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成績搶眼 硬核科幻《第二銀河》能否成為遊戲界的《流浪地球》?

2021-02-08 GameRes遊資網

一直以來,「科幻」都是一個有著小眾、硬核標籤的特殊題材。


在遊戲領域,科幻遊戲也始終都游離於主流之外,尤其是在手遊圈層,這麼多年似乎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大作誕生,產品缺口異常龐大。直到今年年初,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全國範圍內的走紅,似乎突然引爆了普羅大眾對科幻的興趣,也折射出了包含遊戲在內的一眾科幻衍生產業鏈其中所蘊藏的龐大市場價值。



近日,兩年來曾先後打造《風之大陸》、《夢幻模擬戰》等爆款手遊的紫龍遊戲,在海外上線了其全新的星戰科幻手遊《第二銀河》(Second Galaxy),並且先後進入了23個國家&地區的App Store策略遊戲下載榜TOP10。


數據來源:App Annie


科幻、星戰一直都是歐美玩家所津津樂道的題材之一,今年早些時候,科幻SLG手遊《星際迷航:艦隊指揮官》就在海外多國火了一把,其3月流水達到了1億元人民幣左右。此外,國產科幻SLG《銀河帝國》等產品也都在出海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也許正是乘著科幻題材「崛起」的東風,《第二銀河》在海外發行後不僅市場成績不錯,還得到了大量外國玩家的讚賞。


 


儘管《第二銀河》的海外成績跟此前一眾出海爆款相比並不算無比耀眼,但GameRes認為這樣的表現所代表的主要市場意義,其實是標誌著國產科幻手遊在海外進一步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第二銀河》在國內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定檔10月23日公測的它目前在TapTap上預約數已經逼近40萬大關,同時還有著8.4分的高期待分值。



那麼在被稱為「中國科幻元年」的2019年,《第二銀河》這款國產科幻新作有沒有可能成為遊戲界的《流浪地球》呢?


硬核科幻視聽體驗 RPG+SLG玩法融合


眾所周知,科幻的核心魅力正是源於人類對科學、太空等事物的大膽暢想,因此不論是影視作品抑或是遊戲,如何將這些根植於人類心底的幻想與情愫,在感官層面將其具象化自然是重中之重。


在GameRes看來,《第二銀河》在科幻手遊圈層的最大突破就是其藉助先進的技術優勢,非常細膩的還原了一個沉浸感十足的未來太空世界。



在《第二銀河》的遊戲世界中,研發商Blackjack Studio使用了星系驗算繪製技術,為玩家模擬構建了4961個恆星系,包括行星、恆星、衛星、氣體、塵埃等各種宇宙天體,宇宙直徑超過1000光年。


而為了營造遼闊無際的真實太空體驗,遊戲在視覺體驗的打磨上十分精細,玩家在遊戲中可以駕駛充滿科技感的各式戰艦,肆意翱翔在星辰大海之中,身邊隨處可見繁星、黑洞、隕石、星球等僅存於宇宙中的事物,加之「星際躍遷」等其沉浸感和畫面張力足以稱得上是當下科幻手遊的巔峰,在GameRes看來這也是《第二銀河》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第二銀河》中,玩家在遊戲初期可以選擇晨曦經合體、新歐羅巴聯邦、天啟帝國、斯瓦羅思共和國四大陣營之一加入,每個陣營除了有各不相同的特殊屬性加成和戰艦之外,更是在人物形象、陣營背景等維度有著現實中明顯的亞洲、美洲等特徵。



這無疑是《第二銀河》在強化全球同服概念下各國玩家合作&對抗的一個細節設計——利用遊戲內的陣營劃分,使各地區玩家找到屬於自身的種族認同感,激化各陣營在遊戲中的對抗強度,此前全球爆紅的SLG手遊《萬國覺醒》就運用了這一設計手法。


在GameRes看來,這也是中國手遊出海大勢和遊戲全球化大勢之下,遊戲設計的一個重要方向之一,事實上《第二銀河》中的四大陣營用戶分布也確實因此有了涇渭分明的態勢。


