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歷史思維

2020-12-26 砍柴網

劉瑩瑩,作業幫直播課高中歷史明星主講,公立校任教期間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稱號,大型考試聯合出題人,授課風格通俗易懂,善於化繁為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新課改下的歷史思維

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新課改」、「新課標」、「新教材」,很多人搞不明白其中差別。所謂「新課改」,指的是考試政策,比如有些地區安排兩次測試,選擇分數較高的錄入總成績。「新課標」與「新教材」是針對具體學什麼內容。「新課標」下現行很多教材,比如人教版、蘇教版等等,其中2017年秋季開學採用教育部重新組織編寫的三科教材(語文、歷史、道德與法制),同時之前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不再使用,這個稱為「新教材」。

此次「新教材」對歷史學科改動很大,也影響到未來教學和考試方向變化。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趙亞夫教授在討論「學校歷史教育的困惑與問題解決」時提出,歷史學習需要利用過去人們的信仰、決策與困境等不同情境和感受,來激發並鼓勵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歷史探究中引起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從而建立過去與現在的聯繫。

作為公立校的補充,劉瑩瑩的歷史課已經先人一步進行調整和改變。

高中歷史究竟要學什麼

回顧高中歷史教材幾次較大調整,從時間線到模塊化,再由模塊化調整回時間脈絡。「孩子們必須清楚,同一個時期,中國是什麼情況,其他各國發展情況,再根據大環境分析題目,得出結論。」

劉瑩瑩進一步解釋,以現行通用(非「新教材」)人教版為例,高一歷史必修1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族潮流》設計了8節課,分別是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國共十年對峙、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次鴉片戰爭、甲午、八國聯軍侵華,緊接著講辛亥革命,容易讓同學們產生一種時間錯亂,覺得八國侵華以後,馬上就辛亥革命了,但其實清政府經歷了一段新政改革期。」教材梳理了近代中國反侵略的幾大戰爭,但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並不是一味被動挨打,中間十年時間,他們努力掙扎,嘗試過自救運動。「所以在講課的時候,我們會做很多補充,把後面要學的知識點往前提。」

教材每次調整,最大變化是時間脈絡與知識模塊孰先孰後。如果側重在知識模塊,對時間線薄弱的學生們來說,會產生慣性意識。適量調整教材順序,在講課時梳理歷史發展順序,補充知識點,打破孩子們慣性意識,是劉瑩瑩老師一直在做的事情。

解決了時間脈絡和知識邏輯,高中歷史學習真正難點是什麼?高二升高三,考試題目開始接近高考難度,很多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課聽得明白,一考試,去選「背過」的原話也許還是錯誤答案。比如下面這個題目,課本講西方社會政治制度確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德意志地區,建立了一個相對專制的政體,且軍國主義盛行。所以同學們很容易去選擇課本出現過的內容,比如A或者C選項,但是對題目詳細分析之後,正確答案是B。

「我們課上不會講基礎內容,而是深挖教材更深層次的細節。」劉瑩瑩老師的歷史課,從高一開始,就按照高考難度標準給學生擴充知識點。高中三年,歷史學科是一年半學新知識,一年半高考複習。劉瑩瑩老師帶著學生在同步課上梳理時間脈絡,擴充教材深度,爭取在進入高考一輪複習之前,解決慣性思維問題,建立歷史思維。

小眾學科老師和她的學生們

從公立校到作業幫直播課,劉瑩瑩老師能清楚感受到學生的變化。

「歷史輔導課相較於數學、英語,是屬於比較小眾的學科」劉瑩瑩老師說,選擇小眾學科的孩子們更有自己想法。「他們會同我交流,老師我希望高考達到多少分,我對未來設想如何,現階段我的問題是什麼,您能幫我解決什麼,等等。」

劉瑩瑩出身書香世家,父母都是老師,現在自己也是老師,她非常明白做一個老師的責任。「你不知道課上哪句話,可以讓他徹底聽明白,也不知道某句話,是否會傷害到他,我覺得老師最大壓力源於此,你無心一句話,對學生影響很大。」面對「新高考」,孩子們心裡很慌。但是,「有瑩姐在啊!」

目前作業幫直播課高中歷史課並沒有根據「新教材」進行重新設計。劉瑩瑩解釋其中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目前「新教材」還不完整,教學邏輯和課程安排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第二是作業幫直播課現在開講的高中歷史內容,作為公立校的補充,對考試重點難點的把握很精準,甚至覆蓋面更廣。

