有解毒、散風熱的功效,可以幫助血管清除毒素,有效排出體內的垃圾。

蒲公英:蒲公英具有解毒消癰的功效,可以預防血管疾病的,提高血管的修復功能,增強免疫力。

苦瓜:苦瓜具有養肝明目、消腫抑菌的功效,可以幫助機體淨化血管,清除堆積的有害物質。

大家可以用上述食材自己製作茶飲,每天一杯讓血管更通透。如果沒有時間購買及製作茶飲的朋友也不用擔心,這款現成的茶包也非常適合大家。茶包都是獨立包裝,每次拿出一包衝泡即可。

有需求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走路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過了50歲,多做這3件事也有助健康。走路對於年紀大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運動方式,這樣還有助於保養關節,預防骨質疏鬆,走路時間長短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判定,相信這種靜態的養生方式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健康。

溫馨提示:養生貴在堅持,三盒一周期,為了達到更好地效果,最好堅持每天喝,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任何養生良方都不會起作用。

相關焦點

  • 走路定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人過了50,常做3件事或會更健康
    生活當中走路鍛鍊身體,比較適合老年人。平時所謂的慢走並不是字意上的慢走,畢竟走路速度降下來,達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所以走路不一定能夠鍛鍊到身體,因為你走路的速度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一、走路走對了好處多,能讓身體更健康1、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骨密度隨著年齡不斷增加,老人體內的骨密度也會下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然而走路走對了,能適當地給予骨頭壓力,可以讓骨密度提升。
  • 走路能讓身體得到鍛鍊?專家提醒:50歲之後,做好3事或助你健康
    通過走路來鍛鍊身體,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在走路運動的時候,有一些地方我們還是需要多加注意的,那就是走路速度太慢了,其實是沒有什麼運動效果的。只有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走路才能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
  • 走路讓50歲的人更健康?醫生科普:中老年人做這3件事身體更好
    導語:一個人不管處於什麼年齡階段,想讓身體健康,就離不開運動。但中老年人因為身體原因,有些運動是不能隨便做的,那相較之下,很多人會認為走路對他們來說就是很不錯的鍛鍊方式。不過如果僅僅是慢走的話,走路的速度過於緩慢,又沒法達到真正鍛鍊身體的目的。因此60歲的人走路速度可能還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標準,所以客觀來說,走路是不一定能鍛鍊身體的。這也就意味著,一個60歲的人,如果採取不正確的走路方式,那他也不一定能變得健康。
  • 多走路能輔助降血糖?醫生提醒:過了50歲後,多做這3事或更有效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更加注重身體健康,也更加注重養生,主要是由於現在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到了晚年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疾病無法過正常的晚年生活,為了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大部分人在過了50歲之後就開始注重養生。
  • 走路也能鍛鍊身體?醫生強調:超過五十歲,多做三事利於健康
    導語:民間有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叫做「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人們通常認為,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既不像跑步、遊泳那樣累,又利於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走路都能鍛鍊到身體的,想要達到理想的鍛鍊效果,就要在走路時保證一定的速度。
  • 走路能鍛鍊身體,還能影響壽命?提醒:50歲後,不再適合這樣走路
    基本上大家每天都需要走路,尤其是自己50歲之後,很多人都會跟自己說,沒事就要多出門,可以到公園裡面去走路,不但能鍛鍊身體,還會影響壽命,讓自己更加長壽,很多人都會感到好奇,怎麼走路跟自己的壽命還能扯上關係呢
  • 走路可以鍛鍊身體?10年研究表明:人過了50之後,要常做這3件事
    導語:人的年齡一大,身體各項機能就會開始出現衰弱的狀態。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經常走路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不過在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走路的速度,如果經常選擇慢走的話,那麼其實對身體健康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 走路不一定能夠更好地鍛鍊身體,經常作對3件事,才會事半功倍
    導語:現如今社會上,比較適合老年人運動的一種方式為走路,慢走也不是非要在速度上減慢,畢竟速度放慢了也起不了鍛鍊的作用了,所以這個運動不一定能夠使得我們的身體得到好的鍛鍊,必須要達到與身體同一速度的走路才能夠達到目的。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提醒:人過了50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重要