斯瓦羅思共和國顯然就是俄羅斯猛男的形象


站在整個遊戲的玩法體系上看,雖然《第二銀河》主打的是「開放世界」,但在GameRes看來,該作的自由度其實並沒有達到真正「開放」的程度,整體更接近於RPG與SLG兩個熱門品類諸多元素的融合,但結合其科幻大背景和硬核複雜的遊戲機制,仍然有著極強的可玩性和遊戲深度。


首先,遊戲的養成玩法主要圍繞著玩家的戰艦展開,目前戰艦種類劃分為護衛、驅逐、巡洋、戰巡、戰列5種類型,以及T1、T2、T3三個品質等級,戰艦自身也有攻擊、射程、能量、速度等多類屬性。



此外,每個戰艦還有諸如磁軌炮、粒子炮等3個主武器和有著自身恢復、範圍幹擾等9大類型的3個裝置供玩家收集和定製,而如何搭配又受到戰艦本身的運算力、功率等因素影響,加之還有組件、晶片等又涉及類似人物角色裝備等輔助維度的配置,總體看來十分複雜,很難用簡單的文字說清楚。



除了戰艦養成之外,遊戲中類似「內政」的體系也並不容易理解,如果用更通俗的言語去表達,可以簡單理解為這是一個簡化版的SLG主城,玩家可以通過開發、科研等功能強化自身屬性,也可以通過破譯、生產等功能獲取道具,還能僱傭艦長為遊戲中的戰鬥提供幫助或是派遣他們外出「採礦」獲取珍稀資源。



或許是為了平衡《第二銀河》的整體上手難度,在硬核的養成體系之外,研發團隊在其他維度的設計明顯「溫柔」了許多。


就《第二銀河》的戰鬥體驗來說,或許是受限於移動端的操作難度,研發團隊沒有為了「硬核」而「硬核」,在戰鬥過程中儘可能的簡化了玩家端的操作,玩家基本只需要點選屏幕上的幾個交互按鈕,操控戰艦進行瞄準、使用武器、使用裝置等等。


雖然操作簡單,但由於遊戲本身畫面精度的加持,在戰艦環繞式對轟的過程中戰鬥的表現力一覽無餘,足以帶給玩家頗為不錯的「星戰」體驗。



而在玩法層面,《第二銀河》的設計又結合了傳統RPG與Roguelike兩大品類。


在PVE維度,玩家更多的通過各式各樣的主支線劇情、日常任務外出探索神秘的太空,這與RPG遊戲的主流設計如出一轍,由於有著較為清晰的任務指引和類似「自動尋路」的輔助系統,至少玩家不容易迷失在蒼茫的宇宙空間之中。



除了較為線性常規的玩法之外,帶有Roguelike元素的「蟲洞」副本在GameRes看來算得上是《第二銀河》的一個高自由度玩法設計。


在《第二銀河》遼闊的沙盒宇宙中,除了將近五千個可供玩家探索的已知星系之外,還分布著數百個蟲洞,不同蟲洞還有著不同的危險等級。當玩家進入蟲洞之後,就可以嘗試探索蟲洞中遍布的不同坐標,進而會觸發許多隨機事件及任務,通過與敵人戰鬥等形式獲取大量資源。



此外,研發團隊還為每個蟲洞增添了一個持續的能量減少DEBUFF,玩家停留時間越久減益效果越重,這無疑加劇了玩家在蟲洞探索的緊迫感和沉浸感,伴隨著隨機性極強的探索體驗,使得該玩法有了進階型的Roguelike樂趣。



而在PVP維度,不止有類似於RPG遊戲中「野外開紅」的單人遭遇戰,還有類似「皇城爭奪」的以「軍團」為單位的大型團隊戰,較為傳統的PVP設計對主流手遊玩家來說接受度較高,但其中也不乏「微創新」的內容,例如科幻背景下關乎「躍遷穩定性」的一眾對應設計,就蘊含了不同於其他類型遊戲的策略性在其中。


並且由於「伺服器動態分布機制」的引入,據悉《第二銀河》足以支撐起千人以上規模的同屏團戰。



《第二銀河》在遊戲內容上的深度其實遠不止於此,GameRes認為這可以說是一款「既難上手又難精通」的罕見手遊產品,更多細節很難用文字去進行簡單的總結,或許只有親身體驗到這款遊戲之後,經過不斷地摸索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第二銀河》能否成為一款被大眾玩家認可的產品?