「也許我們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我一定會為他們負責。」在課上把主要方向給到學生們,整個邏輯是這樣,按照這個邏輯串聯知識點,無論是「新課標」還是「新高考」,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歷史思維的培養。高中所有結論性內容,在學術範疇都可以舉例推翻。她一直和學生強調,現在大家所學的內容只針對高中階段,一切服務於高考。

很多人認為歷史是研究過去,但其實它更像是一種解釋學,對同一件事,當時、十年、百年、千年會有不同的主流認識、邊緣認識,千年後並不一定比當時更接近真相或背離真相。這種多元化的敘述,有助於幫助人活躍思路,形成獨立認知,而非人云亦云。

「如果我的學生今後有幸從事歷史研究,希望他們能感受歷史最大的魅力。」

相關焦點

  • 作業幫「海歸」新匠師:向上的力量
    美國普渡大學碩士畢業後,成為了作業幫直播課的一位初中英語主講老師。他的學生多來自中小城市甚至農村,李彥彬希望他們也不要屈服於命運。作業幫70%的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是作業幫的使命。李彥彬認為,他和同事們是在雪中送炭,是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作業幫,有一群畢業於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的老師。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曹爭:好方法可以把學生變成「天才」
    名師簡介:曹爭,北大畢業,教齡十餘年,深耕數學一線教學,曾為全國小學奧數杯賽金牌教練,學員中多人獲得奧數比賽冠軍,精通全國中小學數學知識體系,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現任作業幫直播課小學數學負責人,潛心研究面向全國學生的數學教育,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李賀明:好老師,要知道學生會錯在什麼地方
    擅長精準把握中考考點,高效解決學生的問題,現任作業幫短訓班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八年,堅持親自設計講義所有從事教育的老師,都對教育資源這個話題格外感慨。2019年1月,李賀明加入作業幫,擔任初中物理在線直播課的教學老師。線上給他最大的感受和變化是,一個人專業功底再厲害,在既定的教學體系和知識框架之內,講課內容受到極大限制,學生聽完課沒有太多向主講老師提問的機會,除了上課,老師也沒有了其他展現專業功底的機會。
  • 走出「奧數」的童年陰影,作業幫直播課打造中國人需要的數學課
    圖注:學生正在上作業幫直播課在作業幫直播課,每個學生有一名專屬的輔導老師,陳堯的輔導老師是童婷婷。董偉和童婷婷開始「對症下藥」,引導陳堯用紅黑藍三種顏色的筆做筆記,其中,紅色代表重點內容,藍色是比較難理解的部分,黑色則是簡單的知識點,並結合孩子的愛好,在一些地方,還用圖案補充解釋知識點。
  • 作業幫直播課:開啟北大學姐理科逆襲的三大錦囊
    (原標題:作業幫直播課:開啟北大學姐理科逆襲的三大錦囊) 作業幫直播課高能學霸課
  • 翰墨千秋:打造創新型線上拍賣經濟新業態,打破傳統慣性思維新模式
    近期,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指出,對加快發展數字經濟15大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方向提出19項創新支持政策,以創新生產要素供給方式,激活消費新市場,發展新的就業形態,培育壯大新動能。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李英傑:頓悟和通透就是語文
    名師簡介:李英傑,教齡十年,小學語文王牌名師,靈動活潑,幽默專業,善於用最簡潔清晰的方式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曾開辦1000多場語文教師培訓,授課足跡遍布200多座城市,了解全國各地語文學情,現任作業幫小學語文教學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
  • 化學新匠師丨從實驗到高效解題,初中化學我們這麼教
    【名師簡介】:於菲,本碩就讀於北京大學,曾在一線從事化學科研工作,擔任某知名學校化學實驗課教師,深諳化學學科精髓,洞悉科學思維路徑,擅長以化學問題和化學實驗引導學生思索原理,讓學生腦洞大開,愛上化學。現任作業幫初中化學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高能學霸課」來襲:帶你揭秘學霸們的秘密進步法則
    9月18日起,作業幫直播課高分實戰經驗課將開啟第二季「高能學霸課」,四位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長學姐將在作業幫直播課上正式開講,為學弟學妹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高能學霸課」是在線教育領軍品牌作業幫直播課推出的系列課程,該課程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考入清北等名校的優秀學子,作為作業幫的深度用戶,他們將與大家分享高考備考知識、提分經驗和學習規劃等。
