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烈日,他們懸在距江面60米的大橋下做什麼

2020-12-11 上遊新聞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炎炎夏日,當大家在空調房裡享受清涼時,不少人仍然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在這些忙碌的勞動者中,就包括燈飾維護工周帆和工友的身影。

上午9點半,周帆已經在菜園壩長江大橋上工作了一個多小時。經過排查,他們發現,有幾處洗牆燈偏移了位置,需要進行故障處理。 

市照明中心景觀一處大橋燈飾維護班班長周帆告訴記者,要重新找到那個縫隙給它對進去,這個稍微要困難一點,其他都沒得什麼。

故障處理,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輕鬆。在橋下近3米的位置,靠著一根繩索,懸在滾滾江水上高空作業,不僅需要體力,也考驗著操作人員的心理素質。

周帆告訴記者,距水面大概是60米左右,不允許有任何的閃失。

周帆所在的高空作業班,有12名同事,負責中心城區16座大橋景觀照明設施的運行維護工作。這段時間,正是電氣設備故障高發期,他們全部上崗待命。

晚上8點,黃花園嘉陵江大橋外側一段護欄燈非正常熄燈。接到報警後,周帆立即帶人趕往現場。很快,熄燈原因被查明,是一個長距離信號放大器出現了問題。

周帆說,針對這類突發故障,他們必須在半小時內趕到現場,爭取在一小時內處理完成。在他看來,景觀照明維護,就是守護這座城市的「光」,必須爭分奪秒。

周帆說,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能為這個美麗的山城的夜景多增添一點光彩,我覺得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肖潔 蔡強 李天浩