一款硬核的科幻手遊,只有讓大眾玩家順利平穩的度過新手階段,或許才有成為爆款的契機。


《第二銀河》製作人王琦也曾在採訪中說道:「我們自己在體驗一些優秀的硬核科幻類遊戲時,在新手上路的時候我們也會時常感到困惑,但是當我們抱著研究的心態、克服了這段困惑期之後,往往能夠感受到遊戲在設計上的用心,但過多的玩家在沒有意識到這些設計之前就離開了遊戲,這其實對製作團隊來說是一個很痛心的事情。」



其實就GameRes的體驗來看,《第二銀河》在遊戲初期的引導其實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通過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主線劇情,將遊戲的各個系統逐一引導拆分,用較慢的節奏介紹給玩家。此外,為了保障玩家進一步去理解遊戲的精髓,還通過引入「駕照」系統,以此確保玩家的線性成長。



儘管如此,受限於科幻題材的特殊性,以及《第二銀河》龐大而複雜的內容體系,該作對於更傾向於簡單、輕鬆遊戲體驗的大眾主流手遊玩家來說,筆者認為還是太難了一些,能否抓住這批玩家的心,至少筆者是持保留意見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第二銀河》也可以說打破了手遊產品設計的一些桎梏,在硬核科幻領域做出了大膽的突破,在手遊同質化愈發嚴重,且用戶成熟度不斷提高的今天,這樣的設計導向不論成功與否,都在某種意義上迎合了未來手遊發展的趨勢,《第二銀河》也因此稱得上是科幻品類的先驅者之一,這樣的精神值得全行業學習。


至於遊戲能否真正被中國玩家和市場所接受,待到10月23日自然會有定論。

 

