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直播電商銷售一路高歌猛進,國內名人動輒帶來數百萬銷售額,跨境電商賣家們對這一模式也心動不已。但在平臺上馬直播項目後,約8成中國賣家放棄直播,甚至進行無聲直播,究其原因令人意外。
速賣通直播成交份額增長10倍,很多直播「不怎麼說話」
據《邁入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預測,2020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有望達到1.05萬億元,滲透率(直播電商佔全部電商成交額比例)達到8.6%;2021年直播電商規模將近2萬億元,滲透率達到14.3%。
國內直播電商已度過爆發期,進入規範期。相比之下,海外電商直播仍處於萌芽期,直播帶貨在很多國家仍是新鮮事,但參考國內的直播爆發先例,跨境賣家們對此躍躍欲試。
去年,速賣通將社交電商劃為重點。過去一年,其平臺上的主播數量翻了7倍,直播總場次翻了兩番,由直播帶來的成交佔速賣通總GMV的份額增長了10倍,其中不乏「90後主播賣中國假髮1小時掙3000美金」、「日本宅男直播賣手機,90分鐘帶貨4萬美金」的成功案例。
速賣通上觀看直播的海外消費者有這些特點:
波蘭人:剁手王,一言不合就下單;
俄羅斯人:加購王,不管好壞先加購物車再說;
烏克蘭人:捧場王,互動評論第一名,遠超其他國家;
西班牙人愛評論,是法國人均評論2倍;
巴西人最持久,人均在線時最長;
法國人最土豪,在直播間的客單價最高,英國人其次。
但隨著直播項目的推廣,速賣通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同於國內主播李佳琦式的叫賣,速賣通的很多直播並不怎麼說話。
例如美甲行業,主播放著輕音樂,一言不發能塗兩個小時指甲油,而觀看者眾多。這種無聲直播是速賣通上獨特的商業模式嗎?經主播反饋,有聲直播的效果當然比無聲直播要好,但美甲師不會說外語,只能無奈採用無聲模式。
不會外語也能開直播,速賣通首推實時翻譯直播功能
基於上述賣家的反饋,速賣通進行了一次調研。結果顯示,速賣通上近9成商家來自中國,而82%的中國商家因為語言困難而放棄跨境直播。實力雄厚的大商家會請外國主播代播,而中小商家要麼放棄,要麼無聲直播或用中式英語尬播。
在電商全球化過程中有三隻攔路虎:語言、物流及支付,其中語言更是頭號難題。阿里巴巴調研顯示,約96%的中小企業對小語種無能為力。
天貓雙11臨近,速賣通直播項目將面對巨大流量。為幫助中國賣家解決語言難題,速賣通與達摩院等合力,在全球首推實時翻譯直播功能,目前其支持同時進行中文到英、俄、西三種語向的實時翻譯,黑五還將正式上線英到俄、西、法的多語向實時翻譯,以及直播評論區的多語言實時翻譯。
(直播評論區的多語言實時翻譯)
直播之所以能夠頻頻創下高銷售額,正是由於它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和多維的產品信息,這會顯著提高轉化率和復購率。據了解,相較於傳統電商0.37%的轉化率,社交電商轉化率為6%-10%,頭部網紅電商直播轉化率更是高達20%。
解鎖了實時翻譯直播功能,賣家可以向買家聲情並茂地立體推薦產品,評論區的實時翻譯也有助渲染直播氛圍,促進下單。
直播翻譯對技術的挑戰頗高,這一功能的實現要依靠聰明的算法模型。
神奇的AI:10天可達專八水平
相比普通翻譯,直播語音翻譯面臨的挑戰更多:主播口音不標準、直播環境複雜、商品專業名詞多、新品新詞更迭快等,達摩院翻譯團隊為此訓練出了更「聰明」的算法模型,它們不僅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中準確「聽出」直播內容,「聽懂」主播的口音,還能舉一反三,無需重新訓練便能快速學習直播中不斷更迭的專業名詞。
AI在學習速度遠快於人類。舉例而言,一個人從零基礎到英語專八水平,至少需要4-5年;但只要有數據,AI可以在10天之內達到英語專八水平,且隨著工程和算法不斷成熟完善,其學習新語種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有了新功能的加持,速賣通或可搭建起類似國內的電商體系,其海外業務將迎來突破性增長。
速賣通是俄羅斯、西班牙等地的主流電商平臺,今年,其在日韓、中東等新興市場的GMV也增長顯著。上半年,日均GMV增長最快的前五位分別是沙特、日本、韓國、阿聯和英國,其中沙特增幅近200%,日、韓增幅均超過100%。
END
·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