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韓國: 支柱產業遭危機, 人人都是「防疫主體」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據韓國中央疾病管理本部的數據,截至2月29日16時,韓國24小時內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例813例,刷新單日的最大增幅。自被視為「超級感染者」第31名患者確診以來的近兩周,無論是對於韓國的產業、韓國民眾,還是許多在韓的華人華僑及中國公民,都造成了深刻且無法磨滅的影響。

3月1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參加紀念三一抗日運動101周年致辭,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紀念抗日運動的致辭上,文在寅不下十次提起「新冠肺炎」及「疫情」等詞彙。

文在寅表示,目前的韓國仍處在「披荊斬棘、排除萬難」的階段,並以韓國全州韓屋村正在發起的一場「善良房東運動」為例,表示目前包括政府、大企業、醫護人員及地方民眾在內的全體國民依然在團結一致,因此韓國抗擊疫情之戰必將成功,並強調稱,「我們都是『防疫主體』;只要互信合作,就能戰無不勝。」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根據韓國的稅法、房地產法律及相關規定,中央及地方政府並沒有權限,能夠強制或督促業主對商鋪的租賃者實施租金優惠;而在位於韓國西南端的旅遊城市全州,則有一批業主發起了為租戶減免房租的「善良房東運動」。

對於在全州韓屋村發起這場「善良房東運動」的李基哲(音譯)來講,他發起這場運動的契機,來自於對於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回憶。

人生之意義

公開信息顯示,全州韓屋村所在的全州市,是一座位於韓國西南部,人口僅100萬人左右的小城市,但由於朝鮮李氏王朝(1397-1910)的姓氏祖先來自全州,因此全州一度也因為古代王朝時期的古建築而知名。

不過,此後由於經曆日本強佔及軍政時期的時代背景,導致韓國境內的旅遊市場未能開發,當地民眾未能夠享受到這些古建築帶來的「福利」,直至2010年代初期,韓國政府集中挖掘古蹟,全州韓屋村部分房屋得以修繕,並藉助於「韓流」電視劇及綜藝節目的熱播,這個孤寂的韓屋村也得以恢復人氣。

根據全州韓屋村管理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全州韓屋村片區內,共有355棟韓國傳統樣式的韓屋,僅2019年一年,共吸引包括25萬名海外遊客在內的近千萬人次的遊客,成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李基哲的祖先是朝鮮時代的一名「王族」,並為他留下三棟獨棟韓屋,目前全部租賃給外部商戶使用;作為土生土長的全州人,且年過六十的他,曾經見證了全州韓屋村興衰。

2015年,韓國暴發MERS疫情,當時韓國共出現150餘名的確診患者,韓國現代經濟研究所預測,疫情期間對於韓國旅遊產業的損害將達到1700億韓元,而在出現疫情的2015年6~8月三個月,全州韓屋村的遊客總數同比下降近七成,而這場疫情期間,李基哲見到的許多租戶落魄的表情,也讓他深有感慨。

「我一直認為,我曾經經歷過韓屋村的興衰,並將我人生最輝煌的幾年,奉獻給了韓屋村和遊客群,這自然也成為我人生的一大樂趣和意義,而這些租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幫助了我實現人生的意義。」李基哲提到,他曾與入住的商戶租賃者見過面,但許多入住的商戶均為年輕人所運營,而看到這些青年因為銷量的下降及租金的壓力而飽受壓力時,似乎就看到了年輕時落魄的自己,但因為2015年的他曾經一度猶豫,因此並未能夠付諸實踐,這也讓他一直「耿耿於懷」。