相關焦點

  • 《第二銀河》引外國人關注,將成為下一國產之光?
    人類的求知慾讓自身不斷進步,而人們對於浩瀚宇宙的探索和求知千百年來都未曾停過,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著一份宇宙科幻的夢想,早年間主打這一題材的端遊eve就讓無數玩家痴迷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手遊時代逐漸興起,eve時代隨著國服的關閉在國內完美謝幕,但玩家對宇宙科幻的熱愛卻 絕不會消散,近期,以「一個銀河在等待」為主題,主打科幻開放世界玩法的手遊《第二銀河》開啟全球服,這款國產科幻遊戲早在方舟測試之時
  • 流浪地球英文版書評,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是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流浪地球》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一年多,小說中收錄了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微紀元等獲獎佳作。劉慈欣獨特的龐大世界觀和天才想像力,能夠輕易讓讀者讀到腦內爆炸,收穫好評如潮。有國外書迷甚至說「他好像迅速厭煩了這些宏大的創意,所以只能草草寫完。」「它是我的,你們不許讀!」
  • 第二銀河:全球服正式上線,紅衣軍這次又要徵服星辰大海了?
    吳京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紀錄,硬科幻、愛國情懷、國人獨有的家國情節,讓電影深得廣大網友的認可,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同時這部電影的成功也是引起了大家對於宇宙的無限好奇!電影圈的科幻電影迎來了一波熱潮,在我們遊戲圈也有一款遊戲引發了無數玩家尤其是科幻迷的關注——《第二銀河》。首先先給各位玩家科普一下遊戲的相關訊息,《第二銀河》是由紫龍遊戲旗下Black Jack Studio製作的首款開放性太空戰爭手遊!《第二銀河》有著極為恢弘的背景設定!多達4961個恆星系,直徑更是達到了1000光年,據玩家計算,橫穿星系需要花費整整20年!
  • 《流浪地球》漫畫獨家登陸波洞星球,強強聯合延續頂級IP的生命力
    上線一周,《流浪地球》漫畫收穫了七百多萬人氣。在《流浪地球》電影收割46.84億票房後,時隔一年,騰訊波洞星球正式啟動《流浪地球》漫畫獨家連載,上線後榮獲蘋果App Store官方精選推薦。作為中國科幻類型的裡程碑式作品,《三體》打開了此內容市場的潘多拉魔盒,也成為波洞星球打造精品科幻內容的原始動力。「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包括《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圓圓的肥皂泡》,而作為劉慈欣科幻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流浪地球》的內容衍生一直備受關注,漫畫上線即刻引爆了粉絲的長久的期待。
  • 2019-2020-2023《流浪地球》的「三級跳」
    除了在國內,《流浪地球》也在海外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在各大國際市場連獲佳績,北美斬獲600餘萬票房,不僅成為了IMAX北美市場史上最賣座的國產片,其爛番茄新鮮度更是高達70%,真正做到了「叫好又叫座」。 院線公映結束後,《流浪地球》上線視頻網站,依舊擁有著極高的熱度。
  • 第二銀河手遊官方下載_第二銀河官方下載_18183手機遊戲下載
    找第二銀河官方下載去哪裡?那就來18183遊戲庫!   《第二銀河》是由紫龍遊戲旗下Black Jack Studio製作的首款開放性太空戰爭手遊。玩家將建造並駕駛各式宇宙艦船,在多個人造蟲洞間躍遷穿梭,於廣袤而深邃的宇宙深處進行探索。
  • 《戴森球計劃》火了,「科幻遊戲」前途幾何?
    但放眼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已制霸遊戲界數十年的這些題材還會是不變的主流嗎?尚未可知。GameRes認為,在行業浩浩蕩蕩的發展進程中,勢必會有不少新的接棒題材,而近年來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核心受眾增長迅速的「科幻」就有可能是一匹脫穎而出的「黑馬」。
  • 《流浪地球》再出科幻大片,海報是小綠人騎驢,稀奇另類科幻風?
    就在前兩三年的時間裡,國內誕生了一些比較特殊的作品,讓大家看到了國內影視發麵發展的蓬勃向上,《流浪地球》是其中之一。它作為國產的為數不多的優秀科幻片,被網友譽為是「打開了國產科幻片的希望」。《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網友們對該片的評價很是不錯,關於該電影的一些幕後事情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比如郭凡導演在拍攝的時候非常困難,連服裝道具都沒有像樣的。或者是吳京在《流浪地球2》裡「抱怨」,說郭帆坑了他,自己要做演員,還要帶資進組,簡直太不容易。演員、導演等人言笑晏晏的場面很是和諧,大家都期待這他們把這樣的成績能一直做好並延續。
