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調學術論壇》基於國醫大師張震「疏調氣機理論」在胃痞病中的...

2020-12-26 騰訊網

一、氣機升降學說

人體氣機升降來源於《黃帝內經》的理論體系,升降出入是氣機運動的基本形式。氣機升降學說是中醫學從動態角度出發,對臟腑特性、氣化功能以及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高度概括,如肺之宣發肅降、肝之升發疏洩、心之曲運神機、脾之運化精微、腎之潛藏蒸騰、胃之受納下降、大小腸之泌別利導、三焦和膽之宣洩決讀、膀胱之氣化行水等。《醫學求是》:「明乎臟腑陰陽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領。」人體氣機升降有3組主要矛盾:心與腎為升降之根本、脾與胃為升降之中軸、肝與肺為升降之外輪。臟腑氣機的升降猶如一架生命之車,使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運轉不息。

二、歷代醫家對胃痞病的認識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滿悶,觸之無形,按之不痛、望無脹大之病證,多屬於西醫學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之範疇。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悶,觸之無形,按之不痛、望無脹大之病證,多屬於西醫學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之範疇。該病常有病程漫長、病勢纏綿、兼夾證多、反覆發作的特點,極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胃痞之為病,多乃各種原因勞傷中氣,導致中氣虛衰之故。《四聖心源》認為,中氣具有樞機中軸的地位及作用,總司四維之髒(心、肺、肝、腎)的氣機運轉,其盛衰必然對臟腑一身之氣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中氣盛者身康體健,猶如原著中所云:「平人下溫而上清者,以中氣之善運也」;中氣衰者百病叢生,猶如原著中所云:「中氣衰則升降窒,腎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鬱而血病,肺金右滯而氣病」,歸根結底,乃中軸樞機運轉不利之故也。

李東垣認為,五臟六腑的升降運動是以脾胃為樞紐的。若脾胃虛弱,不能正常發揮其斡旋上下的作用,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甚至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泛,則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九竅,都會發生種種病症。尤其是內傷病變,多責之脾陽不升所致。治療上強調升發陽,擅用黃芪、人參、升麻、柴胡等益氣昇陽藥物,以遂脾氣升發之性。當然,東垣亦注意到潛降陰火這一方面,只是在掌握運用上,升發是主要的、基本的,潛降是次要的、權宜的

既然中氣虛衰乃胃痞病的主要病機,那麼治療上當以治中氣為則,中氣即脾胃之氣,故歸根結底乃治脾胃也。而脾胃當如何治療?黃氏在著作中有雲:胃主降濁,脾主升清。溼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醫家之藥,首在中氣,中氣在二土之交,土生於火而火死於水,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溼,洩水補火,扶陽抑陰,使中氣輪轉,清濁復位,卻病延年之法,莫妙於此矣。

國醫大師張震教授繼承先賢理論,系統總結闡發氣的生理功能與發病特點,形成了以氣機失常為核心,疏調氣機為主線,疏調氣機湯為具體措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體系。國醫大師張震認為:疏調氣機治療法則:標本兼顧,攻補得宜,病、證、症三對應而有所側重。制方理念:疏調為本,一體兩翼,不偏不倚,便於化裁。

三、驗案舉隅

筆者臨證於胃痞病患者,以「疏調氣機」理論為基礎,以脾胃為本,從疏調氣機、調脾和胃入手往往能取得良好療效。

患者,女,54歲,因「反覆胃脘痞滿不適10餘年,加重伴噯氣反酸1周」入院。患者患有胃痞病多年,曾多次在我院及外院住院診治,但療效欠佳,病情反覆難愈。入院後通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現症見:胃脘痞滿不適,噯氣反酸,脅肋脹滿,胃納欠佳,大便時幹時稀,時有口乾口苦,平素易急躁易怒,舌質紅,苔白,脈弦細。中醫診斷:胃痞病治以疏肝健脾,理氣和胃,方以疏調氣機湯加減。

具體方藥如下:

柴胡10g,炒黃芩12g,制香附15g

鬱金10g,丹參10g,茯苓20g

白朮15g,白芍15g,煅瓦楞子30g

山藥20g,薄荷6g,炙甘草10g

5劑,水煎服,日1劑。

特別提醒:

患者情況各有千秋,治療應從實際出發,在臨床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照搬!