2月中旬,李基哲在韓屋村管理會議上,正式提出議案,希望商鋪所有者自發組織,為因疫情而飽受困難的租賃者降低10%~20%的月租金,並暫緩徵收管理費用;而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提議很快就得到了78名業主的一致響應,這些業主所管理的韓屋,共佔據全州韓屋村地區330棟獨棟別墅的近八成,而韓屋村方面也預計,通過這項舉動,能夠為租賃者共減少5億韓元的負擔。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韓國的一些熱門街區,均出現「商圈空洞化」(又稱「紳士化」,Gentrification)現象,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當一個街區獲得知名度,並引發人流增長以後,該地區會引發一輪租金的爆發性增長,導致一些原本為該街區的特色化作貢獻的小商戶,無法承受租金增長而離開,在因特色商戶入駐的韓國首爾林蔭道街區,一座50平方米的獨棟商鋪的月租金,相較於三年前提高近70%,這也導致了許多商鋪被迫離開。

「因此,全州韓屋村的商戶們能夠挺身而出,降低戶主負擔,不僅僅是有效降低了租賃者的負擔,也是為這個商圈的長遠發展所做出的更多考慮。」李國憲表示,韓國政府方面此後也宣布向參加倡議的全州韓屋村提供50%的稅收優惠,以及改造費用的無息貸款,正是希望借疫情為契機,來改善韓國商業結構的一種重要嘗試。

除了李基哲以外,在韓國京畿道運營一家口罩工廠的金昌洙最近也忙碌了起來,他所在的工廠目前每天能夠生產約5萬個KF94標準的口罩,而在目前「一罩難求」的背景下,金昌洙繼曾以公司名義,向中國捐贈了1萬個口罩以後,近日又決定,將向疫情嚴重的大邱地區免費供給1.2萬個口罩,並將日產量優先向醫院、地方政府供應。

根據2月底韓國企劃財政部的摸排數據,目前韓國全境的日口罩峰值產能在1100萬個左右,不過由於受到設備及原材料的短缺問題,業內預估韓國境內口罩廠的真實產量,僅為峰值產量的七成上下;且大邱地區主要發展重工業為主,導致大邱境內沒有一家經過政府許可的口罩廠,由此,大邱地區也一度出現口罩「搶購潮」,韓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將通過郵局、農協超市等公營渠道,發放一批政府儲備物資。

金昌洙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從1月份疫情逐漸升級以來,他所在的工廠一直都在以全負荷的產能進行生產,雖然受限於SB(紡粘)等部分進口原料的原因而產能受限,但看到大邱地區因為沒有口罩廠的原因,許多普通民眾要排隊購買口罩,感同身受,也覺得這是作為一個小工廠的老闆,能夠盡到的一絲責任,他並再三表示,不會因為口罩需求量增大,而擅自漲價。

韓國中小創新企業協會醫療器械分會也發起倡議,鼓勵口罩企業及大型經銷商在能夠保證利潤的前提下停止漲價,優先供應原有訂單、急需口罩的醫療機構及地方政府。

停工與不停工之無奈

在3月1日的致辭中,文在寅表示,政府將在大邱、慶尚北道等地區加大投入醫療力量,全力阻止疫情擴散的同時,將向中小企業等受影響的產業提供抗「疫」的精準支持,並推出針對疫情的民生對策,以穩定民生經濟、增強經濟活力,並將獲得國會各黨派的配合,積極運用儲備金,調整財政政策並追調預算。

根據韓國疾控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在韓國境內,因發生疫情而臨時停工、停業的企業數量已超過100家,其中有近七成集中在大邱、慶尚北道等地區,還包括了三星電子、LG Display、現代汽車等韓國本土知名企業的部分工廠;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也指出,雖然目前韓國國內停工潮還沒有出現,但部分核心工廠逐步出現因疫情導致的臨時停工,若這種措施持續,將對韓國的產業鏈造成一定打擊。

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DRAMeXchange的分析認為,相比於競爭國家,作為全球存儲類晶片處於「壟斷」地位的國家,韓國的半導體產業鏈聚焦在中上遊,相對來說人工密集度低一些,抗疫情能力強一些。但如果進一步加劇,產業鏈將受到衝擊,並將導致晶片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不穩定態勢,成為繼韓日貿易爭端以後,又一大影響半導體產業的負面因素。