    專家提醒:人過了50歲之後,做好這幾件事情比運動還重要。一、每天走路數量是多少最好如今我們經常會在很多的公園當中,看到一些老人在快走或者是進行散步。而這樣的人一般身體是比較健壯的,尤其是腿腳比較靈活。實在走路運動過程當中可以鍛鍊四肢協調能力,預防老年痴呆,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身體健康。研究證明,人們每天行走的步數增加1000步,死亡率大概能夠降低15%左右,只到步行達到7500步的時候,死亡的風險基本平穩。對於我們來說每天堅持7500步的步行,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 經常鍛鍊身體就能長壽?錯!過了50歲,做好4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不過,每天多走路,參加健身活動,經常鍛鍊身體就能為健康加分,為長壽打下基礎嗎?相信也有不少人會對此提出質疑,並且會舉例說明,像身邊有些人多走路,愛爬樓,非但沒有感覺多受益,反而毀了膝蓋。針對這些不同的意見,你會覺得哪個更正確呢?其實,鍛鍊身體也是看年齡段的,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一定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
  • 多運動就能長壽?醫生提醒:50歲後,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運動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人人都知道,而且也有很多科學數據顯示,那些平常愛健身,愛運動的人確實要比不愛運動的人長壽,而且身體健康,尤其是到了老年的時候,更能感覺出來,身體非常的爽朗。3、利於瘦身健身有些人過於肥胖,這時經常走路,特別是進行有氧走路,比如快走,每分鐘走到100米到400米以上,並且使自己的心率達到每分鐘150次左右,一次持續40分鐘以上,每周堅持四次以上的有氧運動,能夠起到健身減肥的效果。多運動就可以長壽?
  • 走路對身體有益?專家指出:不僅走路,這三件事也可以鍛鍊身體
    導語:我們普遍認為走路是很有好處的,對身體益處多多,老話常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過走路也有講究,有的太慢,對身體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只有保持勻速前進,才有鍛鍊身體的作用。專家指出:不僅走路,這三件事也可以鍛鍊身體1、泡腳腳上的穴位與我們身體各個器官相連,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放鬆腳部讓身體感到放鬆,在此過程中,提高了血液循環,每天固定泡十幾分鐘,你會發現睡眠也變得更好了。
  • 多走路就能長壽?專家提醒:過了45歲,這幾件事比走路更重要
    專家建議:行走時,把握好節奏,保持較快的速度,並能長期堅持,可改善健康狀況。這是因為:1.步行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關節柔韌性。2.步行可以使人放鬆,保持頭腦清醒3.步行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肺活量4.步行可以鍛鍊筋骨,疏通血瘀脈5.步行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 男人過了50歲,進入中老年階段,3項運動不適合做了,身體吃不消
    就拿運動這件事來說,不論是營養學家還是醫生,都在強調運動對人體的好處,堅持運動可以說是最值得長期投資的一項身體保險事業。然而,很多人只了解了運動的好處,其實運動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有些運動是具有年齡限制的。
  • 多走路就能長壽嗎,醫生表示,年過50歲,做好3事比運動更重要
    二、多走路就能長壽嗎,醫生表示,年過50歲,做好3事比運動更重要1、每天都堅持泡腳人的腳底中,分布著許多經絡及穴位,因此被稱為是第二心臟對腳部進行保養,會讓人身體更健康。50歲以上的人,晚上休息前有必要泡泡腳,不僅可以促進全身經脈的活絡,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健康。
  • 多運動就能長壽?其實,年過50歲後,有3件事或比運動更有用
    50歲後,還適合運動嗎?運動好處很多,但有些人認為50歲後就不適合運動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50歲後,雖然身體機能退化,血管疾病高發,但也並非不能運動,按照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來,問題不大。但是呢,年過50歲後,一味的準求運動長壽也是不對的。
  • 人到55歲,還能鍛鍊身體嗎?會不會遲了?醫生:注意3件事即可
    >疾病就找上門來,這才意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但這個時候就有不少人會問,這個年齡在鍛鍊身體會不會太晚了?其實這個年齡才開始鍛鍊身體是真的不晚,有不少的這個年齡的人每天都在操場上跑步,鍛鍊身體,跑到六七十歲身體健康得很,有些人的疾病就是因為進行了鍛鍊才被控制住的。
  • 多走路可以「長壽」?人到中年,做好3件事或比多運動多喝水有用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到了老年的時候一定要加強鍛鍊,通過鍛鍊讓身體健康,這樣的想法的確沒錯。不管你老沒老,鍛鍊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各位朋友過了45歲以後,想要身體更好,可不僅只依靠鍛鍊。不過醫生要提醒各位在走路的時候要把握節奏,不要走得太快。另外,走路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通常走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一、經常走路,能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 這三種運動高血壓患者也能做,多鍛鍊,做好三事,或能助你降血壓
    尤其是那些平時總是吃香喝辣、不愛運動或習慣熬夜的人,被高血壓找上門是很正常的事。血壓高了若是不重視,有可能氣上了頭導致中風,這樣的結果想必大家都不想要。所以我們平時就應該多注意降壓,根據研究顯示,經常鍛鍊身體是可以幫助我們降壓的,不過高血壓的人,運動方式還是要仔細挑選的。
  • 103歲老人,血管僅6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在當地年齡大,壽命長並不稀奇,身體健康,無病無痛才讓人羨慕。村裡103歲的趙爺爺雖然看起來有些瘦小,但是平時和大家散步聊天卻絲毫不含糊,而且面色紅潤,口齒也伶俐,外地人見著了都說看不出像是百歲老人。平時政府還會每年幫村裡這些老人進行體檢,可以說,黃老爺爺的身體是他同輩人裡最好的,這得益於他平時很注重保養好心腦血管健康,據醫生估計,黃老爺爺的血管年齡大概只有60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