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穩就業組合拳 為勞動者解憂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穩就業組合拳,為勞動者解憂(銳財經·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發展(21))

近來,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多措並舉幫助農民工返崗、社區工廠復工,確保群眾在家門口穩定就業。漢濱區共有社區工廠78家。圖為3月5日,漢濱區五裡鎮李灣社區一家毛絨玩具廠工人正在車間內加工毛絨玩具。   新華社記者 邵 瑞攝

返崗復工有困難,「點對點」包輸送;線下招聘取消了,轉戰線上「雲春招」;「宅」家想要學技能,「海量」課程免費送……當前返崗復工、招聘就業等正以特殊方式進行著。往年春節過後,正是就業市場忙碌活躍的時候。今年,為將疫情影響降至最低,有關部門密集出臺幾十項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減負、穩崗、擴就業、強技能等多措並舉,為勞動者解憂。

「點對點」助復工

農民工是中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中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9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為1.7億人,跨省流動農民工約7500萬人。讓返鄉農民工順利返崗對各地復工復產至關重要。

「點對點」服務來幫忙。近期,各地陸續針對用工地比較集中、用工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點對點」輸送服務,目前多數省份建立了相應的協調機制,採取包客車、火車、車廂以及包機等多種方式制定專門運輸方案。人社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介紹,截至3月6日,各地合計「點對點」運送農民工263萬人,通過「輸出有組織、健康有檢測、承運有防護、到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的方式,保證農民工「從家門到車門,從車門到廠門」。

由於許多企業復工復產延後,大量農民工外出求職就業推遲,當前勞動力市場也面臨在更大範圍內重新匹配的問題。為此,人社部開通面向企業的用工對接服務平臺和面向勞動者的出行服務小程序,企業可以登陸填報返崗遇阻人員信息,勞動者也可以「掃碼」填報返崗需求。企業平臺上線5天,已有7383家企業填報了信息,涉及用工需求近6萬,同步幫助輸出了近9000人。

「隨著目前復工復產政策的出臺,農民工返崗復工在有序推進。」尚建華3月6日表示,從各地監測的情況看,目前返崗復工的農民工達到7800萬,佔今年春節返鄉的60%。返崗復工的流向則主要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穩崗位促招聘

日前,一場特殊的線上招聘宣講會在海信集團總部舉行。整場直播下來,不僅吸引2萬多人在線觀看,還收到上百份簡歷。「春招」變「網試」,招聘轉線上,一邊是就業者馬不停蹄返崗復工,另一邊,新崗位招工招聘也沒落下。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長盧愛紅介紹,當前正組織各地持續開展線上招聘活動,組織開展定向勞務協作。對農民工——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通過深入挖掘當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用工潛力、組織投入農業生產等渠道,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對高校畢業生——加大線上招聘力度,組織百名職業指導師開設就業指導的「雲課堂」等。

企業是創造就業的主體,穩就業很大程度上在於穩企業,相關政策正落地見效。

——穩崗返還加速落地。人社部已公布全國208個城市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網上辦理平臺,並放寬中小微企業裁員率標準。目前,全國向47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112億元,惠及職工2426萬人。到3月底前,力爭所有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基本發放到位,4月底前,全面鋪開困難企業穩崗返還工作。

——社保費階段性減免。當前對企業繳納養老、失業、工傷社會保險費已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介紹,初步預計,這次減免將至少減輕企業成本5000億元以上。 「重點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職工個人權益不會因此受影響。」聶明雋說。

強技能添保障

上淘寶大學、騰訊課堂、蘇寧幫客、家政家園、美團大學;免費學電商運營、網頁設計、電器安裝維修、家政服務、配送業務……近日,人社部向社會推薦54家線上平臺機構,提供豐富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和服務。

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和員工暫時不能復工,但可享受「停工不停學」的政策。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通知,明確推出覆蓋100個以上職業(工種)的數字培訓資源,全年開展100萬人次以上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盧愛紅介紹,對參加線上培訓並取得相應課程培訓合格證明的學員,按照規定給予培訓補貼,針對農民工群體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相應職業(工種)技能培訓補貼標準。

