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慢媽小廚房,用心,做好最平淡的一日三餐。
臨近中秋節了,前幾天的視頻中,我們講解了多種餡料的月餅製作方法,有粉絲留言說中秋想吃蛋黃酥了,正好慢媽每年都會在中秋前夕做幾次,自己吃也給家人送一些過去,先把做法分享出來,想看視頻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後期會有詳細的做法分享。
昨天跟大家講解了兩種做蛋黃酥必備的原材料做法,今天,咱們就用自製的食材做蛋黃酥,無添加,營養好吃,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
要知道,現在網上有很多口味的蛋黃酥賣,很受客戶歡迎,但是今天慢媽做的是最正宗地方原味的蛋黃酥,甜和鹹碰撞出的口感,在中秋節之際,吃夠了月餅,不妨試試這個吧!
我這一次做了50個,就以50個蛋黃酥的為例,給大家講清楚用料比例和配方。
首先做酥皮,酥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水油皮,一部分是油酥。
水油皮:
中筋麵粉620克,豬油180克,白砂糖120克,再倒入320克的清水,和成偏軟一點兒的水油皮。蓋保鮮膜鬆弛半小時以上再用。
油酥:
用180克的豬油,加360克的低筋麵粉,和成油酥,多揉一會兒,揉均勻之後放在冰箱冷藏裡冰一下再用。
做酥皮必須用豬油,因為豬油的起酥效果是最好的,這是其他油類無法代替的。豬油的做法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看一下。
鹹蛋黃噴一些高度白酒去腥,烤箱設定上下火180度,烤10分鐘。
像圖片這樣,這樣呲呲地的冒油基本就熟了。
把水油皮和油酥,各分為大小均等的50份。
用水油皮把油酥包起來用你習慣的方式把口收緊就好。收口朝下,用掌心按扁,取擀麵杖從中間往上趕,然後再從中間往下趕,然後把麵皮反過來。也就是說,擀好之後,收口朝上,從一頭捲起來。再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長條,再次捲起來。依次操作完成之後,蓋保鮮膜操作,防止乾裂。
還有一種原材料就是豆沙,紅豆沙的製作過程相對比較簡單,在網上都能搜索的到,我就不介紹做法,豆沙分成20克一個的等份兒,揉圓備用。
用豆沙把蛋黃包起來。揉圓備用。
卷好的麵皮,從中間壓一下,然後兩邊向中間對摺,再用擀麵杖擀成包子皮的形狀,放上肉鬆,把包有蛋黃的豆沙球放上。收口處包緊。放在鋪好油紙的烤盤上,蛋黃酥的生坯就做好了。
取一顆蛋黃,攪散之後刷在蛋黃酥。然後再撒一些芝麻。
烤箱設定上下火為175°,預熱五分鐘。把蛋黃酥放進去。烤23分鐘,再燜上五分鐘即可。這樣做出的蛋黃酥甜和鹹交錯著。碰撞出的新口感特別棒,層層的酥皮包裹著鹹香有嚼勁兒的肉鬆,再加上甜甜糯糯的豆沙和沙沙流油的蛋黃。不要太美味哦……
【小提示】
1,做蛋黃酥或者是其他起酥類的糕點必須要用豬油。
2,蛋黃必須考到完全熟透之後才能再用。
3,最後在考試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時間,因為每家烤箱的火力不同,所以最後幾分鐘盯著點兒顏色金黃時立馬切掉電源。
4,完全涼透之後再裝在密封的袋子裡儲存,防止受潮。
5,自己做的沒有任何添加劑,所以不要存放很長時間。慢媽建議現吃現做。
我是慢媽小廚房,用心做好最平淡的一日三餐,喜歡我的朋友,麻煩關注一下吧,每天為大家帶來最平凡,最貼近生活的美味,歡迎收藏和分享。感謝閱讀,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