旅遊業是韓國主要服務產業之一,而中國遊客赴韓國旅遊熱潮這幾年持續升溫,然而疫情嚴重影響了旅遊業。據《人民日報》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3月1日通報,截至當天上午9時,韓國較前一天下午4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76例,累計確診病例達3526例,共出現17例死亡病例。

「出境遊中的日韓遊是最為主力的,尤其是在郵輪板塊,基本都是赴日韓。但是隨著疫情來襲,日韓的確診病例數量上升,公主郵輪的疫情事件發生,都讓日韓的旅遊產業受挫。而韓國旅遊業最主要的收益其實是來自大量中國遊客到免稅店的購物消費,如今郵輪和團隊遊幾乎都難以進行了,更談不上購物消費。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疫情事件也引發了旅遊業界尤其是郵輪旅遊領域的關注,就在日前,維京遊輪取消中國市場3月出發航次。因此,韓國的樂天等免稅商業與旅遊服務業都會受到影響。」資深旅遊分析人士瞿佳表示。

日前,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出臺十項措施加大出入境政策調節力度,有序恢復出入境秩序。為落實差異化防控策略要求,分區分級有序恢復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務,低風險地區即日起全面恢復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務;中風險地區視情逐步恢復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務;高風險地區開設應急預約服務,受理審批急需個案申請。業界估計,要全面恢復旅遊業看來還需時日。

目前,除了部分企業的生產線因出現確診患者而停工以外,韓國境內尚未出現大規模停工的企業,不過,據不完全統計,韓國已經有包括SK集團、LG化學在內的近50家大型企業,宣布除了生產必需的員工以外,針對大多數員工實施居家辦公,但在大邱周邊地區,卻仍有許多普通民眾無法停工。

李國憲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大邱所在的慶尚道地區自古山勢險峻,因此在軍政府時期將大邱及周邊地區作為韓國產業化階段的重點開發地區,目前是韓國高鐵停靠班次最多的一座城市,在高鐵路程半小時的半徑內,擁有四座國家級產業園區,並擁有多家韓國支柱製造業的生產基地,而除了許多有條件的大型企業以外,還有更多依賴於大企業訂單生存的上下遊企業,其中又有近八成為中小企業。

韓國汽車工業協會(KAMA)的一位負責人也證實道,以現代汽車為例,該公司的本土產能八成集中在毗鄰慶尚北道的蔚山工廠,而考慮到供應鏈的閉環性,有近四成的零部件企業選擇入駐在距離蔚山工廠較近的慶尚北道周邊地區。

此外,韓國新韓投資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韓國四大出口支柱產業(半導體、電子、汽車、化工)內,除了化工主要集中在慶尚南道、全羅南道以外,其餘三個產業對於大邱周邊地區的產能依賴達到60%左右。

對於在大邱近郊慶山市某機械工廠擔任拼裝工的崔青鑄(音譯)來講,要放下家中的妻子及兩個孩子,開車上班「異常揪心」。他目前所在的工廠為韓國某大型電子企業提供零部件的一級供應商,雖然在距離其工廠大概5000米的其他工廠出現了疑似病例,但目前韓國的疾控規定是,只有該工廠內出現疑似患者,或曾有人接觸過疑似患者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停止生產,其供應零件的大型電子企業目前並沒有停產,外加上對於停產可能造成的巨額損失的擔憂,因此崔青鑄的工廠並沒有決定停產。

「聽老闆的描述,如果工廠停工一周,導致零部件短缺,會使客戶企業出現數億韓元的損失,作為小型企業,零件企業自然也難以承擔這麼大的損失,所以,就算是暫時降低產能,也只能繼續挺下去。」崔青鑄表示,只是,在家裡的妻子和孩子,無法及時買到口罩,也成為他內心最大的牽掛。