一邊強技能,一邊添保障。有關部門正加速推進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確保失業人員應發盡發、應保盡保。人社部失業保險司司長桂楨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已向社會公布225個城市失業保險金網上申領平臺,推動「不見面申領」,同時加大對大齡失業人員、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失業人員的保障力度。

據介紹,下一步還將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參保失業人員,辦理失業登記後,可以申領失業保險金;及時啟動困難失業人員價格臨時補貼,緩解疫情對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影響。「目前,失業保險基金支撐能力較強,可以確保各項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桂楨說。

相關焦點

  • 為勞動者解憂要多些「剛柔並濟」
    為勞動者解憂就要多些「剛柔並濟」。對非法用工及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須強化法律規制力度;同時也應創新舉措,通過部門聯動、條塊結合,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及時幫助勞動者化解勞資糾紛。而為勞動者解憂,不可或缺的是「剛性執法」,比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和糾正違法行為,並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行政處理或行政處罰。除去「剛性執法」,為勞動者解憂也離不開「柔性調解」。畢竟,嚴格按照調查取證、責令整改等執法流程,雖可以令勞動者滿意,但過程往往有些「等不起」,甚至會打消勞動者維權的積極性。
  • 「以工代訓」助力穩崗促就業
    這是鹽城市有效應對疫情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對就業影響,做好「穩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業是民生之本。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就業壓力顯著加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只有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才能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 建議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保障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兩會期間經濟界聯組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形態」也是脫穎而出。要順勢而為。新就業形態是指在新技術、新經濟和新業態發展推動下,藉助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並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去僱主化、平臺化特徵的就業模式。如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形態下應運而生的電商、網約車、外賣、快遞等就業形態。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瀋陽開展大規模招才引智活動 58同城人力資源服務助力各類人才穩就業
    在政府部門搭設平臺,為高技能、高層次人才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國民招聘大平臺58同城也努力為各類人才帶來豐富多元的就業機會,通過舉辦眾多線上招聘活動、創新數位化招聘工具、組織勞動者技能培訓等方式,助力高層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基層勞動者穩就業。
  • 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湖南如何「穩就業」
    本報12月18日訊 舉辦線上招聘會1.25萬場、線下招聘活動500餘場;截至9月1日,湖南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9.23%……今日,由湖南省教育廳畢業生就業辦公室、湖南省大中專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辦,湖南省大學生就創業基金會承辦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就業處長培訓班在長沙開班,150餘名專家學者相聚,共同探討湖南高校畢業生就業大事。
  • 58同城助力首屆全國技能大賽,一站式招聘服務為穩就業護航
    自12月6日起,58同城在招聘首頁搭建"全國技能大賽"專區,提供海量優質就業崗位及豐富的職業培訓資源,吸引廣大勞動者關注。用戶可查看"職業崗位推薦專區",選擇塑料模具工程、製冷與空調、電工、汽車維修、美容美髮等心儀的職位就業,還可查看"就業加油包"、"職業技能專欄",針對職業需求精準學習,提高職業技能。在該專區,用戶還可以觀看大賽直播,一睹來自全國各地參賽者的職業風採。
  • 榆中縣「防疫情、穩就業」 當好組織員協調員
    當好就業保障「組織員」  「1」即成立工作小組,當好就業保障「組織員」在戰疫情穩就業、助復產促發展、保增收助脫貧的關鍵時期,榆中縣第一時間成立「戰疫情、穩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並下發《榆中縣關於落實戰疫情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方案》,統籌協調穩就業各項工作,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外出務工及返崗復產造成的不利影響,有力促進城鄉富餘勞動力安全轉移就業
  • 打好金融穩企扶企「組合拳」