  • 深度解析亞歷克斯·嘉蘭科幻《開發者》,思想比流浪地球更硬核
    前日偶爾看到的一部科幻片《開發者》,便隨著劇情又一起跑進了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裡去了,之所以說「熟悉」,是因為我一直是科幻迷,思想曾無數次曾跟隨科幻大片漫遊過黑夜和星空,而之所以說「陌生」,則是因為《開發者》這部科幻迷美劇已遠遠不同於以往看到過的科幻迷你劇,它已經是另一個「地球」的故事,表達了另一個「星球」科學家親情、願望、看法和好惡,顯得十分超前。
  • 科幻迷口述:看《流浪地球》 我哭溼了一包紙巾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發表在2000年第7期《科幻世界》上,我曾在目錄頁上給這篇小說標了星號。那時我會精讀這本雜誌的每篇小說,挑出最喜歡的作品標星,其次喜歡的標三角。這個習慣貫穿了我的《科幻世界》閱讀史。潘海天的《餓塔》,柳文揚的《一日囚》,何夕的《傷心者》……都是我標過星的作品。那些瑰奇的想像曾讓我的夢境變成彩色。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流浪地球》成為國內首部真實遨遊在太空中的電影
    《流浪地球》成為國內首部真實遨遊在太空中的電影《流浪地球》成為國內首部真實遨遊在太空中的電影《流浪地球》成為國內首部真實遨遊在太空中的電影《流浪地球》片名上太空吳京角色引航天員共鳴《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
  • 《流浪地球1》太狠把吳京炸成了煙花,2023年要怎麼復活他?
    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憑藉精彩的劇情,過硬的科幻效果,拿下46.5億票房,成功為中國電影界開啟了科幻元年。這麼傲人的成績不拍第二部豈不是可惜了。於是流浪地球2被提上了日程。確定會在2023年的春節檔播出。
  • 跟著地球去流浪,只要有愛哪裡都是家
    《流浪地球》不僅在國內收穫爆棚的口碑,海外也傳來好消息。權威媒體《紐約時報》給予了它高度評價,認為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電影踏入了科幻領域,還象徵著電影製作新時代的到來。 我們先從故事說起,《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地球不適宜人類生存?
  • 老外公開叫板國內玩家,第二銀河將全球同服世界上線,這下熱鬧了
    目前第二銀河這款遊戲雖然國內並沒有在AppStore上線,但實際上已經可以在官網登入世界服了,小編第一時間進入了遊戲,來簡單的說一下體驗如何吧。由於國內遊戲並未正式啟宣,目前全服玩家還是老外居多,只有少量的國內玩家在一線奮戰,而由於這又是一款國產出海的遊戲,在推特上很多老外開始叫板中國玩家,並與國內玩家展開了紛爭。
  • 一個遊戲製作人的《流浪地球》觀後感——《邊緣回望》系列
    春節期間看了《流浪地球》,宇宙題材的科幻片,但感覺並沒有《星際穿越》的深刻。 觀看視覺我的遊戲製作人生涯經歷過幾個階段,從頁遊時候的技術管理強調開發效率(技術),到《無雙之刃》苦思創新玩法(策劃),再到《COS大聯萌》執著於遊戲的表現效果(美術),最終我感悟到「世界觀」才是一個遊戲的靈魂。
  • 影評——流浪地球2019
    流浪地球年代:2019地區:中國類型:科幻/災難導演:郭帆主演:屈楚蕭、吳京、李光潔、趙今麥 在近期各種關於《流浪地球》是中國最強科幻片之類的宣傳帖刷朋友圈、特別是寡人喜歡的六神磊磊居然還寫了篇看上去好評的觀後感後,在MRW與MSM的鼓動下,寡人終於時隔兩個月又一次走進了電影院——嗯,前腳還和SR小姐說寡人下一次進電影院是去看漫威之全村的希望,真香。
  • 怎樣的人才 才能讓更多《流浪地球》"霸屏"
    原標題:怎樣的人才 才能讓更多《流浪地球》「霸屏」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2019年春,電影《流浪地球》曾以富有想像力的劇情和炫酷逼真的特效,收割好評與票房無數,一度成為中國影史票房亞軍。
  • 最偉大的科幻遊戲TOP20:你是一個合格科幻遊戲粉嗎?
    最偉大的科幻遊戲TOP20:你是一個合格科幻遊戲粉嗎?這是「科幻」一詞最被大眾接受的說法。「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但是要做到真正的科幻,又談何容易。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20大最硬核的科幻遊戲,評選的標準是科幻元素>遊戲性,所以最好玩的遊戲不一定在最前面,但是最科幻,最未來的遊戲會名列前茅哦!N7號(微博)飛船,弗裡曼的撬棍,恐怖的「石村號」……這些都是屬於科幻玩家最經典的記憶!你是一個合格的科幻遊戲粉嗎?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傳陣容很有意思
    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