  • 作業幫新匠師董偉:在線學數學,效果到底好在哪?
    現任作業幫小學數學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 什麼學生都能教,才是好老師 董偉已經在教育行業耕耘了十年。十年來,他一直在北京這個教育前沿城市研習「武藝」,從小學思維特訓到小學數學同步課,鞭策自己成為「最好的老師」。隨著教育形態的發展和演變,時代更迭,學生也不同了,在他眼中,好老師的標準也一直在改變。
  • ...幫直播課新匠師張妍:哥倫比亞大學歸來,為孩子們打造原汁原味英語
    現任作業幫初中英語教研與教學老師,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在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上,儘管名師眾多,一個個擁有嚇人的教育背景,但「哥倫比亞大學」這樣世界頂尖名校的履歷,有時還是會讓學生和家長震驚。故事的主人公,初中英語老師張妍,就是在這裡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然後回國,把自己所學傳遞給中國廣袤地區的孩子們。
  • 1億多小學生的「英語差距」,來作業幫直播課讓名師解救!
    王佳寶是作業幫直播課的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教的是在線直播班課,同時面向上千個學力相近的孩子進行直播授課,教小學英語。因為學生多,所以每個學生的收費相比線下相對便宜。老師們來自北京,都是背景良好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字弟弟」跟姥姥生活,能來上王佳寶的課,還是因為他恰好遇上了課時短費用低的一門寒假特價課。
  • 作業幫新匠師丨李賀明的初中物理「分岔」論:帶學生從不及格到考第一
    擅長精準把握中考考點,高效解決學生的問題,現任作業幫短訓班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所有從事教育的老師,都對教育資源這個話題格外感慨。在作業幫初中物理老師李賀明這裡,感慨又多了一層:「我出生在河北邯鄲一個鎮上,初中時老師實在太少,一個班一百三四十人。
  • 作業幫產品分析報告
    作業幫自身的工具類矩陣相對出色,可以吸引並積累更多的新用戶加入。而用戶在平臺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後,願意分享並推薦給身邊的用戶使用,這種口碑的推廣成本低且健康。對於教育行業來講,出色的引流方式和良好的口碑建立同樣重要。4.2 提升用戶轉化率在用戶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平臺之後,平臺需要引導用戶進行消費轉化為付費用戶,產生經濟效益。以下我們分析一下作業幫是如何做的。
  • 科技驅動教育 作業幫發布「學習的真相」直指小學學習難點
    針對數學、英語等學科,他指出:「考100分並不代表真正具備數學思維」、「近十年來小學英語的難度提升了15倍」等。作業幫產品技術團隊為1萬名老師建立了2.5億大數據題庫和學生學情多維度大數據報告,幫助老師進行數據化、精細化、本地化教研教學。
  • 課蟲:突破舒適圈,打破慣性枷鎖.
    前天的時候我分享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慣性思維這個概念。結果好像說進了某些同學的心縫裡面去了,於是有幾個朋友專門私信和我聊慣性這個話題。
  • 孩子吵著要聽的英語直播課,究竟是什麼樣的?
    不少家長都來問「吉的堡的英語線上直播課和其他平臺的直播課有什麼區別呢?」吉的堡系列線上直播課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心理因素,從興趣出發,將生活場景、角色扮演、科學實驗融入其中,每月1個大主題搭配4個小主題,不僅有聽說讀寫還融入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快樂學習。
  • 產品分析:億級應用——作業幫
    2015年,百度分拆作業幫,同年作業幫獲得紅杉資本、君聯資本的A輪融資。2017年八月份作業幫完成1.5億美元C輪融資。同時,作業幫宣布將旗下直播課品牌升級為「作業幫一課」,後期改名為作業幫直播課。2018年7月份從拍照搜題到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獲3.5億美元D輪融資。
  • 作業幫侯建彬:認知半徑與全局遊戲
    班課大班直播課也是作業幫與侯建彬在認知半徑裡的激進,從考慮要不要做,到成為主業,每一把都需要做關鍵決策,不斷迭代認知,面對行業質疑不斷證明自己。2016年,作業幫考慮要不要做直播課,核心團隊經過激烈交鋒,最終嘗試開發業務線,團隊開始小步摸索直播課裡面的門道。緊接著,某行業巨頭創始人請侯建彬吃飯,勸他放棄,理由是這個業務對組織的要求太高。
  • 「數學廢柴」也能考進前三 作業幫初中數學給你196個逆襲大招
    直到有一次,周博心血來潮,認真地聽了半節作業幫直播課的數學課。他發現竟然聽懂了,記住了幾個大招,還有一些題的簡單解法。接下來的每次周考,他發現試卷上好多題目的模型,都在作業幫直播課上聽到過。經過一年的學習,周博的數學成績,穩定在全班前三。   讓周博的數學「起死回生」的作業幫直播課,是時下主流的在線直播班課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