除了電子零部件以外,KAMA方面曾經預測,因部分零部件企業停工,現代汽車的停產持續,將導致近1萬億韓元的銷售額損失;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一份報告也提出,參考此前三星電子因停電5分鐘導致的停產,曾致使三星電子出現上億韓元的損失來看,半導體產業生產基本全年無休,其製程特殊,一旦停止就會產生重大損失,所以工廠不會輕易地停產或者減少產能。

韓國新韓證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認為,鑑於目前內需及出口形勢均出現挑戰的情況下,將經濟增長率的預估值從此前的2.3%下降0.1~0.2個百分點,並預計3月份開始,近幾月韓國的進出口貿易額的下幅將達到近年來的新高。

大邱市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坦承,目前大邱市政府的生產及生活秩序仍穩定,而這次疫情,不僅是打擊到大邱及周邊地區,更是左右整個韓國的經濟體系,使大邱很難輕易決定針對全市的停產,甚至是「封城」。

城市之暖

自此次疫情暴發以來,許多在韓國的華人華僑及中國公民最深切的感受,便是中韓間的航班「一減再減」。據韓國國土交通部的數據,截至2月29日,中韓兩國航司正在運營的客運航班總數,僅為兩國航空協定規定的批准量的34%,並出現了釜山航空、首爾航空等多家韓系廉航停止運航中國航班,所導致票價猛增。

根據韓國教育部的統計及韓國經濟研究所的調研數據,截至2019年底,赴韓的中國留學生總數突破7萬人次,由此為韓國國內帶來158億韓元的直接經濟效益,以及800億韓元的間接經濟效益。

2月底作為原本韓國高校的開學季,許多中國留學生的返校潮也在持續。不過,受到疫情影響,韓國當地多所高校延遲開學,而中國教育部與韓國教育部也達成協議,建議仍未赴對方國家的留學生,在疫情結束前,暫緩赴當地就讀。

截至2月28日,7萬餘名的在韓中國留學生中,仍有近3萬餘人未回到韓國高校,而已經到達韓國的留學生的生活,又成為了一種擔憂。對於在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就讀本科的江西籍大一新生張倩倩(化名)來講,她的赴韓行程,出現了種種難關,對於大一新生的她也充滿了挑戰。

張倩倩說,因為江西省的籤證歸韓國駐武漢領館辦理,但先是武漢領館停止接受籤證,好不容易拿到籤證來到韓國,韓語不熟練的她又擔憂在韓國的14天「如何生存」成為直面的問題。

不過,這種擔憂似乎有些多餘。在出現疫情以後,韓國方面針對江西、河南及湖南籍學生提供了留學籤證的替代申請方式及渠道,並在首爾當地機場設立留學人員回韓諮詢處,向留學生介紹回韓後的具體流程,中國駐韓使館及首爾市政府也及時發放相關指南。

「此外,讓我最沒有想到的是,學校方面的關照,學校針對一些學生提供了機場直通學校的班車,未趕上班車的則報銷計程車費用,而在宿舍內安排隔離期間,除了日常三餐,學校還向每個中國留學生提供了一個標有『中國加油』、『我們支持中國』的禮盒,內含10個口罩、零食及學校有關介紹,尤其是看到盒子內有一句『我們等待你,一起在校園見面』的時候,真的非常催淚。」張倩倩表示。

一位要求匿名的韓國某高校中國學聯幹部則表示,在特殊環境下,學聯的幹部保持與使館、校方的聯繫機制,為此經常是徹夜不眠,並通過「線上新生說明會」、「線上選課指導」等創新方式,向新生提供服務,「尤其是一些韓國當地人,看到我們幾個幹部在學校內不斷開會,商討如何應對疫情,都會給我們豎起大拇指,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種樂趣。」