    編者按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作為深耕陝北地區的金融監管機構,人民銀行榆林市中心支行以「守土盡責」為己任,圍繞工作主線,打好金融政策組合拳,統籌推動「六穩」工作,著力落實「六保」任務,促進了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 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實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暖暖的!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實現(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②)12月10日,搬遷群眾在貴州省從江縣貫洞鎮美娥食用菌種植基地採摘木耳。從年初疫情突襲愁訂單、擔心能不能保住員工崗位,到現在招工火熱、好多活兒等著人來幹,不少行業見證了就業市場向穩轉好的暖意。在電子、家電、玩具、家具、自行車等不少領域,招聘用工格外活躍。就業,就業,就業!疫情衝擊下,牢牢穩住就業在中國成為全社會重中之重。從「六穩」到「六保」,就業均居於首位。
  • 「柔性調解」為勞動者解憂
    在上海楊浦區,就有這樣一個在全市首創的勞動保障聯合接待窗口,勞動監察部門通過引入工會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律師等專業力量,不僅提供現場諮詢,還負責受理勞動者維權化解申請,化「剛性執法」為「柔性調解」,取得了較好效果。記者近日從楊浦區人社局了解到,一年多的時間裡,窗口共接待來訪群眾955人次,化解糾紛112件,涉及154人次金額204.93萬元。
  • 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湖南省湘潭市這樣穩就業!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湖南省湘潭市如何實現企業穩 行業穩 重點人群穩湖南省湘潭市堅持把穩就業作為守牢民生底線的關鍵抓手,在持續5年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三送」活動的基礎上,創新實施穩企業、穩行業、穩重點人群「三穩」行動,採取沉下去、送上門、點對點、實打實的方式,推動就業幫扶及時直達、精準滴灌到田間地頭、企業車間、民生百業,以千方百計穩住千家萬戶「飯碗」,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
  • 南充市嘉陵區政協視察全區2020年穩就業工作情況
    >5月12日上午,南充市嘉陵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白青雲,帶領20餘名區政協委員和區人社局、區就業局、區經信局、區商務局、區工業集中區、區「雙創」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到嘉陵工業集中區的金富春、順成紡織兩家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和南湖商業街的金母指酒樓、留香記番茄湯鍋城兩家大型餐飲企業,實地察看了企業生產和員工到位情況,聽取了企業負責人對今年以來如何採取有效措施穩定企業生產和員工就業的情況介紹
  • 人民日報海外版|陝西安康:構建社會大扶貧格局
    公司負責人王亮說:「我們被確定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供應商,訂單不少。」  2017年12月,在蘇陝協作的推動下,來自江蘇的王亮在安康投資建設了第一家毛絨玩具企業。兩年來,安康毛絨玩具產業實現了井噴式發展,全市已建成毛絨玩具企業308家,吸納就業10976人,其中貧困人口2848人,實現產值13.2億元。
  • 湖南穩就業政策40個熱點問題的權威解答來了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湖南人社持續發力「六穩」「六保」工作。近日,省人社廳就疫情發生以來湖南出臺的穩就業相關政策進行全面梳理,針對社會關注的40個熱點問題進行權威解答,為企業和群眾充分了解和享受就業政策提供便利。
  • 做好就業工作是實現「六穩」「六保」的關鍵-光明日報-光明網
    反過來,就業越充分,特別是失業勞動者通過提高勞動技能後再就業,或者勞動者通過創業實現就業或再就業,就越能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率。如果社會勞動力供給不足,就會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經濟發展;如果社會勞動力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生產結構變化的需要,就會出現結構性失業。這不僅會增加失業率,同樣會影響經濟發展。從消費角度看,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需求越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大。
  • 人民日報海外版:堅持經濟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人民日報海外版:堅持經濟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2020-12-10 05:17: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2020年12月10日 05: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上海出臺穩就業促發展26條 著力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
    以下為原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8
  • 重慶巫山:聚力穩定就業 築牢民生之本
    今年以來,巫山縣就業人才中心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作為頭等大事,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從政策扶持到資金補貼,從平臺搭建到技能培訓,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組合拳」,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力促百姓端穩「飯碗」,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有力保障。
  • 人民日報海外版: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網絡佔卜,該治治了!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 亂象叢生套路多小李今年讀大四,學業和就業壓力比較大,刷到朋友圈有人分享「大師算卦」的信息,自己也動了心。「近來運氣不太好,看到別人說算得挺準,自己也想去試試。」小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