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已有七百餘家規上企業復工,上海這個區背後做了哪些努力?
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流水線旁的工人們忙著將一袋袋包裝好的方便麵取下分揀。本文圖片 金山區供圖
這兩天,位於金山工業區的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流水線旁的工人們忙著將一袋袋包裝好的方便麵取下分揀。廠門口,成箱的方便麵被裝上貨車,運往上海、湖北等亟需物資的地方。
由於疫情和多地封城、封路的影響,方便麵一下子成了這段時間最緊缺的食品之一,很多超市的貨架上方便麵也所剩無幾。農心食品中國事業部門本部長金鐘哲坦言,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的產品就開始供不應求,尤其是湖北等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需求量特別大。
為了保障供給,金山區特事特辦。1月26日,公司緊急採購防疫物資,並進行了春節返鄉人員問卷調查,統計出本地及未返鄉員工人數;1月28日,經過各項檢疫措施及員工出行、身體狀況排查後,公司遞交復工申請;1月30日金山區批准該公司提前復工,成為最早復工的金山區企業之一,目前產能已恢復90%,日均生產方便麵4.5萬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金山區獲悉,截至2月19日下午,金山區已有77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除受疫情影響不能復工外,實現了全面復工。
自上而下主動服務
這一切,離不開金山區在防疫工作上做出的努力。
為了讓企業儘快有序復工,金山區專門成立「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業復工服務協調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並下設綜合協調、生產協調、用工協調、政策服務、金融服務5個工作組,負責落實企業復工服務協調組日常工作。
領導小組成立後,又向金山區各個街鎮派駐了聯絡員,排摸所在區域企業。每名聯絡員每天按要求走訪不少於兩家對口街鎮的重點企業,並和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了解企業復工遇到的困難,向企業負責人講解區裡的相關幫扶政策。
經過走訪排摸,金山區發現,企業裡收集到的問題,最多的還是集中在人員不足、物流不暢、原料短缺、防疫物資缺少等方面。
針對農心食品公司反映的各地物流管制加強、產品運不出去的困難,金山區經過與多個省市協調,給該公司開具了「防疫物資運輸證明」。
比如針對農心食品公司反映的各地物流管制加強、產品運不出去的困難,金山區立即行動,經過與多個省市間的協調,給該公司開具了「防疫物資運輸證明」。
位於山陽鎮的上海海優威應用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組件封裝膠膜生產商,得知該公司一線員工裡有四分之一都在春節前返鄉了、復工人力不足後,政府出面幫助該公司招聘了一批本地的臨時員工。
金山區政府出面幫助
上海海優威應用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招聘了一批本地的臨時員工,使其順利復工。
考慮到不少想復工企業都卡在防疫物資短缺、買不到的瓶頸上,由金山區政府採購的17萬餘件口罩19日被送往區內多家企業,讓上海群力化工有限公司員工們鬆了一口氣,對接下來的生產更有信心。
熱心企業資助
為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出力的,還有金山區的熱心企業。上海市工商聯青創聯副會長、上海嘉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慶鋒就是一個代表。
新冠肺炎肆虐之時,高慶鋒正在嘉樂印尼工廠,聽說家鄉的人民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急需口罩等醫療物資時,他立即吩咐嘉樂印尼工廠的員工放下手頭工作,全力去印尼各大商場、藥店採購口罩、額溫槍等用品,並叮囑道:「有多少買多少!」
當他了解到有一批國外商家早在好幾月前就已預訂的口罩共計20萬隻,在這幾天就要到貨了的消息後,千方百計聯繫上了這位預訂口罩的陌生商家,希望這位印尼人能夠把這批口罩轉讓給他,通情達理的印尼朋友答應了他的請求。
金山區熱心企業嘉樂公司從海外採購的120餘萬隻口罩和120把額溫槍以最快的速度,分三次運回上海,無償供復工企業使用。
在國際航班因疫情遭到禁飛、物資無法運回國的情況下,高慶鋒又多方聯繫有關國家航運公司,幾經輾轉於印尼、日本等國,終於將120餘萬隻口罩和120把額溫槍以最快的速度,分三次運回上海,除無償捐贈給金山區工商聯、區紅十字會、區民宗辦、張堰鎮、廊下鎮作為抗疫物資外,還同時支援了復工企業100餘萬隻口罩。
在金山區、張堰鎮兩級政府的協調支持下,嘉樂公司2月上旬又騰出10條縫製線,轉產目前最急需的防疫隔離衣,人手不夠,公司的管理層們也全部投入到了一線生產。截至2月16日,已累計生產7萬多件隔離衣用於一線防疫工作,日均產量達1萬件。
嘉樂公司2月上旬又騰出10條縫製線,轉產目前最急需的防疫隔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