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前言
前幾年,剛畢業的我買了第一塊 SSD,雖然只有 128GB,但作為系統盤還算 OK 了,它先後還服役過兩臺電腦。最近我想買一個大容量 固態升級舊電腦,因為電腦配置一般,只有 SATA 單盤位,所以我挑選了一款性能表現不錯的惠普 SSD。
巧合的是,我的 PS4 硬碟突然發出了一陣異響,似乎在抗議我厚此薄彼。這聲響雖不影響使用,但聲音也有點煩人(除非戴耳機)。
想來這臺 PS4 買回來 4 年了,卻一直沒給它換過高速 SSD,還有點慚愧呢。
於是,我決定把剛到手的 SSD 給 PS4 先頂上、撐到 PS5 發布吧。下面我就簡單測一下最近入手的惠普 S750 2.5寸 SSD用於升級舊電腦和 PS4 的效果,給大家一些參考。
一、SSD 簡單開箱
這款 HP S750 SSD是 S700 的升級之作,看介紹是面向白領、學生等消費者群體,定位屬於SATA 性能級產品。其包裝整體為白色背景+黑色圖案,再點綴上 HP 的品牌藍,屬於沉穩大氣的風格。
拆開盒子,裡面從包裝到產品都是黑色商務風(造型剛好像個公文包?), SSD 本體採用了金屬外殼,抗震抗衝擊效果好,散熱方面也更具優勢,確保硬碟運行穩定,保護數據安全。
從外包裝和快速指南可以找到 HP S750 SSD 的部分參數,其搭載慧榮主控,採用新一代 96 層 3D NAND技術,整體厚度為7mm。我購買的是 1TB 版本,壽命相對更長(可靠性高達 650TBW),另有 256GB 和 512GB 可選。
關於保修方面,HP S750 SSD 提供了三年質保,只換不修,同時惠普的 300+ 售後網點遍布全國,基本沒啥後顧之憂了。
硬碟背面有許多的國內外質檢、環保等標誌,可見這款 SSD 的可靠性和兼容性都很有保障。
二、PC 性能測試
話不多說,咱們先裝機實測一下。打開 CrystalDiskInfo 軟體查看詳細的硬碟信息,這塊全新的 HP S750 2.5寸 SSD 通電次數 4 次,溫度 36 度,健康狀態良好,支持 APM、NCQ 和 TRIM 等功能。
首先我用了常見的 CrystalDiskMark 軟體測速,成績為讀取 560MB/s,寫入522MB/s,跟 HP 官方宣傳的讀560、寫520基本吻合。這已經算是中高端 SATA SSD的成績了,接近 SATA3 接口的理論峰值(600MB/s)。
隔壁星星星旗艦款 860 PRO 讀560、寫530看似略勝一籌,但價格卻高高在上。
接著使用 AS SSD Benchmark 測試的表現也不錯,讀取 520MB/s,寫入 487MB/s。
提醒一下,不同軟體的算法略有不同,數據有所偏差屬正常現象,下同。
然後咱們打開 ATTO 測試連續讀寫性能,可以看到這款 HP S750 的讀寫速度基本穩定在 500MB/s以上,讓人刮目相看。
最後再看一下 HD Tune Pro 針對全盤進行讀取和寫入性能的測試成績,HP S750 的最大讀取速度 510MB/s,最小讀取速度499MB/s,平均讀取 507MB/s,幾乎都穩定在 500MB/s以上了。
一般來說,HD Tune Pro 只能測試未分區硬碟的寫入速度,我在格式化硬碟前也順便測了一下。最大寫入速度484MB/s,最小寫入速度459MB/s,平均寫入 461MB/s。
整體來說,我對這塊 HP SSD 挺滿意的,尤其是連續讀寫性能出眾,出乎我的意料。換上 HP S750 SSD 後,我能明顯發覺舊電腦在日常上網、軟體啟動、多任務處理等場景的更加流暢了,進而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我還注意到,部分宣稱 1TB 的 SSD 實際可用容量只有 931GB 甚至更少,而 HP S750 卻擁有更大的 954 GB存儲空間,這就是所謂的足容固態吧。感覺賺了幾十個G,可以多住兩位大姐姐?。
三、PS4 升級體驗
我搜了一下 PS4 玩家的改造攻略,發現更換硬碟有內置和外置兩種方案。剛好我手裡也有硬碟盒,於是選擇了外置方案。
換內置 SSD 要備份、重裝系統和遊戲,不算難,但步驟稍微有點麻煩最快年底上 PS5 了,到時候 PS4 掛小黃魚,外置 SSD 方便回收另外據網友分析,PS4 Slim 是用 USB3.0 轉的 SATA2 內置接口(3Gbps),理論速度還不如外接 USB 3.0(5Gbps),所以我把 HP S750 SSD 塞進硬碟盒還挺恰當的,避免了反向優化?
註:HP S750 SSD 支持 SATA3 接口,理論傳輸速度 6Gbps,可向下兼容主流的筆記本和臺式機。
我當年購買的是 500GB 的 PS4 Slim,雖然我不是重度玩家,但 3A 遊戲的容量都比較大,經常下載了沒玩完又不想刪。後來我從同學那兒搞了一個 320GB 的舊機械硬碟,也算基本夠用。
給 PS4 外接硬碟,需要先格式化為 PS4 專用格式,然後再轉移遊戲和存檔數據。我發現 PS4 雖然可以接兩個硬碟,但只能二選一切換工作狀態的硬碟,所以轉移遊戲得麻煩些:外置HDD→內置HDD→外置SSD。
注意:這個 PS4 專用格式無法在電腦上使用,顯示的可用容量比電腦上略少一些,應該是 PS4 系統的計算方法不同。
接著我對比測試了幾個最近在玩的 PS4 遊戲,果然換成 HP S750 SSD 後,它們的啟動、載入速度都得到了明顯提升,看來我早就該換了……
此外,許多遊戲的場景加載、復活時間也有所縮短,看似只快了幾秒,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遊戲的整體流暢度。
部分遊戲啟動時,貌似會播放固定時長的LOGO動畫?所以換成 SSD 也快不了多少。
說到硬碟,聽聞 PS5的定製 SSD 可提供百倍於 PS4 的數據處理速度,從此無需等待讀條載入,例如《瑞奇與叮噹:裂痕》預告裡的多宇宙無縫場景讀取,目測遊戲體驗會十分爽快呀!
四、總結
惠普這款 HP S750 足容固態硬碟憑藉優異的主控、精選顆粒和算法調教,擁有穩定的連續讀寫表現,作為主力系統盤或遊戲盤都十分順暢。機緣巧合之下,我把它改成了 PS4 的外接硬碟,兼容性很好,效果同樣令人滿意,玩遊戲的體驗也更上一層樓。
近些年來,SSD 逐漸得到普及,價格也在不斷下探,幾乎成為了買電腦的裝機標配,甚至不少專業玩家已經用上了速度更快(但更貴)的 NVMe SSD,可惜受制於當前電腦硬體的利用率,平時很難充分發揮性能。所以,我覺得普通小白和進階用戶都可以放心選擇這樣一款性價比不錯的中高端HP SATA SSD,讓你的電腦、遊戲機更加好用!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讚收藏」鼓勵一下新人。以後我會分享更多有趣的數碼、遊戲&軟體、家居好物和玩機技巧,讓小白也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最後是慣例的 GIF 小彩蛋環節,我們下次更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