相關焦點

  • 直擊丨韓國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 防疫級別或上調至接近...
    新華社首爾12月13日電(記者陸睿)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3日通報,當地時間12日0時至24時,韓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30例,其中本土感染病例達1002例。這是韓國今年暴發疫情以來單日新增病例首次突破1000例。韓國疫情防控再次亮起紅燈。
  • 韓國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危機」 防疫級別或上調至接近「封城...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3日通報,當地時間12日0時至24時,韓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30例,其中本土感染病例達1002例。這是疫情自1月在韓國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數首次突破1000例,韓國疫情防控再次亮起紅燈。
  • 臺灣防疫陷腹背受敵之困,民進黨竟催生出新興「支柱產業」
    一位女子引發臺灣防疫之困先說臺灣島內的困局。這個困局是由一位女子引發的。在此之前,島內媒體不斷示警,說臺灣防疫很有可能出現破洞。但是,千防萬防,誰也沒有想到一位女子,競成了臺灣防疫的一大隱患,並有可能成為臺灣第一個超級傳播者。這位30多歲的確診女子一開始說自己只是家庭主婦,生活軌跡單純。
  • 第二波疫情下的韓國: 一邊緊繃防疫 一邊排隊買包
    「一邊防疫,一邊自救,這將是疫情背景下的韓國面臨的『新常態』。」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促進內需:政府攜企業發錢還打折據韓國統計廳的數據,自韓國境內疫情危急的今年2月至5月底,韓國國內的流通行業銷售額同比下滑幅度超過兩成,其中線下中小型百貨的銷售額跌幅達到了近五成。
  • 出售資產、關閉門店,韓國車企疫情下的掙扎與踟躕
    在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韓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受到重擊。6月1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韓國汽車出口量為9.54萬輛,同比下滑57.6%,這也是17年來韓國汽車月出口量首次低於10萬輛。
  • 義大利總理強調已克服疫情危機 呼籲大力發展旅遊業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21日,義大利總理孔特向國家議會通報疫情時表示,目前義大利已經克服了最嚴重的新冠病毒危機。政府將逐步放寬了旅行禁令,加速恢復旅遊產業,不斷挖掘旅遊資源,擴大旅遊市場和提振旅遊經濟。
  • 土耳其支柱產業遭重創:服裝出口下降40%,內需減少64%
    作為土耳其就業和收入的重要來源,土耳其的服裝和紡織行業已成為在新冠疫情下受災最嚴重的部門,同時遭到國內外需求的雙重打擊。3月和4月,土耳其服裝出口下降了40%。從棉花和纖維供應商到零售店的整個產業鏈都受到了影響。土耳其的服裝和紡織工業是該國的製造業分支之一,該國已從8300萬人的國內需求和主要來自歐洲的外國需求中獲得了蓬勃發展,並成為了土耳其經濟中的支柱性產業。
  •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國外「冷凍」,國內「爆發」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隨著「韓國綜藝」、「韓劇」、「韓妝」等韓國文化流行,韓國整形美容業也逐漸被大眾所了解,赴韓美容整形成為一種趨勢。世人眼中的整形強國,每年有不少外國人慕名到韓國變美。(圖為:首爾江南區整容一條街)可以說,醫療美容業作為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每年給韓國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長期以來,外國顧客都是韓國整形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體。
  • 為什麼不讓韓國瑜「封城」防疫?暴露民進黨險惡動機
    臺灣海軍敦睦艦隊爆發官兵染疫事件,許多縣市首長擔心疫情擴散,紛紛開始進行「封城」相關兵棋推演,國民黨借新北市長侯友宜21日率全臺之先舉辦「封城兵推」,打響第一槍,並拿到八成八防疫滿意度,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臺中市長盧秀燕也陸續跟進演練,卻遭到蔡「政府杯」葛,呼籲地方配合「中央」防疫步調,成為地方與「中央」的另類競爭。
  • 普華永道: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這份題為《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的研究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已從中國倡議變成全球共識,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國際機構和企業的認同與支持。(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發展 報告提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 王文濤:堅持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推進復工復產 督促企業落實主體...
