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兩碟小吃,三兩個人一起忙忙碌碌,便可以快樂地度過一個陽光暖暖的午後。
昨天晚上媽媽就預約了我今天下午的時間,因為小侄女想要做包子吃,這是我今年在疫情居家時學會的一項新技能,沒想到還挺受歡迎的。
中午,吃過飯以後就趕到媽媽家,她早早地就已將麵粉、酵母粉以及做包子要用的餡料準備好了,分別是豬肉餡的與花生加白糖的。7歲的小侄女一聽說要做包子了,飯吃到一半就不吃了,只等著要吃包子。
我們先用溫水將白糖與奶粉化開,然後加入酵母粉攪拌溶解,溫水與麵粉的比例分別為1:2,接著將調好的溫水慢慢地加入麵粉中,一邊攪拌麵粉一邊加入溫水,直至麵粉呈棉絮狀,接下來就是揉面了。我們洗淨雙手,在手掌上抹上植物油,這樣麵團就不會粘手,小侄女在一旁全程監督,並隨時準備上手,時不時地揉下麵團。將麵團揉好後,就是靜置發酵了,這時媽媽已將蒸鍋準備好,並接了45度左右的熱水,我們用乾淨的大塑膠袋倒扣於盆上並紮緊袋口,放在蒸鍋的隔板上蓋好鍋蓋,定上鬧鐘靜置兩小時進行熱發酵。
在等待的時間裡,小侄女拿出了她的作業本,到房間裡安靜地寫作業去了,作為交換,她可以參與接下來的做包子活動。果然,有動力就有效率,一個人很自覺地就將作業完成了,全程沒有出現去喝水呀上廁所等等小插曲。
離麵團發酵好的時間還長,等待的時間裡,我們一人一杯清茶,就著三兩樣小點心,吃吃喝喝地一下午就過去了。
時間到,麵團也發酵好了。我們洗淨手,並在掌心裡抹上植物油,將麵團搓成一個個小劑子,小侄女也參與進來,她說她負責做糖包子,因為她喜歡吃。做好幾個糖包子後,她就開始放飛自我了,一會用麵團捏成個小白兔,一會用麵團做成個小刺蝟,一會決定做個小豆丁包子,一會又要做個漂亮的甜甜卷,忙得不亦樂乎。
終於將所有的麵團做完了,我們分別將糖包與肉包分開放置,再次發酵20分鐘,便在水燒開後上鍋蒸20分鐘,並關火後燜5分鐘。現在,熱乎乎的包子出爐了!
小侄女搶先吃了一個糖包子,在吃了一個肉包子後,立馬決定放棄她的糖包子,抱住一盤肉包子不撒手,決定今天的晚餐就是它了。
天色漸晚,我們今天做包子的任務算是圓滿成功,並一起在玩鬧中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午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