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鍾楚涵 記者 李向磊 上海報導
1月26日,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市疾控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在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本市市民對口罩的消費需求激增,一些零售網點出現斷銷的情況。
劉敏表示,多方正在努力統籌國內外市場的資源,擴大市場供給。據初步統計,1月22日至26日,在上海市主要醫藥零售企業銷售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向零售端投放口罩超過400萬隻,確保每日都有穩定的供應量。據監測,截至1月26日下午4點,上述主要醫藥零售連鎖藥企業口罩銷售量為143萬隻。
根據上海市衛健委通報,截至1月26日24時,上海市累計發現確診病例53例,目前,49例病情平穩,2例病情危重,1例出院,1例死亡。尚有90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此背後,上海多家口罩製造企業已於春節期間復工,1月27日,位於上海金山區的上海潔安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潔安實業」)法人胡然希對記者表示,現在所有工人都在返工,目前每天能夠生產2萬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500件隔離衣,3000個帽子。主要供應上海三甲醫院以及少量藥房。
多家口罩企業緊急復工
在上海金山區,上海潔安實業已經緊急復工。據了解,上海潔安實業經營範圍為醫療器械產品(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加工、衛生用品生產等業務。
上海潔安實業法人胡然希對記者表示,疫情暴發之後,公司口罩等相關產品訂單暴增。在此背景下,公司緊急復工。「現在所有工人都在返工,公司發給工人三倍工資。主要因為我們的工人都是上海本地的,都是金山區人,家裡到工廠走路也能到。公司一共30多人,生產工人二十五六個,都來加班。」
對於國內部分復工口罩企業12小時交替的做法,胡然希表示,自己的工廠不能夠如此,「我們廠已經二十幾年了,很多工人四十歲的時候過來,就一直在這裡做,現在已經六十幾歲了。昨天讓員工兩班倒,他們覺得到晚上人吃不消,我想想員工年紀也大了,就不要求了」。
與許多春節復工的口罩生產企業一樣,上海潔安實業也面臨原材料不足的情況。「用來包裝口罩的紙箱不夠用了。「但胡然希同時表示:「鎮政府對我們很關心,已經答應幫助我們解決原材料不足的情況。我也相信他們可以幫我們解決的。」
在出廠價格方面,胡然希表示:「出廠價格沒有變化。醫院有一個程序下訂單,然後電腦裡面自動會顯示,價格不能改變。醫用進貨都是這樣。」
根據「上海金山」公眾號信息,除上海潔安實業外,金山區另外兩家口罩生產企業升欣(上海)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玉川衛生用品(上海)有限公司也均復工,三家企業預計每日生產口罩數量將達到50萬隻。1月27日,記者致電以上兩家企業,公司座機電話均未接通。
根據財聯社報導,另一家位於上海奉賢區的口罩製造企業上海遠欽淨化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也已經復工。除原有員工復工外,行政人員也投入到生產線上,還召集了大批臨時工,40餘人12小時交替,產量每天從4萬隻增加到了5萬隻。1月27日,記者撥打上海遠欽淨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眼查上留下的手機號碼,但該電話號碼處於關機狀態。
另外根據上海松江區官方公眾號信息,春節期間,位於松江區車墩鎮的美迪康醫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臨時僱傭工人將40萬隻即將售往國外的醫用口罩,優先供應到上海市的各大藥店,包括餘天成、雷允上、益豐等藥店,助力緩解口罩供不應求的窘境。
根據工信部1月25日消息,目前在口罩生產供應方面,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現有30多家企業復產。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
口罩供應仍然緊張
實際上,自疫情暴發以來,上海一直面臨口罩短缺的情況。1月22日,在疫情剛剛發酵時,上海市居民朱女士曾經對記者表示,位於上海浦建路的三甲醫院上海仁濟東院口罩已經缺貨,在其附近的幾個藥房也沒有口罩出售。
1月27日,上海某全家便利店負責人對記者表示:「1月20日起,口罩就突然很好賣,一下賣得貨都來不及供應上了。現在口罩基本無貨。開始一兩天還能到貨幾十個,後來就到貨幾個了。但是沒有漲價,總部也特別提醒不可漲價。」
疫情暴發之初,上海曾經存在經營者趁機抬高口罩價格的情況。根據上海市場監督部門的信息,1月21日,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稱時代聯華超市平陽路店在網購平臺銷售的一款口罩售價比平日高出100%以上,執法人員立刻趕往商戶開展調查,責令其立即改正。
1月23日,上海市場監督部門發文表示,上海經營者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市場監管部門將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但截至目前,上海口罩市場紊亂情況依然存在。根據上海市場監督部門1月26日信息,長假前三日,接到口罩等醫療用品類投訴舉報49件。主要反映部分經營者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抬高口罩售價、口罩標籤標識不規範、貨源短缺和遞送不及時等問題。如消費者焦某稱,日前在某網站訂購一批口罩,經營者承諾隔日到貨,實際卻爽約。
1月26日,劉敏在上海市疾控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本市市民對口罩的消費需求急增。需求突然爆發,企業春節放假,庫存一時難以補足,所以一些零售網點確實有出現斷銷的情況。
劉敏表示,針對這一情況,商務委第一時間組織本市主要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如國大、華氏、第一醫藥、益豐、雷允上、餘天成等,緊急調貨,補充庫存,確保口罩供應,並按照日常價格銷售。各相關部門也在企業組織採購的基礎上,多方努力,挖掘潛力,統籌國內外市場的資源,擴大市場供給。
「未來隨著生產企業的產能進一步恢復,口罩供應的能力也會逐步提升。據最新反饋信息,松江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已經提前復工,一條生產線恢復生產,將逐步進入正常的生產供應狀態。」劉敏說。
(編輯:劉旺 校對:彭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