    &nbsp&nbsp&nbsp&nbsp王文濤在哈爾濱部分企業檢查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時強調&nbsp&nbsp&nbsp&nbsp堅持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推進復工復產
  • 防疫人員自殺、首爾至青島機票暴漲 韓國疫情引發多重疑問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韓國25日新增144例確診病例,截至當日下午4時,累計確診977例,死亡病例增至10例。據韓聯社報導,今日(25日)韓國國會主樓和議員會館緊急關閉,當天全體會議日程取消,這是國會史上尤為罕見的情況。國會出現感染危機是因為韓國教員團體總聯合會會長河潤秀,他19日在國會出席了一場450人參與的座談會後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 疫情反彈 韓國再次上調全國防疫級別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韓國再次出現反彈且持續擴散。韓國政府6日宣布,從8日零時起再次上調全國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 根據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當天的會議結果顯示,韓國政府將從8日起把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防疫級別從2級提升至2.5級,其他非首都圈地區從1.5級提升至2級,暫定實施3周。
  • 長庚:韓國產業布局,文在寅不得不「硬核」抗疫的苦衷
    前者作為首都,無疑需要現代產業支撐。從人口因素來看,目前韓國總人口的一半居住在首爾及周邊地區;樸正熙時期的狀況也相差不遠,1/3在全羅道,1/3在慶尚道,還有1/3在京畿道、忠清道、江原道等地,擁有全韓1/3人口慶尚道肯定需要支柱產業。再者,樸正熙以及之後上臺的全鬥煥,政治根基都在慶尚北道大邱一帶。所以,圍繞大邱,在大邱周邊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環形工業園區。
  • 盤點危機下的幾大現象
    這期想跟大家聊聊,從以往危機史的角度來分析這次全球危機下的有趣現象,藉此幫助大家更好的分析與判斷危機後的社會發展。很多人對經濟復甦的認知會有誤區,以為復工復產後,消失的崗位會重新回來,蕭條的行業會重塑輝煌。但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一個規律:經濟危機之所以可怕,就在於它毀滅的東西大部分不會再回來了,很多產業結構會被重塑。
  • 韓國疫情簡報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2月21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韓國較前一天零時新增92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月19日和20日分別新增1053例和1097例),累計50591例。  單日新增病例雖時隔六天降至千例以下,但由於周末檢測數量低於平日,尚難斷言疫情有所好轉。部分傳染病專家警告稱,單日新增病例數恐將增至2000例。
  • 海外病例半數在韓,一文讀懂韓國疫情是如何發展的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的最新疫情數據,截至29日上午9時,韓國較前一天下午4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94例,累計確診病例達2931例,共出現16例死亡病例。 而韓國「戰疫」的重心,無疑是疫情集中爆發的大邱。作為「重災區」,大邱防疫形勢嚴峻,它將如何牽動韓國疫情走勢?
  • 疫情下韓國「隔離經濟」表現亮眼
    為應對來勢洶洶的第三波疫情,韓國政府調高了防疫等級,民眾的活動進一步受限,經濟活動也隨之萎縮。特殊背景下,「隔離經濟」異軍突起,遊戲、小家電、半成品菜、外賣等行業發展迅速,表現亮眼,和深陷疫情泥沼的彩妝、娛樂休閒等行業形成鮮明對比。韓國經濟正面臨「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
  • 疫情殷鑑下的課題研究選題參考
    構建高效的學校防疫應急預案和積極響應機制探索6. 中小學疫情防護技能演練研究和實踐7.鑑於新冠肺炎的學校傳染病防控機制研究8.中小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研究9.疫情危機中對信息來源信任問題的實證研究及啟示10.疫情流行中教師人格、自我效能與負性情緒的關係研究11.中小學疫情恐慌心理疏導研究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個韓國大邱家庭的日常
    但2月18號在大邱發現的韓國第31例新冠肺炎感染者逆轉了這一切。這名61歲的「新天地教會」女教徒現在被認為是此前一直沒有出現的「超級傳染者」,正是她導致了大邱目前的緊急事態。在韓國大邱,受疫情影響而臨時休業的商家工作人員在西門市場進行防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