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活讓患者出現身體變矮、出現駝背的症狀。一般都出現在痛疼以後,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骨折也是骨質疏鬆的典型症狀表現有什麼中常見的一種,這一般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做好常見的症狀,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責,並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鬆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後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可以造成患者出現疼痛,骨科專家說,這一般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多以腰背痛多見,佔疼痛患者中的70%-80%。骨質疏鬆的症狀表現為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
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專家指出,人體中99%的鈣在骨骼中,缺鈣對骨骼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從日常飲食中就能攝取足夠的鈣質"是大家普遍存在的補鈣誤區。
根據最新的中國城市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中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僅400毫克左右,不到推薦攝入量的1/2。
如何才能科學、有效的補鈣?專家建議:均衡膳食外,正確補充鈣製劑彌補鈣缺口,鈣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鈣製劑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同時,維生素D3能增強將鈣質主動運送到細胞的能力,從而有效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那麼患上該病以後,要如何進行護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護士要把骨質疏鬆症的要害和症狀的表現告訴老年患者指導幫助患者注意姿勢和步態訓練及進行經常性擴背運動,對增強鬆弛的脊柱旁肌肉是有益的,教會患者參加合理的體育鍛鍊,有助於骨量的保持。同時可以提高活動的應變性。反應的靈敏性、肌肉的強度和協調能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大部分老年人消化不好食量減少,從而威脅老年患者的健康,也造成營養缺乏,可以根據老年人的特點配置合理的飲食。為老年人攝入足夠的鈣多吃含蛋白多的食物和各種維生索。
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護士不僅要按醫囑給患者用藥,還要給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骨痛需要暫時臥床休息,護士應該鼓勵患者在床上做相應的運動防止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和骨質疏鬆進一步加重。疼痛改善後應爭取早日起床行走鍛鍊,行走時防止跌倒預防骨折
由於骨質疏鬆給患者帶來嚴重的麻煩和痛苦,讓患者悲觀厭世。因此要對患者做心理調護,改善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消除骨質疏鬆在患者心理的陰影,培養他們的各種運動愛好。提高生活情趣。如果患者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就會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