二診後患者訴痞滿已十去其八,仍時感煩躁,脅肋部隱痛不適,納眠尚可,大便已成形,中藥效不更方,繼予上方加減3劑而愈。

相關焦點

  • 《疏調雲講堂》第二十期 雲嶺中醫疏調學派理論與實踐交流(一)
    我想,我們就從雲嶺中醫疏調學派的「派」字開始。雲嶺中醫疏調學派是活躍在雲南的一支中醫學派,該派繼承《黃帝內經》、《金匱要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的治療理念。認為診治疾病要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 《神農識藥》疏調氣機湯之薄荷
    哈嘍,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調學派的科普小課堂——神農識藥的時間啦,今天是疏調氣機湯系列的第九期。疏調氣機湯的第九味藥也就是薄荷了。 和風,為木之所喜,故得其氣,肝中之熱不知其何以消,膽中之氣不知其何以化。世人輕薄荷,不識其功用,為可慨也。 《本草經解》記載薄荷: 氣溫.味辛.無毒.主賊風傷寒發汗.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煮汁服.亦堪生食.薄荷氣溫.
  • 《疏調養生談》疏調氣機與骨養生
    雲嶺疏調學派,由國醫大師、雲南中醫中藥研究院名譽院長張震研究員創立。 肝腎兩虧 不難看出:肝、脾、腎與骨質疏鬆關係最為緊密,這也恰恰與雲嶺疏調學派核心思想相得益彰!
  • 第八屆仲景論壇在南陽市舉行 國醫大師聚首 暢談中醫「經方抗疫」
    第八屆仲景論壇開幕傳承仲景學術思想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10月17日,第八屆仲景論壇開幕。「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發來賀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巡視員陳夢生,中國中藥協會黨支部書記房書亭,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秘書長潘平,國醫大師張大寧、唐祖宣,市長霍好勝出席開幕式。張伯禮在賀信中說,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治中,中醫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展現了防病治病的明顯優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全國首屆伊尹文化論壇暨第四屆全國伊尹中醫藥發展學術研討會在...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 展工程的意見》精神,紀念伊尹開創商朝、治理國家以及創製湯藥等豐功偉績,深入挖掘殷商文化的豐厚歷史文化內涵,弘揚殷商文化以及傳承中醫藥經典精神,推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商丘市於11月13-15日,舉辦「全國首屆伊尹文化論壇暨第四屆全國伊尹中醫藥發展學術研討會」。
  • 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傳承工作室落戶石家莊市中醫院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 通訊員段曉晶)12月24日,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傳承工作室落戶石家莊市中醫院。當天,石學敏院士在該院公開收徒,五位中醫骨幹拜石學敏院士為師。
  • 國醫大師劉嘉湘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國醫大師劉嘉湘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2020-12-21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津冀中醫:專訪國醫大師鄧鐵濤的弟子中醫衛士曹東義
    生於中醫世家,成為國醫大師鄧鐵濤弟子京津冀在線網綜合(劉傑)曹東義教授出生於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年輕時被村裡選為赤腳醫生學徒,到了衛生所幫忙,參加了培訓,自此開始學醫。在工作和實踐中,見證了太多太多的生存和死亡,越來越覺得中醫的實用性和正確性、以及無可代替的優勢,遂逐漸轉向中醫方向,慢慢地給人用中醫理論給人看病,並拜了鄧鐵濤大師、朱良春大師為師。1985年曹東義在讀了研究生以後,開始踏踏實實地進入中醫專業。一開始做中醫,不好幹,當時好多人下崗,急性病人不吃中藥,慢性病人吃不起中藥。
  • 國醫大師鄧老妙用補氣藥五爪龍
    ▲鄧鐵濤(1916.10-2019.01)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中醫學家
  • 國醫大師楊春波當選首批學部委員
    國醫大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名譽院長楊春波榜上有名。楊春波。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首批學部委員共93人,由代表中醫藥行業及相關領域最高學術水平的兩院院士、國醫大師組成。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以及國醫大師路志正等。
  • 為中醫而生的國醫大師!
    錚錚鐵骨立傳世豐碑曜曜精神引時代前行2021年1月10日,是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離開兩周年的日子。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廣東省中醫院在二沙島醫院舉行緬懷鄧老活動。躬耕杏林不知倦矢志岐黃濟蒼生鄧鐵濤,祖籍江門,是全國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現代著名中醫學家。
  • 國醫大師盧芳和他的傳人
    中醫傳承了幾千年,至今興盛不衰,歷史上那些國醫聖手手到病除的神奇,在國人眼中儼然就是神仙再世。雖然西醫技術進步越來越快,但中醫的道法自然的天然屬性和辨證施治治病治本的理念,依然深受國人信賴,名中醫尤其受到人們的追捧。國醫大師——就是名中醫裡的明星。 4月24日第三批國醫大師入選名單公布,在30人的名單裡,黑龍江省唯一入選者是盧芳。
  • 國醫大師雷忠義:杏林耕耘六十六載
    雷忠義老先生,2017年6月獲得全國第三屆「國醫大師」榮譽稱號。在老先生輕聲細語地敘談中,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過了兩個小時。本刊記者擔心86歲高齡的雷老先生坐的太久,身體不適,請老先生略微休息後,把話題直接引向「丹蔞片」。「丹蔞片」目前是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用藥,是雷忠義研究成功的。據說,雷忠義在2017年被評為「國醫大師」,與此息息相關。「臨床接診中,我發現單純胸痛(屬瘀)者有之,單純胸悶(屬痰)者亦有之,但更多的是痛與悶並見。
  • 國學國醫養國人公益論壇 全國巡講
    、孟州市培志幼兒園協辦的國學國醫養國人公益論壇巡講,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此次國學國醫養國人公益論壇系列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閱讀重要部署,進而實現打造書香中國、健康中國的目的。
  • 國醫大師雷忠義教授與他的「孩子」
    近日,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開展的第三屆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授予雷忠義教授等30位同志國醫大師榮譽稱號;30位第三屆「國醫大師」獲得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親自表彰,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傅興國
  • 國醫大師鄧鐵濤關於「少火生氣」的詮釋與運用
    ▲鄧鐵濤(1916.10-2019.01)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中醫學家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各國學術大師、知名專家、青年學者以及企業精英,共赴學術盛會,展示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成果,探討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挑戰和發展趨勢。新一代仿生假肢手、新型心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智能下肢康復負重訓練輔具和服務系統、基於雷射散斑襯比成像和VIS-OCT的實時無標記光活檢功能的新一代腦外科顯微鏡、用於轉移和搬運下肢失能患者的輔助機器人系統等都讓在場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 瀋陽膚康楊振宏醫生拜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教授
    為發揚國粹,傳承中醫,提升醫院的服務能力,2020年11月24日,膚康皮膚病醫院的醫師團隊前往南京,參加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授徒儀式。瀋陽膚康皮膚病醫院皮膚科主任楊振宏成為石學敏院士弟子,並成為石學敏院士的「醒腦開竅」學術思想傳承人。