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爆款聯名合作是什麼效果?樂高與任天堂給出了答案。最近,樂高超級馬裡奧積木套裝即將開售的消息,在微博、推特等社交平臺引發刷屏級的討論、讓無數人高喊「買買買」。更有相關媒體爆料,為紀念「紅白機」推出35周年,還將推出NES玩具,「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樂高套裝」。
其實,這已是樂高的「常規操作」,其推出的星戰系列常年熱銷,去年《老友記》25 周年樂高套裝也是供不應求。小小的積木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並讓人心甘情願掏錢呢?
公開資料顯示:樂高(LEGO)成立於上世紀30年代,總部位於丹麥。經過88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且最賺錢的玩具公司,共有570家門店。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至少有3億人玩過樂高積木。去年公司實現營收385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420億元),同比增長6%;淨利潤為83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91億元),同比增長3%。
其商標「LEGO」,來自丹麥語「LEg GOdt」,意為「play well」(玩得快樂)。這種塑料積木一頭有凸粒,另一頭有可嵌入凸粒的孔,形狀有1300多種。通過不同人的不同組合,甚至同一個人的不同構思,可以拼插出變化無窮的造型,令人愛不釋手。
樂高的發明人奧利·柯克·克裡斯第森 (Ole Kirk Christiansen),出生於丹麥一個小城鎮比隆。他是一位出色的木匠,自己經營一家精細木製品工廠,主要從事承包建設農場、木屋和室內裝潢的業務。剛開始發展順風順水,可隨著行業陷入寒冬,所有的手工藝人都接不到訂單。
在這種情況下,克裡斯第森頂著家人和朋友反對的壓力,將產品定位於玩具。在他看來,玩具始終是孩子最重要的夥伴。事後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工廠起死回生。所提出的「只有最好的才是足夠好的。」至今仍是樂高的第一準則。
一次偶然的機會,克裡斯第森發現了塑料注塑機在玩具領域的應用前景,於是決定從木製玩具向塑料玩具轉型。隨後公司開發出了樂高積木,正式拉開玩具王國的序幕。此後數十年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直到03年。
這一年,樂高銷量呈現斷崖式跌落,債務高達50億丹麥克朗,一度瀕臨破產。一方面,是電子遊戲的擴張侵蝕了傳統玩具市場;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急於擴張,大量開發新產品但利潤卻不高、甚至是虧損的,對樂園、影視、遊戲等領域大量投入所帶來的回報並不高。
生死存亡之際,樂高在新任CEO克努德斯託普的主導下,開啟了一系列變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回「以客戶為中心」視角,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各種創新形式。他們發現,以前很多產品設計脫離了用戶,於是在08年推出了樂高創意平臺(LEGO Ideas),鼓勵用戶提交各種契合樂高調性的玩具設計理念。
據悉,這一創意平臺已經聚攏了超過100萬用戶,提交了2萬多件產品創意,其中的28個系列產品得到了量產。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的成功,為樂高最終的翻盤和逆襲立下了汗馬功勞。六年前,公司成功超過美泰和孩之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製造商。
除了自身的改變,亞太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成為了樂高恢復元氣的重要支撐。財報顯示,亞太市場是公司增長最快的市場,去年營收達到67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22%。目前樂高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增長到140家,覆蓋35座主要城市。2020年,預計中國區新開80家門店,進入約20座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