原標題:周帆:守護城市裡的「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烈日下的他們,守護這座城
    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頂著38度多的高溫酷暑,辛勤工作,默默奉獻,用汗水為城市建設和有序運轉堅守崗位。一起來看看他們堅守的靚麗身影↓警察四平路黃興路環島楊浦某集中隔離點炙烤模式持續多日,烈日下蜀黍已變成小黑人,臉上還有一個個口罩印。
  • 【烈日下的勞動者】長衣長褲戴手套,他們與滾燙鋼筋較勁
    在清水塘大橋的建設工地上,有一群在烈日下與鋼筋「較勁」的勇士。 他們的作業地點在橋墩之內,水面以下13米,但頭頂並無任何遮擋。他們要在這裡「馴服」一根又一根、一噸又一噸鋼筋,承載起跨越湘江的橋面,也承載起清水塘生態科技新城的未來。
  • 北盤江第一橋,總投資高達10億元,橋面至江面距離565.4米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座橋非常厲害,「北盤江第一橋:總投資高達10億元,橋面至江面距離565.4米」具體要講什麼不知道,但看起來就比較厲害,所以我們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這座看上就比較厲害的橋,不過我估計大家對這些大橋可能都有點免疫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300米跨徑建設創紀錄!雲南瀾滄江特大橋鋼箱拱合龍
    12月16日凌晨,經過兩年多的緊張施工,由雲南交投集團承建的雲南省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鋼箱拱順利合龍。大橋主跨300米,為中國第一大跨徑的上承式鋼箱拱橋,大橋的合龍為景海高速按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烈日下的高空「舞者」
    烈日炎炎,當我們在室內享受著空調、電扇送來的清涼時,有這樣一群電力工人,他們穿著厚重的絕緣服,頭頂烈日,冒著酷熱,爬杆架線,在高溫下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無人機航拍電力工作人員在新建35千伏城三線接回引流線。
  • 烈日下飛機坪達到60℃,他們稱自己的工作是「鐵板燒」作業
    烈日下飛機坪達到60℃,他們稱自己的工作是「鐵板燒」作業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實習生 盧潔 2019-08-01 07:32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了維修長江大橋,他們拼了
    為了維修長江大橋,他們拼了 2020-07-3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春暮下的劍潭東江特大橋
    其中就包括筆者城市裡的贛深高鐵劍潭東江特大橋,該橋因地處劍潭村得名。劍潭東江特大橋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與博羅縣的城郊交界處,南北縱跨東江河道,東距上遊惠州大橋約8公裡、西距下遊長深高速公路東江大橋約400米。
  • 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全線亮燈 如彩色長龍橫臥江面
    南京長江上又一條連接江南江北的交通「玉帶」——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夜景照明工程已全面完工!流光溢彩的索塔與橋面交相輝映,如彩色的長龍橫臥江面,與城市夜景融為一體,曼妙無比。本次夜景照明工程由南京市城管局下屬南京路燈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參與聯合設計,並最終實施完成。公司組建了專業的設計施工團隊,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 四川瀘州一女子和男友吵架後凌晨4點跳長江,抱木頭漂了60公裡
    落水者楊某與男朋友吵架後心情不好,一時衝動在瀘州沱一橋上跳江意圖輕生,但入水後在江水的刺激下頓生悔意,出於求生本能在江中僥倖抓住一根浮木,一路沿江漂流近60餘公裡到合江縣臨港街道長江水域被長江公安瀘州警方及榕山航道處聯合救起!當天,八年來最大長江洪峰過境瀘州主城區。
  • 炎炎烈日下,農民工還是堅持在工地幹活,他們真的不怕熱嗎?
    炎炎烈日下,很多農民工依然堅持在工地上幹活,他們不是不怕熱、而是熱得不得了,可有什麼辦法呢?並非是他們心甘情願在炎炎烈日下幹活,而且還是在經過經過驕陽的暴曬、鋼模鐵架的高溫更是達到40多度的情況下幹活,假如沒戴手套,別說你用手去握住鋼管、就是隔著衣服挨一下鋼管支架,馬上就會感到火燒火燎的。試想,這個滋味好受嗎?但不幹成嗎?
  • 戰高溫·警服藍丨烈日下,他們用警色為這座城市「降溫」
    戰高溫·警服藍丨烈日下,他們用警色為這座城市「降溫」 2020-08-10 18: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七月,來到梅州秀蘭大橋觀時雨
    涼亭裡的石碑紀錄大橋修建時間此時江邊的落葉紛飛,風大起來。梅州秀蘭大橋附近涼亭雨下的急促,過橋的人有些來到涼亭裡避雨。在這裡俯視江面,可以看到江面波浪起伏。讓人感覺七月夏裡也與涼,感覺一絲絲舒服。站在涼亭裡,望著江面,望著大橋,望著江邊被風兒吹動的樹枝,思維好像靜止,沒有雜念,只享受這一七月的第一場雨。
  • 伍家崗大橋「挑燈夜戰」運梁忙
    記者乘坐電梯到達主塔,再爬幾節鐵梯進入貓道,俯瞰江面船隻點點,感覺上面比較平穩,因為有承重索、扶手索被拽拉器牽引,形成一個受力均勻的穩定體。貓道寬約3米,長2公裡左右,是懸索橋主纜、吊索等上部結構施工的重要作業平臺。一根根承重索如豎琴般垂直下來,工人們正腳踩貓道,半空中緊張施工,在上面「穿針引線」。
  • 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巡禮
    世界最高橋最近這些年被不斷刷新,我記得最早的世界第一高橋是2003年建成的「昆磨高速」上的元江大橋,這座橋位於我的家鄉雲南省元江縣,大橋橫跨元江,稱為「元江世界第一高橋」,橋面距離江面163米,建成當年成為世界第一高橋,後來記錄被其他大橋刷新,變成了「亞洲第一高橋」,而如今已經排不上名次了。2016年世界第一高橋的桂冠被「北盤江大橋」摘取。
  • 烈日下 赤子心
    由於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很多戰友較常人更多處在烈日炎炎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經年累月間,他們的皮膚慢慢變得粗糙,面孔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黑面孔」。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幾位來自西部戰區空軍地勤崗位上的戰士。烈日在他們臉上留下痕跡,更折射出他們特有的精神氣質和一顆顆赤子之心。在不同戰位上,那一張張黝黑面龐,如此光彩奪目。
  • 烈日下的環衛工:「不怕高溫,最怕大夥亂扔垃圾」
    環衛工大熱天穿著長袖長褲工作服,在烈日下掃大街、鏟「牛皮癬」,衣服從沒幹過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毛朝青/圖入夏後,吃瓜果冷飲的人多了,垃圾特別多,生活垃圾日均產量進入全年高峰期有這麼一群人早出晚歸,頭頂烈日,腳踩火爐,穿梭於大街小巷,守護著城市的「顏值」。他們就是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最近,記者跟隨福州倉山區下渡街道環衛所的黃清平,一起體驗「高溫一小時」。每天,黃清平和80多個同事要清掃下渡街道的42條道路,巡視3條內河、40多個無物業小區的保潔,清理垃圾50多噸。
  • VSL威勝利丨橋梁聚焦 南澳大橋
    不過隨著一座大橋的建成通車,這一困擾了南澳當地人多年的出行問題也隨之被解決,這座橋就是——南澳大橋。南澳大橋位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於港灣航道上,西起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萊蕪旅遊度假區,跨越後江灣海峽,經鳳嶼島,東至南澳島長山尾以平角口接入南澳環島公路,線路全長11.08千米,橋梁部分全長9.342千米,其中,西引橋長度為7.093千米,東引橋長度為1.758千米,橋面淨寬11米,引橋結構寬度為12米,主橋結構寬度為14.4米,是一座矮塔斜拉橋,矮塔斜拉橋是介於梁式橋和斜拉橋之間的半柔性橋梁
  • 雲南這座大橋創3項「世界第一」
    6月28日上午,正在建設中的大理至瑞麗鐵路(簡稱大瑞鐵路)瀾滄江特大橋連續梁完成混凝土澆築,實現橋面合龍,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完工,為大橋後續附屬設施建設和鋪軌創造了有利條件,全橋預計今年8月完工。這座瀾滄江特大橋創了三項「世界第一」建橋記錄!
  • 雲南迎來「世界級」大橋,投資超105億,向建橋國家隊致敬
    當人們提到雲南時,他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許多遊客的天堂,有山有水,讓人嚮往,麗江、西雙版納、香格裡拉是遊客最多的地方,但云南屬於高原地形,這裡不僅風景秀麗,還有高山峽谷、雪山冰川,全省海拔差異很大,也使得這裡的交通建設非常困難,今天我要說的是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